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
11、商:
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成汤在鸣条打败桀,建立商朝。
(商朝是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
商人屡次搬迁都城,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河南安阳)史称“盘庚迁殷”。
最后一个商王商纣(暴君)。
12、.公元前1046年,周部落首领周武王
率兵在牧野打败了纣王
,建立了周朝,定都镐(西安)史称“西周”
13、.分封制:
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建立许多诸侯国,叫分封制。
(历史上称为”授民授疆士”)目的:
巩固周的统治。
14a.分封的诸侯对周王有什么义务?
诸侯必须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交纳贡赋和定期朝见周王述职等义务
b.分封制起到了什么作用?
起到了拓展周的统治,加强周王室的权力,巩固周部族的内部团结的作用.
15、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起着维护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16、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
犬戎族攻破镐京,杀死幽王
公元前770年,平王
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17、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
时期,公元前475---前221,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
时期。
18、.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
19、.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20、.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
韩赵魏由晋分裂而成。
21商鞅变法:
(1、背景:
①战国时生产力发展,标志为铁器普遍使用和牛耕推广。
②秦国相对落后。
③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
(2、变法:
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
主要内容有:
①改革土地制度。
②重农抑商。
③奖励军功。
④迁都咸阳,推行县制。
⑤严明法令。
(3、性质:
商鞅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影响:
①废除了旧制度,建立了新制度,秦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2、战国后期,秦国蜀郡太守
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都江堰”
23、战国时期的改革中,最先变法的是魏国,收效最大的是秦国
24、.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十年间,秦王嬴政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秦王朝,都城设在“咸阳”。
秦王统一六国后,首次采用皇帝称号,史称“始皇帝”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②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5、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26、秦统一后,采取中央集权制,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③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27、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统一货币(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铜钱)。
②统一度(长度)量(容量)衡(重量)。
③统一文字(小篆,后来是隶书)。
(4)统一车轨。
28、为了抗御匈奴,秦筑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历史上称“万里长城”
29、列举:
秦的暴政:
①“焚书坑儒”。
②繁重的劳役。
③残酷的刑罚。
④秦二世更加昏庸残暴。
30、“焚书坑儒”:
秦始皇为加强专制统治,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史书,并对私藏的诸子百家书籍烧毁;
规定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
秦始皇又下令在咸阳城外掘一大坑,把敢于诽议秦始皇的儒生和方士四百六十余人全部活埋。
史称“焚书坑儒”。
31、如何评价陈胜吴广起义?
点燃了起义军的星火,为秦的灭亡奠定了基础。
32、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秦统治的残暴。
33、项羽和刘邦长达4年的争夺帝位战争,史称“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称帝后对网罗来的各方面人才论功定封,形成“布衣将相”之局。
34、文帝生活也十分节俭,宫室内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车类也没有添,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
因此,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这就是休养生息的政策。
文景之治西汉文帝、景帝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采取“轻徭薄赋”、“减轻形罚”等政策,使统治者“躬俭节,思安百姓”,形成一个“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环境,史称“文景之治”。
35、公元前127至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三次对匈奴的战争。
在卫青和霍去病的统帅下,汉军取得胜利,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并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各地的通道。
3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在长安设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37、汉武帝首创年号纪年。
38、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①思想方面:
尊儒术兴太学。
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政治方面:
颁布“推恩令”彻底解决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
③经济方面:
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
④军事方面:
北方打败匈奴,设置“河西四郡”,管辖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
南方控制海南岛和“西南夷”。
39、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利用农民起义重建了汉朝政权,因建都洛阳,历史称“东汉”。
40、刘秀以“柔术“治天下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的就是解放奴婢、精兵简政和解决土地问题。
41、刘秀注重文治,建立多个皇家图书馆,扩大太学的规模,并在各地兴办官学——郡国学。
42、光武帝刘秀利用农民起义重建了汉朝政权,结束了西汉末年以来长期混乱的局面,在位30余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光武中兴”。
43、西域的范围:
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区。
张骞通西域:
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第二次,公元前119年,目的是联络乌孙国。
意义:
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
44、
西域都护的设置: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45、“丝绸之路”:
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
作用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46、 佛教什么时候传入我国?
