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水系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国的水系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水系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每当人们唱起这首歌的时候,就会浸沉在对黄河的无限追忆之中。
早在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
在黄河流域内已经发现了2000多处原始村落的遗址,它表明,在新石器时代,祖先们就在这辽阔的土地上定居,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
新石器时代中期,散布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上的黄帝族,和当时的蚩尤族、炎帝族同为中国远古时代的3个部族。
他们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
后来炎帝联合黄帝攻杀了蚩尤。
不久,炎帝族和黄帝族的人民逐渐融合,并定居在陕、甘、晋地区,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地区。
3500多年前进入奴隶社会的夏、商、周王朝都是黄帝的后裔。
他们自称“华”或“夏”。
华族就是汉族的前身,所以汉族人民都把黄帝奉为始祖,自称为黄帝(也称炎黄)的子孙。
当时的华族居住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又称这一带为“中华”。
后来,华族的文化向全国各地传播,“中华”二字便成了整个中国的名称。
商王朝的盘庚迁都殷墟(今河南省安阳县),他的势力范围已达太行山与泰山之间的华北大平原,称为殷帝国。
殷朝的文化相当发达,与当时的埃及、巴比伦并称为3个古代帝国,是世界古代三大文化中心。
在殷墟,至今还保存着刻画挺秀、文句严密的甲骨书和美丽细致的青铜器皿。
可是,在3个古代帝国以外的世界上,大多数人类还过着原始生活。
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化古国之一,古国的文化就在黄河的怀抱里发祥。
殷朝以后,直至北宋,近2500年,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西安(古称长安),从西汉至隋唐,先后有11个朝代建都于此,历时1100多年,不仅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洛阳,先后有9个朝代在此建都,历时近千年,故称“九朝古都”。
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云集于洛阳,为中国和世界文化宝库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几千年来,黄河流域是封建统治的中心,而广大劳动人民反对压迫的斗争也接连不断。
秦末的陈胜、吴广,两汉的赤眉、铜马、黄巾,隋末的瓦岗军,唐朝的黄巢、王仙芝,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等,都在黄河流域这块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雄壮的史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地区是中国人民可靠的革命根据地,直至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儿女,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我们为黄河自豪,为黄河歌唱。
(二)马鞍型的水量变化
黄河水量少是它的突出特征之一。
它虽然是中国第二大河,但水量却仅为长江的1/20,珠江的1/6,比闽江还少,只和钱塘江差不多。
水量少的原因有二:
其一是黄河流域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平均降水量仅400毫米左右;
其二,从兰州至河口镇以及从郑州至入海口的2000多公里河段内,黄河不仅得不到水量补给,反而损失了近90亿立方米,从图19可见黄河水量沿程变化曲线呈马鞍型。
这种现象在河流中是少见的,是由于黄河各段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性以及支流分布的特征所造成的。
兰州以上的黄河干流,奔驰在青藏高原上,流域降水虽然只有二三百毫米,但地势高寒,蒸发量很少,30~50%的降水转变为径流。
