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辩证表现手法文档格式.docx
《古典诗词的辩证表现手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词的辩证表现手法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据为实,假托为虚;
有行为实,徒言为虚。
就对象而言,景为实,情为虚;
眼见为实,想象为虚;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
显者为实,隐者为虚;
当前为实,过去和将来为虚;
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虚实结合,可以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也可以使诗人的感情表达得更深沉而充分。
如李白的《蜀道难》,以虚写实,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了让人惊叹不已的蜀道形象。
李商隐的《锦瑟》运用“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四个典故,以虚写虚(过去的经历、梦想、挫折等),让后学者畅想不已,被喻为古代“朦胧诗”。
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却又以实写虚,将抽象的“愁”化为具体可感的江水滚滚,新鲜美妙,让人回味。
诗歌的疏密手法,主要是指描写人、事、景、物的密度。
密度小者为疏,密度大者为密。
疏者大笔勾勒,重在传神;
密者多为工笔细描,重在铺写渲染。
在诗歌中,疏利于写大景,密利于写小景;
在词、曲中,婉约者较密;
豪放者较疏。
但在一首诗歌中,诗人们也时而采用疏密结合的手法,构成一定的意境,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空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四句,前两句“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一句三个意象,显得绵密急促;
后两句“落木”、“长江”一句一意象,显得物象稀少而疏阔。
从美学角度看,因为密就产生了一种紧促感,因为疏就产生了一种弛缓和开朗感,一紧一缓之间,给欣赏者带来了心理的愉悦;
而营造这一密一疏的艺术形象,又将秋天特有的景物放在了宏大的背景中,相互映衬,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四句,也是深得疏密之妙。
前两句交代“雨后空山”、“秋天傍晚”,一写环境,一写时间,可谓疏朗简洁;
后两句却写到“明月”、“青松”、“月光”、“清泉”、“石头”、“水花”,意象十分丰富;
一疏显得宏观开阔,一密显出局部的清幽,的确让人心旷神怡。
客观事物的动静之态,给了诗人们许多创作的灵感,他们常常将事物的动、静结合起来描写,做到静中见动,动中见静,动静相生,动静互衬,妙趣无穷。
如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
”前两句写静,后两句写动,给人美妙的遐想。
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以动写静,花落、月出、鸟鸣的动,突出了春涧的幽静。
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前两句写动,绘出一幅绚丽的图景;
后两句写静,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但也静中见动,是诗人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动。
李白《望天门山》更是高妙,以“天门中断楚天开”写出了水神奇的动,力量巨大;
又用“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了山雄奇险峻的静,强大力量的静;
然后又用“两岸青山相对出”写静,静中有动;
“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动,动中有静;
动静相衬,即有力量的对抗,又有宁静与和谐,真是运笔如神!
在绘画中,浓淡主要指色彩的深浅、明暗。
在文学创作中,主要指语言的色彩。
浓者,重笔浓彩,绚丽;
淡者,素笔淡写,不尚雕饰。
就作家个人而言,有的追求素淡,有的追求浓艳;
有的浓淡兼施,两相映衬,收到鲜明生动的艺术效果。
如王安石的《桂枝香·
金陵怀古》上片写金陵的壮丽景色,用了“似练”、“翠峰”、“残阳”、“彩舟云淡”来写秋景,语言华美;
下片叹六朝竞逐豪华,吊古伤今,语言素淡;
以浓衬淡,有力地强化了政治家睹今鉴古的深远思虑。
又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上片写“红藕”“玉簟”“罗裳”“兰舟”“锦书”“月满”,色彩较浓;
下片写“花”“水”“闲愁”,色彩较淡;
浓淡相映,充分地渲染和抒发了词人的相思之苦;
“浓”尚不可解其愁,“淡”更让她何以堪?
