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市长市委全委会讲话doc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979296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市长市委全委会讲话doc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市长市委全委会讲话doc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市长市委全委会讲话doc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市长市委全委会讲话doc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市长市委全委会讲话doc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市长市委全委会讲话doc文档格式.docx

《古市长市委全委会讲话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市长市委全委会讲话doc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市长市委全委会讲话doc文档格式.docx

中心城区面积达14.8平方公里,人口达15万,城镇化率达46%。

4、群众生活不断改善。

城镇居民收入由2005年的7664元上升到12000元,年均增长9.4%;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391元上升到5390元,年均增长9.7%。

“十一五”期间,取消了农业税,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免费,城乡低保、新农合、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

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2.4亿元,其中地方配套2.4亿元。

5、城乡面貌不断改观。

城区道路面积由167万平方米增加到270万平方米,形成六纵六横的网络体系,有力推动了城市东进北移南扩;

全省县级一流行政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人民公园改造三大标志性工程先后投入使用,全面提升了城市品位。

加大集镇和新农村规划建设力度,集镇规划覆盖率达81%,村庄规划覆盖率达90%,全市495个新农村建设点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十二五”规划是指导我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规划的依据,关系瑞昌今后五年的发展方向。

规划编制要“立足于打基础、立足于上项目、立足于大发展”,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要求,结合瑞昌实际,按照“更加解放思想、更加扩大开放、更加加快发展、更加珍惜环境、更加注重民生”的总体要求进行编制,真正体现规划的原则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以“一城两区”为主战场,以强工兴城为重点,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瑞昌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奋斗目标:

一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10亿元,年均增长30%;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29%。

二是经济质量明显提升。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产比达到7∶65∶28。

三是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

到2015年,“一城两区”格局基本形成,城镇人口达到26万,中心城区人口超过20万,城镇化率达到55%。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分别突破1万元、2万元。

(三)“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1、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经济总量。

集中力量打造码头工业城,充分发挥沿江优势,加快推进码头安置区、110千伏变电站、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理文造纸等在建项目。

促进产业集聚,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四大产业集聚发展。

壮大骨干企业,加快培育一批产业领军企业,努力构筑工业发展脊梁。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开辟工业小区,建立创业基地,推动全民创业。

2、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品位。

加快融入九江中心城区,发挥近城优势,策应大九江建设,扩大同城效应。

加速“一市两区”相向发展,依托瑞码大道,高起点规划建设城市精品工程和生态景观工程。

加快发展城市现代服务业,支持武九高铁建设,争取西海至瑞昌高速公路、瑞昌至武穴长江大桥建设,不断推进以中心城区为龙头的城镇建设,形成一批设施相对完善、产业繁荣兴旺、区域人口集聚的中心集镇。

3、切实加强“三农”工作,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以二级公路为重点,全面完成市区至南义、肇陈、横立山三条公路改造升级,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依托农业五站合一,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着力培育现代新型农民,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大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

4、以统筹发展为重要原则,促进各项工作进位争先。

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民生投入,着力实施一批重大民生工程,继续扩大就业,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增加教育投入,发展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快体育场馆建设步伐,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促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积极推进生态建设,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和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加强群防群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5、把加快瑞昌发展作为共同追求,形成进位赶超的强大合力。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坚决执行干部选拔四项监督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社会力量。

营造干事创业的深厚氛围,以真干事为使命,以会干事为责任,以干成事为光荣,把心思放在干事创业、造福人民上,把本领施展在抓发展、促和谐上。

二、关于2010年经济工作的基本情况

2010年是瑞昌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紧紧围绕“两区互动、强工兴城”战略,以“决战工业300亿”为主线,强力推进项目建设“2112”大会战,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成效体现在八个方面:

1、经济总量实现“三个强势攀升”。

一是财政收入强势攀升。

总收入“跨七过八攀九”,可确保完成9亿元,同比增长41.7%,有望达到9.36亿元,同比增长47.3%;

地方财政收入确保完成5.6亿元,同比增长42.1%,力争完成5.7亿元,同比增长45%。

二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强势攀升。

在上年突破百亿大关的基础上,预计可完成144亿元,同比增长37%,比去年净增39亿元,增幅高于去年10个百分点。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强势攀升。

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同比增长33.2%。

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0.1亿元,竣工投产亿元项目8个,完成投资7.02亿元,是去年的26倍。

2、工业经济呈现“三个喜人变化”。

一是传统产业变化喜人。

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建筑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0家,机械船舶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9家,纺织服装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5家,矿冶化工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3家,四大产业总产值占全市总量的85%,四大龙头企业全部实现税收过千万。