从河源到兰州干流长1600多公里,控制流域面积22万平方公里,仅占全流域的29.6%,但得到的水量达340多亿立方米,占黄河入海水量的70%以上。
可见,兰州以上的流域是黄河主要的供水区域。
丰富的流域径流,发育了众多的支流,仅在兰州附近100多公里的河段内,就有大夏河、洮河、湟水(包括大通河)3条大支流汇入黄河,使干流水量增加近120亿立方米。
洮水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省西斜山东麓,在刘家峡附近入黄河,全长669多公里,流域面积31400平方公里。
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为500毫米左右,每年注入黄河的水量达54.2亿立方米,占黄河入海水量的11.2%。
湟水发源于青海省晏县的包呼图山,在兰州上游注入黄河,全长370多公里,流域面积32000平方公里,径流总量约50亿立方米。
兰州以下,黄河进入了宁夏、内蒙古。
左岸虽是高大的贺兰山和阴山,但右岸却是丘陵起伏的腾格里大沙漠、浩瀚的乌兰布和沙漠以及茫茫的鄂尔多斯草原。
因地势比较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在黄河两岸形成了带状平原,这就是著名的银川平原和河套平原。
这一带属于荒漠和半荒漠地区,降水量只有200毫米左右,气候干燥,蒸发量很大,因此几乎没有支流汇入,黄河得不到水量补给。
银川、河套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大量引黄河水灌溉,使黄河在兰州至河口镇之间,水量损失近93亿立方米。
但是,黄河把银川、河套平原哺育成了沟渠成网,绿树成行,稻花飘香的“塞外江南”。
河口镇至河南省的孟津是黄河中游河段。
河水奔腾在陕山峡谷和豫西峡谷之中。
中游流域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并有吕梁山、秦岭、太行山等多雨中心,因此支流众多,水量丰富,使黄河干流水量从河口镇的247.8亿立方米,到郑州的花园口时增至496.9亿立方米,增加了1倍多。
这一段较大的支流有:
无定河,黄河的重要支流之一,以含沙量极高而著称。
它发源于陕西省靖边县的白于山,流经内蒙古和陕西省榆林地区,在清涧县注入黄河,全长490多公里,流域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年水量达15.4亿立方米。
无定河北岸是有名的毛乌素沙漠,南岸是黄土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平均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达2.1亿吨,最大含沙量达1520公斤/立方米。
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北部的管涔山,自北向南灌溉了太原盆地、临汾盆地汇入黄河,全长695公里,流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水量达16.7亿立方米。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横贯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在潼关汇入黄河,全长818公里。
泾河和洛河是渭河的两条支流,因泾河流域面积和水量较大,洛河又在渭河注入黄河的附近汇入渭河,因此习惯上常把泾、洛、渭并称,渭河若包括泾、洛二河,则流域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左右,总水量约92亿立方米,不愧为黄河的最大支流。
泾河发源于六盘山,长约450公里,流域面积4.3万平方公里,因流经水土严重流失的黄土高原腹地,平均含沙量达171公斤/立方米,居黄河各支流之冠。
而渭河流经水土流失轻微的黄土高原边缘,平均含沙量仅42.8公斤/立方米,不及泾河的1/4。
泾、渭二水在西安附近汇合后,泾浊渭清,在一段流程中清浊不混,泾渭易辨,因此人们常以“泾渭分明”这句话来形容两种截然不同的事或两种态度。
伊洛河是伊河和南洛河的合称。
南洛河发源于华山南麓,伊河源于豫西熊耳山,两河在偃师汇合。
南洛河较长,应是伊洛河的正源。
伊洛河全长447公里,流域面积为1.9万平方公里。
流域内平均降水量在700~800毫米之间,使伊洛河总水量达38.5亿立方米,在支流中居第四位,比汾河水量还多1倍多。
黄河在郑州以下的华北平原上,是地上“悬河”,河底高于两岸平原3~10米。
华北平原上的降水量虽然比上、中游流域大,但平原上其它河流的河水是无法注入黄河的,只有发源于山东泰山的汶河,居高临下,借助于京杭大运河,它的一部分水量才能注入黄河。
除此之外,黄河在华北平原上行程700多公里,一直无水量补给。
