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检测 近代化的探索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99591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3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检测 近代化的探索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检测 近代化的探索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检测 近代化的探索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检测 近代化的探索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检测 近代化的探索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检测 近代化的探索Word文件下载.docx

《九年级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检测 近代化的探索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检测 近代化的探索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检测 近代化的探索Word文件下载.docx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4.(2015·

江西)“尽管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这里评价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5.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这主要是指洋务运动()

A.创办新式学堂B.兴办近代企业

C.建立现代海军D.传播西方思想

6.下列关于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地位和作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引进了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使中国从此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7.(2015·

苏州)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

“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

”据此可见,他认为()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2016·

重庆B)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

“(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

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

前车之辙,可以为鉴。

”“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

由此可知他主张()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9.若“百日维新”能实现的话,不可能会出现()

①人们能看到到新创办的报纸②考生在科举考场上仍为写八股文而发愁③陆海军的士兵们要接受新式训练④取消多余的衙门,吸收有才能的人任职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10.某班要排演一场《戊戌变法》的历史剧,小明饰演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那么他应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

A.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B.训练新式军队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11.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

“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

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2.有资料记载:

新政措施颁行后,山西省成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机器生产。

材料说明维新变法()

A.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的发展

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C.法令在山西落实得最好

D.促使中国开始引入机器生产

13.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散,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变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4.(2016·

娄底)“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

”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A.李鸿章B.孙中山

C.康有为D.毛泽东

15.(2016·

南昌)2016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纪念日。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人文主义B.三民主义

C.自由主义D.马克思主义

16.“皇帝倒了,辫子割了。

”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下面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17.以往人们穿着长袍马褂,梳着长辫子,相互交谈和通信多称呼对方为大人、老爷。

易服饰、剪发辫、改称呼等礼节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D.戊戌变法期间

18.(2016·

随州)1936年,毛泽东回忆说:

“我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指《青年杂志》)了。

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

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青年杂志》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它宣扬()

A.民主科学B.自强求富

C.变法图强D.三民主义

19.(2015·

济宁)下图是小红同学的笔记,据此可以判断这是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运动,下面对该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①《新青年》是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②这次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③这次运动也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④这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20.(2015·

鄂州)“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

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

”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2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文学革命,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这一提倡()

A.开启了新文化运动

B.使中华传统文明逐渐消失

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D.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模式

22.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挽救中华民族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D.建立民主共和国

23.某班级举办“近代化艰难起步”图文展,拟分“自强求富”“变法图强”“民主共和”“民主科学”四个篇章。

应入选“自强求富”篇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4.(2016·

苏州)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A.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

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

……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

一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

“这次努力”成功与否?

 

(2)材料二中,把图1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

有何主张?

孙中山把图2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

为实现这一思想,孙中山及其同伴进行了哪些活动?

(3)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启蒙的运动”名称、口号。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对此,你有何认识?

26.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立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然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上册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和民用企业的特点。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后来变法的结果如何?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在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了清除材料三所说的“树墩”,进行了哪些努力?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史的整体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