二是新兴产业变化喜人。

理文250万吨包装纸、30万吨生活用纸项目填补了我市新兴造纸产业的空白;

香港华润装机20万千瓦、北京龙源15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的成功落户,开创了我市电力产业的先河。

三是园区面貌变化喜人。

工业园区作为工业经济的主战场。

码头工业城启动了江州东路、镇南路、梁公大道、滨江大道等道路建设工程,以及110KV变电站、安置区等配套建设。

基本完成了城区工业园四条道路和1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凌珂针织、高秀园艺、华瑞化纤等项目厂房建设。

3、城市建设取得“三个显著成效”。

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取得显著成效。

全年开工或续建城市建设项目达57个,总投资30.2亿元,杭瑞高速、瑞码快速通道、南环路、浔阳东路、杨林大街改造全面竣工通车,赤乌中路、北环路东段、龙泉路、公园路、安定湖和护城河改造等项目正抓紧建设。

二是房地产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批准商品房预售面积5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4.1%,销售商品房面积5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3.1%。

房地产开发价格平稳回升,实现税收1.4亿元,增长39.8%。

三是城市经营取得显著成效。

完成土地收储14宗287.4亩,储备土地总量达到2016.9亩,成功出让土地967.6亩,其中商业用地423.6亩,实现土地收益6.46亿元,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征地拆迁提供了资金保障。

4、项目建设凸显“三个主导作用”。

一是在扩大投入上发挥了主导作用。

开展了“2112”项目大会战,列入调度的10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0亿元。

项目平台投入力度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7.6亿元,是去年的4.7倍。

二是在增强后劲上发挥了主导作用。

理文造纸、亚泥五六期、沃土复合肥等列入省重点调度,江联造船扩改工程基本完工,码头110KV变电站进展顺利,为发展积蓄了强大的动力。

三是在创新服务上发挥了主导作用。

成立了码头工业城项目建设前线指挥部,由9名处级领导任正副指挥长,抽调300余名机关干部投入到项目建设一线,项目建设强力推进。

5、开放型经济出现“三个重大突破”。

一是项目引进实现重大突破。

新引进工业项目37个,合同资金186亿元,可用“155”来概括,就是1个百亿元项目,即理文造纸;

5个10亿元项目,即30亿元的多元金属镍、26亿元的亚泥五六期、16亿元的华润风电、10亿元的沃土复合肥、10亿元的龙源风电;

5个亿元项目,即6亿元的凌珂针织、5亿元的蓝谷新能源、1.4亿元的鸿丰混凝土、1.2亿元的怡美纺织、1亿元的高秀园艺。

二是利用外资实现重大突破。

实际利用外资5991美元,增长75.5%,其中,现汇进资5276万美元,位列九江市第一、可望挤进全省前五。

三是项目储备实现重大突破。

全力跟踪、高效对接国电集团、亿通集团、喜得龙公司等重大项目,如对接成功,将实现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更大突破,仅国电集团一期就将投资80亿元,建设总装机达240万千瓦的电力项目。

6、统筹发展取得“三个长足进步”。

一是农业和农村工作长足进步。

农业生产持续丰收,粮食总产1.74亿斤,油料总产3.7万吨,油菜集中育苗、高产创建和“一菜两收”经验全省推广,小龙虾、水梨、生猪、山药、蔬菜等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新农村建设、垃圾处理和农村公路建设继续保持九江市先进行列,造林绿化和森林防火分别受到省级表彰。

二是社会事业长足进步。

启动21个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整合城区教育资源,教育布局更加合理;

成立了全省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瑞昌剪纸喜获“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铜奖,由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拍摄的电影《今天我出警》在我市成功开机;

新中医院投入使用并取得良好社会效应,投资810万元改建或新建9家卫生院业务用房和20个村级卫生所。

三是第三产业长足进步。

商贸、旅游、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全省县级规模最大的商贸城——联盛国际商贸中心快速推进,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扎实开展“家电下乡”活动,瑞昌剪纸作为旅游商品一大品牌精彩亮相上海世博会。

7、改革攻坚做到“三个全面推进”。

一是国企改革全面推进。

在去年筹资1亿元完成17家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基础上,今年又启动了7家非工业企业改革工作,化解改制企业银行贷款4300万元;

赛湖农场完成20家工商企业改革,安置职工达662人。

二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在范镇等7家中心卫生院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推进卫生综合改革,实行以岗定人,全员聘任;

推行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投入资金3400万元,建立并完善了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保障机制;

率先在九江地区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建立个人健康档案7万余份。

三是农技推广改革全面推进。

全面推进乡镇农业“五站合一”工作,积极构建市、乡、村、组四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体系,着力提升服务“三农”水平,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现场会与会代表专程莅临瑞昌参观考察。

