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025806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卵原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应含有同源染色体,A项、B项错误;

该细胞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C项正确;

卵细胞中不含有染色单体,D项错误。

4.下列曲线能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图中曲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分子的变化规律,A错误;

B、图中曲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B错误;

C、图中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分子的变化规律,C错误;

D、图中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D正确。

故选D

5.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共有的变化是(  )

A.着丝点的一分为二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答案』A

『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比较:

比较项目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染色体复制

间期

减I前的间期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联会与四分体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

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有交叉互换现象

分离与组合

也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点的

行为

中期位置

赤道板

减I在赤道板两侧,减II在赤道板

断裂

后期

减II后期

『详解』A、在减数第二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A正确;

B、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会形成四分体,B错误;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D错误。

故选A。

6.下列减数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复制—四分体—联会B.复制—联会—四分体

C.联会—四分体—复制D.联会—复制—四分体

『解析』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是:

间期染色体复制;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次级细胞内;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平分到两个子细胞内;

所以B正确。

7.下列对一个“四分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两个着丝点B.有四个DNA分子

C.有四个染色单体D.有四个染色体

『解析』分析:

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一个四分体=一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含4个DNA分子)。

详解:

一个四分体有两条染色体,因此含有两个着丝点,A正确;

一个四分体包含4条染色单体,4个双链DNA分子,B正确;

一个四分体即是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四条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

一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两条染色体,D错误。

点睛:

关键在于理解四分体的概念。

8.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受精卵是具有全能性的细胞

B.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

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

D.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

相互识别有关

『解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识记和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实质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详解』受精卵是具有全能性的细胞,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A正确;

受精时只有精子头部(含有细胞核)进入卵细胞内,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因此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B错误;

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C正确;

受精作用是指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因此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有关,D正确。

9.图中,不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是()

C.

『解析』A、图A是精细胞变形形成的精子,属于精子形成过程,A错误;

B、图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属于精子的形成过程,B错误;

C、图C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属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C正确;

D、图D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属于精子形成过程,D错误.故选C.

10.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重要作用的是()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B.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C.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D.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解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详解』有性生殖是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并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

性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导致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通过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结合在一起,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

1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子一代(F1)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

A.显性性状B.性状分离

C.相对性状D.隐性性状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孟德尔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

把杂种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所以子一代(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叫隐性性状,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生物的性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物性状判断的理解。

12.下列哪组实验结果将出现性状分离()

A.Rr×

rrB.RR×

rr

C.rr×

rrD.Rr×

Rr

『解析』性状分离是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Aa自交后代AA:

Aa:

aa=1:

2:

1,性状分离比为3:

1,据此答题。

『详解』A、Rr×

rr→Rr:

rr,后代虽然也有显性和隐性,但是亲本中本身也有显性和隐性,不属于性状分离,A错误;

B、RR×

rr→Rr,后代全部是显性性状,B错误;

C、rr×

rr→rr,后代全部是隐性性状,C错误;

D、Rr×

Rr→RR:

Rr:

rr=1:

1,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对于性状分离概念和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3.基因型都为Ee的长毛雄兔与雌兔杂交,后代的长毛兔与短毛兔比例为()

A.1:

0B.1:

1

C.3:

1D.1:

2: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基因型都为Ee的个体杂交,即Ee×

Ee→EE(长毛):

Ee(长毛):

ee(短毛)=1:

1,后代的性状分离比3:

1。

故选C。

『点睛』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4.下列关于等位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B.D和d是等位基因

C.D和D是等位基因D.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解析』A、基因定律指出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A正确;

B、等位基因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和d是等位基因,B正确;

C、D和D是相同基因,C错误;

D、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D正确。

15.下列关于基因型和表型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表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的环境下,表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D.在相同的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

『解析』表现型就是生物所表现的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和环境都不能单独决定生物的性状,只能是影响最终的性状。

所以说只有在环境充分适宜的情况下,基因型才能够决定表现型。

『详解』A、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A错误;

B、基因型相同,表型可能由于环境不同而不同,B错误;

C、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表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如显性纯合子与显性杂合子,C错误;

D、在相同的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D正确。

16.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白毛与猪的黑毛B.狗的长毛与卷毛

C.鸡的光腿与毛腿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详解』A、兔的白毛与猪的黑毛不符合相对性状中的“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狗的长毛与卷毛不符合相对性状中的“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鸡的光腿与毛腿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C正确;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不符合相对性状中的“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17.一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4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

A.三黑一白B.全部黑色

C.二黑二白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解析』本题考查对分离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出现3:

1性状分离比,是建立在子代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的数学统计比例。

『详解』一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由于子代数量太少,因此,4只鼠仔的毛色可能是三黑一白,也可能是全部黑色,也可能二黑二白,也可能全部白色。

故选D项。

18.下列杂交组合为测交的是()

『解析』个体间的交配方式分为:

(1)自交:

广义的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的交配方式,狭义的自交指植物的自花传粉。

(2)杂交:

指基因型不相同的个体间的交配方式,包括测交、回交、正交、反交等方式。

测交是指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详解』A、测交是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所以Rr×

rr属于测交,A正确;

rr属于杂交,不属于测交,B错误;

C、广义的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的交配方式,rr×

rr属于自交,不属于测交,C错误;

D、广义的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的交配方式,Rr×

Rr属于自交,不属于测交,D错误。

19.小鼠毛色的黄色对黑色为完全显性,则一对杂合黄色鼠交配,产下黑色鼠的概率是()

A.1/8B.1/4

C.1/2D.1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按照分离定律杂合子产生比例是1:

1的两种类型的配子。

『详解』由题意知,黄色鼠杂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出现一定比例的黑色鼠,黄色鼠对黑色鼠是显性,故亲本黄色鼠的基因型是Aa,Aa×

Aa→AA:

1,后代黄色鼠:

黑色鼠=3:

1,故黑色鼠的概率为1/4。

B正确。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学会用分离定律解释性状比问题。

20.杂合紫花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紫花和白花,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

A.表现型B.基因型

C.性状分离D.伴性遗传

『解析』试题分析:

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1.孟德尔进行了八年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定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B.杂交时对父本进行去雄处理

C.先分析一对后分析多对相对性状D.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解析』孟德尔的研究获得成功的原因:

①正确选材(豌豆);

②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从1对到多对;

③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分析;

④运用假说演绎法。

『详解』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A正确;

杂交时,需要在花蕾期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B错误;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先分析一对后分析多对相对性状,C正确;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四点原因以及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明确杂交过程中为了防止自花传粉,需要对母本去雄。

22.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不能产生的配子是()

A.ABB.Ab

C.aBD.AA

『解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和a、B和b是两对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能产生四种配子,即AB、Ab、ab、aB,而AA是一对相同基因,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故不能产生AA的配子,即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23.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进行杂交实验,产生的F1是黄色圆粒。

将F1自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分别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

A.1:

1:

1B.3:

3:

1

C.3:

1D.9:

『解析』

『详解』亲本为YYRR×

yyrr,子一代为YyRr,子一代自交获得子二代,黄色圆粒(Y_R_):

黄色皱粒(Y_rr):

绿色圆粒(yyR_):

绿色皱粒(yyrr)=9:

所以D正确;

A、B、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4.下列基因型的个体中,只能产生两种配子的是()

A.ddttB.DDtt

C.DdTtD.DDTt

『详解』A、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能产生一种配子,即dt,A错误;

B、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只能产生Dt一种配子,B错误;

C、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能产生四种配子,即DT、Dt、dT、dt,C错误;

D、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能产生两种配子,即DT、Dt,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运用其准确判断各选项中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答案即可。

25.一个基因型为YyRr的卵原细胞,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产生卵细胞的类型有()

A.1种B.2种

C.3种D.4种

『解析』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会产生2种4个精细胞;

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产生1种1个卵细胞,其余的3个极体会退化消失。

『详解』一个基因型为YyRr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由于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该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为YR或Yr或yR或yr,但只能是其中的一种,A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和掌握程度。

26.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

C.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详解』A、子二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这属于分离规律的外观表现,A错误;

B、F2的表现型比例是3:

1,就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来讲,这属于分离规律的外观表现,B错误;

C、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表现型的比为1:

1,这不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而是对分离规律的实验验证,C错误;

D、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F1是杂合体,产生了两种配子,就是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并进入了不同细胞,这正是分离规律的实质,D正确。

『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只要考生识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即可正确答题。

27.下图为某遗传过程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过程①和②代表减数分裂

B.图中过程③代表受精作用

C.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①②过程中

D.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③过程中

『解析』据图分析,图中过程①和②代表减数分裂产生雌雄配子的过程,A正确;

③表示受精作用,B正确;

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图中的①②过程中,C正确;

基因的自由组合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图中的①②过程中,D错误。

28.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B.减数第二次分裂

C.有丝分裂中期D.有丝分裂后期

『解析』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要求学生同时还要熟知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详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所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正确,BCD错误。

29.玉米籽粒黄色(Y)对白色(y)为显性,糯性(B)对非糯性(b)为显性。

亲本为纯种的黄色非糯性和纯种的白色糯性杂交,F2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A.3/16B.6/16C.9/16D.10/16

『解析』F2代中不同于亲本的性状分别占F2代的9/16和1/16.因此,F2代中性状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9/16+1/16=10/16,故选D。

30.豌豆种子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

若绿色圆粒亲本与黄色皱粒亲本杂交,后代中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的数目分别是82和80,据此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是(  )

A.yyRr×

YYrrB.yyRr×

YyRr

C.YYRr×

YYRRD.yyRR×

YYrr

『解析』亲本绿色圆粒(yyR_)与亲本黄色皱粒(Y_rr)杂交,后代中黄色圆粒(Y_R_):

黄色皱粒(Y_rr)=82:

80≈1:

1,后代的区别在圆粒和皱粒,故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

YYrr,故选A。

31.下列各基因型中,属于纯合体的是()

A.YyRrCcB.Aabbcc

C.aaBbccD.aaBBcc

『解析』1、纯合体是指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纯合子能稳定遗传。

2、杂合体是指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

『详解』A、YyRrCc含有三对杂合基因,属于杂合体,A错误;

B、Aabbcc含有一对杂合基因和两对纯合基因,属于杂合体,B错误;

C、aaBbcc含有一对杂合基因和两对纯合基因,属于杂合体,C错误;

D、aaBBcc含有三对纯合基因,属于纯合体,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纯合体和杂合体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纯合体和杂合体的概念,能准确判断题中各基因型中哪些是纯合体,哪些是杂合体,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32.红绿色盲是人类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亲子代之间的遗传关系不成立的是

A.父亲患色盲,女儿一定患色盲B.母亲患色盲,儿子一定患色盲

C.女儿患色盲,父亲一定患色盲D.儿子患色盲,母亲一定带有色盲基因

『解析』父亲正常基因型为XbY,女儿不一定色盲,可能从母亲那儿获得正常基因XB,A错误;

母亲色盲基因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