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与特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016503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与特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与特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与特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与特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与特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与特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与特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与特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与特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我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概述与………………………………………….1

二、我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变化…………………………………………….5

1.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速都将放慢………………5

2.全球经济向再平衡方向调整………………………………………………5

3.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将出现新特征…………………………………5

4.经济全球化进程将减速……………………………………………………5

三、我国外贸进出口结构存在的问题……………………………………….12

(一)中国的对外贸易存在着非市场化的问题…………………………….12

(二)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缺乏规模经济的内在动力………………………12

(三)我国的出口结构仍存在着技术档次及附加价值低的问题………….13

(四)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产权问题………………………………………….13

(五)产权改革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13

四、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13

(一)服务贸易方面………………………………………………………….12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12

(三)对外贸易摩擦方面…………………………………………………….13

致谢词………………………………………………………………………15

参考文献……………………………………………………………………17

摘要

外贸进出口结构是一国或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商品国际竞争能力、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等的综合反映。

从改革开放到加入WTO以来的对外贸易发展情况看,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增长主要取决于自身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以及国际市场的需求。

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外贸进出口结构问题可以作为判断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发展趋势、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和政策的依据。

如何更好地分析并预测今后我国贸易结构调整的方向,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得到更好的发展,是我们必须正视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有所改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逐年提高,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品种类有限,中国的贸易利益主要来自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中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基本附和我国要素禀赋的特点及产业发展的状况。

关键词:

对外贸易;

进出口结构;

调整方向;

Mengniumilkreversepositioninganalysis

Abstract

Foreigntradestructureisthestatusofleveleconomicandtechnologicaldevelopment,industrialconditions,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ofgoodsinthe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andinternationaltradeinacomprehensivereflectioninacountryorregion。

FromthereformandopeninguptoforeigntradesincejoinedintheWTO,thelong-termgrowthofChina'

sforeigntradedependsmainlyonthedynamicchangesincomparativeadvantageandinternationalmarketdemand。

Comprehensive,systematic,in-depthanalysisandresearchstructureofforeigntrademayserveaslong-termdevelopmenttrendofChina'

sforeigntrade,developmentofforeigntradedevelopmentstrategiesandpolicies.HowtobetteranalyzeandpredictthefuturedirectionofChina'

stradestructure,China'

sforeigntradetoachievebetterdevelopment,wemustaddressandresearch.ThemainpurposeofthispaperbyanalyzingthecharacteristicscommodityofChina'

sforeigntradestructureandtrends.Researchresults:

AlthoughforeigntradeofChinawasimproved,capitalandtechnology-intensiveproductsinexporthasgraduallyincreased,butwith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ofthelimitedtypesofgoods,mainlyfromChina'

stradelowervalue-addedlabor-intensiveexports;

China'

sforeigntradecommoditystructurebasicallygoalongwiththecharacteristicsofChina'

sfactorendowmentsandindustryconditions.

Keywords:

ForeignTrade;

Importandexportstructure;

Reorientation;

前言

我国的经济近三十年来经历了稳定而高速的增长,其中对外贸易的发展尤为抢眼。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估算,以可变价格计算,从1978年到2006年,GDP从3624亿元增长到210665亿元,翻了58倍,同期进出口总额从355亿元增长到137387亿元,翻了387倍!

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表示的外贸依存度从大约10%上升到约65%,无可争辩地说明了外贸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学界有很多讨论。

一般的共识是贸易可以通过多个渠道影响国内经济。

贸易的开展导致一国的生产更符合其比较优势,资源从而得到更有效率的配置。

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在对外贸易中的干中学过程积累人力资本,贸易也可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活动和技术外溢效应,从而提高一国的生产技术水平。

而根据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这些活动有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

东亚包括我国在内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成功经验则为上述理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显而易见,贸易影响国内经济成长的多个渠道都与贸易结构密切相关,因为贸易结构对资源配置方向、所累积的生产要素(如人力资本)的类型以及技术外溢效应的规模等都会有直接的影响。

正是因为如此,对于外贸依存度高达65%的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有必要深入分析其贸易结构形成的基础,特别是其贸易结构随时间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从而不仅识别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因素,更能为我国整体的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提供政策评估基础。

一、我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概述与特点

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拉开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序幕,世界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一年后的2009年,金融风暴洗礼的大地上,已经依稀可见令人欣喜的复苏“绿芽”,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更是引人注目。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何帆认为,在经过危机洗礼的全球经济格局中,美国所占比重基本维持不变,欧洲和日本比重会下降,而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所占比重将上升,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一年后,中国的出色表现使其全球影响力凸显,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

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崛起,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2009年对我国外贸进出口贸易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

