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幼小衔接教育的讲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幼小衔接教育的讲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幼小衔接教育的讲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积极性很高的53人中,实验班学生有32人;
学习积极性比拟高的298人中,实验班学生有57人,积极性一般的143人中,实验班学生有2人,学习积极性较差的6人中没有实验班学生。
学习能力很好的61人中,实验班学生有39人;
学习能力较好的327人中,实验班学生有52人,学习能力一般的111人中,没有实验班学生,学习能力差的也没有实验班学生。
课外阅读情况:
有兴趣主动进展课外阅读的有48人,实验班学生有39人;
有时也能进展一些课外阅读的有417人,实验班学生有52人,偶尔有阅读兴趣的35人中没有实验班学生。
2002年实验班毕业的119名学生,在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的533人参加的调查问卷结果是:
学习积极性很高的62人中,实验班学生有41人;
学习积极性比拟高的324人中,实验班学生有74人,积极性一般的168人中,实验班学生有4人,学习积极性较差的没有实验班学生。
学习能力很好的74人中,实验班学生有50人;
学习能力较好的361人中,实验班学生有66人,学习能力一般的98人中,实验班学生有3人,学习能力差的也没有实验班学生。
有兴趣主动进展课外阅读的有63人,实验班学生有51人;
有时也能进展一些课外阅读的有431人,实验班学生有70人,偶尔有阅读兴趣的39人中没有实验班学生。
综合数据显示:
实验班学生在进入小学一年或两年后,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能力强、在主动进展课外阅读方面特别突出。
绝大局部学生比拟适应小学生活,为终生学习之路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许屡次时机,有的人每一次都抓住了,而有的人却失去了。
不知哪位哲人说过:
时机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我非常赞成这句话。
在政府从事人力资源培训的时候,我曾经认真研究了人才的成功策略。
从身边的同学、朋友和自身成长经历以与大量的成功学案例当中,我总结出了一个人成功的六要素:
积极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坚强的意志、超常的学习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蔼于把握时机。
我还发现更重要的是所有这些优良的品质都发源于早期教育。
曾经有记者采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时问:
你受到的最好教育是在哪一所大学?
结果却让所有人都感到吃惊,它的答复是在幼儿园。
他说在幼儿园里教师教给他们怎么样分水果,怎么样有秩序地排队上厕所,怎么样和小朋友相处,怎么样遵守时间等等,这一切良好习惯的获得都是从小开场的。
所以早期教育非常重要。
第一个话题为什么要搞好早期教育?
幼小衔接教育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
有人一提到早期教育马上就会说,孩子从小最重要的是让他开心,让他多玩,让他多动手,少动脑,到大了,上学才学知识。
这是一种普遍的想法。
我们不评论这种想法的正确与否,我想从脑科学、心理学和幼小衔接教育的社会现状三个方面和大家作以交流。
一个是0-13岁过程中,大脑是怎么发育的;
其次就是人类心理开展的关键期。
再者就是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
1、从脑科学角度对待早期教育
一个胎儿三个月~五个月就有听觉,这个时候他的听觉神经已经在成长。
人从胎儿初期大脑开场最初发育,到13岁,大脑发育根本就已经完成。
0~3岁人类的听觉神经开展60%~80%,不是只有听觉,而且带动其他神经的共同成长。
人类一生的头脑,大概在0岁~3岁就已经几乎定型了。
生理学家告诉我们,成人的大脑约1500克,婴儿出生时大约350克,两岁左右就发育到1000克。
所以现代科学证明,如果人的智力为100%,那么0-3岁人的智力成长到50%,3-6岁成长到80%,6-13岁剩下最后的20%。
一个人处理事物的方法,根本是6岁以前就定下了,定下来的是那种思考模式。
我国古代就有“三岁看老〞的说法。
0-6岁,是人生开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大约有80%的大脑神经是在这个阶段构建成的,神经兴旺与否与承受外界刺激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在孩子脑发育的过程中,如果我们给予他极好的营养,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那么她的大脑就会发育的很好!
我们日常生活有一个误区,就是,孩子只要吃得好,睡得好,大脑就会长好,但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如果只有这一个方面,大脑发育不会好,因为缺少环境的刺激。
不单单是人,就是一般的生物,如果给他极好的刺激,它的潜能也会开发出来。
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早期教育专家井深大来中国时讲过一个事例:
在日本筑波创造博览会上,他们展出了特殊培养的西红柿,引起了轰动。
普通的西红柿,占地是1/3平米,结果10-20个柿子就不错了,但是这颗西经柿,被称为西红柿树,占地12平方米,结出多少个西红柿呢?
