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01部编人教版后附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02476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01部编人教版后附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01部编人教版后附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01部编人教版后附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01部编人教版后附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01部编人教版后附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01部编人教版后附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格式.docx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01部编人教版后附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01部编人教版后附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01部编人教版后附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格式.docx

D.公安机关针对未成年人的暴力犯罪行为,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严打行动。

5、将下面句子重新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站在球体极目远眺,黄浦江上巨轮如梭,连绵入海,所有风光尽收眼底。

②在黄浦江边,矗立着一座高达四百六十八米的广播电视塔。

③乘上电梯,只需四十秒钟,便可到达263米高的球体上。

④走进塔正面,“东方明珠”四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

⑤当夜幕降临,巨大的球体光彩夺目,群星争辉,展现出迷人的景象。

⑥眺望塔身,两个巨大的球体,如红宝石闪亮耀眼。

A.②⑤⑥③①④B.②⑥④③①⑤

C.④⑥①③⑤②D.⑤⑥③①②④

6、对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下面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把将士比作“蓬”“雁”,暗写边塞将士的凄苦生活。

B.“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典故,写出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以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是解愁的动作,“不胜簪”是见愁的程度,写出了诗人的忧愤之深,反衬战乱之苦。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与古诗文积累(19分)

(一)课内文言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愚公移山(节选自《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7、选文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B.始龀/跳往助之

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8、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且(将近)九十         B.且焉(哪里)置土石

C.何苦(痛苦)而不平        D.河曲智叟亡(通“无”,没有)以应

9、下面有关选文内容,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A.智叟目光短浅,他是以静止的观点来看问题,对困难采取逃避态度,不可取。

B.愚公目光长远,他是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勇对困难,不怕牺牲,精神可佳。

C.文中运用对比手法,其妻“献疑”与遗男“助之”形成对比,一个消极一个积极。

D.有人说,愚公与其移山,不如搬家,这种观点与原文本意不符,与作者写作意图不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3分)

说明:

从Ⅱ卷(主观题)开始,请用0.5毫米碳素笔或钢笔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答题框内,写在答题框外无效,写在试卷上无效。

(二)、文言语句翻译与古诗文积累(10分)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如太行、王屋何?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11、依据提示,在横线处写出相应的古诗句。

(6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

(2)芳草长堤,            。

(3)      ,行止依林阻。

(4)        。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5)崔颢的《黄鹤楼》中把惆怅的情怀自然地转化为无尽乡愁的诗句是:

        ?

        。

三、课文重读(8分)

蝉 的 卵

法布尔

①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

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②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

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

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

卵就产在这些孔里。

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

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③这是一个很好的昆虫家庭。

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

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

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

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④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

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们毁掉。

这真是蝉家族的大灾祸。

大怪物只须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

我曾看见过三个蚋依次呆在那里,准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

⑤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

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而蚋却很镇静,一点儿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

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

这种成熟很快的蚋的幼虫,在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取代了蝉的家族。

12、下面是一位老师讲解选段时的板书,请将相关内容补充到指定处。

13、指出选段画横线处加点词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2分)

一根枯枝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

说明方法:

,作用:

14、比较下面两个说明性语句,说说它们在语言特点上有何不同。

(2分)

(1)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们毁掉。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四、语言运用(5分)

15、观察漫画,完成下列各题:

(1)漫画反映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3分) 

(2)请你写出与漫画主题有关的一句格言或谚语。

五、写作(50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天的雨,淅淅沥沥,是你温柔的絮语,越来越懂你;

秋天的风,冬天的落阳,呼呼爽爽,是你忧郁的青葱年少,越来越懂你;

妈妈的唠叨,爸爸的叮咛,是你不舍的爱语,越来越懂你……懂你的沉默不语,懂你的回眸一笑,懂你的转身离去……懂你的那份爱满天下的心意。

请以“越来越懂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数字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共50分)

六、课外古诗文阅读(18分)

(一)课外古诗词赏析(6分)

17、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浣溪沙

苏轼

麻叶层层檾①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②。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③软④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注】这首词作于苏轼任徐州知州时。

①檾(qǐng):

同“苘”,俗称青麻可制麻袋或绳子。

②络丝娘:

本为虫名,此处代指缫丝的妇女。

③捋青:

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

麨(chǎo):

用麦子制成的干粮;

④软:

吃饱。

(1)词中加点的“香”和“娇语”是从哪两个感观角度来写的?

各有何表达作用?

(2)词末“几时黄”,短短几个词,表达了农人的什么心情?

