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048497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0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师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老师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老师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老师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老师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师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Word文档格式.docx

《老师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师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Word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师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Word文档格式.docx

啊——,

这个孩子给我提出的这个问题给我印象太深刻了。

第二天早上的第一节课就是数学课。

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

“同学们,你们昨天问的那个问题还记得吧?

”“记得!

”学生们回答得很响亮。

“那你们说说看,俞老师这学期有什么进步?

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有啥进步。

”我问他们。

然后,有的学生就说:

“俞老师,我发现你的普通话进步了不少,以前你讲课有好几句话我们听不懂,现在就能全部听懂了。

”有的学生说:

“你还有一个进步就是,以前有打骂我们的时候,现在不打骂了,还经常搓搓我们的脑袋,这让我们很舒服。

”……我听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真的很感动。

我说:

“我教你们一年了。

昨天你们提的问题,我老实跟你们讲,我想了一个晚上,我想不出自己有什么地方进步了。

但是今天你们讲了我这么多的进步,老师很感动。

你们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老师其实也是要进步的。

教学相长,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我从心底里感激我的学生。

 

如果你能让他们忘记吵,算你厉害

  还有一件事,也很能说明这一点:

是我的学生让我进步。

小孩子嘛,上课总是要吵的。

那时我也年轻,上课一遇到学生吵,我就很生气。

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不是上课他们要吵,要打断我上课吗?

我就给他们立了一个规矩:

上课讲话不要紧的,但不要吵到让我停下来维持课堂纪律。

让我停下来也不要紧,但不能让我一堂课上停三次(因为这样就没法上课了)。

如果停三次的话,那我就罚全班放学后在教室里静坐15分钟。

这是我跟他们讲好的,他们也没其他好的解决办法。

可是想想也是应该的,课堂上这么吵,那些想学习的学生也是很烦的。

有一天,真的有个小朋友让我一堂课停下来三次。

“好,第三次停下来了,要组织纪律啊。

今天放学后,大家要留下来静坐。

”到了下午,学生们就乖乖地留下来静坐了。

那天我很得意,觉得自己的这个办法很聪明。

等我让他们回家的时候,一个小朋友拿着一个作业本过来了。

“咦?

”我很惊讶,“你怎么把作业拿来了?

你们今天又没做作业,你为什么把这个本子交给我?

“俞老师,你看看,你看看。

”说完,她就跑走了。

她走后,我打开作业本,一下子就看见她在本子上写了这样一句话:

“老师,您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

这怎么会是浪费时间呢?

我在这个孩子的作业上批复:

“好的纪律是的学习的前提,可爱的小姐!

”第二天她给我的回复是这样写的:

“俞老师,如果你能让他们忘记吵,算你厉害!

”哎,我当时看了这句话,马上就有一种很复杂的感觉,这种感觉是说不出来的。

我觉得学生看不起我。

她的潜台词好像是:

“你有什么了不起?

你有本领,就让学生忘记吵。

”那天我想了很多。

她给我的警示是:

老师啊,不要凭着自己的权威一味地要求学生“你要听,你要听”,你有没有想过,你讲得好不好听。

如果你讲得不好,你凭什么要求学生?

这件事对我的教育实在是太大了。

我以前从来没这样反思过。

我总是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不学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反正我上课是很认真地去讲的,你不听就是你的责任,这种思想其实很不对的,作为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忘记吵是他的一个重要任务。

因为学生还是孩子,不是大人。

他们的自律能力很差,他们,是要吵的,要动的。

如果教师讲得很精彩,他们就会在课堂上忘记吵,讲得不精彩他们才会吵。

像这种情况,有的老师可能把作业本一扔,说她两句也就过去了。

我呢,可能就有这么一种素质,愿意接受学生的帮助。

这个关键事件

给我的影响是:

以前我只想着应该怎样上课,现在我想的是应该怎样

把课上好。

所以,我说是谁在帮助我成长,是学生。

学生始终是我们的老师,

他们就在突然之中像一道闪电裂开了你的脑子,让你一下子得到不少

顿悟。

这种感觉有点像佛教的“当头棒喝”,令人醍醐灌顶。

我觉得影响我成长的关键的人和事,基本上都来自学生。

我第一批学生中有一个孩子,有一次回来给我讲:

“俞老师,我回去老是对爸爸说你很好。

”这个孩子的爸爸在报社工作,孩子老说俞老师好好好,讲得多了,他爸爸就问他:

“你们俞老师到底好在哪里呀,咱们给他写篇报道吧。

”他对我说:

“俞老师,昨天晚上我想了一个晚上,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呢!