可能大家都猜不出来,12000个!
就是一粒普通的种子,但是给它极好的物质营养与环境刺激,得到的结果令人震惊!
生理学家研究,一般人的大脑被开发3-10%,经过早期培养的普通植物都会得到如此的效应。
那么作为我们万物之灵的人类呢?
科学家在这方面作了大量试验。
刚刚讲的是植物。
那么动物呢,科学家把一窝生的小白鼠,分成两组,第一组放养在一个充足的大房间里,有白天有黑夜,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和丰富的颜色,并且还有音乐,而且给它们很好的营养。
第二组呢,每一只小老鼠,都关在一个小笼子里,没有白天黑夜,没有玩具,没有音乐、没有颜色,但是吃的与第一组一样都是营养丰富的食物,就这样过了19天。
结果让科学家大吃一惊,第一组小老鼠,非常聪明活泼,而且你抓不住它,让它走迷宫,非常容易地就走出去了。
第二组呢?
你抓它的时候,他都不会跑,只会吱吱叫,而且走不出迷宫。
事后,科学家把老鼠解剖,发现第一组老鼠的大脑比拟大,神经纤维丰富,第二组呢?
大脑小,而且只有很少的神经纤维,这样的事例很多。
一般家庭中有个误区,就是孩子到大了好教,小时不用管。
这个观点对不对呢?
打个比方就象农民种庄稼一样,种子到了地里,农民就要开场辛勤的培育了,浇水、施肥、除草等等,这样才能保证以后庄稼会结出好的果实,没有一个农民说,现在不用管,等庄稼开场要结果实了,我再施肥、浇水。
人才培养的规律也是一个道理,越是到了该是人才的年龄,培养起来越困难。
所以,公司招聘都愿意招聘相当学历的人,这些高学历的人经过多年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根底要比同龄人更有优势,适应一项新的工作比同龄人更快。
所以,我们说,早期教育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既然早期教育这么重要,那终究在什么时候进展什么样的教育呢?
这就是我们下面探讨的话题。
2、从人类心理开展的关键期对待早期教育
人类心理学开展关键期的研究,是从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劳伦兹对动物行为开展规律的研究开场的。
他首先研究的是鹅的认母行为,他发现,小鹅在刚出生20个小时以,有明显的认母行为。
它追随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物体,并把它当成〞母亲〞。
当小鹅第一个见到的是鹅妈妈时,就跟鹅妈妈走,而当小鹅第一次见到的是劳伦兹时,就跟劳伦兹走,并把他当成“母亲“。
可是后来,劳伦兹又发现,如果在出生的20个小时不让小鹅接触到活动物体,过了一、二天后,无论是鹅妈妈还是劳伦兹,尽管再努力与小鹅接触,小鹅都不会跟随,即小鹅的这种认母行为丧失了。
于是劳伦兹把这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响叫做“印刻〞现象,“印刻〞正在进展的时期叫做“开展关键期“。
重要的是,这种“关键期“现象,不仅在小鹅身上发生,许多的研究还发现,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这种“关键期“,并且在人类身上也有类似的现象。
劳伦兹因为“关键期“理论的提出和研究而荣获诺贝尔奖。
在劳伦兹之后,科学家开场把主要精力放在人类各种行为〔包括心理、技能、知识的掌握等行为〕的“关键期“的研究中。
于是提出了人类心理开展“关键期〞理论。
所谓人类心理开展“关键期〞理论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开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也正确的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永远无法弥补。
幼儿5岁以前是人类语言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全面开展的时期。
如果在5岁以前,幼儿缺乏最根本的语言训练或接触,这个幼儿将很难学会人类的语言。
印度“狼孩“的事实是许多人都知道的。
在出生后不久,两个孩子被狼叼走,七、八年后才回到人类社会。
尽管进展了各种教育,但“狼孩〞几乎无法学会人类的语言。
现在世界上发现的“狼孩〞“猪孩〞等被动物收养的孩子一共有三十多个,他们都是从小离开社会,他们都学会了动物的生活习惯。
把他们重新带回社会以后,不管给他们什么样的营养,什么样的教育,但是很可惜,他们的动物习性很难改变,因为过了语言开展的关键期,他们对语言的学习能力根本丧失。
也就是说过了开展的关键期,很多事情已经不可逆转。