相反,由于大量引黄灌溉以及向两岸渗透,水量损失达11.3亿立方米。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出,虽然黄河干流长5400多公里,而真正得到水量补给的河段仅3500公里左右,其余2000公里不仅得不到补给,反而损失水量近100亿立方米,这是黄河水量少的主要原因。
假如这2000公里河段也能得到水量补给的话,估计黄河的入海总水量可达1000亿立方米左右,那么与中国第二大河的名称就基本相符了。
(三)黄土高原上的滚滚浊流
黄河的含沙量高是世界闻名的,也因水色金黄而得名。
黄河的多年平均含沙量为37.7公斤/立方米,是长江的77倍多,与世界上的多沙河流相比,黄河也遥遥领先。
黄河的泥沙绝大部分来自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西起日月山,东达太行山,北至阴山,南抵秦岭,面积约58万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1000~2000米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地带。
黄土的特性是颗粒细、孔隙多,含有钙质成分,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坚如岩石,遇水则变成流泥,耐冲性很差。
这些特性是黄土高原本身利于水土流失的内在因素。
太行山、吕梁山、秦岭一带是中国北方的暴雨中心,夏秋季节暴雨频繁。
暴雨形成的洪流,把黄土高原切割得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水土严重流失的沟壑区约43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两省。
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层薄而贫瘠,植物难以生长,地面缺乏植被的保护,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形成了恶性循环。
从图22可以看出,奔流在青藏高原上的黄河干流,含沙量不足1公斤/立方米,水呈清色。
洮水和湟水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轻微的边缘地区,含沙量不高,使兰州附近河道的含沙量略有增加。
兰州至河口镇一段,黄河绕行在黄土高原的边缘,这一带降水量很少,气候干燥,只有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等几条较小的支流汇入,他们来自黄土高原腹地,含沙量虽然较高,但水量较小,汇入滔滔的黄河干流后,对干流含沙量的变化影响不显著。
黄河的中游河段,主要奔腾在山、陕之间,它犹如一把利剑,把黄土高原一劈两半,开出一条深邃的峡谷。
峡谷两岸,千沟万壑。
黄河在这一段左右逢源,接纳了众多的支流,这些支流都来自黄土高原腹地,每遇暴雨,大量泥沙输入黄河。
就拿较小的支流窟野河为例,流域面积不足9000平方公里,水量仅8亿立方米左右,但平均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达1.3亿吨之多,比兰州以上河道的全部沙量还多一半,平均每年从1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上刮走15700吨泥沙,等于每年剥去1.5厘米厚的地皮,它对地表的侵蚀能力,真是举世无双。
无定河、泾河等支流多年平均含沙量也高达138和171公斤/立方米,“一石水,六斗泥”之说亦并非虚传。
千沟万壑输入黄河的泥沙平均每年约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平铺在水土严重流失的43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上,厚度约为1.5~2.0毫米。
因此,如果按10万年计算的话,黄土高原已经被剥蚀掉的土层即达150多米了。
黄土高原为黄河泥沙提供了物质条件,要把这些巨量的泥沙输送到下游,还必须有强大的动力条件。
从河口镇到孟津,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段,地势倾斜,落差很大。
河口镇至龙门,行程725公里,河底落差600余米,平均100公里降落近百米。
巨大的落差,使黄河成为一条咆哮的巨龙,它不仅有能力把16亿吨泥沙全部带走,还有余力冲刷河床。
含沙量很高的水流,“体重”很大,侵蚀能力比清水大得多,特别是洪峰到来时,可把河底泥沙像卷地毯一样地揭起,被揭起的一层可达3米多厚。
这种“揭河底”现象只有在黄河才能看到,也是黄河特有的一种冲刷手段。
由于黄河河床受到强烈的侵蚀作用,使中游河段大部分是崖壁陡立的深切河谷。
著名的峡谷和瀑布有天桥峡、壶口瀑布、龙门峡和三门峡等。
天桥峡长约20公里,山势如屏,几块巨大的盘石屹立在河心。
