教育哲学期末笔记整理.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0485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哲学期末笔记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哲学期末笔记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哲学期末笔记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育哲学期末笔记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育哲学期末笔记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哲学期末笔记整理.doc

《教育哲学期末笔记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哲学期末笔记整理.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哲学期末笔记整理.doc

教育哲学笔记

一、相关概念:

教育:

狭义:

学校根据社会要求,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循

序渐进的教育。

广义: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杜威:

教育即哲学,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

哲学包括:

世界观→认识世界认识论

本体论

方法论

方法论→改造世界:

唯物主义方法论&唯心主义方法论

认识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

唯心主义认识论:

柏拉图

二元论:

亚里士多德:

感觉和理性

洛克:

感觉

反思

康德:

感性知性

悟性

理性信仰

本体论:

探讨世界的本源。

(二)哲学:

方法论→改造世界

唯物主义方法论发展的观点质变、量变

内因、外因

矛盾的观点

哲学层面联系的观点

联系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

唯心主义方法论→形而上学形而上学者谓之道,

形而下学者谓之器。

独立、静止、片面的看待问题

旧三论系统论

控制论

普适层面信息论→输入→加工→输出

突变论

新三论协同论(和谐社会)

耗散结构论

(三)适用不同领域的方法:

1、认识自然科学→说明:

观察法

试验法

解剖法

2、认识精神科学→解释:

视野融合→具体

抽象

主体间性

时间间距→标准可接纳性

理解循环共识性

效果历史

理解循环:

在不同知识水平下,对不同事物的理解是不同的。

(知识经验之

间的互动即知识促进新知识的认识)

‚知识和能力的互动。

(四)、学科层面的方法

包括:

语文、英语、数学、教育学等。

哲学在所有学科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学了教育哲学是为了能够宏观的高度的考虑教育的所有问题。

(五)、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定义:

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理解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

教育哲学的研究领域:

a、教育哲学自身的问题---元教育哲学研究

b、教育哲学发展史(历程)、中外教育哲学家及其思想

a、教育哲学自身的问题→元教育哲学研究;

b、教育哲学发展史(历程),中外教育哲学家及其思想;

C、从哲学的立场考察教育问题教育学自身的问题

教师问题

学生问题

课程问题

自由民主问题

教育哲学的内容目前还没有定论、发展方向,还没有普及。

学习教育哲学应该让我们更好的生活,但是哲学并没有改变我国的教育体制。

康德认为“上帝和内心的品德约束着我们的行为”。

六、西方的教育哲学发展史

(一)、苏格拉底(唯心主义哲学家)

“认识你自己,人是万物的尺度,理性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他提出“助产术”的思想,他把头脑看成知识的源泉,大脑即等于母体(母体孕育婴儿,大脑孕育知识)。

(二)、柏拉图

灵魂说:

学习即回忆→唯心主义哲学家

理念说→理念世界:

精神世界、观念、情感

现象世界:

客观存在的东西是永恒的

人的分类说质料→物质的

形式→精神的哲学王(金)

武士(银)

奴隶(铜铁)

教育哲学的目的:

使我们快乐、充实的生活。

(三)亚里士多德

(1)、知识来源于感觉:

哲学包括外感觉和内感觉

理性→思考

(2)、三育体育→植物的灵魂

德育→动物的灵魂

智育→理性的灵魂

依据人的三种灵魂进行教育——教育适应自然法则

三育的协调=和谐教育观

(四)、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

(五)、中世纪时期(公元476年---文艺复兴)

宗教运动→农民运动→文艺复兴

(六)夸美纽斯

1、泛智论:

知识的广泛→课程

学习主体的广泛→班级授课制

2、教育适应自然法则→宏观层面→提高效率

(七)、洛克白板说

知识来源论:

感觉(感觉、知觉、记忆)

反思(想象、思维)

绅士教育

(八)卢梭:

自然教育思想→自然的教育:

利用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

来自自然的教育

(九)、赫尔巴特:

1、统觉论

(传统教育的代表)2、四部教学法

3、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没有无教育性的教学,也没有不通过教学的教育。

(十)、杜威1、教育的概念:

教育即生活(内部冲动兴趣、外部环境影响),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

2、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教育观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陶行知)

(十一)、皮亚杰:

发生认知论

上位学习:

用小概念学习大的

下位学习:

用大的概念学习小的概念

(十二)、布鲁纳:

强调教育起引导作用,要超越学生的认知方式和结构;结构功能论。

七、中国教育哲学思想史

1、教学思想

2、人性思想生而知之者上也

1、孔子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学之者再次也

困而不学者,民斯为下矣

仁→恻隐之心

义→羞恶之心→发扬扩充

2、孟子礼→辞让之心

智→是非之心

孟子提倡性善论。

3、荀子(法家鼻祖)性伪之分

性伪之合

化性起伪

荀子提倡性恶论,他认为:

“性”是先天的,“伪”是后天经验。

4、老子无为思想(无为而治)

辩证法思想

相克的思想(阴阳相克)

演绎的思想(衍生的思想)

兼爱

非攻

尚贤

5、墨子量力

创造

圣人之性

6、董钟舒中人之性

斗渡之性

7、宋明理学

理1、自然的运行法则→理在心外

2、理性(道德法则)→理在心中

理→天地之性(天理)

↓教育的作用:

存天理,灭人欲

人性相结合气质之性(欲望、情爱的东西)

心道心(无欲望之心)

人心恢复道心

三、西方的哲学流派

1、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一)、现象学识物

识人

识事

(二)、现象学还原

现象还原:

去除别人外加评价和判断,通过自己的探究去重新认识事物。

本质还原:

自由想象、互有重叠、具有同一性

先验还原:

→对事物的本质认识是否正确。

事物的认识何以可能。

代表人物:

胡塞尔

(三)、存在主义

1、代表人物:

海德格尔

萨特

2、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

人的存在,“在”和“在者”

存在先于本质→筹划,出场

操劳,烦心

2、建构主义学派的主要思想:

(二)、建构主义:

1、个体建构主义:

皮亚杰为代表:

知识是由个体建构而成,

与别人不同的。

2、社会建构主义:

公共知识→个体知识,社会变化、情境对

个体产生影响。

3、激进建构主义:

又称:

后现代主义,即后来的解构主义。

(三)、实用主义

(四)、结构主义:

1、结构决定功能

2、学生要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3、学生的认知结构受外在知识结构的影响

(五)、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

要素主义:

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

永恒主义:

亲情、爱情是永恒存在的。

(六)、改造主义

改造主义主张:

通过教育改造人的行为和思想,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标。

四、教育哲学研究的内容:

(一)、知识和理解

1、知识的分类:

直接知识、间接知识

个人知识、公共知识

内隐知识、外显知识

感性知识、理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知识?

(1)、功利主义学习观:

功利教育

博雅教育

形式教育认为只有少数学科对智力发展有利。

博雅教育:

1、心智能力塑造论→布劳迪

2、心智塑造论

3、人性塑造论

(二)、民主与权威

1、教育方式、内容、有选择的权利

2、教师的权威:

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