8、民生事业实现“三个继续加大”。

一是民生资金投入继续加大。

投入民生资金5.2亿元,同比净增4400万元,全面实施8大类77项民生工程,民生工程排名九江市前列。

二是民生保障范围继续加大。

3.3万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年征缴基金1.05亿元;

1.2万人达到离退休年龄,年发放养老金1.6亿;

3.6万人参加医疗保险,年征缴基金2376万元;

30.65万农民参加新农合,2.6万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983例、唇腭裂手术58例;

新增城镇就业934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8533人、免费开展就业培训9266人。

三是民生保障能力继续加大。

整合资金1000余万元,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改建;

投入资金2600余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工程,解决6万群众饮水问题;

投入资金200万元,提高了村干部基本待遇;

新建保障性和棚户区改造安置性住房2553套,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

制定出台了《瑞昌市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670余名被征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

同志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项目推进速度不快,签约落户项目多,开工投产项目少;

城区项目征地拆迁工作进展缓慢,项目推进速度不理想;

外贸出口增长不快,在九江排名靠后;

群众越级上访现象呈反弹之势,城区发生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刑案,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不断增大。

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切实加以解决。

三、2011年经济工作安排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瑞昌“三年决战工业300亿”的关键之年。

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为“十二五”奠定良好开局,推进瑞昌赶超发展、争得瑞昌在九江乃至全省的应有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纵观当前的发展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机遇多于挑战,希望大于压力。

机遇和希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宏观政策优势更加凸显。

国家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基本面和宏观经济政策没有改变,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国家的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

一方面,随着杭瑞高速和瑞码快速通车的竣工通车,改变了我市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缩短了瑞昌与省会城市间的距离,有利于我市更好地融入“大九江”发展格局。

另一方面,随着南昌至武汉城际高铁的全线贯通,我市承东接西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到南昌仅45分钟,到武汉仅70分钟,加快了我市与武汉、南昌两大都市经济圈的融合。

三是园区平台优势更加凸显。

随着码头工业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建成范围的不断扩大,一批落户项目将在近期先后开工,一批在谈项目将陆续落户,标志着我市沿江开发步入良性轨道,园区平台优势正在得到逐步发挥。

可以说,我们面临着发展的难得历史性发展机遇。

根据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体会议和九江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和要求,2011年我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紧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利机遇,深入推进“两区互动,强工兴城”战略,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着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明年,重点是持之以恒抓好六项工作:

1、持之以恒抓好新型工业化。

要继续巩固工业主导地位,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

一是着力壮大支柱产业。

支持和引导四大支柱产业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努力形成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亚泥五六期建设,扶持江联公司快速发展,努力将瑞昌打造成长江南岸有影响力的建材、船舶产业基地;

支持凤竹棉纺新上6万锭瑞士卡摩纺技改项目,促其产能达到12万锭,力促凤竹纺织申报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

扶持华瑞三期扩建、恒信漂染生产线改造、玫瑰纺织技改扩能等技改项目;

促进纺织行业向鞋、帽制造业延伸,改进矿冶行业提炼工艺,促进矿冶行业向深加工、精加工转移。

二是着力抓好项目引进。

紧盯大型国企、跨国集团、上市公司,力争引进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节能环保的高科技项目。

要重点盯紧辽宁方大、国电五期、亿通集团、喜得龙等一批重大项目,实现招商引资工作连锁反应和井喷效果。

三着力抓好项目服务。

全力做好理文造纸、亚泥新厂、沃土复合肥、蓝谷新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征地拆迁安置、项目报批、“七通一平”等工作,确保明年2月份前完成理文征地拆迁工作,春节前土地款发放到位;

加快亚泥新厂区土地平整,积极协调好输油管道和11万伏输电线路的改建,确保2012年建成投产。

全力帮助企业化解土地报批、融资、用工等难题,为企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四是着力抓好园区建设。

高质量完成镇南路东延建设,启动梁公大道北接、滨江大道、理文路、经五路、经六路、陶瓷基地北干道、梁公大道南延、亚泥东大门和北大门等9条道路建设;

优化《码头工业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码头工业城二期规划;

加快推进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确保明年1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投入使用;

盘活园区闲置土地,努力实现“无闲置土地、无闲置厂房、无闲置设备”目标,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形成主导市域经济发展的“马赛克”。

五是着力扶持中小企业。

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办证、办照等全程代理一条龙服务,在技术支持、融资指导、人员培训、信息查询、劳动用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