再过400多公里,抵达壶口断岩。
喧腾的河水从10多米高处跌下,形成壶口瀑布,悬挂在断岩上的泥流,确像一把巨大的茶壶正在斟泻着金色的茶水。
下行65公里便到了龙门。
龙门又称禹门口,传说是大禹治水时开凿而成。
两岸陡立的断壁,状似门阙,奔驰的巨龙破门而过,直撞华山脚下的潼关。
在潼关转向东流,进入了豫西峡谷。
在豫西峡谷中,以三门峡最为著名。
因河中有鬼、神二岛屹立,把河水分成三股,右边是人门,中间为神门,左边是鬼门,故称三门峡。
“三门”之下有一座高出水面20多米的石峰,突立河心,这就是著名的“中流砥柱”。
今天,三门峡大坝已经把黄河拦腰斩断,咆哮的河水,已在大坝前息怒安闲。
(四)华北平原上的过客
华北平原北依燕山,西起太行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和渤海,南部和长江下游平原相连,面积约31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平原。
在地质历史时期,华北平原是一片浅海,山东丘陵是海中岛屿。
黄河、淮河及从太行山、燕山流出来的一些小河流都注入这个浅海。
它们带来的大量泥沙,逐渐沉积而使海底露出水面,成为陆地。
在华北平原形成之前,海河并不存在,浅海成陆后才发育了现在的海河,原来发源于太行山和燕山直接入海的一些小河流成了海河的支流。
华北平原是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的泥沙堆积而成的,所以又称为黄淮海平原。
由于黄河的水量和泥沙最多,因而在营造华北平原的过程中,它的“功劳”也就最大。
华北平原形成的初期,地势低洼,黄河两岸又无大堤,河水放荡无羁,四处漫流,没有固定的河道。
在一个地方流一阵子,地面淤高了再换一个低的地方,巡回行淤,使广大平原不断淤高。
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河水四处漫流不利于农业生产和定居,人们便筑堤束水,挖渠导流,使黄河在固定的河槽内流动。
这样,泥沙只好淤积在河槽之内,使河床不断抬高,河堤也相应不断加高加厚。
年复一年,河底高出堤外平地,成为地上“悬河”。
高高在上的黄河,一无支流汇入,二无水量补给,三无流域面积。
昔日华北平原的“主人”,今日却成了借路而过的“客人”。
耸立的黄河大堤也成了海河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分水岭。
以河堤作为分水岭,这在世界上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
从中游随水而下的16亿吨泥沙中,约4亿吨沉积在下游河槽之中,12亿吨送入海洋。
100多年来,400多亿吨泥沙已经沉积在现在的入海河道之中了。
“悬河”越来越“悬”,带来的矛盾也就越大。
新中国成立前黄河经常决口改道,固然不是好事,但可以缓解“悬河”越来越“悬”的矛盾。
诚然,既不使黄河决口改道,又要解决“悬河”带来的矛盾,其根本途径是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黄河泥沙,使黄水变清。
这样,下游河床不仅不再淤积,反而“以清刷黄”,使河槽下切。
当然,黄河变清在短期内是很难做到的。
“悬河”越来越“悬”的矛盾如何解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含沙量很高的浑水进入黄河下游以后,因河底比降很小,浑水比重较大,而且与河槽之间的粘性也较大,所以在局部河段,浑水可能停止流动。
但由于上游不断有浑水流下来,水量堆积,水面比降加大,使暂时停止流动的浑水又开始流动。
流动一段时间后,水位降低,比降变平,流动再次停止。
这种停滞—流动—停滞的运动规律,称为浆河现象,是高含沙水流条件下的剧烈淤积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黄河下游经常发生,也是黄河特有的一种淤积方式。
这种浆河现象,可以造成下游河段异常的涨水、落水过程,若与真正的洪水过程叠加,则加大了下游洪水的威胁。
黄河强烈的沉积作用,形成了辽阔的三角洲。
如果把1855年之前的三角洲叫做古三角洲,顶点在郑州附近,那么1855年以后所形成的就是现代三角洲。
现代三角洲以利津为顶点,向西北、东南撒开,面积约5450平方公里。
由于黄河每年输入渤海的12亿吨泥沙,大部分沉积在海滨地带,因此现代三角洲外延速度十分惊人。
河口附近的海岸线平均每年推向海洋1.4公里,造陆50.7平方公里,入海口处的“尖嘴”平均每年外伸3公里左右,最快时可达七八公里。
土地是人类宝贵的资源,而且越来越宝贵。
黄河这条天然的传送运输带,每年把那么多的泥沙搬运入海,填海造地,创造了巨量的土地资源,而且还在继续。
由此可见,黄河的泥沙是一项宝贵的资源。
奔腾的黄河水,以渤海作为最后的归宿。
渤海是中国的内海,由于海底地形和海岸的影响,渤海内的潮汐现象比外海弱得多。
