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堂好的数学课堂教学从几个数学教学案例说起文档格式.docx
《什么是一堂好的数学课堂教学从几个数学教学案例说起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一堂好的数学课堂教学从几个数学教学案例说起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投入的学习数学知识和技巧,用来解决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中心,而老师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协助的角色,学校的教室是学生进行自主交流的主要场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几个数学教学案例中说一说我对数学教学的看法。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案例;
三个方面
一、引言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新课程体系。
它激发了人们探索研究数学的内心激情,,为有效的数学课堂开辟了一个角落。
很多的教师行业工作者都在积极的进行改革,反复研究新的基础教育课程里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
那么什么是一节好的数学课?
我认为,就是需要我们老师为学生提供贴近真实生活的、有趣并且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
二、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学习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教学活动。
例1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比较面积大小”是小学阶段的图形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学生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基础教育活动来了解面积的含义,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学习使用“数方格”的方法,对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进行比较。
以便学生简洁明了的知道面的大小的含义并形成基础的的定义概念,为以后学习图形与几何积累经验,培养基础的方法与技巧能力,发展思维空间观念。
对于这个教学目标,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学习活动:
你能比较下面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吗?
如图1所示:
图1
问:
①我们可以用什么直观的方法来比较?
②观察法,左面的长方形窄而长,右面的长方形宽而短,直接观察我们无法判断出它们面积的大小。
③重叠法,我们可以将两个长方形剪下来重合放在一起,发现还是无法判断出它们面积的大小。
④数方格法,先将两个长方形摆在同一张方格纸上,然后分别数出它们占用了多少方格,占用了的方格数量越多,那么面积面积就越大,占用了的方格数量越少,面积就越小。
⑤你还有什么发现?
对于面积的大小这样的知识,在数学教学中为数不多比较有趣的知识点。
观察、操作、估计、比较与交流是这项知识学习中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它对于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积累图形与几何的经验,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并对发展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也有明显的帮助。
三、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例2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计算是小学阶段教学中最基础的技能,学生一开始接触数学就需要理解并运用这项技能。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进行教学,首先了解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意义,了解并掌握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
这一系列的过程之后,加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兴趣。
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认真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图2
①通过游戏导入新课,提出学习目标。
根据图2的4张扑克牌点数(只可以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得出点数24。
再换一种形式考查大家。
把四张牌的位置倒过来摆放不可以改变顺序,只可以添上合适的运算符号或括号,得出点数24。
【设计意图】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
通过游戏导入新课,提出学习目标,让孩子加强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发展,而且对于旧的知识,得到了复习,也引出了将要学习的新知识。
②这这中间,要求学生先在草稿纸上思考,在与自己的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与提问。
是怎样确认这个递等式成立的。
中间会有学生得到的递等式不正确,可以把这个当作问题板书出来,在全班讨论思考。
③询问学生:
如果我们计算的时候不光有小括号,还有中括号这种情况,那我们要怎么进行计算呢?
同桌互相说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要求同学们先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然后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独立完成计算,最后集体校对,让算错的学生说说错误的原因。
④尝试练习,对比反思。
说一说每组题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然后同桌相互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小结;
在常见的算式中,要先乘除后加减;
但是有括号的算式里,第一是小括号,第二是中括号,第三是括号外的。
练习题:
算一算,比一比。
6-6+6÷
6=450÷
30+20×
3=
6-(6+6)÷
(30+20)×
[(6-6)+6]÷
[(30+20)]×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两组练习题的比较,发现总结的规律,在实际的学习计算中学会知识。
这样的上课方式不仅让学生回忆了之前的知识,也让学生把旧的知识与新的知识联系起来,在我们老师的引导下可以自己主动的探索思考,主动得对知识进行整合。
对小学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基础的学习,只要去思考、计算了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所以,我们需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想法先进行发现。
然后,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发现会不同,这时就需要老师对不同的发现进行引导总结。
对于基本的技能也不要忘记,引导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发现”,同时要对发现进行验证正不正确。
数学教学是学生的基础课程,以便每个人都能发展数学学习活动。
但是我们说出来很容易,实行却有一定的难度。
本课程的设计允许每个学生通过提供具有不同理解水平的“问题字符串”来进行教学活动。
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日常的学习中好处是特别大的。
[案例3]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
对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方法。
本课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学习的是列表法。
需要先用一个表格整理问题中的信息,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
与此同时,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到列表法的作用与价值,积累以后学习与生活经验。
菊花
梅花
兰花
3行
4行
5行
每行8朵
每行7朵
每行6朵
①首先板书题目,紧接着提问:
在黑板中你们能发现什么有用的信息?
请举手回答。
引导思考;
这大家列举的有用信息中,我们容易弄混乱,多此一举,浪费做题时间。
那么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减少这个错误呢?
②展示交流。
甲:
我是画线段图理解的。
乙:
我是摘抄整理理解的。
丙:
我是列图表理解的。
点明学生:
整理有用信息是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适当地简写有用信息。
③比较提优。
比较学生运用的整理有用信息的方法。
在这些方法中,询问学生认为什么样的方法是你最认同的,最有效率的,最简单的。
最简洁明了地整理条件,需要什么方法?