“不会吧。

我怎么不好了?

”他说:

“是啊。

我老说俞老师好,真去想的时候,却想不出你好在哪里了。

“你说说看。

“第一,你有没有备课到深夜?

“没有。

”“第二,你有没有带病坚持上课?

”“第三,你有没有打雨伞送我们回家?

“也没有。

“所有好的事情你一样都没有呢。

哎呀,这个学生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

他说:

“反正在你身上找不出一点好的东西来。

你呀,衣服乱穿,字也乱写,有时还批评我们,但是你说怎么回事呢,我们就是觉得你挺好的,可又说不出你好在哪里。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老师是一个好老师呢?

所以,那次,这个学生给我的感悟就是,老师不要在学生面前塑造这种形象:

备课到深夜,坚持上课昏倒在讲台上。

这个形象一定要改变。

  

吃大饼的故事

还有一个关键事件,影响了我对数学的理解。

2007年《人民教育》第7期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不让一个学生落后”。

在那篇文章开头,我讲了一个故事。

这个学生是我第四批学生中的一个。

这个小朋友人长得很漂亮,就是读书不好。

一天,我让这个小朋友做一道题。

这道题很简单,题目是这样的:

×

牌52型拖拉机一天耕地150公亩,问12天耕地多少公顷?

就这么个题目,她不会做。

她先是把三个数字乘起来。

“你错了。

”她就订正,把乘法变成除法。

“你又错了。

”她又订正,把除法变成加法。

我一看就觉得这个学生是在瞎猜,她不会思考。

有些小学生就是这样的,今天课堂上讲了乘法,他就认为今天的题目肯定用乘法;

要是讲了除法呢,他就用除法,一点都不动脑的。

 我说:

“你过来,我给你打个比方。

比方说,你每天早上吃两个大饼,5天吃几个大饼啊?

“这和那个题目的性质是一样的嘛!

要不就换成学号,我问她:

“你是几号?

”“我16号。

”她说。

“哦,那就是16号同学每天早上吃两个大饼,5天吃几个大饼?

”16这个数字在这里是没用的,是个代号而已。

这个小朋友却说:

“俞老师,我早上从来不吃大饼!

当时我还以为她是开玩笑呢。

那天我的心情也比较好,本来可以一句

话丢过去:

“你开什么玩笑,我现在叫你做数学,你以为我是在跟你讲吃

大饼吗?

”我没有这样做,而是接着问她:

“那你早上喜欢吃什么?

”她

说:

“我都是吃粽子的。

“那好,这很简单啊,我问你,你每天

早上吃两个粽子,5天吃几个粽子啊?

”呵呵,这个小家伙,她很认真地想了一想。

我想,你这么认真,应该把问题解决了吧。

她说:

“俞老师。

“唉,你说。

“俞老师,我两个粽子吃不下去的哎!

”“那你每天能吃几个粽子?

“一般都是妈妈给我买一个,我只吃半个,剩下的我都扔掉了,我不喜欢吃。

”好的。

”我想这个题目可能是做不下去了。

为什么呢?

因为半个是0.5,0.5×

5,这是小数乘法啊,这个知识点还没学呢。

“你每天吃半个,那你5天吃几个粽子?

”然后,她说:

“吃两个半。

”“怎么算出来的?

”“两天一个,5天不就两个半了嘛!

”你说这个学生笨不笨?

一点都不笨,聪明着呢。

然后我就思考一个问题:

其实我们这个学生不笨啊,但她为什么又连一道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呢?

后来我就开始思考学生的学习准备问题,我现在的观点是:

当一个小学生他(她)的思维发生困难的时候,一定是在学习准备上出问题了,而不是智力有问题。

他(她)的智力绝对没问题。

我就再接着思考一个问题:

她为什么会这样呢?

学习好的人,你问他(她)一个问题:

每天吃两个大饼,5天吃几个大饼?

他(她)绝不会去思考这两个大饼是不是我吃的。

他(她)不会陷进去。

在他(她)的眼睛里,不管这两个大饼是谁吃的,马上就能抽象出来了。

而我这个学生为什么这么“笨”呢?