关键期的存在是人大脑开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如果在某一能力开展的关键期进展科学系统的训练,相应的脑组织就会得到理想的开展,如果错过了一些脑功能和脑结构的关键期的相应训练,会使一些脑组织造成长期难以有效弥补的发育缺乏。
这将带来脑功能的开展局限,外在表现为人的一些能力和行为开展缺乏和落后。
0—6岁是人开展最迅速、可塑性潜能开发最大的阶段。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培养一个孩子好的习惯,或者纠正孩子不良的习惯都是比拟容易的。
这个时期也是人性格形成雏形的一个时期。
因为孩子性格的形成就在早期,以后只不过是在这个根底上开展而已。
幼儿期也是一个人安康体魄的形成期。
所以,3-6岁在人的一生开展中虽然非常短暂,但是这个时期,是教育的最正确时期,教育的黄金时期。
我们常常说: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因为孩子的成长实在太快了,多少家长因为自己的工作忙,而无视了孩子的关键期教育,一不留神这段“关键期〞就会永远地过去,留下终生不可改变的遗憾。
2003年11月2日,我在进才中学培训中心参加一个速读速记培训班的开学式。
一位家长陪着六年级的儿子来参加速读速记训练。
这位家长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建筑设计师,他任职于英国驻的一家建筑设计机构。
年薪50多万。
但是由于工作比拟忙,对儿子的学习一直没时间过问,结果五年级时儿子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是中等偏下水平。
面对儿子马上升初中的压力,没方法他决定停职一年陪儿子学习。
他说儿子学习不好,我赚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
当时我们的心情都非常沉重。
还有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是姑姑陪着来的,这位同学的父母都在工作,事业做的很大,当然工作非常忙,但是每周末父亲都要飞回看孩子,陪孩子过周末,当时我觉得很不理解。
后来这位同学的姑姑告诉我,这个同学还有个哥哥已经上高二了,由于从小教育不得法,学习成绩不好不说,还染上了许多不好的习气。
他爸爸也拿他没方法,所以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小儿子身上。
我也了解到,许多人事业做的很大,很成功,但一想到自己的孩子开展的不好的时候,就非常沮丧。
今年暑假我在参加一个家庭教育研讨会上,又遇到了这样一些来寻求解决方案的家庭。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等以上城市,中学阶段对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不满意的家长超过90%。
当今社会竞争的剧烈,家长已经把这种心理感受表现在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上。
现在初中生升高中,绝对的残酷。
许多地方只有不到20%的学生能够考入示性高中〔也就是重点高中〕,大局部学生进入职业学校或普通高中,这样许多人失去了进一步求学深造的时机。
我在做家庭教育咨询过程中,一些中小学生的家长也向我咨询,说孩子有什么问题,什么毛病。
追根溯源,一般都是早期教育不当,或者早期没有注意对孩子进展有效培养而造成的。
而且我发现:
每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
许多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不注意引起的。
孩子到了小学、中学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再去矫正已经比拟难了。
可以说"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是很惨痛的事实。
小的时候,虽然时间短暂,但它是人开展的黄金时期,是我们家长对孩子进展教育的黄金时期。
有人常常这样讲,婴幼儿的教育是“根期的教育〞。
如果把一个人看成逐渐长成的大树,那么我们说,“根深才能叶茂〞。
所以幼小阶段的正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宋庆龄曾经说过,“有一些事情是可以等待的,但是儿童的开展是不能等待的。
〞这句话说的非常好,人的开展是不能等待的,过了这个年龄就永远不会再回来。
在独立能力的培养方面,我和大家交流一些自己的作法,或许对大家教育孩子有所帮助。
我曾经有准备地给女儿创造了许多的锻炼时机。
五岁的时候,有时带她逛商场,听到播送找人的信息时,我们就会告诉她,如果和妈妈爸爸走散了,应该怎么办?
