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06259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

FAR,是地

块内所有建筑物面积之和 

Ar 

与地块面积 

AI 

的比值(万 

m2/hm2) 

公式:

FAR=Ar/AI

9.建筑密度 

P328:

指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面积占该块用地面积的比例,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

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10.城镇体系:

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

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系统。

11.历史街区P641:

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比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

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初次提出“历史街区”的概念,是 

1933 

年 

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在雅典通过的《雅典宪章》

确立历史文化街区,有助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能在整体上保持很延续历史名城传统风貌。

二、规划理念

(这部分内容应包括:

时间、背景、人物、主要内容和观点、意义评价)

1. 

《周礼•考工记》p19

时间:

春秋战国之际。

内容:

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凃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同时,《周礼》书中还记叙了按照封建等级,不同级别的城市,如“都”

、“王城”、和“诸侯城”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级别差异;

还有关于城外

的郊、田、林、牧地的相关关系的论述。

意义:

《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

时代。

2. 

《管子》p20

战国时代。

《管子•度地篇》中,已有关于居民点选址要求的记载:

“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

《管子》认为“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从思想上完全打破了《周礼》

单一模式的束缚。

《管子》还认为,必须将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统一协调起来,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城市发

展的前提。

对于城市内部的空间布局,《管子》认为应采用功能分区的制度,以发展城市的商业和手工业。

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上一本革命性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著作,它的意义在于打破了城市单

一的周制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建立了理性思维和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其影响极为深远。

3. 

《建筑十书》,维特鲁威 

p24

公元前 

世纪的古罗马

人物:

维特鲁威

该书分为十卷,在第一卷“建筑师的教育,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第五卷“其他公共

建筑物”中提出了不少关于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市政建设等方面的论述。

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最完整的古建筑典籍。

4. 

《遵循艺术原则的城市设计》,西特(Camillo 

Sitte)p24

1889 

年出版

西特

力求从城市美学和艺术的角度来解决当时大都市的环境、卫生和社会问题。

是一本较早的城市设计论著。

引起了人们对城市美学问题的兴趣,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5. 

田园城市(Garden 

City)、霍华德《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p28

1898 

背景:

工业化背景下城市所提供的生产生活环境与人们所希望的环境存在着矛盾、大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关

系相互疏远。

指城市周边的农田和园地,通过这些田园控制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张。

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天的规划界一般都把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作

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6. 

卫星城镇、新城 

p29

1922 

大城市的恶性膨胀,使如何控制及疏散大城市人口成为突出的问题。

主张在大城市周围用绿地围起来,限制其发展,同时在绿地之外建立卫星城镇,设有工业企业,和

大城市保持一定联系。

卫星城镇从卧城——半独立城镇——完全独立的新城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规模趋向

由小到大。

7. 

《雅典宪章》(Charter 

of 

Athens)p31

1920 

年末,现代建筑运动走向高潮,1933 

年在希腊雅典召开的现代建筑国际会议上,提出现代建

筑和建筑运动的基本思想和规则,并通过雅典宪章。

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

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

同时还就城市的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解决

方案,还提出保留名胜古迹及历史建筑的思想。

《大纲》最后指出,城市的种种矛盾,是由大工业生产方

式的变化和土地私有引起。

《大纲》中提出的种种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论点和建议,很有价值,对于局部地解决城市中一些矛

盾也起过一定的作用。

这个《大纲》中的一些理论,由于基本想法上是要适应生产及科学技术发展给城市

带来的变化,而敢于向一些学院派的理论、陈旧的传统观念提出挑战,因此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大纲》

中的一些基本论点,至今还有着深远的影响。

8. 

《马丘比丘宪章》(Charter 

Machu 

Picchu)p33

时间 

1978 

利马集会

一些国家的著名建筑师、规划师、学者和教授

主要内容 

承认和肯定《雅典宪章》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新的发展。

认为追求功能分区不能够牺牲城市

的有机组织,要重视城市中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

另外,

《马丘比丘宪章》还还提出了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

地区的关系,提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

意义(不是书里找的,不一定要背) 

抛弃了《雅典宪章》的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宣扬社会文化

论的基本思想。

从人的需要和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马丘比丘宪章》针对于《雅典宪章》和当时

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观点。

9. 

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p33

1930 

年代

背景(我觉得不是很重要)进人 

20 

世纪以后,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使

原有居住区的组织形式渐渐不适应现代生活和交通发展的需要,面积很小的居住区内很难为居民设置较齐

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儿童上学和居民采购日常必需品往往不得不穿越交通频繁的城市道路,容易造成交通

事故,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同时由于道路交叉口过多也大大影响了车辆的通行能力利速度。

汽车交通带来的噪声、废气,使居住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内容“邻里单位”思想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

“细胞”。

还提出在同一邻里单位内安排不同阶层的居民居住,设置一定的公共建筑,这些也与当时资产

阶级进行阶级调和和社会主义改良主义的意图相呼应。

意义评价这种思想因为适应了现代城市由于机动交通发展带来的规划结构上的变化,把居住的安静、朝向、

卫生、安全放在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以后居住区规划影响很大。

10. 