她没抽象出来,陷进去了:

“我怎么能吃得下两个大饼呢?

”“我没吃大饼啊?

”她把数学忘记了,这就是问题了。

这个小朋友的思维还不是数学思维,她把自己陷进去了。

我们只是举个例子而已,题目中的那个“你”不是你啊!

换成甲可以,乙也可以,丙或丁也可以得嘛,怎么就是你呢?

她就认为是自己,老是想“我每次两个大饼”这样的问题。

这些人在思考数学问题的时候,往往被非本质的东西迷惑了。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就是她对信息的捕捉和别人不一样。

理解能力强的的学生,能马上把非本质的无关信息过滤掉。

数学就是数学,数学是讲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与常理无涉。

而有一部分孩子就不知道,老是琢磨“两个大饼能吃得下吗,可能吗?

”这类非数学的问题。

后来,我告诉她,她的毛病在哪里。

她为什么数学学不好?

因为她不是用数学的方式去想问题。

两个大饼拿来了,这只是一个比方啊,两个大饼可以,两个粽子也可以,两根油条也可以呀!

你要“刷”地一下子把这个“2”提取出来,这就是数学。

我很耐心地给她补课,就讲这个东西,其他的都不讲。

这个东西理解了之后呢,其他的东西也就慢慢地通了。

这个事件让我对小朋友的数学学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软笔书法教案

科目:

软笔书法

年级:

三至六年级

姓名:

软笔书法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人任教三至六年级所有班的书法课,虽然书法作品经常获奖,但给小学生将书法时间不长,经验和方法都不足。

但是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通过练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所有年级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软笔书法学习,所以说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书法指导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要从最基础的书法入门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书写习惯,能熟练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尤其需要教师着重指导用笔方法。

二、教材分析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

因此,书法教学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我中华民族文明的突出体现,写好汉字不仅具有展示、欣赏和收存价值,而且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书法课要讲究字形、运笔、结构、章法四美,显然将其提升到一个艺术高度来认识来衡量。

三、教学目标

1、书法课的教学要有人文性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面对全体,使学生在多方面得到发展,书法教学作为培养特长一面来讲,要让学生了解书法的重要性,晓知并学习古代名人学有所成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艺术之感情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从小养成喜好、爱好艺术的良好习惯,并且既学本领,又学做人。

2、书法教学要有针对性

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图人人都能当小书法家,但求个个参与,书写水平都有所提高。

其中还必得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要注意选拔出类拔萃之优生作为培养对象,给他们机会,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书写技能,真正使他们的特长得到发挥,为他们的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书法教学要有持久性

欲获得某一知识、技能,并非三两日可成,必有时日来保证。

“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必须具有持久性。

1、学习书法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要磨练学生的耐性。

要天天坚持不懈,如同做事,要有始有终。

平时要求学生每天利用一点时间(三二十分)练习巩固自己所喜爱的书法。

2、开展书法兴趣活动,在活动中比进步,比质量,比速度,比特色,并将学生的书法作业进行展评,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方可达到日久功成的目的。

教诲学生:

自古学艺无捷径,更不能如行人走路,三步并两步行。

天赋自来是有,但不学无术,形同废物而无用。

4、书法教学要具有发展性

我们教书法的目标是:

(一)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特长,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得到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具有观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借鉴、引用、学习。

(三)能使整体进步,部分学生有为,并终身受益。

(四)教必有成,学必有果,培养学生自信,展示自己、发挥才能、发表作品。

最终达到学生自认为“天生我才必有用”之目的。

5、书法教学要具有兴趣性

书法本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艺术,下有根上无顶,无人书写水平达到顶峰。

小学阶段的书法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的四种格体,初步认识真(楷书)、草、隶、篆,大致区分各体的字形特点,尤其是了解楷书中柳、颜、欧三体,倡导积极尝试、习练爱好之精神,让学生观赏一些书法刊物,开阔眼界、欣赏佳品、品评杰作、学会审美、勤学苦练、效仿名人,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平时注意用毛笔示范学生,引导学生在“看、识、品、学、练”五点上下功夫。

经启发诱导,渐渐使学生被书法艺术的美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步入书法之门。

四、采取措施。

自来学艺均有百日之功,无论成效大小,观其自晓。

时久习练,可以使眼高手自高,功到自成,耗日太多使学生情绪低落。

可也不能急于求成,对小学生来说,要使他们循序渐进,初见成效,也有以下的方法: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自己喜爱的字体去练;