雅俗是运用语言的一种艺术。
“雅”是典雅,“俗”是通俗。
在诗歌中适当运用雅语和俗语,就会雅俗共赏,增强诗歌的艺术魅力。
如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前七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比较雅;
结尾两句“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较通俗:
这样以俗入雅,充分表达了词人关注百姓疾苦的情怀。
又如白居易《忆江南》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用语通俗;
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语典雅。
不用雅,写不出江南之优美;
不用俗,便失去了亲切感和独特的向往之情,可谓相得益彰。
巧拙也是语言运用的艺术。
“巧”是工巧,“拙”是朴拙,二者结合,常可收到别具一格、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如姜夔的《扬州慢》: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前一句朴拙,后两句工巧。
无前者,后两句失去依托;
无后者,前一句失去了应有的表达效果:
前后相合,一幅凄清之景顿生,一股兴叹之情流动。
又如周邦颜的《苏幕遮》: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前一句写太阳初升,露水渐干,比较朴实;
后二句写青青池水,风吹水动,晃动的叶子仿佛在不断高举一样,用笔很巧。
曲与直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
“曲”是婉曲含蓄,“直”是直率明了。
一般来说,诗人心情平静时,喜欢含蓄委婉,感情激动时,便直吐为快。
在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感情常常是复杂变化的,因而在作品中总是兼用曲与直两种手法来表情达意,力求做到曲直互补,妙合其心。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描写令人神往的仙境世界,明写了对仙境的向往,暗写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属于“曲”的手法;
到诗的结尾处却大呼: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就是“直”,一曲一直间将诗人率真可爱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白居易的《琵琶行》虽然也曲直兼用,但没有了李白的率真,而是以曲为主;
他写琵琶女的身世遭遇,直接表明的是对下层歌妓和劳苦百姓的同情,曲折表达的却是政治受挫后,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世态炎凉的强烈不满。
说自己的遭际属于“直”吧,可他还是表达得那么“曲”,不讲原委,只诉同感。
曲折与直率的运用,与诗人的心境有关,确实耐人寻味。
“隐”与“显”,也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
“隐显”与“曲直”非常相似,常常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说,因为曲就是隐,直就是显。
诗人在表达深藏内心而不便明言的思想感情时,往往隐约其辞,采用隐讳曲折的方式;
其他的一般都表达得较直接明白。
如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明明是想说自己考前心里没底,又充满成功的期待,盼望张籍的帮助,却又隐讳曲折地虚拟新妇的口气问新郎:
“画眉深浅入时无?
”可谓隐讳而妙极。
又如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在明显地抒发哀悼亡妻之情的同时,也隐约地抒发了“尘满面,鬓如霜”的政治失意之情,可说是隐得深沉。
离合是一种离题旁涉与紧扣题目的辩证表现手法。
直写题目,内容就会局促;
荡开笔墨,内容又会偏离题目。
而离合就是要讲究直写与旁写、正写与侧写的和谐,侧写、旁写都要做到服务于正写,服务于题目,从而使诗歌意脉相连,似断实续,摇曳多姿。
这种手法在咏物词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因为古人主张咏物词要力求“不即不离”、“不沾不滞”。
如苏轼的《水龙吟》:
“似花还是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开篇摇曳入题,以似花非花、无情有思吟咏杨花,接着由杨花衍生出思妇意象,人与花、物与情,在不即不离之间,咏物而不滞于物,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当然,诗歌的辩证表现手法,除了上面举出的这些之外,还有很多,如在角度上还表现为“大小”,在内容衔接上还有“突兀与自然”,在音节节奏上还有“快慢”等等。
鉴赏时,全在读者诵读、涵咏的功夫。
诗歌的众多辩证表现手法,经过古代诗人的琢磨和创造,在创作中已彼此交融。
有的诗歌,可能同时融合几种艺术手法:
这一点在鉴赏诗歌时要注意。
诗歌鉴赏漫谈
诗歌鉴赏题在高考中越来越不可忽缺。
十年来,古诗词测试的基本情况是:
全国卷从1996年起,基本是考两道选择题,一道分析理解,一道分析鉴赏。
2002年起,全国卷调整了试题比例,加大了主观题,这意味着考生将被赋予更大的发挥空间。
考试手册作出这样要求:
“能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鉴赏文学作品。
”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注意这十个方面,考生会成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
“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
“月亮”代表思乡之情;
“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
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
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
分为律诗、绝句。
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
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
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
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
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
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
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
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
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
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山水)诗(写景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等。
①、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
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
一切景语皆情语\\\"
,亦即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的思想感情。
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当然,李白、杜甫、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通过对山间清幽美景、山村淳朴民风、乡间勤劳百姓的描述,诗人勾勒了心中理想的社会境界,表达了对目前隐居生活的满意之情,充分体现了王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特点。
②、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
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
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
如于谦的《石灰吟》: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③、边塞诗: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王昌龄;
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如岑参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反映戍边将土思亲的心曲,事情虽小,情意却深。
④、咏怀诗:
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
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
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叙写--这就是\\\"
即事\\\"
,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抒怀,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是进一步抒怀。
⑤、咏史诗:
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从而表现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堪称咏史诗的典范,诗人站在浩浩古战场、滚滚长江边,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
时光不再,英雄易逝,而那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己之情。
诗歌鉴赏
一草一木总关情
一、导入
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
——刘熙载《艺概》
“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二、初步感知:
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蝉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1、诵读解意2、形象特点:
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
3、思想内容:
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4、手法:
托物言志。
三、因例说法:
卜算子·
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诵读解意2、形象分析:
梅花:
环境特点:
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环境烘托)自身特点:
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
(正面描写)
3、处境:
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4、所言之志:
以物喻人,隐喻了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虽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5、手法分析:
1.托物言志,以物喻人。
2.环境烘托。
四、特点归纳: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曲尽其妙]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五、步骤归纳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六、实战演练
1、白云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⑴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
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⑵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
试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2、柳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
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⑵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
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
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⑶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
(表达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
3、画眉鸟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⑴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前两句描绘了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
鸟声宛转,鸟影翩翩,山花绚丽,树阴浓密,可以自由的飞翔。
⑵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思想?
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
4、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
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
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