以2009年数据来分析。

据海关统计,2009年前10个月,我国外贸出口9573.6亿美元,同比下降20.5%,进口7981.3亿美元,同比下降19%。

出口价格总体下跌6.4%,扣除价格因素后,出口数量减少15.1%,较前9个月减幅收窄1.1个百分点,出口数量减少对出口值下降的贡献率为73.7%;

进口价格总体下跌16.9%,扣除价格因素后,进口数量减少2.5%,较前9个月减幅收窄1个百分点,进口价格下跌对进口值下降的贡献率为86.8%。

其中,10月份当月,我国外贸出口1107.6亿美元,同比下降13.8%;

进口867.8亿美元,同比下降6.4%。

出口价格总体下跌8.7%,扣除价格因素后,出口数量减少5.6%,较9月份减幅收窄1.1个百分点,出口价格下跌对出口值下降的贡献率为59.4%;

进口价格总体下跌12.4%,扣除价格因素后,进口数量增加6.8%,较9月份下降7.1个百分点。

从环比价格来看,10月份当月出口价格在9月份小幅上涨0.6%的基础上下跌1.3%,进口价格则在9月份上涨2.8%的基础上继续上涨0.3%。

2010年前10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价格和数量变化具有以下特点:

1.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数量和加工贸易进出口数量减幅均持续收窄,一般贸易进口数量增速加快。

前10个月,一般贸易出口价格下跌2.8%,出口数量减少21.8%,比前9个月减幅收窄1.3个百分点;

加工贸易出口价格下跌6.8%,出口数量减少12.6%,比前9个月减幅收窄1.1个百分点。

同期,一般贸易进口价格下跌21.5%,进口数量增加8.6%,比前9个月增幅提升1.4个百分点;

加工贸易进口价格下跌5.7%,进口数量减少17.9%,比前9个月减幅收窄1个百分点。

2.从商品构成来看,初级产品进口数量增速加快,工业品进出口数量减幅持续收窄。

前10个月,初级产品出口价格下跌12.3%,出口数量减少13.8%,比前9个月减幅收窄1.7个百分点;

工业制品出口价格下跌6.1%,出口数量减少15.1%,比前9个月减幅收窄1.2个百分点。

同期,初级产品进口价格下跌35.7%,进口数量增加9.7%,比前9个月增幅提升1.5个百分点;

工业制品进口价格下跌3%,进口数量减少11.4%,比前9个月减幅收窄0.6个百分点。

3.从国民经济行业看,农林牧渔业进口数量继续增加;

采矿业进口持续价跌量增且进口数量增幅持续加快,制造业出口数量减幅持续收窄。

前10个月,农林牧渔业出口价格下跌0.1%,出口数量减少0.8%,比前9个月减幅收窄1.5个百分点;

采矿业出口价格下跌5.3%,出口数量减少39.9%,比前9个月收窄1.6个百分点;

制造业出口价格下跌6.1%,出口数量减少15.3%,比前9个月减幅收窄1.1个百分点。

同期,农林牧渔业进口价格下跌26.7%,进口数量增加8.9%,与前9个月持平;

采矿业进口价格下跌37.7%,进口数量增加7.9%,比前9个月增幅提高2.4个百分点;

制造业进口价格下跌8.3%,进口数量减少7.5%,比前9个月减幅收窄0.8个百分点。

4.从主要出口市场来看,对美国出口数量减幅小于对欧盟和日本的减幅;

对美、欧、日三大经济体的出口数量减幅均持续收窄。

前10个月,我国对美国出口价格下跌5.3%,出口数量减少11.4%,比前9个月减幅收窄1.2个百分点,并小于同期出口总体减幅3.7个百分点,分别小于对欧盟和日本出口减幅8.5个百分点和7.1个百分点;

同期,对欧盟出口价格下跌4.1%,出口数量减少19.9%,比前9个月减幅收窄1.5个百分点;

对日本出口价格上涨0.4%,出口数量减少18.5%,比前9个月减幅收窄1.3个百分点。

二、我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变化

1.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速都将放慢。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9年9月的预计,2010-2014年的年均增长率(4.2%)将比2003-2007年的年均增长率(4.7%)减少0.5个百分点左右。

在国际贸易(包括服务贸易)方面,2010-2014年间预测的全球贸易年均增长率(5.6%)将明显低于2003-2007年的年均增长率(8.1%)约2.5个百分点。

所以,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速的下降,将改变我国自新世纪以来外部需求不断扩张的状况,我国出口增长空间将有所缩小。

2.全球经济向再平衡方向调整。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纷纷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美国采取了减少“双赤字”、提高储蓄率等政策,这些政策已开始取得了一定效果,2009年美国储蓄率开始由负转正,未来美国经济失衡的状况将进一步得到纠正,也会促使全球经济向平衡方向调整。

