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982026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

《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

初步形成了以建筑、建材、化工、地毯等行业为主体的县域工业体系。

主要工业产品有雷管、炸药、水泥、地毯、磷肥、白酒、农机具、印刷品、造纸包装、饲料等15类70多个品种。

建成了酒钢集团兴安民爆静宁分公司、水泥集团、建筑集团、大红碗公司、恒达等一批骨干企业和财政支柱企业,培育形成了毫秒延期电雷管、乳化炸药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和静宁烧鸡、鸿达磷肥、手工地毯、红富士果酒、鸿菲保健醋、大红碗方便面等地方名牌产品。

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7.12亿元,同比增长10.5%,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73亿元、5.14亿元、5.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13.2%、12.1%;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55亿元,增长52.9%;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3亿元,同比增长20.1%;

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7167万元,同比增长20.2%;

其中:

地方财政收入4331万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7.63元,同比增长11.9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39元,同比增长19.6%。

1.2环境质量状况

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大气环境质量中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控制在国家二级标准之内,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年日均值控制在国家一级标准之内。

城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在100%,城市地面水水质达到国家III类标准。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2%。

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分别控制在了国家规定的排放限值之内。

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万元GDP能耗达1.71吨标准煤,下降6.56%,化学需氧量减排141吨,下降2.3%,二氧化硫减排73吨,下降3.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9.8%。

第二章环境监测能力现状

2.1机构及人员现状

2007年静宁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以静机编〔2007〕18号文件批复成立了静宁县环境监测站,为副科级事业单位,编制3人(实有人员4人),初步解决了县级环境监测站无机构、无编制、无人员的问题。

但由于财力有限,无法形成有效的环境监测能力。

静宁县环境监测站至今无业务用房,无任何监测设备,监测能力基本处于空白。

2.2监测工作现状

全县现有各类需监管的污染源1552户,其中重点工业源69户,一般工业源27户,生活源153户、农业源1303户,分布在全县24乡镇219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全县环境监察和监测工作量大面广。

特别是葫芦是渭河的一条支流,是我县的“母亲河”源于西吉月亮山,全长269.3公里,其中县境53.5km。

流域内污染企业分布线长面广,工作量大。

中央2008年度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项目,农村空气自动监测站点项目甘肃站自动监测系统日前在我县建成。

该系统于4月份开始试运行,8月份通过省专家组验收后,正式投入运行。

这将为加强我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研究分析农村环境问题,加快我县绿色农业、果蔬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2.3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1、财政投入不足,无法形成有效的环境监测能力。

虽然成立了县级环境监测站,但由于财力有限,无设备,无业务用房,形同虚设,辖区内的环境监测工作都由市环境监测站进行,给市环境监测站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量,这对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在时间、质量、速度上造成了很大的局限。

2、人员编制及专业人员严重不足。

按照国家环境监测站西部三级站人员编制标准,我县环境监测站人员编制还远远不够;

现有人员的素质相对滞后于环境监测发展的水平,环境监测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当然就谈不上技术人才及科研带头人,业务素质低,对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差,监测人员能力还不能适应“说清污染源状况、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的要求。

3、是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新的污染源增多,环评监管难度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源治理任务艰巨。

4、环境应急监测能力亟待加强。

县环境监测站的应急监测能力基本处于空白,一旦发生污染事故,不能够积极响应,势必造成损失。

2.4环境监测工作面临的形势

随着环境保护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地位的明显提高,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已进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在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提升环境管理能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是新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为环境监测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明确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逐步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从单纯的减排治污,到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再到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标志着环境保护的定位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

伴随着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环境监测必将由单纯的技术业务工作转变为面向政府重大决策、面向环境管理不断创新、面向社会公众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直接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前沿性工作。

二是各级的高度重视为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提出,“要不断加强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国家环保部在推进历史性转变进程中,把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作为各级环保部门“两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周生贤部长在2008年全国厅局长会议上强调,在环境管理上应坚持“十个必须”,就是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核定排污费征收、排污申报、企业在线监测数据审核、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环境处罚、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和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污染源减排、环境状况公报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环境质量信息发布中必须依据环境监测提供的数据和报告。

2009年2月,周生贤部长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调指出环境监测工作要在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中发挥先锋作用,努力推进“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一盘棋、监测队伍一条龙、监测技术天地一体化”(“三个一”)。

新时期,随着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主战场和大舞台,环境监测必将跨入更大的历史舞台,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是扩大内需作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

国家扩大内需、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作为中央新增投资支持重点为环境监测事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必须抓紧做好环境监测项目的储备,尽快改变目前监测条件简陋、能力不足、设备老化、应急手段落后的局面。

第三章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县为目标,紧紧抓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历史性转变的要求,以保护环境、优化发展、维护权益为基本出发点,以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为主线,以区域性环境功能区划为导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以严格环境执法为手段,以能力建设为保障,加快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努力开创环境监测工作的新局面,为探索环保新道路提供有力保障,为推动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基本原则

