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架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装置草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04644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臂架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装置草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臂架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装置草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臂架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装置草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臂架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装置草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臂架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装置草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臂架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装置草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臂架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装置草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臂架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装置草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臂架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装置草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2.4 综合误差 combined 

error

  装置安装在起重机上,动作点偏离设定点的相对误差。

 2.2.5 动作误差 action 

  在试验室条件下,装置动作点偏离设定点的相对误差。

 2.2.6 起重机状态 crane 

configuration

  起重机在某一工况条件下的外部形状。

 2.2.7 电气型装置 electric 

devices

  通过机械量与电量之间的转换达到规定功能的装置。

 2.2.8 机械型装置 mechanical 

  通过机械量之间的转换与开关(控制阀)配合达到规定功能的装置。

 2.2.9 故障 failure

  装置丧失执行4.1条相应功能的能力或者综合误差超过规定值。

 2.2.10 不安全方向 dangerous 

directions

  起重机超载时,吊物继续起升,臂架伸长,幅度增大及这些动作的组合。

 2.2.11 安全方向 safety 

  吊物下降,臂架缩短、幅度减小及这些动作的组合。

3,SMGC臂架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装置的设计方案

3.1、臂架起重机的基本图形和主要技术数据

3.1.1、臂架(门座式)起重机的电气设备总体布置图

(1),臂架起重机(门座式)的电气设备布置

3.1..2、部分臂架起重机部分技术参数表:

见下表

(1):

(1):

起重量(t)

供电电压

电缆规格

工作辐度(m)

起升高度(m)轨上/轨下

速度(m/min)/功率(kw)

主钩

副钩

变幅

旋转

行走

1

5

380/3*120

10~30

25/10

70/2*45

45/22

1.5/2*11

30/2*11

2

10

10~36

18/10

35/2*45

26/2*11

3

15

415/3*150

7.5~25

20/10

50/132

32/37

1.5/37

26/4*7.5

4

25

16抓斗

380/3*185

9.5~33

28/15

40/2*132

45/55

1.2/2*37

25/8*11

35

25抓斗

6/10KV/3*25

10~35

34/24

50/2*200

6

40

14~45

35/15-9

55/2*250

45/75

1.2/2*55

26/8*11

7

380V/2*3*150

10~33

60/2*160

50/55

26/16*5.5

8

45

40抓斗

10KV/3*25

12.5~45

33/19

9

75

6.6KV/3*25

22~64

53/12

6.8/110

20/45

20/132

0.5/2*37

30/10*11

80

16

380V/3*120

15~50

45/13

5/90

20/63

15/75

0.3/2*22

20/8*22

11

120

20

17~55

48/5

4/110

20/75

17/110

0.33/2*37

31/12*11

12

9~30

16/14.5

60/2*200

浮吊

13

900

200

380V/3*3*185

24.5~60

70/5

2.3/2*220

5/220

15/2*220

0.125/6*45

14

100

380V/3*150

24~45

30/10

15/2*110

14/90

0.22/2*30

固定吊

17

3.1.3、SGMC臂架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装置简图

3.1.3.1、SGMC臂架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装置框图

(2)SGMC臂架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装置框图

3.1.3.2、SGMC臂架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装置电气保护原理图

(图3)SGMC臂架起重机安全监控装置电气保护原理图

3.2,SGMC臂架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装置的总体功能设计

3.2.1,对臂架起重机的保护的功能

3.2.1.1.对臂架起重机整机保护的主要功能见下表

(2):

(2):

序号

保护内容

传感器件

保护方法

备注

控制主令零位

起升、变幅、旋转等零位串接

全部主令在零位总接触器才能吸合

电网电源断相错相

断错相保护继电器

自动断开整机动力电

高频声光报警

失压<

10%Ue

电压继电器

过压>

地面机上联锁

继电器线路

机上地面不能同时控制行走

线路接地短路

自动断路器

自动断开整机动力电和相应短路源

集电环磨损

声光传感器

自动断开整机动力源

强风暴雨雷电

风速传感仪

烟雾毒气

烟雾传感器

电网断电后照明

继电器

蓄电池电源自动投入

断电后续航时间半小时

电缆卷筒过热

热继电器

停止大车运行

卷筒电缆太松

限位开关

报警显示

卷筒电缆太紧

报警显示,大车只能向安全方向运行

吊钩钢丝绳断

切断起升动力源,报警显示

吊钩钢丝绳松

3.2.1.2,对臂架起重机各个机构的保护功能,见下表(3):