④通过这个整理,我们能想到什么问题?
a.菊花、梅花和兰花各有多少朵?
b.菊花、梅花和兰花一共有多少朵?
c.菊花和梅花一共有多少朵?
梅花和兰花一共有多少朵?
d.兰花比梅花少多少朵?
梅花比菊花多多少朵?
⑤学生自己思考回答问题,并且完成问题。
提问:
“各”、“一共”这些词语表示什么意思?
想要求菊花多少朵,为什么要计算3×
8?
要解决b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哪些条件?
对于问题c,需要和问题b一样的条件吗?
对于这些条件中的联系,大家能够准确知道需要先算什么吗?
那么列表法有什么好处呢?
强调:
列表能清楚地表示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小结;
根据不同的问题,我们要先把不需要的条件删掉,留下我们需要的条件进行思考。
从给出的条件出发或者给出的问题出发,不同的问题,需要的条件也不相同。
引导检验:
对于你的答案,你知道它是不是对的呢?
你可以怎么验算呢?
⑥回顾与反思。
对于刚才的问题,大家是运用了什么方法解决的?
你们回忆一下具体的步骤是什么?
所以在我们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中,遇到题目了,首先要清楚的的知道条件和问题,再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然后用算式计算出答案,当然,我们最重要也不能遗忘的就是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我的这个教学计划是把课堂的主体定位在了学生身上,希望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发展。
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机械的学习与练习,这样问题就回到了原点,变得很没有意义。
最重要的是学生未得到最好发展过程,也可以说丢失了教师与课堂的基础价值。
教学过程的前3个环节,重点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收集和整理。
有一部分学生会联系以前的学习知识,比如说线段图,用笔画一画重要信息。
也可能只是把问题中的所有信息抄了一遍,但却不会思考怎么提取有用信息,虽然方法不同,有很多种,但是最基本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要找出有效的条件进行汇总。
那么这个时候,这么多的方法重,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列表法的好处在哪里,理解并会应用列表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后3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列表法的应用价值和优势在哪里。
这个过程并不是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而是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身边实际问题中自然形成。
所以,我重点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提出问题,一步步加深难度,慢慢的引导学生把外在因素改为内在需求。
愿意去掌握列表法的一系列知识,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最后,指导他们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与存在问题。
这一步骤,能加深学生对于列表法的作用价值在生活中的优势,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这样的学习方法与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促进它们的思维模式,不拘泥于常规。
五、结论
在以前的学习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多学习一点知识,成绩名列前茅就是他们的首要任务,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教授的内容是不是学生需要的,他们喜不喜欢,已经不重要。
然后,开始让学生题海战术的练习,以此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最后,在来一场考试,依据分数的的高低,将学生划分等级,就可以判断学生的好坏。
但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意愿是什么,有没有兴趣?
得到了什么?
除去教学大纲的要求外,他们的什么都没有,注意到。
在新课程理念下,这种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需要改变。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地位需要改变,他们不再是知识的盲目接受者,只学会了盲目接受、复制课本上写的和老师说的话,而应该凭着自己的想法,自主自立的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教师需要改变方式方法,不再是班级授课中的领导者,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协助的角色,。
教师的主要角色是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如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
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数学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潜能。
让他们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学习方式学习数学,自己产生对数学的理解,以此充实自己。
学校的教室是学生进行自主交流的主要场所。
老师教数学,学生听数学,老师示范做数学,学生模仿做数学。
它应该是学生进行自主交流的主要场所。
教师应设计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营造宽松的数学学习氛围,开展有价值的数学交流活动。
做一个善于帮助学生的老师。
做一个能有效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数学的教师。
数学课堂充满了对数学学习的不同要求,对数学活动的不同态度,对数学理解的不同表述……教师要使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都能在其存在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使他们对数学、数学学习、数学的价值能够有一个比较客观和比较全面的认识,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数学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感受数学的价值。
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应通过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和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过程来组织数学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
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
在数学活动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在学生需要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在学生学习中扮演平等、合作的伙伴。
总之,看一堂课是否是好课,关键是看老师的教学活动是否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活动和机会。
使学生在各种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去了解自然和社会。
识别问题,猜测,推理和沟通,理解和解决问题。
要始终坚持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探索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他们挖墙脚。
这就是全部。
学生会有学习的乐趣,会体会数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志斌.关于变革数学学习方式的思考[J].成才之路,2009(3);
2-2.
[2]刘婷.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基于数学活动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9(03);
89-91.
[3]蒋玉琴.开放互动式课型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8(25);
19-21.
[4]张宏甲.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小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J].甘肃教育,2019(02);
77-77.
[5]曾炜.浅谈发现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2009(33);
1-1.
[6]徐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实录[J].广西教育,2011(4);
3-3.
[7]郭东根.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教学设计与简解[J].数理化学习:
教育理论版,2014
(1);
[8]郭玲玲.《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科学版,2010(10);
[9]薛志华.《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教学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0(26);
53-55.
致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他………
本资料仅供参考学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