——全面分析论证环境监测和应急体制、机制、队伍、能力、水平、手段、设备、信息化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按照“全面提升、满足需要,同步推进、突出队伍,优先机制、理顺体制,按照需求、区别对待”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规划。

——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应可查、可核。

——规划提出的各项措施要明确、具体、可行,能够确保各项指标的实现,并且可核、可查。

3、奋斗目标

总体目标:

全面适应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需要,适时、准确、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各类污染源各种污染物排放情况;

及时预警敏感区域环境质量变化;

满足为维护环境安全和群众环境权益对环境监测和环境应急监测的需要。

近期目标: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的政策支持,大力推进环境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机构标准化建设要求,增加监测人员人员编制,配备设备,达到国家级西部站三级标准要求。

通过标准化建设,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监测装备精良,监测力度显著加大,监测行为和程序完善规范,为快速反应和应急事件处置提供精确的环境监测数据,为我县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远期目标:

加强能力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依靠科技进步与机制创新,提高环境监测自动化、信息化和规范化水平。

到2020年,基本形成较为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确保环境监测技术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努力把我站建设成为业务能力强、仪器设备先进的环境监测站。

第四章主要任务

1、环境保护的远景目标

2010--2020十年间,通过深化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内容,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工业污染源得到全面控制,城市和农村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初步构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满足小康社会的建设要求。

到2020年,葫芦河达到Ⅲ类控制水质标准;

环境空气控制在二级标准之内;

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达到各功能区划分标准要求。

初步形成具有完善服务功能的生态环境,遵循循环经济理念的产业体系,持续协调的发展环境,和谐优美的生活环境。

到2015年,葫芦河地表水达到水质功能划分要求,大气环境质量控制在二类区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分别达到城区噪声功能划分标准和要求,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完备。

农村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开始恢复。

环境监管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确保辖区内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具体奋斗目标为:

①环境质量指标

●水环境:

──县城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农村人饮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水域标准。

──葫芦河控制断面水质指标达到或好于II类标准的占70%以上,基本消除劣III类水质。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大气环境:

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控制在二类区标准

──二氧化硫年均值小于0.06mg/Nm3

──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小于0.10mg/Nm3

──二氧化氮年均值小于0.04mg/Nm3

──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小于0.20mg/Nm3

●声环境:

达到城区噪声功能区划分标准和要求

──区域环境噪声小于55分贝

──交通干线噪声小于70分贝

②县城环境保持目标

──医疗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医疗垃圾全部焚烧,无二次污染。

──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80%以上。

──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5dB(A)以下。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空气中TSP日均值、SO2日均值、NOX日均值分别达到0.03、0.02、0.04mg/m3。

③农村环境保护目标

努力使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有所改善,种植和养殖废物排放得到基本控制,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初步建立农用化学品环境安全体系,使重点区域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有所减缓。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水排放达标率达到80%以上,粪便资源利用率达到95%以上。

──提倡使用高效、低毒和低残留农药,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左右,禁止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使用。

──地膜回收率达到75%以上,可降解地膜使用率达到40%以上。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率达到40%以上。

④生态环境指标

──森林覆盖率大于24%。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8m2。

──畜禽粪便处理(资源化)率大于90%。

──秸杆综合利用率大于70%,农用薄膜回收率大于75%。

──化肥和农药使用强度每公顷分别小于300公斤和2.5公斤。

⑤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指标

──完成环境应急体系建设。

──完成环境信息网络工程建设。

整合网络和数据资源,集环境管理办公自动化、GIS、多媒体环境信息应用和环境管理业务辅助决策等功能于一体,形成基础信息网络平台。

──完成环境保护培训基地建设。

──完成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

按照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西部二级站建设标准。

──完成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达到国家西部三级站建设标准。

⑥污染防治指标

──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全部得到安全处置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大于70%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大于90%

──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90%、95%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

——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率100%

2、环境监测任务

一是按照“技术立站,科学监测”的要求,完善以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和环境信息支撑为核心的环境监测网;

完善以水环境质量,空气质量、声环境质量、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为主,生态环境质量、农村环境质量为辅的环境监测体系;

增强环境监测数据的时空代表性;

加强综合分析评价研究和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提高环境监测报告综合分析水平,为全面、准确地说清我县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奠定基础。

二是全面开展辖区内的空气、地表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噪声、酸沉降、雾尘、土壤、生态/生物、农村环境质量、污染源等各种要素质量状况的经常性监测、分析、收集、储存和整理监测数据资料等任务,定期向有关部门呈报本辖区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动态的技术报告,加大对排污企业污染物排放状况定期或不定期的监视性测定力度,建立健全污染源档案,加强污染源管理,为环境监测执法提供充分的数据。

三是把农村环境监测作为新时期环境监测的重要方面,统筹城乡环境监测工作,把农村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监测的新领域,切实做好环境监测“下乡”,加快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为农村环保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对已经列入中央农村环保资金“以奖促治”的村镇要全面开展环境质量监测;