(两汉之际)汉明帝对佛教的东传作出了什么贡献(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法,迎回天竺高僧,并在洛阳建造中国内地第一座寺庙:
白马寺)佛教东传的意义(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诗文词赋融入禅意,富有深刻的哲理;
一些民间传说宣传扬善弃恶,扶贫济困。
寺院、佛塔装点江山,雕塑、壁画千姿百态,音乐、舞蹈超凡脱俗。
外来艺术与汉文化的交融,使中国文化别开生面)
47、 官渡之战:
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之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48、
赤壁之战:
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之后,三分天下局面实际形成。
49、
三国鼎立:
①220年,曹丕建魏,都城洛阳。
②221年,刘备建汉(蜀汉或蜀),都成都。
③229年,孙权建吴,都建业(南京)。
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196年,曹操在许一带屯田获得成功,第二年下令军屯和民屯,解决了军粮间题,同时也使流亡农民有了安居之所。
蜀汉以成都平原为根据地,推广“木牛流马”实行盐铁官营。
孙吴实施“强者为兵,赢者补户”的政策。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万人的船队到达夷洲。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记坑蒙拐骗大陆与台湾大规模交往的史实。
50、什么叫“六朝
:
从三国鼎立到隋朝重新统一全国,南方相继建立过吴、东晋、宋、齐、梁、陈6个政权,因均建都于建康,历史上统称“六朝”。
51、人囗南迁:
原因:
从东汉末年起,为了逃避战祸;
路线:
西线进入巴蜀地区,东线进入江浙地区;
中线进入两湖和江西地区;
作用:
改变了南方人少地广的局面,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困难,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更刺激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增长,为农、工、商的发展带来了活泼生机。
52、经六朝时期的长期开发,南方形成了巴蜀,江汉,江浙地区三个先进的农业经济区.
53、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①民族融合趋势增强。
②鲜卑贵族用落后方式统治人民。
③北魏政权面临危机。
内容:
①借鉴汉族政治经济制度。
②迁都洛阳。
③推行学习汉族文化风俗的政策(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学说汉语、推行汉族教育制度)。
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54、
文字的起源传说:
一、结绳记事,二、仓颉造字。
我国的文字是由刻画符号逐渐演变而来。
55、
甲骨文:
商朝时人们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它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
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
东汉时文学家许慎编写了一部《说文解字》总结了汉字构造和使用的六种方法,其中四种甲骨文上已齐备。
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情况,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
从商朝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汉字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创造和结晶,但形声表意的汉字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就联络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56、什么是构字四法?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57、
金文:
商朝时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铭文和钟鼎文。
为后人研究商周历史留下了宝贵资料。
58、
小篆和隶书:
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流行于秦。
后发展为隶书,汉时广泛使用。
草书、楷书和行书:
出现于汉朝后期,三国两晋时趋向成熟。
甲骨文后相继出现哪些字形?
(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59、
青铜 :
是以铜为主要成分(铜、锡、铅)的合金,因呈青灰色而被称为青铜。
青铜时代:
是指夏、商、西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进入铁器时代。
60、
主要青铜器:
①司母戊大方鼎:
古代最大的青铜器,商朝后期铸造,特点是雄伟端庄,气势凛然,代表商朝残品的典型风格。
②四羊方尊:
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
③四川广汉三星堆的青铜立人、青铜人头像和青铜树:
造型奇异,风格独特,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61、青铜器的铸造步骤:
1塑成泥模、2用泥模作浇注用的陶制范具、3把铜锡铅熔化成液体、4将熔化的液体注入范具、5打破陶范,整理。
62、青铜器种类繁多,用可分为酒器、食器、武器、乐器、礼器以及生产工具。
63、造纸术:
发明于西汉(世界最早),用麻造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产量增加,成本降低,取代竹木简,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64、地动仪:
张衡是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
65、冶铁技术:
我国是界上最早采用冶铁技术的国家之一,早在商代人们就把铁用在武器上。
66、
数学:
①《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名著,书中糸统总结了周、秦至东汉初期的数学成就,在古代数学的发展中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关于负数的概念、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以及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在世界上都是最早的。
②“圆周率”:
南朝时,祖冲之的数学名著《缀术》,他最早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比欧洲早1100年。
67、天文历法:
战国时期魏国人石申写了《天文》8卷,后世称《石氏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著作。
西汉武帝时制成的《太初历》确立了我国后世农历的基本框架。
68、
医学:
①“医圣”张仲景,东汉人,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②华佗,东汉人,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麻沸散),编制了五禽戏。
农学:
贾思勰,北魏时期,著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
67、
地理学:
郦道元,北魏时期,著有《水经注》。
二十一、学术思想
1、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①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统治者体贴人民,人民敬重和服从统治者。
他创立了儒家学派。
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
②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他创办私学,扩大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编订了《诗》、《书》、《春秋》作教材,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
教学中,善于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③孔子的言行记录在《论语》里。
2、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①原因:
战国时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众多的学派,历史上称为“诸子百家”。
②最重要的学派有:
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和兵家。
③代表人物:
儒家:
孟轲(邹国,《孟子》)。
道家:
老子(楚国,《老子》又名《道德经》)。
法家:
韩非(韩国,《韩非子》)墨家:
墨翟(鲁国,《墨子》)。
兵家:
孙武(齐国,《孙膑兵法》)。
二十二、文学、史学与宗教
诗歌:
屈原,战国时楚国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作品《楚辞》。
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
史学:
司马迁,西汉汉武帝时期,我国古代伟大史学家,著有《史记》,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是我国史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3、
王羲之:
“书圣”王羲之,东晋,作品《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4、
顾恺之:
东晋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作品有<
<
洛神赋图》。
5、雕塑: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最为突出的雕塑.北朝敦煌、云冈、龙门石窟的雕塑作品是我国雕塑艺术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