规范投资担保公司运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持之以恒抓好新型城镇化。

紧紧围绕“三年城建投入30亿”目标,再掀城市建设新高潮。

一是抓好“两门”改造。

东大门以安定湖改造一期、休闲公园、景观水岸工程为基础,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引资建设高档住宅小区,启动体育中心建设,将安定湖打造成为展示瑞昌形象的一流新区;

西大门以杭瑞连接线和城西客运站建设为重点,完善周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为九武城际高铁客运站建设创造条件,引资开发建设总部经济区、高档住宅、生态旅游等项目,拓展瑞昌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西建设品位。

二是抓好“一园一河”建设。

聘请国内一流设计专家,高标准搞好天嗣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工作,突出瑞昌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适时启动天嗣山森林公园开发和建设,形成与安定湖公园相映成趣的良好格局。

充分利用瀼溪河水系和岸线,搞好沿岸景观设计,启动瀼溪河改造升级,打造沿河景观,营造“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水岸特色,增强城市的灵气和韵味。

三是抓好“两路”开发。

以瑞码大道和南环路建成通车为契机,高标准推进瑞码快速通道、南环路绿化亮化工程,真正将瑞码大道、南环路建设成为瑞昌的样板工程和标志性工程。

以瑞码快速通道为重点,发挥沿湖滨水效果,包装沿赤湖景观带开发项目,引进外资启动沿湖文化旅游、水上娱乐、休闲度假、生态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

以南环路为重点,启动南环线以北地块详细规划,完善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做活做旺人气财气,加大周边土地开发和经营,引资建设中央商务区、高档写字楼和总部基地,将南环路打造成贯通东西两大门的桥梁和纽带。

四是加强“两个管理”。

一方面,加大违法违章建筑管理,对城区、码头工业城范围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严厉打击违法违章建设行为,从源头上制止和杜绝违法违章建筑;

另一方面,巩固省级文明卫生城创建成果,大力整治城区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行人不走斑马线等不文明行为,坚持24小时保洁,营造舒适、整洁、文明、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

3、持之以恒抓好农业现代化。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一是要把产业发展好。

突出创品牌、上规模,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民增收能力。

巩固粮食、油料、棉花等传统产业,做大生猪、小龙虾、山药、水梨等特色产业;

突出深加工、促增效,整合农业产业化资金,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培育和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切实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突出建基地、带农户,重点打造南义油菜、横港水稻、南阳山药、横立山水梨、赛湖供港蔬菜等10个产业示范基地,提升基地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二是要把新农村建设好。

按照“标准不降、要求更高、效果更好、建好新点、巩固老点”要求,以“三清七改五普及”和“三绿一处理”为重点,狠抓新农村建设点、乡镇集镇、主要公路沿线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抓住全省“农业田水利基本建设年”活动有利机遇,争取中央和省专项资金,重点做好湖泊水利血防规划,人饮工程“千吨万人”工程规划,全面完成50座小

(二)型水库和1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三是要把生态保护好。

扎实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完成新增造林面积4万亩,以城市绿化为重点,努力打造成城市绿化精品;

以园区绿化为重点,努力争创省级生态示范工业园;

以通道绿化为重点,按照适地适树、美观大方、赏心悦目的绿化理念,重点将瑞码大道和南环路打造成精品工程;

以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为重点,在宜林地段栽植防火树种,确保完成6000亩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

四是要把集镇美化好。

围绕“一个市域副中心镇、四个组团中心镇”的城镇发展定位,全力推进集镇建设。

依托码头工业城园区,以工业发展带动集镇建设,使码头镇成为主城区的副中心;

加大南义、肇陈、范镇、高丰、横港、夏畈、黄金等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努力成为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组团中心集镇。

扎实推进乡镇创业小区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就近创业,鼓励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让乡镇创业小区成为工业园区的孵化园和成长地。

4、持之以恒抓好民生工程。

坚持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最大追求,使发展成果普惠全市人民。

一是加大帮扶救助力度。

加强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差水平;

提高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户年供养标准,确保全市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5%以上;

扶持农村敬老院建设,确保高丰敬老院通过省级五星级敬老院验收。

提高重点优抚对象和参战参试人员生活补助标准,推行重点优抚对象“一站式”医疗费用结算机制。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人均增幅10%,人均月增加140元的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深入推行养老保险扩面工作,让基本养老保险惠及更多人群。

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确保参合率达到92%以上,资金使用率达到85%以上。

争取政策,确保进入全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构建覆盖全市的社会保障体系。

进一步扩大大病救助范围,对全市所有符合救治条件的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免费救治。

在做好各项民生工作的同时,根据财力增长幅度,适时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福利待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