对于矛盾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村镇,要针对突出环境问题,开展专项环境监测,逐步摸清农村环境家底。

(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环境管理需求,努力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监督执法提供有效证据,为环境科研提供翔实数据,为社会公众提供准确信息。

全面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污染减排工作服务;

要深化环境质量监测,客观反映环境质量状况,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

强化环保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等监督性监测工作,为日常环境执法监督提供依据。

(五)加强环境监测技术装备能力建设,促进环境监测的现代化

以环境质量和污染源例行监测、预警和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为重点,增加自动化监测、应急监测及生态监测技术装备的投入,切实提升环境监测技术装备水平,促进环境监测的现代化建设。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监测人员素质

加强对监测人员的能力考核和技术培训,完善监测人员培训制度、持证上岗制度。

培养环境监测领域的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基本形成业务精通、结构合理的环境监测人才队伍体系。

争取扩充监测人员编制、合理调整人员结构。

完善环境监测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发现人才、留住人才和人才成长、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七)加强应急监测系统建设,提高环境污染事故预警能力

加大环境应急监测设备的投入,配备必要的应急监测仪器和安全防护设备,提高应急监测仪器设备装备水平。

针对本地区的环境特点和污染源现状,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案,加强应急监测新技术的培训。

开展应急监测演练,培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反应迅速的应急监测队伍,切实提高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预警和处置能力。

第五章重点建设项目

1、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

一是按照环境监测西部三级标准化建设要求,积极落实监测用房、实验室装备问题,加强仪器装备和技术储备,购置多套先进的环境应急监测设备,提高环境应急监测响应能力。

监测用房是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必备的基础之一,特别是实验室用房、大气、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用房是环境监测机构的基础条件,应予以重点保证。

其中,实验室用房应不低于1000m2,行政办公用房人均不低于15m2,监测业务用房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实验室建设要求,做好水、电、通风、防腐蚀、紧急救援、恒温等设施。

行政办公用房要配备桌、椅、柜等办公设施,配备传真机、复印机、互联网登陆设备等(详见表1、2)。

二是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工作制度》、《环境监测工作程序》、《环境监测报告制度》、《政务公开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环境监测机构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统一监测程序,规范监测行为。

三是以质量控制考核和质量监督为主线,强化质量管理工作。

从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拓展到空气、污染源等多领域的质控考核和质量监督,从实验室质量控制发展到初步开展全程序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四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目标,深入开展环境监测基础性、应用性和前瞻性技术的研究,拓展监测领域,提高监测系统的整体技术水平,力争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五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建设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监测站人员编制应不少于15人,其中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75%,中级以上技术人员占技术人员总数比例不低于50%。

计划实施时间:

2011~2013年。

估算投资:

413万元

表1环境监测站必须开展的监测项目年度计划

序号

监测项目名称

2011年

2013年

2015年

一、水与废水

1

水温

2

pH

3

电导率

4

溶解氧

5

高锰酸盐指数

6

化学需氧量

7

五日生化需氧量

8

氨氮

9

总磷

10

总氮

11

铜锌镉铅镍、钾钠钙镁

12

氟化物

13

14

15

16

六价铬

17

氰化物

18

挥发酚

19

石油类

2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21

硫化物

22

粪大肠菌群

23

硫酸盐

24

氯化物

25

硝酸盐

26

铁、锰

27

色度

28

悬浮物

29

总余氯

二、环境空气

30

二氧化硫(自动)

31

二氧化氮(自动)

32

可吸入颗粒物(自动)

33

二氧化硫

34

二氧化氮

35

总悬浮颗粒物

36

37

三、废气

38

烟尘

39

粉尘、颗粒物

40

黑度

41

42

氮氧化物

43

44

氯化氢

45

氰化氢

46

硫酸雾

47

铬酸雾

48

氯气

49

油烟

说明:

带☆的项目表示需要具备监测能力。

本标准仅列出部分必备的监测项目,其他监测项目应根据自身的要求来开展。

表2 

 

环境监测站部分仪器和装备配置年度计划

设备名称

pH计(现场用)

溶解氧仪(现场用)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红外测油仪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离子计

测汞仪

超净工作台

降水采样器

大气采样器

颗粒物采样器

大气自动监测系统

备用大气自动监测系统

智能烟尘采样仪

直读式烟气监测仪

烟气采样器

冷藏储存装置

二级声级计

一级带频谱声级计

应急检测箱

化学防护服

激光测距仪

卫星定位仪(GPS)

台式计算机

笔记本计算机

打印机

环境监测车

原子荧光光度计

气相色谱仪

ICP光谱仪

本标准仅列出部分仪器设备和装备,其他仪器设备应根据监测项目的设置来配置。

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

新增空气自动监测站点,主要监测空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硫、氨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并同步监测气象参数和大气能见度。

实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自动化,县域内空气实时监测和数据传递。

2015~2017年。

估算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