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4163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1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爱这土地》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我爱这土地》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我爱这土地》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我爱这土地》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我爱这土地》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爱这土地》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

《《我爱这土地》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爱这土地》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爱这土地》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

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3.背景链接

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齐诵诗歌,说说这首诗歌紧扣“土地”,作了哪些形象性的描述。

【交流点拨】点出土地情结。

起始两句,诗人对土地的热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感情。

“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作者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眷恋和执着,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

倾吐土地情结。

“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无比温柔的黎明”是作者所歌唱的对象,诗人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的“黎明”的欣赏中,为了让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他做出了庄严郑重的选择。

升华土地情结。

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

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情结,已使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

“深沉”一词也许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适应的强度,于是其后紧跟着沉重的省略号。

省略号中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一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

(二)文本探究

朗读诗歌,思考下面的问题: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鸟儿歌唱了哪些事物?

它们各象征什么?

【交流点拨】土地、河流、风、黎明。

土地:

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河流、风:

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

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2.诗人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这些描写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作者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3.诗人为何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诗人虚拟“我是一只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自己;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传达出“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这种寓情于物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4.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

谈谈你的理解。

【交流点拨】主旨句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烘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这两句也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

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感的浓缩,喊出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三)语言赏析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应该”前面为什么加一个“也”字?

“嘶哑”一词换成“清脆”或“嘹亮”好不好?

为什么?

【交流点拨】“也”字表明诗人以天下为己任,主动请战于民族解放运动中。

“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

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

如果用“清脆”或“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所以不能换。

2.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交流点拨】象征着诗人的鸟儿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

“鸟”的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这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

仿照课文试一试,相信你会写得很好。

【交流】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清脆的喉咙歌唱:

这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大坝,这可上九天揽月的神舟飞船……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以及相关的文化常识。

2.掌握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以及各自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二、能力目标

1.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以及行文特点。

2.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与父母的爱之间的关系。

3.区分文章在谴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汉语写作的不同,理解有关句子的含义。

三、情感目标

1.感受母爱和父爱的无私、博大与精深,体会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与伟大。

2.由父母之爱联系周围其他多种形式的爱,树立正确的爱心观,培养自己博爱、仁义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以及各自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孩子的成长过程与父母的爱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文章在谴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汉语写作的不同,举例分析说明。

2.父母对自己世界的影响。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请看多媒体画面或张贴画:

画面①,儿童跌倒,妈妈急忙扶起,呵护,询问。

画面②,父亲指导孩子如何学习,如何行事。

询问:

画面①②表现了父母对孩子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可能的回答:

爱护、关心、体贴、教育……

教师引导:

本质是爱。

2.询问:

能否列举若干父母爱自己的例子?

上述都是具体可感的事例,那么,在理论上、哲学上,到底应该如何论述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哲学家艾·

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

二、解题并介绍文章涉及的文化常识(知识目标)

1.多媒体或者幻灯片展示

艾·

弗罗姆,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新弗洛伊德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生于德国,1934年流亡美国。

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撰写了大量著作,主要有《爱的艺术》《基督教义的发展》《逃避自由》《心理分析和伦理学》《让人占优势》《为自己的人》等。

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性、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等。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著有《梦的解析》《超越愉快原则》等。

马克斯·

韦伯(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著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等。

荣格(1875—1961)瑞士精神病学家,著有《无意识过程心理学》等。

2.本文节选自《爱的艺术》一书。

《爱的艺术》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

各种形式的爱—母爱、兄弟之间的爱等等—基本要素有四个方面:

关心、责备、尊重和了解。

母爱是无条件的,而父爱是有条件的等等。

课前已经让大家阅读了这篇文章,现在可否告诉我这篇文章写了什么?

提示:

看课文标题

(提示学生标题的作用:

交代写作内容、明确写作对象、设置悬念、行文的线索等等)

文章标题可否换为:

“父母对孩子的爱”?

“与”强调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应该是双向的、相互的。

文章通过论说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母爱和父爱,阐明了母爱和父爱的本质;

同时指出父母应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而孩子应综合父母的良知,培养自己的仁义、理智和责任,使自己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三、学生速读全文,提出问题(知识及能力目标)

1.划出生字词或者重要词语,自查字典解决,扫请文字障碍。

2.根据文章内容,将全篇划分为三大部分,并总结大意。

(三分钟后)

1.让两位同学起来说出所找词语以及解决的结果,根据情况,教师明确如下:

孤立无援:

不能得到同情和帮助。

休戚相关:

欢乐和忧愁一起分享,有利和不利的遭遇一起经历。

节外生枝:

比喻在问题之外有岔出了新的问题。

归根结蒂:

归结在根本上。

惶恐:

惊慌害怕。

咄咄逼人: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罪孽:

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2.让两位同学起来说出文章结构划分情况,教师指导明确,并在黑板上形成提纲:

(利用多媒体展示)

一(1、2、3):

论述人从婴儿到童年时期感受和体验母爱的能力的发展。

二(4、5、6、7):

阐述父爱的性质,以及父爱与母爱的根本区别。

三(8、9):

指出一个成熟的人最终回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他达到综合,成为自己的父母。

四(10):

总结全文。

由此看出,本文的思路是:

按事物发展的顺序,即人的成长成熟过程,层层深入,阐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性质极其发展变化的。

孩子从以母亲为中心转到以父亲为中心,然后最终与他们分离,并在自己心中同时拥有父母两个世界,从而达到奠定灵魂健康和成熟的基础。

1、细读第一部分内容,从文本中筛选信息,认识成长过程中人对爱的情感变化情况。

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对爱情感变化特征表(多媒体显示)

年龄段

特征

刚出生阶段(婴儿期)

无爱的意识,不具备感受爱的能力

8岁以下(幼儿期)

有被爱的意识,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

8—10岁(童年期)

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少年时期(成长期)

通过努力去唤起爱(克服自我中心阶段)和学习爱别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成熟时期(成熟期)

爱别人,创造爱“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通过以上的阅读归纳,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

爱不是与生俱来的!

爱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无爱---被爱---有爱---创造爱

1.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

本质上:

母爱的本质是无条件的,是祝福,是和平。

 

父爱是有条件的,它的原则是:

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象。

人生关系上:

母亲代表自然界,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父亲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作用上:

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信心。

2.母爱和父爱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母爱:

积极面: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

消极面;

母爱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得。

父爱:

父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

四、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父亲母亲这两个世界带给你哪些影响,你是怎样不自觉地同时拥有这两个世界的。

(能力情感目标)

思考讨论两分钟,学生起来发表看法,老师适当引申,培养学生爱心,增加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提示性明确:

1.人生下来最初几个月和最初几年同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母亲一直不辞劳苦,无条件的抚养和关爱孩子。

(让学生举例)

2.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后,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

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3.一个成熟的人既发展了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父亲的良知,最后达到综合。

五、总结:

当一个孩子让自己的爱综合了母爱与父爱,既发扬了母亲的良知,又发扬了父亲的良知,既有母亲爱的祝福,又有父亲爱的原则,并将这份爱施予自然,回报父母,感恩社会,那就真的成熟了。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爱?

课后思考

《渔父》教案

定陶一中高二语文组李金梅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

2、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对屈原和渔父人物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和文本背后蕴含的儒家、道家思想。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一个人在生死选择的时候,最可见其秉性和人格操守。

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在自己的“美政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在自己的祖国走向衰亡的时候,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课文的探讨,一同走进屈原当时的内心世界,感知这位伟人的心路历程。

2、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全文

(2)学生朗读课文

(3)诵读指导 

a、子/非三闾大夫与?

何故/至于斯?

要读出渔父偶遇屈原是看到他形容憔悴而流露出的惊奇和关切。

b、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这句要读出昂扬之气,傲然之气,一种执无怨悔的决绝,同时还要流露出一种隐隐的豪迈之感。

c、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这句语调抑扬顿挫,几处反问语气要语调宜高,表现出一种激愤之情。

朗读是声音和情感交融的艺术,叙事文章的诵读需要注意把握人物的性格,读出人物语言的语气、语调、语速。

“言为心声”,语言最能表达人物的心灵世界,在诵读时需要把握这一点。

3、疏通字词,翻译课文。

(学生逐段自读、质疑,教师提示、答疑,最后教师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第1段:

既:

“已经”,或“以后”。

行吟(于)泽畔。

举世:

全世,整个人间。

古今异义――颜色:

脸色,形容:

形体、容貌。

是以见放:

被。

译文: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

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

“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

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说:

“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第2段:

圣人不凝滞于物:

何故沉思高举:

行为高出于世俗。

(古今异义) 自令放为?

自令-令自,让自己、使自己。

放-被流放。

为-句末疑问语助。

渔父说:

“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

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

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

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第3段:

吾闻之:

音节助词。

新浴者、新沐者:

刚。

安能以身之察察,爱物之汶汶者乎?

――以:

用、让。

身之察察:

定语后置,皎洁的身体。

屈原说:

“我听过这种说法:

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

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

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第4段:

渔父莞尔而笑:

微笑的样子。

鼓枻而去:

敲打船桨。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

口中唱道:

“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

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

”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4、问题探讨:

(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

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

他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

|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谁?

是怎样一位形象?

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

文章还渲染了渔父的形象。

|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

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

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

|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

(3)文章采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人物的性格?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与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4)作者在塑造屈原形象时,除了主要写他的语言,还写了他的行为、外貌,试从文中找出,并说明其作用。

(见第一段)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

暗写出屈原所处的黑暗环境,所遭受的困境挫折,为下文写屈原的守节不渝、清白终生张本、铺垫。

(5)比较阅读分析:

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

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

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个人的认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不愿随波逐流,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在他的祖国沦丧后,他“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动迎接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司马迁出于公正,为李陵辩护,得罪皇上,当死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

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史记》“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司马迁和屈原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

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用一句话来说,两位杰出人物都是英雄,一个是“生得伟大”,一个是“死得光荣”。

他们都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

四、课堂小结

历史已然随风逝去,那活在今天的人们,或许不需要面对这样一种抉择,但我仍希望同学们,在面对这位披发行吟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时候,能够深入地思考一下:

人在旅途,应该怎样活。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六、板书设计:

渔 

渔父:

随遇而安 

与世推移(超然的活) 

屈原:

守节不渝 

清白终生(壮烈的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