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说课和评课Word文档格式.docx
《如何进行说课和评课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进行说课和评课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相同点
无论是备课还是说课,其目的都是为上课服务,都属于课前的一种准备工作。
从涉及的内容来看,由于说课是一种深层次备课后的展示活动,所以在主要内容方面应该是一致的;
从活动过程看,两者都需要教师花费一定时间来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及学情,并结合有关教学理论,选择并确定合适的教学方式,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流程。
(2)不同点
①内涵不同。
一般来说备课是教师个体独立进行的一种静态的教学研究行为,而说课是教师集体共同开展的一种动态的教学研究活动。
在对教学问题的研究与反思方面,说课显然要比备课更深入、透彻、细致。
②对象不同。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一般独立进行教学设计,不直接面对学生或教师,而说课是说课者直接面对其他教师,说明自己备课及备课的依据。
③目的不同。
备课是为了能上课,为了能正常、规范、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不断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的。
而说课是为了帮助教师学会反思,改进和优化备课,它以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最终目的。
④要求不同。
备课强调教学活动安排的科学、合理和全面,其中,能为上课提供可操作性强、条理清晰的教学流程是备课的关键内容,因此,备课一般只需要写出教什么、怎样教就可以了,而无需说明为什么要这样教。
而说课就不一样,教师不仅要说出教什么、怎样教,不要从理论角度阐述为什么这样教。
2、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说课与上课有很多共同之处。
如,在课前说课中,所展示的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媒体等,其实都会在上课时得到充分的体现,又如,在课后说课中说课者进行反思活动时所涉及的内容,则更多的是上课时师生活动的再现。
然而,说课、上课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活动过程,它们存在着一定的本质区别。
(1)要求不同
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而说课不仅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还要解答“为什么这样教”。
(2)对象不同
教师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而教师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同行和领导。
由于对象不同,因此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影响,还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同时,说课也不受教材、年级、人数的限制,大可到区域、学校、小可到教研组、备课组。
可见,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集体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而言,它是一种教学改进和优化活动;
对于上课而言,它是一种更为缜密的科学准备过程。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说课也是对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过程的一种折射。
三、说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教材不是唯一的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具有法定的指导作用。
教师在说课前应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等把它作为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结构以及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
教师说课就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并超越教材。
因此,说课教师应在系统掌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牢牢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关系,把课程标准和教材紧密结合起来,反复揣摩编者的意图,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课说好、说活。
2、处理好说课和备课的区别,说课不能照教案说
备课是教师在吃透教材、掌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精心写出教案。
教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流程,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方法,有板书设计和目标测试题等。
说课是教师在总体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说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个环节具体操作的想法和步骤,以及这些想法和采用这些步骤的理论依据。
简单的说,说课主要回答自己为什么这样备课的问题。
因此,说课教师不能按照自己写好的教案详细讲解教学过程。
3、处理好说课与上课的区别,说课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
上课是教师在特定的环境中,依据自己所编制的教案,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
上课有鲜活的教学主体对象,有动态生成的师生活动,有严密的教学程序和系统的操作流程,是一种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
说课则不同,这是由说课教师给特殊听众(领导、同行或教学研究人员)唱“独角戏”,是教师“唱”给教师听,它侧重于理性的阐述,因而它带有研究教学方法、促进教师成长的性质,也可以说,它是集体备课的一种特殊形式。
因此,说课与上课的性质根本不同的,在某种程度上说,说课回答了自己怎样上好这堂课的问题。
四、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1、剖析教材
(1)说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2)说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及确定重、难点的依据是什么
2、课时安排
(二)说目标
三维目标的统一
(三)说学情
学情,就是包括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学习方法及已有知识和经验等在内的总和,它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1、已有知识和经验
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出来,把打算如何利用这些知识与经验说清楚,有利于实现学生“旧知”向“新知”的迁移,解决教师“怎样教”的问题
2、学习方法和技巧
所谓学习方法,其实就是掌握知识的知识,它具有传递性、交互性和特点。
说学习方法和技巧,就是要说出学生从已有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转化的切口或途径,说出学习新知识时应重点关注的方法,有助于解决“怎样学”的问题
四、说教法
说教法,就是根据本课题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业情况,说出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理论依据。
教法与学法是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开展学习的两种不同活动的反映,它们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说教法与学法,实际就是要解决教师“教”如何为学生“学”服务的问题。
五、说教学程序
所所谓教学程序,就是指教学活动和系统展开,它表现为教学活动推移的时间序列。
通俗地讲,就是教学活动是如何发起的,又是如何展开的,最终又是如何结束的。
说教学程序是说课的重要部分,因为只有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才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教学风格。
也只有通过对教学程序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和艺术。
1、教具学具准备
2、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就是对教学流程主要环节的概括。