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天石砚铭

【宋】苏轼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①宅隙地中,与群儿相与凿地为戏。

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

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

试以为砚,甚发墨②,却无贮水处。

先君③曰:

“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因以赐轼,曰:

“是文字之祥④也。

”吾宝而用之,且为铭曰:

“一受其成(成:

已定的,定形的,这里指上天的造就),而不可更。

或主⑤于德,或全(全:

保全)于形。

均是二者,顾予安取。

仰唇俯足(仰人鼻息,跪人脚下),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

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

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⑥,发书箧,忽复见之。

甚喜,以付迨、过⑦。

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注释】①纱縠行:

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

②发墨:

指砚台磨墨易筋浓。

③先君:

指他的父亲苏洵。

④祥:

吉祥之兆。

⑤主:

以……为主,着重于。

⑥当涂:

地名。

⑦迨、过:

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

18、解释加字的词义。

(1)与群儿相与凿地为戏

(2)是天砚也

(3)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4)不可易也

19、翻译下面的句子。

(1)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

(2)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

20、选文记叙的是苏轼童年喜得天砚的故事,请认真阅读,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苏轼由砚石,联想到做人的道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道理。

(2)苏轼以“天砚”当作传家宝,寄托了作者哪些情感?

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新闻报道】:

“只要看它一眼,机器就会认得你。

”,12月13日,支付宝就宣布推出全国第一款刷脸支付产品——“蜻蜓”,和传统支付技术相比,设备成本降低了80%,进一步降低了门槛。

据介绍,“蜻蜓”的体积只有原来自助刷脸机具的十分之一,在刷脸技术上更为先进:

采用了3D结构光摄像头,用户无需输入手机号码即可完成付款,产品一推出,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

【材料一】:

我国自1955年发行第一套全国粮票开始,至1993年票证的全面退出,整整39年,小小方寸“票证”见证了多少真实的人间表情;

“粮票、布票、购货证”等票证时代所代表的物质匮乏时代,反映了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改革开放40年来的沧桑轨迹。

【材料二】:

2010年,中国全面进入卡“爆”时代,生活无处不“卡”,银行卡、网卡、手机卡、微信卡……大数据时代全面进入中国,人们上街可不用带钱,转账也不用带现金,手机刷卡即可完成一切,让百姓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变化。

【网友感言】:

甲:

我今年65岁了,我讨厌卡,也从来不用卡。

我到银行都用本本存钱取钱,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呀。

唉,还是票证时代好呀。

乙:

我是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嗨,卡“爆”时代也即将过去,人脸识别支付时代的到来,安全性依然成为了大家关心的问题,多因子的系统防控手段避免黑客的攻击,保障了99.99%的识别准确性,你尽管放心去“刷脸支付”。

“带一张脸,走遍天下”,多好呀。

21、给【新闻报道】加一个标题(2分)

22、综合以信息,请概括“刷脸支付”比“用卡”更为先进的四大特点。

(每一点,不超过4个字,4分)

23、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和【网友感言】,找出两组对比,并分别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1)

(2)

八、文学作品阅读(22分)

(一)(16分)

高贵的“伪证”

李良旭

①拜罗伊特小学校长多丽丝接到法院一张传票,要她到法庭作证,20年前,她是否收留过一个女人的私生女。

传票上特意写明,您的证词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案件的性质。

②看到传票上安迪的名字,一下子勾起多丽丝对往事的回忆。

③20年前的一天,一个年轻的女人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女孩找到多丽丝。

女人俊俏的脸上有些倦容和疲惫,特别是她左边眉毛上的那颗黑痣,很妩媚。

女人让小姑娘站到一边,然后抽泣着对多丽丝说,这孩子的父亲是谁我至今不知道。

现在,我染上了毒瘾,要到戒毒所戒毒,请多丽丝小姐暂时收下这可怜的孩子,让孩子在这里上学,等我戒了毒,就来接女儿。

④多丽丝看了看不远处的小姑娘,她有一头金色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毛,正不时向这边张望着。

不知怎的,就那一眼,多丽丝一下子喜欢上这位小姑娘。

多丽丝郑重地对这女人点了点头。

女人一下子紧紧地拥抱着多丽丝,感激的泪水流淌下来……

⑤从此,多丽丝就将这个叫安迪的小姑娘带在身边。

安迪不仅懂事,而且学习很好,在学校里,就像快乐的“百灵鸟”。

有时,她两眼泪汪汪地望着窗外,好像有什么心事。

多丽丝轻轻问道,想妈妈啦?

安迪擦去脸上的泪痕,抬起头,甜甜地说道,不想,老师就是我的妈妈!

多丽丝吻了一下安迪的脸颊,说道,真是可爱的孩子!