这种调整意味着,即使是世界经济摆脱金融危机影响恢复到正常的增长速度,但由于美国等原来经常账户赤字较大的经济体将大幅减少赤字,从而这些经济体的进口增速慢于经济增速。

因此,全球经济的再平衡调整,一方面使我国出口需求空间相对缩小,另一方面也会促使我国外贸长期顺差、内外经济失衡的状况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调整。

3.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将出现新特征。

由于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速下滑,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将出现上升的趋势。

对我国而言,除受世界经济、贸易增速放缓而出现的普遍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外,还会因我国出口结构升级受到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冲击。

过去几年,我国虽然遇到不少贸易保护主义威胁,但真正对我国实施的贸易制裁还是有限的。

但随着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升级趋势加快,在资本密集型和高技术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对发达国家优势产业将形成越来越强的竞争,这种变化将对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造成实际损害,不但影响越来越多的工人就业,而且对发达国家核心利益造成影响。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由于出口产品结构快速提升和竞争力加强,就和美国发生过严重的贸易战。

因此,可以预计,在中短期内,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摩擦将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对我国出口的实际制裁也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全球出口比重扩大,以及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仍会保持较强的竞争力,与发展中国家传统出口产品之间的竞争也持续存在,预计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也会增加。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未来也会出现一些有利于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变化。

例如,我国加入WTO时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特保机制”)将于2013年底到期后中止,届时其他WTO成员方不能再运用此条款对我国实施贸易保护。

另外,随着我国进口增加、贸易顺差减少以及对国际规则熟练运用能力的加强,我国对外贸易报复的能力也将增强,这也会迫使其他国家慎重考虑与我国的贸易冲突。

4.经济全球化进程将减速。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主要是依靠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自由化推动的,经过近20年的发展,除非有新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出现,否则经济全球化过程将趋于减速。

受此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格局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一是从总体上看,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将放缓;

二是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向外转移制造业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关系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对不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

三是发展中国家内部有可能形成新的分工关系,这种由经济全球化放缓导致的国际分工关系变化,将对全球中间产品的贸易规模和流向产生影响,对我国加工贸易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除了外部环境出现重大调整外,内部环境也将出现重大调整。

在此,有四个方面影响因素值得引起注意。

第一,我国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将发生较大变化。

一方面我国将开始出现由劳动力大国向人力资本大国的转变。

预计国内劳动力市场将开始出现“刘易斯拐点”,即原来长期存在的数量充足、工资较低、具有熟练技能、以农民工为主的劳动力供给将减少,我国、尤其是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将出现一个较快的上升期。

近年来陆续出现的“民工荒”、企业最低工资不断上调等现象已经说明我国已逐渐进入“刘易斯拐点”,今后这种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快。

另外,土地、资源等要素也将出现供给减少、价格上升的情况,对依赖于要素投入的出口扩张约束也越来越强。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国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生产要素供给在今后一段时间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

以人才为例,预计未来掌握先进技术、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国际性人才也会越来越多地流入我国,将大大改变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人才瓶颈。

总体看来,未来我国过去依靠低成本和大量要素投入的劳动密集型出口比较优势将逐渐削弱,而依靠高成本投入、技术密集型出口优势将开始形成,出口结构向高端升级速度将加快,这种变化也将促使我国由原来以增加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型出口增长方式,向以提高要素使用效率的集约型出口增长方式转变。

第二,国内经济政策将逐步向扩大内需方向进行调整。

下一阶段,我国经济政策将着重向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方向进行调整,以减少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

因此,对外向型经济有偏的鼓励政策将向无偏的中性政策转型,即逐渐减少对出口、外资的优惠鼓励政策,引导资源均衡地投向对内和对外经济部门,实现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

实际上,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我国政策曾进行过类似的调整,但在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出口大幅下滑之后,为了稳定出口,部分政策又进行了回调。

预计未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消除之后,外贸政策还将按照上述方向进行调整,并且在环保、职工福利、安全标准等方面也会采取新的、更严格的措施。

第三,汇率和通货膨胀的新变化对贸易将产生很大影响。

在我国经济出现“刘易斯”拐点之后,由于我国总供给曲线发生了变化,增加的超额货币供给不再会像过去那样,在带来产出(包括出口)增加的同时没有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而转而会出现在产出增加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甚至较高的通货膨胀。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贸易账户将不会再出现长期、持续的顺差,简单地说,贸易顺差增加要么会推动国内物价水平上升,要么会推动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无论哪种情况,都会造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最终导致顺差向恢复基本平衡的方向变化。