再加上黄河是“地上河”,河道宽浅,位置较高,潮汐对黄河的影响远不及长江口大,属于弱潮河口,感潮河段不足30公里。
黄河入海流量虽然较小,但居高临下,颇有气势。
滚滚浊流倾入渤海时,涛声大作,轰轰作响。
由于河水比海水轻,黄水在海面上慢慢扩散开来,洪水季节黄水之舌可以伸入海区几十公里,清浊不混,好似黄河的延续。
(五)多灾多难的历史
黄河曾以“害河”、“中国之患”闻名于世界。
在新中国成立前历代反动统治的漫长岁月里,黄河的水利得不到开发,水患得不到治理,洪水、干旱、冰凌、风沙、盐碱、内涝六大灾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斑斑血泪,黄河也成了中华民族苦难的象征。
在六大灾害中,洪灾尤为严重。
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到新中国成立前2000多年中,黄河下游因洪水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平均3年2次,下游改道26次,其中较大而长时期的改道有9次,曾有7个入海口,涉及范围北至津沽,南达淮河,约25万平方公里,淮河和海河也成了黄河的受害者。
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江河横溢,人为鱼鳖”的凄惨景象。
例如1933年黄河发大水,下游决口漫堤72处,使河北、山东、河南三省67个县受灾面积达12000平方公里,364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18000多人被夺去了生命。
黄河洪水灾害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呢?
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前者是自然原因,后者是社会原因。
黄河中游分布着面积广大、耐冲性很差的黄土高原,赋予黄河极高的含沙量,使下游成为“地上河”,这是黄河决口泛滥的自然原因之一。
黄河流域降水多集中在七八月份,且多暴雨,而冬季降水很少,使黄河的径流量变幅特别大。
例如花园口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22300立方米/秒,最小枯水流量为零。
而长江大通站最大最小流量之比仅17倍。
黄河径流量变化大,是容易发生洪水灾害的第二个自然原因。
与长江相比,黄河中下游没有一个湖泊,缺少湖泊的调节作用,这也是黄河“先天不足”的一个方面。
黄河“先天不足”固然是很大的缺欠,但“后天失调”更使它“病势”加重。
4000多年前,黄土高原还是林茂草丰之地。
但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不少朝代和军阀在黄河中下游建都,为了营造豪华的宫殿楼阁,大量砍伐树木,破坏植被。
黄河中下游也是古代战场,频繁的战争,也破坏了山林。
此外,封建地主阶级残酷压榨剥削农民,地主霸占河边好地,穷苦农民为生活所逼,只得到山上开垦放牧,即所谓“富占川,穷奔山”,加剧了水土流失。
“以水代兵”更给黄河下游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早在1194年南宋和金对峙时,金利用黄河决口的滔滔洪水,淹没南宋人民和土地,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持续包围开封城100多天,城内巡抚高明衡与城外巡按御史严云勾结,扒开黄河大堤,妄图水淹闯王军。
当时正逢连日大雨,汹涌的洪水直冲开封城,全城37.8万多人,被淹死34万,造成全城覆没的大悲剧。
更令人发指的还是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徐州,国民党反动派不用武力抵抗日军,相反为了破坏苏北、皖北抗日游击区,蒋介石竟然下令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使豫、皖、苏等省的44个县市约5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变成了荒无人烟的“黄泛区”,使1250万人颠沛流离,四处逃荒,89万人葬身鱼腹。
黄河流域也是中国旱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从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1944年的3710年间,有历史记载的旱灾有1070次。
仅在清朝统治的268年中,就有201次,几乎年年有旱灾。
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是黄河流域旱灾的特点。
1876~1879年晋、冀、鲁、豫4省连续大旱,死亡1300多万人,“赤地千里,饿殍载道”。
黄河流域多旱灾的自然原因是什么呢?