多丽丝发现,安迪的左边眉毛上也长了一颗黑痣,像她妈妈一样漂亮。

⑥几年过去了,安迪考取了不莱梅市的重点中学,以后,她俩渐渐失去了联系。

⑦一晃,20年过去了。

如今多丽丝已担任拜罗伊特小学校长。

当她接到法院的传票时,感到很困惑,她不知道法庭让她做什么证。

⑧多丽丝如期来到法庭,在法庭上,她看到一个中年妇人,苍白的脸上,有一种茫然和无助。

当看到妇人左边眉毛上有颗黑痣时,多丽丝心里不禁一惊。

妇人看到多丽丝那一刻,脸上顿时显出一丝惊慌和不安。

⑨法官西蒙告诉多丽丝,有人指控你,20年前曾收养了这个毒贩的私生女,女孩名叫安迪。

现在,安迪被评为不莱梅市形象大使,请您作证,这个安迪是不是这个毒贩的私生女。

如果不是,安迪将担任不莱梅市形象大使;

如果是,将取消这一称号。

听明白了吗?

现在传被告人安迪到庭。

⑩被告人安迪,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人,她俊俏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和活力,她左边眉毛上那颗黑痣,很妩媚。

那一刻,多丽丝真想冲上前去,紧紧地拥抱她,并喊到,安迪,我又见到你了,我的孩子。

但是,多丽丝很快控制了自己的感情,她努力保持了内心的平静。

她看到,安迪看到她那一刻,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⑪多丽丝将右手放在胸前,掷地有声地回答道:

我以上帝的名义回答法庭,眼前这两个女人我都不认识,回答完毕!

⑫被告席上,那两个女人紧绷的脸上,顿时闪烁着激动的神色,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⑬法官西蒙看了多丽丝好一会儿,用力敲响法槌(chuí

),严肃地说道:

证人证言有效,法庭宣布休庭。

⑭庭审结束了,法官西蒙走到窗前,眺望着遥远的天际,喃喃自语道:

法庭是神圣的地方,无论是证人、被告人、还是原告,都不能欺骗法庭,但是,有一种证言,上帝都会原谅的,那里面蕴藏着一颗高贵的灵魂,它被上帝称为高贵的“伪证”。

2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③-⑥的内容,并说说这几段的记叙顺序是什么?

有何作用?

(1)概括内容(1分)

(2)记叙的顺序是(1分)

(3)作用(2分)

25、品味下列句子,按要求回答概括内的问题。

(1)多丽丝轻轻问道,想妈妈啦?

(从描写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2分)

(2)她看到一个中年妇人,苍白的脸上,有一种茫然和无助…妇人看到多丽丝那一刻,脸上顿时显出一丝惊慌和不安。

(由“茫然和无助”到“惊慌和不安”,表现了妇女什么样的心理?

请简要分析。

26、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说多丽丝、安迪各是一个怎样的人?

(每个人物,至少说出两方面的性格特征,4分)

(1)多丽丝

(2)安迪

27、标题“高贵”所体现出的事例,在文中具体指哪两件事?

又为什么称为“伪证”?

这样的“标题”有何作用?

(二)、名著片段阅读(6分)

28、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完成题后问题。

①传说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

那是早在一九二八年。

贺龙躲在一个村子里,同哥老会的兄弟们策划起义,这时有几个国民党收税的来了。

他就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用他自己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卫队的武装。

从这一事件中,他缴获了足够的手枪和步枪来武装他的第一支农民军。

”……

②“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

他不知疲倦。

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

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

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

他喜欢马。

有一次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这匹马给敌军俘获了。

贺龙又去打仗夺回来。

结果真的夺了回来!

虽然贺龙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

他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

他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

③贺龙对有钱人的仇视,在中国是到处流传的——这似乎主要要回溯到他的红色游击队刚刚开始组成的年代,当时湖南苏区还没有处在共产党的全面控制之下。

在何键“农民大屠杀”时期许多农民有亲友遭到牺牲,或者反动派在何键统治下夺回权力后,本人遭到地主的殴打和压迫,都抱着深仇大恨来投奔贺龙。

据说,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着称。

④有一次贺龙带到了一个名叫波斯哈德瑞士传教士,军事法庭因他从事所谓间谍活动——大概不过是把红军动向的情报传给国民党当局,许多传教士都是这样做的——“判处”他监禁十八个月。

