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染病知识讲座.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0236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传染病知识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幼儿园传染病知识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幼儿园传染病知识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幼儿园传染病知识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幼儿园传染病知识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传染病知识讲座.ppt

《幼儿园传染病知识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传染病知识讲座.ppt(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传染病知识讲座.ppt

幼儿园传染病知识普及幼儿园传染病知识普及儿童时期是流感、手足口病、儿童时期是流感、手足口病、水痘等传染病的高发人群水痘等传染病的高发人群l并且由于幼儿园人口密集并且由于幼儿园人口密集l年龄小易感人群多,易发年龄小易感人群多,易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要加强生传染病爆发流行,要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广大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师生身体健康前前言言、空空气气从从呼呼吸吸道道传传染染,如如流流感感、流流脑脑、麻麻疹疹、百百日日咳咳、猩红热等。

猩红热等。

、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

、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

、昆昆虫虫及及动动物物传传染染,如如蚊蚊子子传传播播乙乙脑脑,虱虱子子传传播播斑斑疹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

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

、日常接触传染,如甲肝、沙眼、红眼病水痘等。

、日常接触传染,如甲肝、沙眼、红眼病水痘等。

、血液传播,如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等。

、血液传播,如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等。

传染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传染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法定传染病法定传染病甲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

鼠疫、霍乱。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爱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爱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及其预防措施认识手足口病认识手足口病手足口口腔症状口腔症状手足口1.什么是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2.手足口病严重吗?

手足口病严重吗?

3.手足口病是如何发生的?

手足口病是如何发生的?

4.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5.人感染后多长时间发病?

人感染后多长时间发病?

6.哪些人易得手足口病?

哪些人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传播方式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主,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采取措施预防手足口病必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漱口。

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

治疗上可采用口服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和多种维生素;或用抗病毒药膏涂抹患处,消炎止痛。

主要预防措施主要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洗手,勤洗澡等,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房间经常通风换气,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戴手套戴手套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结束后要立即洗手。

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

认识麻疹认识麻疹麻疹粘膜斑麻疹粘膜斑病源:

病源:

是由麻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冬、春两季多见,要可由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患儿及间接第三者接触传染,感染后一般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

儿童及成人。

前驱期前驱期3天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出疹期3天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出疹出疹3-4天后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棕色色素沉着。

措施1、控制传染源:

对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若有并发症及时送医院治疗,隔离至发疹后5天,并发症为10天(肺炎、喉炎、脑炎、心肌炎心功能不全)2、切断传播途径:

“三晒一开”晒被褥、晒衣物、晒太阳、开窗换气,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3、保护易感人群:

对接触过麻疹患者观察21天并在接触后早进行麻疹疫苗接种,也可采用被动免疫的措施注射麻疹疫苗认识风疹认识风疹病因及多发季节l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l以往多见于冬春季,近来则常见于春夏之交。

以往多见于冬春季,近来则常见于春夏之交。

传播途径飞沫、接触传播飞沫、接触传播多见于学龄儿童多见于学龄儿童症状低热、咳嗽、无力、胃口不好、咽痛、轻微上呼吸道感染低热、咳嗽、无力、胃口不好、咽痛、轻微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发热12天天出现皮疹,从面颈开始出现皮疹,从面颈开始第一天第一天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初期初期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一天之内逐渐一天之内逐渐蔓延至全身类似麻疹蔓延至全身类似麻疹后期后期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第二天第二天退疹后不留痕迹。

退疹后不留痕迹。

l发疹发疹前后前后7天天有传染性。

有传染性。

l患者在传染期间应被隔离。

患者在传染期间应被隔离。

l患病后产生免疫力。

患病后产生免疫力。

l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

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

麻疹与风疹区别风疹全身症状轻,无麻疹粘膜斑,风疹全身症状轻,无麻疹粘膜斑,伴有耳后伴有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颈部淋巴结肿大。

麻疹会留疤风疹不会麻疹会留疤风疹不会腮腺炎腮腺肿大腮腺炎腮腺肿大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

病源:

病源:

是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多在冬、春两季,人群密集处传染和流行,主要由空气或飞沫传染,感染后一般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

515岁儿童主要预防措施主要预防措施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

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药物预防。

认识水痘水痘水痘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多发于冬春季。

易感者多为多发于冬春季。

易感者多为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

病初,可个月以上的婴幼儿。

病初,可经飞沫传播,当皮肤疱疹溃破经飞沫传播,当皮肤疱疹溃破后,可经衣物、用具等传播。

后,可经衣物、用具等传播。

水痘水痘感染水痘后,潜伏期约感染水痘后,潜伏期约1021天。

发病初期天。

发病初期12天多有低热,随后出皮疹。

皮疹出现顺序为头皮天多有低热,随后出皮疹。

皮疹出现顺序为头皮面面部部躯干躯干四肢。

初起时为红色丘疹,四肢。

初起时为红色丘疹,1天左右变为天左右变为水疱,水疱,34天后水疱干缩、变为痂皮,痂皮脱落,一天后水疱干缩、变为痂皮,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疤痕。

皮疹分批出现,丘疹、水疱、痂皮可同般不留疤痕。

皮疹分批出现,丘疹、水疱、痂皮可同时存在,皮肤搔痒。

时存在,皮肤搔痒。

幼儿园传染病防护措施幼儿园传染病防护措施1、首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净化室内环境、保持空气清新。

2、其次,抓好入园幼儿的晨检工作。

3、班级老师每天要对缺席幼儿及早查明原因。

4、消毒工作是疾病预防工作的关键,5、加强日常工作保育,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6、最后,幼儿园应提醒家长认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