有机疏散,伊利尔•沙里宁 

p34

伊利尔•沙里宁在 

1934 

年发表了《城市——它的成长、衰败与未来》一书,书中提出了有机疏散的

思想。

大城市过分膨胀带来的各种弊病。

{内容:

把扩大的城市范围划分为不同的集中点所使用的区域,这种区域内又可分为不同活动所需要的地段。

把联系城市主要部分的快车道设在带状绿地系统中,把高速交通集中在单独干线上,尽量避免穿越和干扰

住宅区等需要安静的场所。

意义评价:

有机疏散的思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城市规划工作中得到应用。

11.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p37

内容 

(不知道哪里找的)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产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而这些人的兴趣、能力、

需求、财富甚至口味又都千差万别。

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来看,城市都需要尽可能错

综复杂并且相互支持功用的多样性,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

(书的内容:

把现代城市中大面积绿地与犯罪率的上升联系到一起,把现代主义和柯布西耶推崇的现代城

市的大尺度指责为对城市传统文化的多样性的破坏,批判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是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让政客

和房地产商获利)

意义 

对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作用,在整个欧美开创了一个对现代城市规划进行反

思的时代。

12. 

可持续发展 

p67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工业化社会强调功能和效率,却忽视

了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营造和维护,由此造成了全球环境的恶化。

内容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

1.“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

位来考虑;

2.“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

意义评价 

(网上)

1、保证土地资源在代际间的公平使用;

2、保证水、能源及各项物质资源在代际间的公平利用;

3、保证城市的功能运转与自然环境的有机共生;

4、保证历史文化信息与人文地理脉络的有效传承;

5、保证城市发展过程中各区域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近期利益与长远效益之间的关系平衡。

13. 

全球城,全球化 

p38

全球化:

通常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相互依存,各种发展资源的跨国流动规模越来越扩大,世

界贸易所涉及的商品和服务越来越多。

全球化是 

世纪末世界范围内最典型的,也是影响面最广的社会经济现象。

全球城:

(非书上内容,仅供参考)指在社会、经济、文化或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是城市

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

(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香港,新加坡)

14. 

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不知道在哪)

安德雷斯 

杜安伊,伊丽莎白·

普拉特·

赞伯克

1980 

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

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

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主要内容:

核心思想:

推行两种模式和把握三个尺度

推行两种模式—TND、TOD

1、 

TND 

传统邻里开发模式,偏重于社区邻里层面的规划设计,同时强调历史感。

⊙ 

社区的基本单元是邻里,邻里间以绿化分隔,邻里之间利用公交组织。

五分钟的步行邻里规模

优先考虑公共空间

多功能复合。

分钟步行范围内,各种功能达到均衡的混合——居住、工作、购物、就学、宗教活动

与娱乐。

精密交通网络,邻里内部交通要注重步行交通,街道断面的设计人性化。

足够的建筑密度,以提

高土地与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从而相对降低市政 

开发成本,增强社区活力。

尊重传统的建筑风格

2、 

TOD 

交通导向开发模式,偏重于整个大都市区域层面,强调邻里与轨道交通融合的区域发展,注重公交系

统建设。

不同邻里间(区域内)利用公交系统;

每个邻里间可以方便步行,使用自行车、滑板作为日常交

通工具;

到公交站点步行 

分钟。

把握三个尺度,大尺度之区域,中尺度之邻里,小尺度之街区

15. 

紧缩城市(Compact 

City)

16. 

Urban 

Governance 

(城市管治(治理))

城市管治是将经济、社会、生态等可持续发展,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综合

包融在内的整体管治概念,既涉及中央元、又涉及地区元、也涉及非政府组织元等多组织元的权力协调,

其中政府、公司、社团、个人行为对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控制、分配、

流通的影响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来源:

城市规划师)

17. 

精明增长(Smart 

Growth)

2000 

年,美国规划协会联合 

60 

家公共团体组成了“美国精明增长联盟”,确定精明增长的核心内容

是:

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

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

城市建设相对集中,空间紧凑,混合用地功能,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步行,

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的环境,通过鼓励、限制和保护措施,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

建立高效、有序的城市架构,以适应自然环境,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是人类永无止境的探索,随着人类

社会的发展,“精明增长”的设计理念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XX百科)

18. 