说设计思路,有助于听者更清晰地了解和把握说课者关于教学活动的整体安排。
3、教学流程
说教学流程,就是围绕教学设计思路,说具体的教与学活动安排及这样安排的理论依据。
在说教与学的内容时,不能照搬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详细讲解,而要力争做到详略得当,重点内容重点说,难点内容突破详细说,理论依据(包括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简单说。
只要让听者知道“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就行。
4、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视具体说课的要求而定。
一般地,若是教学研究活动中的说课,这一环节可以省略;
但若作为业务评比,则可在说课的过程中直接在黑板上演示就行。
评课
一、传统听课评课中存在的问题
1、重“师”轻“生”
传统的听课评课是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为听评中心,如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如何突破,教材把握是否正确,教法运用是否灵活,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教态是否自然,板书是否规范等等,都是从教师课堂表现的角度进行评价,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则很少顾及。
即使对学生主体有所关注,也只是将其作为对教师行为的“点缀”。
2、重“教”轻“学”
在听课评课中,考虑最多的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各种教学方法是否能灵活自如地运用,而对教师有没有指导学生采有用适宜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效果如何则关注不够。
3、重“知”轻“能”
传统听课评课中,很关注教学内容,其中绝大多数是关于知识传授方面的要求,如知识的讲解符合科学性、思想性原则,教学内容、容量恰当等,而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的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没有具体的要求。
(四)重“静”轻“动”
传统的听课评课,侧重于静态的教学要素,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而对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往、互动、学生的参与、讨论、实验,以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成功体验等涉及得很少。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评课
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是促进教师成长;
三是“以学论教”。
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
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高低。
1、评价一课堂主要看以下四个方面
(1)本节课“教什么?
”(教学目标)
(2)教师准备“怎么教?
”(教学策略)
(3)课堂上学生是“怎么学的?
”(学习方式)
(4)教学目标是否已达成?
(教学效果)
2、一堂好课的标准
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效果好评价最终定位于三个学习目标的达成:
知识目标——学会了吗?
能力目标——会学了吗?
情感目标——学得有有情趣吗?
3、让教师明白课堂教学评价的具体标准
尽管教学预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了充分的考虑,但事先的设计同实施之间总会产生一定的落差。
因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一堂课结束之后,常常会感到有某些美中不足之处,同时,也会有一些意外闪光之点。
及时把这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分析,反思自己(或别人)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监控能力,“点击”对象既可以是自己上的课,也可以是听了别人的课后的感想。
这些宝贵经验,对自己、对他人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点击“成功点”。
一堂课上下来,总会有些地方上得比较顺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引起了教学共鸣。
课后及时把这些成功点记录下来,然后进行“点击”:
为什么这些地方会取得成功?
它体现了哪些新理念?
具体可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思考:
①教学目标是怎样得到有效落实的?
②如何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的?
③因为采取了什么手段而使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
④哪几个教学环节效率最高?
为什么?
⑤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⑥在调控课堂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
如巧妙的新课引入;
留有悬念的结束语;
引起学生高度思维的课堂提问;
合理优美的板书设计;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法;
改进后现象更明显的演示实验;
可以替代的实验材料,实例分析;
实验材料的来源和时间等。
这样的点评,不仅为以后教学、教研提供参考,而且也为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基础。
2、点击“失误点”。
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力求准确完善,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活生生的人,因而,教学中会出现各种不确定因素,这决定了教师难以真正全面把握好每一堂课,教学过程难免有疏漏之处。
当教学出现失误时,课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点击”:
①学习目标是否脱离学生实际基础?
②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妥当?
③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是否准确?
④教法与学法的选用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⑤学生为什么会缺乏兴趣或启而不发?
⑥实际教学是否死扣教案,缺乏灵活性……对以上问题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去寻找原因,采取对策。
如教学安排不妥、重难点处理不当;
解题方法欠佳;
时间安排不合理;
演示实验的失败;
由于主客观原因对学生积极性调动欠缺、甚至挫伤等。
对这些问题进行评价并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查找原因,总结经验,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和解决,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纠偏。
3、点击“创意点”。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行为和思维的发展以及情感的深入交流,教师有时会灵机一动,突破原先教学预案的框框,产生一些有益于教学的灵感。
此时及时调整教学,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也会在教师的激励、启发下,产生一些具有独创性的想法。
对这些师生之间的智慧闪光点,课后要及时地把它们捕捉下来,这些都是教学研究的鲜活材料。
对这些材料进行深刻反思,寻找隐含在背后的理论依据,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获得规律性认识。
4、点击“后续点”。
大量实践证明,成功的教案不在课前,而在课后。
教师教完一堂课,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反思,获得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根据这些体会和学生反馈的信息,寻找到实际教学与备课设想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对原先教学设计进一步修改完善,可以为以后再教该内容提供实践上的保障。
同时,这也为后续课时教学预案的设计提供了经验借鉴。
经过这样多次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后续教学的失误之处会越来越少,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会逐渐走上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