有一次,我们逛图书诚,成心让她自己逛来逛去,我们就偷偷地离开她,让自己的朋友跟着她,观察她的变化,让她一个人找我们。
它一开场还很茫然,明显感觉到害怕,着急要哭的神态。
但是过了一会她的情绪稍微稳定下来,哭丧着脸按照顺序一间间的图书批发商店找我们,就这样她找了半个多小时,我们实在狠不下心了,就跑到她的身边让她找到的时候。
看到她眼泪在眼圈里还打转呢,她一见到我们就快乐的哭了起来。
这种经历对她的开展来讲非常重要。
在自理能力方面,许多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或者姥姥老爷担忧孩子小,有些事情不能做,等以后长大了自然就会了的想法。
所以不舍得给孩子锻炼的时机。
在这方面,我并没有听家里老人的意见,经过细致的安排。
让女儿从小学一年级开场就自己做公交车上学。
在一年级的时候,她也曾经忘了下车而坐过站,也曾经坐过反方向的车,但是她都能想方法自己回到家,这些经历都是她珍贵的财富。
2003年的寒假,只有九岁的女儿,自己坐火车从去省市参加一个实验班的培训。
春节前自己在那里学习了七天,春节后初六又自己回去学了20多天,一直坚持到培训班完毕。
去年暑假自己又乘火车去的姑姑家探亲。
每一次单独行动,虽然我们也担忧过,但每次在她自己行动前,我们都细心的帮助她分析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自己该怎么样解决,帮助她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2003年秋天,我们全家刚搬到三个多月,当时担忧她的作文水平由于年龄小跟不上,就给她选了一个优秀教师带的作文班学习。
学习地点在西单小学,就是西单商场附近的闹市区附近。
当时我家住北三环人民大学附近,那里没有去西单的直达车。
需要在学院路转一次车。
第一次送她去学习的时候,我就告诉她,我说爸爸每天很忙,不可能每周日都陪你来学习,所以在路上就告诉她,记住哪些建筑物作为标志,以后自己来听课。
就这样,我只带着她去了一次,以后她自己连续去了一个学期。
其实中间也发生了一些小插曲,第二次她自己回来的时候,由于到了中午不像早上人那么少,西单公交车站人多车多,公交站点拉开的距离又比拟大。
她自己找了很久,回来告诉我们,她问了十二个人才找到626路公交车的位置。
在创造性培养方面,我有意让她养成爱思考的习惯。
按照奥斯本的“一日一设想〞的训练方法。
让她每天都会把自己独特的想法记录下来。
比方说:
因为爱蹬被子的毛病,她写下了要构思设计一种四周带扣子的被子,睡觉的时候把被子扣在床上,这样就能防止被子掉在地上。
看到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而不沾在叶子上,那天坐汽车正好赶上下雨,看到车窗前面的雨刷转来转去,很不方便,便想到要是把挡风玻璃造成荷叶的性能一样,不就省掉雨刷了吗?
每天她都会把生活中的学习中的不方便之处想出一种解决方案。
并记录在日记上。
“一日一设想〞成了她的日记中必不可少的容。
前几天在刚刚完毕的军训中,女儿由于坚持刻苦训练,她得到了四个教官的一致认可,被选为方队长。
在宿舍虽然年纪最小,但主动要求当宿舍长,以身示,多劳动,带动其他人搞好卫生。
军训完毕时她被选为优秀标兵,代表全班同学上台领奖。
刚开学第二天一放学,我问他上初中的感觉怎么样?
她很细心地说肯定能当上班级干部,我问为什么?
她说她的英语发音标准,每次同学读错,教师都让她起来示。
语文课的朗读抑扬顿挫,数学课上积极发言,美术课上的作品展示,体育课上表现优秀,给各科教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她感觉教师都很喜欢她。
上个星期的它们新学期的第一次数学测验,她得到了全班唯一一个总分值,得到了教师的表扬。
她的卷子被教师用实物投影投到白板上给同学们讲解,她的自信心又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所以,这些年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想把孩子培养好必须要从小抓起,从小抓好。
3、从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对待早期教育
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值越来越高,而且原来是对上中学的孩子要求高,现在家长的意识比拟超前,所以关注儿童开展的年龄明显提前。
目前我国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是儿童入学年龄提前后,许多儿童在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
据原国家教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1990年到1995年调查研究说明,大约有40%的孩子上小学不适应。
十年之后的现在,这种局面有愈演愈烈之势。
8月26日的《晚报》上报道了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种种不适应状态。
面对社会现实,为了让儿童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在求学之路上少走弯路,保持一路领先,在孩子入学前,我们认为要做好以下四项准备:
心理上的准备:
儿童由幼儿园进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
首先是环境发生变化,幼儿园的环境与小学的环境是不一样的,教室布置、课桌椅的摆放与上课形式都需要熟悉。
再者儿童自身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从无忧无虑的玩耍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知识,还要满足家长的期望,儿童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知识上的准备:
要认识一些汉字,积累一些书面词语,学会数数,简单的计算等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
至少要做到小学的起步阶段不落后或领先一步,对于儿童建立学习自信心至关重要。
能力上的准备:
识字的能力、阅读的能力、记忆的能力、想象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善于倾听的能力、口头语言表达的能力,还有非常重要的就是注意力。
这些能力的准备往往比知识准备更重要。
能力方面的培养是终生的,但是在教育的关键期进展事半功倍!