贺龙开始长征时,波斯哈德牧师的徒刑还没有满期,因此奉命跟着军队走,最后刑期满了以后才在途中释放,给旅费前往云南府。

使得大多数人感到意外的是,波斯哈德牧师对贺龙并没有讲什么坏话。

相反,据说他说过,“如果农民都知道共产党是怎样的,没有人会逃走。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选文写了贺龙四个方面的事迹,请简要补充出其他三个事迹。

(3分)

①A:

②贺龙爱护部下,生活简单,品行好。

③B:

④C:

(2)《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这部书曾易名为(1分);

阅读选文后,你认为贺龙是一个的人(至少答两点,2分)。

语文参考答案2019.01

1.D(A:

“杳”应为“yǎo”,“糙”应读“cāo”;

“瞰”应读:

“kà

n”,“空”应读“kōnɡ”或“konɡ”,轻声;

C:

“腴”应读“yú

”,“悄”应读“qiǎo”) 

2.A(B:

“锁”应为“琐”,“棉”应为“绵”;

“挡”应为“当”,“吨”应为“钝”;

D:

“禄”应为“碌”,“帐”应为“嶂”)

3.C(使用对象不当;

摩肩接踵:

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不能形容建筑)

4.D(A:

“心里深处”与“由衷”意思重复;

B:

缺宾语,存在着…问题;

否定词“不”误用。

5.B(由远到近,由低到高,由白天到夜晚,②句是总说,应放在句首,稍加推理,便可知答案为:

B)

6.A(把“蓬”“雁”自比,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一)课内文言阅读(9分,每小题3分)

7.B(略)  

8.C(苦:

担心)

9.C(两者不形成对比,其妻并不消极)

10.(1)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2)你的思想太顽固了,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

11.(1)谁家新燕啄春泥 (2)隐隐笙歌处处随 (3)妻子象禽兽 (4)九万里风鹏正举 (5)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每空1分,该空有错则该空不得分,共6分) 

12、A.产卵过程  B.刺成小孔 C.为了防御蚋的危险(或:

遭到蚋的破坏有幸存者,繁衍生息。

)  D.天敌厉害(或:

生存不易) 

13.列数字(1分),较准确地说明了蝉产卵数量多的特点(1分)。

14.第

(1)句采用拟人手法,说明性的语言生动形象(生动说明);

(2)句语言简洁朴实,说明性语言准确严谨(平实说明)。

15.

(1)社会上的失信“老赖”被曝光,受到各种限制,得到罪有应得的惩戒(关键词:

失信、受限制、惩戒或曝光)。

(2)示例:

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诚信为人之本(鲁迅)、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失信就是失败(左拉)、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16.按中考要求。

一等:

50——45分;

二等:

44——36分;

三等:

35——30分;

四等:

29——20分;

五等:

20分以下。

(文章没有运用第二人称的,降一个等级处理。

(一)课外古诗词赏析。

17、

(1)嗅觉、听觉(各1分,共2分);

“香”指煮蚕的香气,足以传达出繁忙的劳动景象(1分,意近即可);

“娇语”指缫丝妇女娇美的交谈声、欢笑声,体现出劳动的欢快情境(1分,意近即可)。

(2)表达了农人盼望庄稼成熟、丰收,以保温饱的急切心情(1分),更表达作者对农民疾苦的关切之情(或:

爱民之意,1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18.

(1)共同,一起

(2)这(3)原来是(是)(4)交换(更换、更替)

19.

(1)里外都点缀着细小的银星,击打它就发出铿锵的声音。

(2)装砚的匣子虽然不十分精致,却是先父亲手雕刻的啊。

20.

(1)一个人要象这块砚石一样,注重内修自己的品德,不要仰人鼻息,跪人脚下(或:

做人要像砚石一样,内修品德,刚正不阿,认真做事。

(2)先父赐砚教导,表达了先父对作者的厚望,作者对先父的思念;

作者从天砚之德悟出人生之德,寄托了作者的人生愿望:

立志成为一个有德之人;

作者后来把石砚交给了儿子,希望后人也要象天砚一样有德。

(只要答到一点,给1分,共2分)

(附译文:

苏轼十二岁的时候,在所住的纱縠寓所空地上,和一群少年一起玩掘地的游戏。

得到一块奇异的石头,形状像鱼,外表色温润晶莹,呈现浅绿色,里外都点缀着细小的银星,击打它就发出铿锵的声音。

试着拿它当砚使,很容易发墨,只是没有储水的地方。

先父说:

“这是一方天砚啊!

具有砚的品质,就是形状不太完整罢了。

”于是把它还给我,说:

“这是你文章发达的祥瑞之兆。

”我十分珍爱地使用它,并在上面刻上铭文说:

“一旦接受了上天的造就,就永远不再改变初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