表(3):

对象动作

保护装置

主钩(开闭)

大车

附注

超重量

超载传感器

停止上升(闭斗)

可以下降(开斗)

停止上升

可以下降

停止增幅

可以减幅

自动减速,

只能向安全

方向运行

自动减速

机构只能向安全方向动作

超力矩

力矩传感器

超幅度

幅度传感器

超速度

速度传感器

热过载

低频声光报警

预极限

接近开关

上升极限

上升不能

只能最低速

下降极限

下降不能

增幅极限

断增幅动力源

减幅极限

断减幅动力源

左行极限

左行不能

右行极限

右行不能

防风索拉住

切断行走动力源

旋转锚定销插入

断旋转动力源

左行防撞

光电开关

增幅停止

断左旋动力源

左行自动停止

右行防撞

断右旋动力源

右行自动停止

通道门打开

自动停止

臂架后倾

水平开关

停止上升(闭斗),

停止减幅

可以增幅

整机倾斜

自动下降(开斗)

自动下降

3.3,SGMC臂架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装置的部件功能设计

3.3.1,超重量(力矩)保护的性能设计要求

3.3.1.1.起重量(力矩)保护的性能概述

本篇文章简要地讲述了起重机限制器的基本构成,并对其基本软硬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起重机限制器主要用于对工矿企业和施工现场的起重机,行车进行超载限制。

当它进行工作时,若起重机承受重物在额定值的90%以内,则该限制器能显示重物的实际重量,若重物的重量超过额定值的90%但在105%以内,该限制器显示重物的实际重量的同时发出声光预警信号,若重物的重量达到或超过额定值的105%,该限制器将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自动切断起重机电源。

该限制器还能自动记录超载的次数,供有关部门检查。

超载限制器是由电气控制器和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两部分组成。

起重机的载荷,由电阻应变式秤量传感器检测。

传感器采用轴式电阻应变传感器,安装相应吊钩的固定滑轮轴上,相应吊钩的电气控制器(俗称二次仪表)安装在驾驶室内司机便于观察的位置,该控制盒具有声光报警并切断起重机起升回路电源和数字显示重量等。

A技术指标

1、适用范围:

3.2-1200t起重机

2、动作误差≤±

3%(F.S)

3、系统综合显示误差:

≤5%(F.S)

4、报警点设定:

a、予报警:

额定重量(力矩)的90%。

b、延时报警:

额定起重量(力矩)的105%。

c、立即报警:

额定起重量(力矩)的110%。

5、延时报警时间:

1~2秒

6、传感器过载能力:

1.5倍。

7、使用环境条件:

-20℃~+60℃ 90%RH

8、电源电压:

~220V或~380V50Hz

9、继电器触点容量:

220V15A/380V10A。

10、传感器防护等级:

IP65

11、电气控制箱防护等级:

IP42

B、工作原理

臂架起重机的载荷由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检测,当起重机起吊物体后,传感器受压产生与载荷成比例的电压信号,完成重量——电压信号。

传感器输出信号由两级集成运放器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送入四比较器,其中四个彼此独立的比较器分别与不同的基准电压比较,其基准分别设定在额定值的5~15%、90%、105%、110%;

当载荷达到5%~15%时,机构受力继电器动作,该继电器触点信号进入PLC控制系统,尽管联动台上的“联动旋钮”处于联动状态,但机器也不能“联动”,确保整机的安全;

当载荷达到90%时,预报警比较器动作,蜂鸣器发出断续声,黄色指示灯亮,但控制继电器不动作,故不限制起重机起吊。

当载荷达到105%时,该设置点的比较器动作,为避开起动时冲击载荷引起的瞬间虚假超载,设置了一个延时电路,延时1~2秒后,如果超载仍存在,则判定是真正的超载,立即切断起升电机电源,红色指标灯亮。

如果载荷大于110%,直接使门电路打开,立即切断起重电器触点串联在起重机起升回路中。

当超载时,控制继电器动作,起升回路切断,起重机停止起升作业,但不影响其它方向的作业。

电路总共有二组直流电源:

±

6V供传感器和二次仪表,+5V供重量数字显示器。

3.3.1.2.SGMC臂架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装置的超载保护原理图

根据上述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可知该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的对象是一路压力(拉力),故选用压力(拉力)传感器进行物理量的测量,控制对象是断电及报警装置,故选用继电器及声响电路进行断电和报警。

.