此外,由于近年来土地、能源、公用产品和服务、原材料等价格都开始不同程度的上涨,尤其是房地产价格更是出现了成倍的上涨,未来一段时间,这些价格将逐渐传导到生产成本上,使我国存在较大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

因此,未来我国将可能由原来的国内低于全球平均通胀水平转为国内高于全球平均通胀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将变得比较昂贵,进口产品价格将变得比较便宜,也会促使外贸向基本平衡方向发展。

第四,扩大进口因素不断增加。

一是到2015年左右,我国人均GDP将由3000多美元增加到5000美元甚至更高,这是消费结构升级最快的阶段之一,我国对国内不能生产的高端消费品、或发达国家掌握品牌的奢侈品等进口增加;

二是我国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制造业快速升级时期,对国外先进的高技术、装备等资本品需求在一定时期内仍会保持较快的增速;

三是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将使进口产品相对价格下降,将会使国内消费者增加对国外产品的采购;

四是政策也会向有助于增加进口的方向调整,例如我国为减少过大的贸易顺差、缓解贸易摩擦,会采取一些主动增加进口的措施。

三、我国外贸进出口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的对外贸易存在着非市场化的问题

1.国内企业要出口产品必须得到政府的批准,大多数生产企业不能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出口产品。

虽然我国对传统的贸易体制不断进行改革,如赋予若干生产企业进出口自营权,但是,获得进出口自营权的仅仅只是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包括少数科研机构),而且其进出口自营权仍然受到很久的约束,经营范围受到严格的限制,拥有进出口自营权的生产企业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完全自主地经营进出口业务。

此外,虽然我国也允许私营企业获得进出口自营权,但进入门槛很高,数量极其有限。

总之,我国的外贸经营权仍然是由国家控制的,(注:

政府对外贸经营权的管制实际上是一种非关税壁垒)。

只有少数生产企业有权可以直接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大多数企业并不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出口产品。

这些没有进出口自营权的企业要出口产品,就只能通过国有外贸公司代理。

这意味着,对于大多数没有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来说,它们并不能直接进入国际市场自由地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因而同国际市场之间实际上仍然存在着“隔层”。

(注: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曾提出了“工贸结合”的改革思路,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有外贸公司和国有生产企业都没有独立的财产,因此,我国外贸公司同生产企业之间的“工贸结合”大多是在政府的策划下采取行政合并的方法进行的,而不是通过产权交易组合而成的,这不但起不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反而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及协调成本过高,形成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的“规模不经济”局面。

总之,我国生产企业同国际市场之间的“隔层”问题并没有真正彻底地解决)

由于外贸经营权由政府行政审批,哪些生产企业能进入国际市场完全由政府指定,因此,在缺乏市场竞争和筛选、淘汰机制的情况下,能直接进入国际市场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并不一定就是最有效率的企业,这样就必然会造成对外贸易的低效率。

同时,由于国内大多数生产企业不能直接进入国际市场自由地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因此,国内许多生产企业就不可能完全自由灵活地根据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状况,及时生产出完全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我国的出口,这就人为地压抑了我国的出口供给弹性。

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的私营企业(注:

“私营企业”是我国的一种特殊提法,事实上,企业只存在因其所承担的财产责任或民事责任的不同(既有限责任或无限责任)而出现企业组织形态不同的问题,而不存在因所有者身份不同而导致企业性质不同的问题)在没有得到政府的批准下并不能自由地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因此,这就不利于使我国持续涌现出更多的完全自负盈亏,因而真正具有内在动力和压力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出口的市场主体,从而极大地阻碍了中国人均出口额的不断增长。

目前中国虽然跻身于世界第七大贸易实体,但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相比则显得人均贸易额或出口额并不高,如人口只有五千多万的英国和法国1999年却分别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第四和第五位)可见,对私营企业的出口限制实际上是对中国出口扩张能力的人为限制。

2.我国在进口方面存在着事实上的政府管制,进口的市场化或自由化程度更低

虽然我国自1992年以来不断降低关税,但我国降低关税的政策意图实际上是侧重在缓解我国过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同时扩大资本品或技术设备的进口(中国进口中的80%以上是资本品),以提高国内企业的生产率,而并不是着眼于通过实现进口的自由化,以引入国际市场的竞争机制。

而且,虽然我国不断削减非关税壁垒,但实际上我国对一些已经取消配额、许可证管理的进口商品仍然存在着不同名目的数量限制,一些需要进口品的投资项目需要事先得到政府的立项批准或政府部门的政策性指导。

同时,中国在进口的程序上也存在着一些事实上的管制(如需要若干个政府部门的盖章认可,进口手续过于繁琐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