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来自大陆内部的干冷气团和来自海洋的暖湿气团交绥,形成雨带。
雨带的推移左右着各地的降水状况。
在一年中,雨带推移的基本规律是从南方到北方,再回到南方。
南方雨季来临早,北方来临迟,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因此,黄河流域常有春旱发生。
如果某些年份北方干冷气团较强,南方暖湿气团较弱,雨带迟迟不能北上,就会使黄河流域的旱情加重,酿成大旱灾。
加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抗御干旱的能力更差,旱情比其它地区更为严重。
凌汛是北方某些河流特有的灾害。
黄河凌汛主要集中在宁夏、内蒙古及山东省境内的干流上。
这两段干流都是从西南流向东北的。
从兰州至河套一带,纬度相差4°
37′,冬季月平均气温相差5℃以上,河套一带的封冻期比兰州早20天,而解冻开河期却晚一个多月。
山东境内黄河干流自南向北流纬度相差3°
20′,其下段封冻期远较上段为长。
由于上下游河段纬度的差异,初冬来临以后,下游河段首先封冻,河道泄水不畅,使上游来水中有一部分蓄存在河槽之中。
当初春回暖之时,上游河段首先开冻,原来蓄存在河槽中的那部分水量,伴随着冰凌一齐下泄,但此时下游河段气温尚在零度以下,还没有解冻开河。
上游来的水和冰虽然有一定的破冰能力,但往往因下游河段冰厚、强度大而受阻,并形成冰坝。
冰坝阻水,抬高水位,决口漫堤造成凌害。
新中国成立前由凌汛造成的灾害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和山东。
1933年内蒙古磴口县凌汛决口,300余里一片汪洋,冰积如山,水势汹涌,淹没许多村庄良田。
1883~1936年的54年中,黄河下游有21年发生凌汛决口,口门多达40余处。
新中国成立后黄河凌汛仍不断发生,但军民共同战斗,一直没有发生过一次凌汛决口成灾的现象,取得了征服凌汛的伟大成就。
黄河下游的风沙、盐碱、内涝等灾害也是有其历史根源的。
黄河下游两岸的广大平原上,原来有着自己的河流系统。
只因黄河经常决口泛滥,淤塞和打乱了原有的河流系统,一遇暴雨,排水不及,从而造成内涝、盐碱。
早就是“悬河”的黄河河水,经常不断地向两岸平原渗透,抬高了地下水位,加剧了内涝和盐碱灾害。
黄河每一次改道以后,都要留下一条粉沙满布的“故道”,在风的作用下,沙粒四处扩散,淹没村庄,侵占良田,形成灾害。
新中国成立前,黄河流域的自然灾害愈演愈烈,然而反动统治阶级根本不予治理。
清朝光绪年间,黄河中下游连续发生严重的水旱灾害,灾区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慈禧太后却用3000万两银子大修颐和园,祝寿行乐,不肯花一文钱整修黄河大堤,救济灾民。
国民党统治时期,虽有所谓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实际上却乘黄河灾荒之际,以“治黄”、“救灾”为名,巧立募捐、特税、公债等名目,大发横财。
1928~1930年,黄河中游一带连年旱灾,贫苦农民卖儿卖女,国民党陕西省政府甚至趁火打劫,向灾民索取200万元的“卖儿卖女捐”,真是可恨之极。
新中国成立后,消除了产生灾害的社会根源,对不利的自然因素也正在不断地研究和改造,黄河多灾多难的历史已经结束,开始了造福于人类的光辉里程。
(六)人民治黄的新篇章
为治理洪灾,广大群众进行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修堤束水。
从1946年开始,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经修整加固的黄河下游1396.3公里主堤和2000多公里副堤、5000多道险工石坝,犹如“水上长城”,锁住了奔腾的洪水。
昔日的黄河大堤单薄矮小,而今日大堤巍峨雄伟,一般高出河床6~7米,有的达10米以上。
堤顶宽阔平坦,可并排行驶两辆卡车,大堤两侧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