(图3)SGMC臂架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装置的超载保护原理图

3.3.2.声光报警电路的设计

图(4)声光报警电路

图(5)80C51单片机的的封装和引脚

3.3.3,高温烟雾保护电路

烟雾保护电路用于对臂架起重机各部位发生高温和意外火灾事故的保护。

图(6)烟雾报警的电路框图

3.3.4、CMS系统功能

图(7)CMS系统功能框图

3.3.4.1臂架起重机信息实时监控

通过对臂架起重机的主起升、副起升、臂架俯仰、旋转、运行等各系统的工作电压、电流、频率、速度、负荷、功率、温度等参数以及PLC输入输出各点的检测,系统实现对起重机各机构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将各主要机构的运行状态以图形模拟方式显示出来。

起重机作业、各机构状态、各制动器和电控系统的状态都一目了然。

3.3.4.2臂架起重机故障报警记录

系统准确、及时地将设备发生的故障,故障原因、报警提示,按时间顺序排列显示在其综合列表中,并进行及时更新、记录。

报警故障的基本内容包括:

实时报警故障弹出窗口,报警故障信息显示(包括故障时相关参数的实时值记录),历史记录查询。

系统能够按照时间、设备、故障类别自动统计,还可以对一定时间内连续发生相同的故障进行自动记录提醒,以便维护人员对故障进行定性及维护分析,记录解决方法,为后续类似问题发生提供解决预案。

设备管理人员可在办公室终端上观察到每台设备的运行状况,然后查找故障点,在登机前就分析出设备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并确定修理方案,可缩短时间,提高效率。

3.3.4.3臂架起重机“安全事件黑匣子”

安全事件分析记录功能,准确地记录并存储发生故障前后一段时间安全装置的状态;

电流、电压、电机转速的相关参数、曲线,据此可分析判断哪些参数导致的异常。

在出现安全事件后,以记录为依据,判断是违规操作还是设备自身故障的问题。

3.3.4.4臂架起重机运行管理

系统自动记录设备的作业及完成情况,并能够对作业、作业量进行统计、查询。

系统对相对重要且动作频繁的设备,如驱动设备(调压装置、变频器)、元器件(方向接触器、制动接触器)以及损耗机构(电机、减速机),重点实时监测与记录,并可根据预设的安全使用寿命或次数及时提示。

系统可以进行工班统计,作为制订保养周期标准的依据,还可记录每月每台设备的运行台时,作为制定下月维修保养计划的依据,实现量化管理。

3.3.4.5臂架起重机运行报告

实现统计、打印和维修报告:

作业情况、运行统计、故障报表、操作报告、重复性故障率、设备作业率、维护记录等相关数据报表。

4 功能要求

 4.1 “S装置”必须具备以下功能型式之一:

  a. 

自动停止型。

当起升质量超过额定起重量和变幅方向超出额定范围时,应能停止臂架起重机向不安全方向继续动作,同时应能允许臂架起重机向安全方向动作;

  b. 

综合型。

当起升质量达到额定起重量的90%左右时,应发出音响或灯光预警信号。

当起升质量超过额定起重量时,应能停止臂架起重机向不安全方向继续动作,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应能允许臂架起重机向安全方向动作。

 4.2 S装置应能区别起重机实际超载与正常作业时吊物起升、变幅、制动、旋转、运行等产生的动载影响。

吊物挂碍(或与地面固结)时,应能立即执行规定的功能。

 4.3 S装置正常工作时,应能自动地执行规定的功能,不得增加司机的额外操作。

 4.4 S装置内设有自动保险功能。

当S装置内部发生故障时,能发出提示性报警信号。

5 技术要求

 5.1 电源开关

  使用电源的装置,在装置上不得装设可切断电源的开关。

 5.2 解除开关

  装置设置可以解除4.1条规定功能的开关时,必须同时安装开关锁定机构。

解除开关必须经主管人员同意方可开启使用。

 5.3 抗干扰性

  电气型装置应具有抗干扰措施。

 5.4 强度裕量

  S装置的任何部件安装于臂架起重机承载系统中时,其强度裕量不得小于该系统中承载零部件的强度裕量。

 5.5 材料和构造

  S装置所用的电子元器件应严格筛选。

材料应选用具有足够强度和耐久性的材料,各安装件、联接件应有防松动措施,金属件应作防腐处理。

  S装置的构造应便于安装、调整、清理和检修。

 5.6 综合误差

 5.6.1 电气型装置不应超过±

5%,机械型装置不应超过±

8%。

  综合误差计算方法如下:

综合误差=(动作点-设定点)/设定点×

100% 

.................. 