城市更新(redevelopment、rehabitation、conservation)、城市再生(regeneration)

城市更新:

在欧美各国,城市更新起源于二战后对不良住宅的改造,随后逐渐扩展至对城市其他功能地区,

并将其重点落在城市中土地使用功能需要转换的地区。

1958 

月在荷兰召开的第一次城市更新研讨会上第一次对城市更新的概念做了说明。

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做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

城市更新的目标是针对解决城市中影响甚至阻碍城市发展的城市问题,这些城市问题的产生既有环境

方面的原因,也包括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原因。

城市更新的方式可分为再开发、整治改善及保护三种。

再开发或重建,是将城市土地上的建筑予以拆

除,并对土地进行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合理使用。

整治改善是对建筑物的全部或一部分予以改造或更

新设施,使其能够继续使用。

保护,是对仍适合于继续使用的建筑,通过修缮、修整等活动,使其继续保

持或改善现有的状况。

由于大规模更新改造计划缺少弹性和选择性,结果是城市更新不但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

使许多历史城市或历史地区受到了破坏。

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弯路,充分说明了对历史城区采用怎样的改建

规划政策,绝非仅仅关系到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问题,她=它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城市再生:

城市再生提出的背景源于因郊区化而产生的中心城区吸引力下降、人口和就业外迁以及因后

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而导致传统工业地区的衰落,旨在重新恢复衰落地区的吸引力和活力。

城市再生可以看做是政府通过干预来扭转市场无法阻止的城市退化,同时也强调城市再生在

地区环境塑造中的重要性,是地区对居民和投资者更具吸引力。

城市再生政策的目标就是为城市中心区或

旧区带来新的活力,发展能够为治愈城市创伤提供新的社会、政治或经济组织。

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中央政府作用减弱的情况下,促使地方和社区在经济和社会方面

具有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的含义。

(城市规划原理,吴志强,李德华,P651)

19.低碳城市

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

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

(答案一,来源:

低碳城市是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

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

(答案二,来源:

《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

低碳城市是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减低二氧化

碳排放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

低碳城市正在成为一个世界城市品牌的新亮点和新坐标,在全球

范围城市软实力的竞争中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

(答案三,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 

包容性增长

包容性增长,由亚洲开发银行在 

2007 

年首次提出。

包容性增长寻求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

续发展。

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

经济增长。

三、问答题

城市形成的主要原因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在原始社会产生了固定居

民点;

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商业和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出

现了城市。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因。

一方面是农村的推力,另一方面是城

市的引力。

城市发展的动因(古代、现代)

古代:

1、城市与防御要求 

2、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 

3、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4、经济发展对城

市的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商市的发展是城市诞生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现代:

1、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 

2、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布局变化 

3、城市与环境 

(对良好自然环

境的需求)4、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历史特征

根据《城乡规划法》,我国城市规划工作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

城市规划一般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进行。

总体规划目标:

对—定时目期内城市性质、发展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

部署和实施措施。

总体规划内容:

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城市建设用地布局、

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湖、绿地系统,各项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

详细规划目标:

在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近期建设区域内各项建设作出具体规划。

详细规划内容:

规划地段各项建设的具体用地范围,建筑密度和高度等控制指标,总平面布置、工程管线

综合规划和竖向规划。

根据《城乡规划法》,我国城市规划的审批制度是什么

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用于指导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

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由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国务院审批。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组

织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报国务院审批。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

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

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

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总体规划在报上一

级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

民政府研究处理。

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镇总体规划,在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先经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代表的

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报送审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或者镇总体规划.应当将本级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或者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审议意见和根据审议意见修改规划的情况一并报送。

镇人民政府根据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县人民政

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经县人民政

府批准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乡规划、村庄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

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

解释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对土地的自然环境,按照生态系统需求、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进行土地使用的功能和工程的适宜程度、

以及城市建设的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估。

包括:

1、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关系

2、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地质条件(建筑地基、滑坡与崩塌、冲沟、地震、矿藏)、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太阳辐射、风象、温度、降水与湿度)、地形条件(山地、丘陵

与平原、山谷、山坡、冲沟、盆地、谷道、河漫滩、阶地等)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分为 

类(一类用地 

即适于修建的用地、二类用地 

基本上可以修建的用地、三类用

地 

不适于修建的用地)

解释城市人口的构成

城市人口构成指的是城市整体规模中特定族群的比重。

是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按照性别、年龄、家庭、职

业、文化、民族等因素的构成状况。

可反映城市的某些社会特征。

同城市规划有关的城市人口结构主要有

职业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家庭结构、文化结构等。

采用统计的方法分析人口结构的特点与规律,

可为确定城市性质、城市规模、选用适当的城市规划定额指标和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人口的变化和人口规模的预测

城市人口变化:

指人口状况随着时间和所处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分为自然变动、机械

变动和社会变动。

它们分别反映人口变动的不同侧面。

人口变动的三种形式各具有不同的特殊规律,但各

种人口变动互相联系,而且归根到底都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

人口规模预测:

是为了使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相适应,促进城市健康持续

发展。

既要了解城市人口现状和历年来人口变化情况,更要研究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城市

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从中找出规律和发展趋势,预测城市人口发展,确定城市人口发展规模。

个主要方法:

1.综合增长发 

2.时间序列法 

3.增长曲线法 

4.劳动平衡法 

5.职工带眷系数法

城镇体系规划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1)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2)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

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

(3)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