(二)按字形的要求,正规严格去指导习练;

(三)学会比较和鉴别的方法;

(四)教学生掌握运笔和写字的章法,一步一步练习,分步检查书写效果强化过关。

三——六年级书法教学进度表

授课日期

授课内容

9.14——9.18

学前谈话

9.21——9.25

1、为书法课程作好准备.介绍文房四宝及书法习惯(执笔.坐姿.用笔)

9.28——9.30

2、用笔技法的基础训练

10.9——10.16

3、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

(一)----横

10.19——10.23

4、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

(二)___竖

10.26——10.30

5、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四)_____撇

11.2——11.6

6、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五)_____点1

11.9——11.13

7、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六)_____点2

回顾,组合笔画,练习独体字

11.16——11.20

8、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七)——捺

11.23——11.27

9、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八)——钩1

11.30——12.4

10、书法作品赏析

12.7——12.11

1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横折(九)

12.14——12.18

12、复习,笔画组合练习

12.21——12.25

13、总结

12.28——放假

14、练习写春联

小学教师电子教案

时间:

主备人:

吴延波

副备人:

教研组:

第一课笔法

教学内容:

笔法

授课时间:

一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毛笔。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3、认识和运用各种笔法。

过程与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

教学重点

1、掌握中锋用笔

2、体会和控制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

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教学用具:

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毛边纸

教学过程:

一、执笔

1、对毛笔的认识

我们谁都见过毛笔。

在我国,创造毛笔的历史已经有五六千年了。

据文物考证,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毛笔。

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毛笔实物,是195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的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毛笔。

毛笔的笔头一般都是兽毫做的,柔软而有弹性,它能写出轻重浓淡、干湿枯润、方圆多变的笔画来,也正因为如此,毛笔书写才富有魅力。

(1)毛笔的种类

根据笔毫原料及性能,毛笔可分为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

硬毫笔主要是用黄鼠狼尾毛或兔毛等制成(又叫狼毫、紫毫),特点是弹性大、硬度强,写出来的笔画劲利挺健。

软毫笔主要选用羊毛或鸡毛制成(又叫羊毫、鸡毫),特点是弹性小、柔软湿润,写出来的笔画丰满而富有变化。

兼毫笔在一支笔内兼用了软硬两类笔毫,其性能介于硬毫笔和软毫笔之间,刚柔相济,软硬适中(如白云笔)。

按笔头的大小来分,毛笔可以分为大字笔、中字笔和小字笔。

比大字笔大的还有提笔、斗笔、揸笔等。

依据笔毫的长短,毛笔还可以分为长锋笔、短锋笔。

毛笔有大小,笔毫有长短,种类繁多,要根据不同的字体和写字的大小,以及个人习惯进行选择。

(2)毛笔的构造

毛笔由笔杆和笔头组成。

笔头细分起来又分笔锋、笔腹、笔根三个部分。

这三个部分在书写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笔画中最细的部分和出尖儿的部分是笔锋写成的,笔画中等粗细的部分是用笔腹写出的,笔画最粗的部分是用笔根写出的。

(3)毛笔的选择

无论什么种类的毛笔,都要求质量要好,选料制作精良。

衡量毛笔质量的标准是四个字,即:

尖、齐、圆、健。

“尖”指锋颖尖,笔锋收得拢。

“齐”是指笔毫化开后,捏扁起来看锋颖齐整。

齐说明选毫纯净,制作精良。

“圆”指笔头圆锥体规整饱满。

圆则笔毫能聚中,可八面出锋。

“健”指笔锋劲健,富有弹性。

具有以上四种特质的笔就是好笔,所以“尖、齐、圆、健”被称为毛笔“四德”。

(4)毛笔的“四面八方”——如米字格中“米”字所指的八个方向。

笔毫为锥体,分“四面八方”——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正好能反映它的“四面八方”。

(5)毛笔的使用与保养

新毛笔要用温水浸泡,让它慢慢化开。

不可性急用蛮力捏开。

每次用后必须洗干净,吸去一部分水分,将笔锋理齐顺,使锋颖聚拢中正,然后套上笔帽或者悬挂起来。

毛笔保养得好,利于书写,延处长使用寿命。

2、执笔法

人们普遍采用的执笔方法是五字执笔法。

五字执笔法也叫“拔镫法”。

它的特点是五指齐力,既可紧执笔管,又舒适自然,便于书写。

五字执笔法将执笔的方法及五个指头的职责作用概括为五个字,即:

擫、押、钩、格、抵。

擫,即用大拇指指肚贴住笔管左侧,与食指相对用力。

押,食指中关节上突,指尖下倾,用指头的指肚处触管,与拇指相对用力。

钩,中指弯曲,与食指轻轻相并,指尖下倾,指肚触管,钩住笔管向掌心方向用力。

格,无名指爪肉交界处抵住笔管,用力与中指基本相对。

抵,小指自然弯曲,贴在无名指旁边,辅助无名指用力。

五字执笔法适合拿一般大小的毛笔写字。

如果是用提笔、斗笔写擘窠大字,那么执笔方法又有所不同。

执提笔、斗笔要将笔管靠在虎口或者食指根部骨节处,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散开在前后左右包抓住笔管。

3、书写方法

(1)用腕法——枕腕法、悬腕法、悬肘法

(2)发力法——运指法、运腕法、运肘法

(3)执笔——执笔高的字飘逸,适宜定行草或草书,但易浮滑;

执笔低的字沉稳,适宜写篆、隶、行、楷,但易呆扳。

(4)身法——坐势、立势

4、墨色的分类

墨分五色——浓墨、淡墨、枯笔、涨墨、渴笔

小结;

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低年级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板书设计

毛笔的种类----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

毛笔的构造-----笔锋、笔腹、笔根

毛笔的选择-----尖、齐、圆、健

执笔法-----擫、押、钩、格、抵。

书写方法----用腕法发力法执笔

课后反思:

用笔技法的基础训练

1、认识藏锋、回锋、中锋。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双姿

二、导入

(一)用锋与用毫

毫——长而尖锐的毛。

笔毫即是毛笔中兽毛的部分。

锋——刀剑等器械的锐利或尖端部分。

笔锋即是笔毛中的尖端部分。

我们今天来认识和运用笔法。

笔法,就是正确地使用毛笔的方法,亦即笔毛在点画中运行的方法。

中国的书法,有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篆书有《大盂鼎》、《散氏盘》、《峄山刻石》;

隶书有《礼器碑》、《张迁碑》、《史晨碑》;

楷书有颜、柳、欧体;

行书有《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

草书有《十七帖》、《书谱》、《自叙帖》……等等。

如此林林总总,数目繁多,有如浩瀚星海中的颗颗明星,熠熠生辉。

如此众多的书法作品,面貌不同,神采各异,但它们都是优秀的传世书法作品,它们肯定有相同的东西和最本质的东西。

这相同的东西和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笔法、结体、章法、墨法。

现在我们就讲笔法。

1、毛笔的“四面八方”

◆大家肯定很奇怪,这节课我们为什么要带一杯清水来。

我们这节课的目的是要学习笔法,是要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如果是蘸墨汁来写,笔毫和线条都是黑的,看不清笔毫的变化。

而蘸清水,我们不但能写,而且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笔毫的各种变化,只是笔画干得比较快。

我们学书法,手中的毛笔就像武打小说中武士手中的剑一样,各种招式、各种笔画全由它出来。

笔毫为圆锥体,分“四面八方”,就像是地理学中的方位一样(用米字格说明),也分四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分成八方——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左上方、右下方、右上方、左下方。

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正好能反映它的“四面八方”,中间的交点就是笔心,米字格也能反映出八种基本笔画的走向。

这“四面八方”也正是米芾的“八面出锋”的用笔方法,毛笔的八个面都用到了。

2、中锋、偏锋、侧锋

中锋,即蔡邕《九势》中所说的“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中锋运笔所产生的线条,能给人以一种浑厚、饱满、圆润、富有立体而有质感的艺术效果。

初学书法,务必从此入门,才能得到精妙的用笔。

同学们按“四面八方”的方向、走向练习中锋用笔。

偏锋,即运笔时笔锋在点画的一面,而笔身又在另一面运行,运笔时笔毫卧倒像拖地板一样平拖过去。

它所表现的点画往往扁平、浮薄,墨不入纸。

初学书法时最好不要用这种偏锋方法来写字,而大多数初学书法者因不懂用笔方法,多数都是写出偏锋的字。

◆如何由偏锋转为中锋?

——注意转动笔杆以调成中锋。

3、笔法的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