(1)

 5.6.2 综合误差的有效范围应在使用说明书和产品铭牌上明确说明,原则上应能满足配用臂架起重机的全部使用工况。

 5.7 设定点

 5.7.1 设定点的调整应使臂架起重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吊运额定起重量。

 5.7.2 设定点的调整要考虑装置的综合误差。

在任何情况下,装置的动作点不得大于110%额定起重量。

 5.7.3 设定点要调整在100%--105%额定起重量之间。

 5.8 信号

 5.8.1 预警信号

  音响预警信号为低频,持续时间应大于等于5s,并与高频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

灯光预警信号应使用黄色,必须在司机视野范围内清晰可见。

 5.8.2 报警信号

  音响报警信号应与臂架起重机环境噪音有明显区别。

距发音部位1m及在司机位置测量均不应低于75dB(A)。

灯光报警信号应使用红色,必须在司机视野范围内清晰可见。

 5.9 显示误差

 5.9.1 具有起重量或起重力矩显示功能的装置,相对于动作点的显示误差在试验室条件下不应超过±

3%,装机条件下不应超过±

5%。

  显示误差计算方法如下:

  显示误差=(显示值-实测值)/实测值×

................. 

(2)

 5.9.2 装机试验确认后的显示误差及其对起重机的有效适用范围应在产品铭牌上明确说明。

 5.10 动作误差

  电气型装置不应超过±

3%;

机械型装置不应超过±

  动作误差与综合误差的计算方法相同。

 5.11 耐振动冲击性

  S装置应能承受起重机工作所引起的振动和冲击,不得因振动和冲击试验影响其安全性能。

 5.12 温度适应性

  S装置在-20--+60℃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应正常工作。

 5.13 耐电压波动能力

  使用电源的装置,在以下电压范围内应正常工作。

外接电网供电:

-15%--+10%额定电压;

蓄电池供电:

-15%--+35%额定电压。

 5.14 绝缘能力

  使用电源的装置,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MΩ,并应能通过规定的耐压试验。

 5.15 过载能力

  取力传感器应能承受配用臂架起重机规定的最大载荷试验。

 5.16 防护等级

  S装置的防护等级应符合以下规定:

S装置室内部分:

IP42;

S装置室外部分:

IP44,传感器IP65。

 5.17 可靠性

  S装置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累积工作3000h,不得出现故障。

  注:

规定的使用条件是指臂架起重机按正常条件工作,用户按制造厂规定的维护调整方法和周期对装置进行维护和调整。

 5.18 疲劳强度

  取力传感器在起重机中级载荷状态下的寿命不得低于5×

10^3次应力循环。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室试验

 6.1.1 一般规定

 6.1.1.1 除6.1.6、6.1.7、6.1.8、6.1.9和6.1.13条试验外,每项试验后,均按6.1.2条检测动作误差,应符合5.10条规定。

具有显示功能的装置,同时检测显示误差,应符合5.9条规定。

具有预警信号的装置,同时检测预警信号,应符合5.8.1条规定。

  对每个测试点均应反复试验三次。

 6.1.1.2 开始试验直至6.1.13条试验结束,不得调整装置设定点。

 6.1.1.3 如果没有特殊说明,试验顺序从6.1.2条至6.1.3条依次进行。

蓄电池供电的装置,可不做6.1.7、6.1.8和6.1.9条试验。

 6.1.2 动作误差试验

 6.1.2.1 试验方法

  将装置组成一个完整系统,模拟臂架起重机工况进行试验,对应每个测试点,加载使装置动作。

 6.1.2.2 测试点的选择

  测试点应不少于起重机特性表(曲线)范围内所对应的五个点,并应尽可能包括最大、中间和最小三个点。

 6.1.3 振动试验

  振动试验过程中,装置为非通电状态。

 6.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