习惯上的准备:
初步的阅读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喜欢提问的习惯、喜欢学习的习惯。
这些习惯不是一下子形成的,是要经过潜移默化的熏才能慢慢养成的。
我们的幼小衔接实验班之所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上符合儿童的身心开展规律和儿童潜能开发的教育规律。
怎样搞好幼小衔接教育?
刚刚我们谈到人类的心理开展有关键期,那么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实践证明:
4-6岁儿童正处于语言和思维开展的关键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好动、好玩、好奇、好问、好强的特点。
第一个方面搞好幼小衔接教育要选择适当的课程。
因此,我们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教育规律,在幼小衔接实验班设置了两类课程,一个是语言开展的课程《汉文化启蒙教育》,从汉字的认读、发音、组词、韵律和知识学习入手,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互相促进,协调开展。
另一门课程是注重思维开展的《潜能思维训练》。
这两门课程的系统学习有助于儿童语言思维的开展和数学逻辑智能的开发。
语文使人豁达,数学使人聪明,但母语是学习知识的根底。
我们在课时安排上《汉文化启蒙教育》安排了近100个小时,而《潜能思维训练》安排了64小时。
大家从学习时间安排上,可以看出两者在幼儿早期教育中的比重。
《汉文化启蒙教育读本》包括《韵律识字》、《早期阅读》《成语接龙》《韵律拼音》四局部容。
《韵律识字》参照古代蒙学识字的课本,采用四字一句、韵语连篇的方式编写。
我们采用的是一种汉字集中认读的学习方式。
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各有优点。
根据这个阶段儿童的学习特点和我们实验班的目标,识字是为了尽快阅读,同时开展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所以我们选用了认读为主,讲义为辅,旨在开发智力潜能的韵律识字教学法。
教育界常常把识字的目的定位在实现自由阅读上。
其实对于儿童的早期教育来讲,实现自由阅读只是识字的目标之一。
另外众多研究实践说明:
识字还有开发人的智力潜能的特殊作用。
1982年5月,心理学家查德•林博士在英国著名的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文章,在世界上引起强烈轰动。
对英、美、法、西德、日本五国儿童测查的结果,欧美四国的儿童智商平均为100,而日本儿童平均智商为111,原因是日本儿童学习了汉字。
日本的石井勋教授在其《幼儿智力开发法》一书中告诉我们:
经过屡次反复测试的结果,日本的孩子小时候如果不学汉字,他的智商也和欧美儿童一样是100。
但是学习了汉字,情况就不同了〔如果从5岁开场学起,到入学前一年,智商能到达110;
要是从4岁开场学起,学两年,智商能达120;
假设从3岁开场学习三年,智商能到达125~130。
〕据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资料记载: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的13期学生中,有70%考上了研究生,50多人获博士学位。
他们当中出了19岁的大学助教,24岁的博士,26岁的副教授。
这些学生入学时的年龄一般都在15岁以下,其中最小的仅11岁。
他们与普通孩子在生理上大多无差异,家庭背景多为普通人家子弟,但有一点是与众不同的,即他们都受到了良好的早期教育,特别是早期识字教育。
据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调查报告说明,首期29人中,有28人是三岁就开场了识字。
由此可见,早期识字,对儿童开展是多么重要。
在早期识字阅读方面,我的感受非常深刻。
我的女儿也是在两岁左右就开场认字,三岁开场背诵唐诗,五岁学习珠心算,六岁学习小提琴,八岁开场学习速读速记,九岁开场诵读经典,每一个时期都进展了相对专业的培训,对她学习能力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十岁时她就已经能够熟练背诵《论语》、《大学》、《老子》《弟子规》、《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中国蒙学经典和英文经典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仲夏夜之梦》的局部篇章,而且在非典期间她阅读了50多本儿童版的世界名著和伟人传记。
从去年开场她自学新概念英语,现在学习到第二册的65课,学习的每一课都能熟练背诵。
现在大脑储存了几万字的文言文和英文篇章,知识的积累量是超过同龄人的,所以她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与同龄人相比都有优势。
这种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都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锻炼中练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