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 单元集体备课记录最新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79148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 单元集体备课记录最新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 单元集体备课记录最新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 单元集体备课记录最新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 单元集体备课记录最新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 单元集体备课记录最新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 单元集体备课记录最新版Word格式.docx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 单元集体备课记录最新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 单元集体备课记录最新版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 单元集体备课记录最新版Word格式.docx

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商是三位数;

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商是两位数。

第5页练习一第2题,安排这样的估算有两个目的,一是进一步巩固除法计算法则;

二是熟练除法的试商。

4.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先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后用纯文字叙述的方式呈现。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过程,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有关年、月、日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如平年与闰年、大月与小月、上半年与下半年、四个季度等。

年与月、月与日、日与时之间的进率也各不相同。

1.以年历卡为学具,组织多种学习活动,发现规律,获得知识。

教学年、月、日的知识,以2005年年历为学具,依次组织了四项活动。

一是在年历卡上找自己的生日,激发兴趣,学会看年历卡。

二是观察年历,交流发现,突出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都同样多。

三是把各个月的天数填在一张表格里,初步了解每个月有几天,看到多数月有31天,少数月有30天,个别月是28天。

引发把月份按天数分类的愿望。

四是接受大月、小月的知识,知道一年里有几个大月,是哪些月;

有几个小月,是哪些月。

2.逐渐发现平年与闰年的规律。

教学平年与闰年的知识,采取“发现”与“接受”、质疑与解疑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三项连贯的学习活动。

第一项活动是观察2004年和2005年2月的月历,发现这两年的2月的天数不同,并产生疑问。

在此基础上接受平年与闰年的知识。

第二项活动是观察1997~2008连续12年的2月的月历卡,发现连续的四年里只有1个闰年,还有三个平年,并对此产生兴趣。

在此基础上教学判断平年和闰年的一般方法——把公历年份除以4。

第三项活动是阅读教科书第20页的底注,了解对整百年是不是闰年的判断方法。

3.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

“生日快乐”是一次有专题内容的操作型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分三段编排。

首先是相互“猜生日”,这是一段游戏活动。

用间接的方式介绍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让同伴直接说出那一天。

在间接与直接的互换中应用年、月、日的知识。

三、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合作意识。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能够区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并能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解决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首次教学平移与旋转,对它们的认识只能是初步的,只要求结合实例认识,不进行抽象的描述,更不下定义。

在方格纸上平移的图形应该是直线图形,而且是比较简单的图形。

只要求平移一次,或是水平地左、右平移,或是竖直的上、下平移。

1.认识平移、旋转的教学活动。

为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教材设计了“观察”“判断”“寻找”“表示”四个教学活动。

首先是观察例题里两组物体运动的图片,体会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第二项活动是凭籍对平移、旋转现象的初步感知,继续观察其它物体的运动,丰富感性认识。

“想想做做”第1题提供了九个物体的运动情境,让学生判断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运动是旋转。

这道题有两个作用,一是体会平移、旋转是常见的运动,二是加强对平移、旋转运动的体验。

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第三项活动是“想想做做”第2题,寻找生活中见过的平移、旋转现象。

设计这项活动有两个目的,一是培养用数学眼光看待、理解、描述生活中常见现象的习惯和能力,二是检验学生是否正确体验了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第四项活动是用手势表示平移和旋转,这是对这两种运动现象的感性认识的一次概括,概括方式的特点是不用语言,用动作表示。

在学生手势表示时,既鼓励创新与多样,也要注意正确。

2.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教学活动。

这部分内容分两个层次教学。

第24页下面的一道例题是看懂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分两步进行。

另一个层次是第25页“试一试”,在方格纸上平移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体会:

要平移图形,只要平移它的各条边;

要平移边,只要平移它的端点。

从而整理平移图形的一般方法:

先平移各个顶点,把相邻顶点连线,围成与平移前完全一样的图形。

在安排图形平移的练习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平移的图形要简单,边数不宜多,不要出现曲线图形;

二是平移的距离要稍远些,防止图形平移前后有重叠的部分。

三、单元重点难点:

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格数,并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本单元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

具体的内容有:

口算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几千几百(或几千)。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过程,会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并会简单的估算。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或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学生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口算教学注意三点。

①两位数乘10的口算,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在交流时倡导算法多样化,通过评价优化算法。

②“想想做做”第1题配合“试一试”,继续引导口算思路,巩固算法。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同组两道题的联系。

③“想想做做”第2题教学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后面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作知识准备。

把这种题的口算与已有的口算经验联系起来,有助于形成稳定的知识结构。

2.笔算教学注意四点。

为了达到目的,教学时要营造探索新问题的氛围,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策略解决新问题。

要评价学生的各种方法,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尤其是“蕃茄”的思路与方法要让全体学生理解和接受,因为这种方法与竖式计算的步骤已经十分接近了。

3.估算教学注意两点。

①要仔细分析每种估算的思考。

清楚各种估算方法的特点,体会好方法,从而自觉运用这种方法。

②估算意识和习惯的培养贯穿在估算教学的全过程里。

4.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注意三点。

本单元虽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授内容,仍然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许多实际问题让学生解答。

①要结合一步计算的问题,特别是表格形式呈现的问题,概括数量关系,提升认识。

②要充分挖掘已知条件之间的联系,提出不同的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解题思路。

③要重视多领域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如第37页第6题。

四、单元重点难点: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第30~32页)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是学生首次遇到需要分两步进行计算的类型,所以很容易犯错误。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教科书中,初步学会了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物体,用图形表示看到的形状。

本单元继续从这些位置观察由4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1.摆和看是例题的基本教学活动,比较视图使活动更具挑战性。

例题十分清楚地要求:

先摆一摆,再从正面、侧面、上面看一看,安排先摆有两个目的,一是使学生有可观察的物体,防止以看实物图代替看物体的现象发生,把观察物体落到实处。

二是通过摆,直观感受物体的形状。

2.按照视图的要求摆出相应的物体,发展想象力。

依据平面图形想象和创造立体,是培养空间观念的教学活动。

要让学生独立地摆出物体,经历“研究视图—构思摆法—摆出物体—观察验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研究视图和观察验证这两个环节给予调控。

“研究视图”是分析视图的形状与结构,弄清楚它是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从而构思摆法。

“观察验证”是从指定的哪个面去观察摆成的物体,它是否具有规定的视图,通过观察确认或修改摆出的物体。

3.对“想想做做”第5、6两题的说明。

这两道题是体会实物图中那些不容易看到或者不能直接看到的正方体。

第5题左图里有一个正方体在后面,被挡着不容易看到;

右图有一个正方体在后面的下方,不能直接看到。

第6题的图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体会这些正方体的客观存在,有利于空间想象。

两道题的教学活动是有差别的。

第5题是先看图照样子摆,在摆的时候体会那一个正方体的存在。

第6题是先数,在数的时候感受那一个正方体的位置。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千米和吨都是常用的计量单位,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但是,这两个单位与学生的生活有些距离,他们对这些单位不够熟悉。

因此,教学千米和吨,首要任务是体会千米和吨,感知1千米有多长、1吨有多重,建立1千米、1吨的初步观念。

学生是否体会了千米和吨,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检验,一是能否联系实际,举身边的例子说说1千米大约是多长、1吨大约是多重;

二是能否在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里正确使用千米和吨。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使学生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情感。

1.认识千米、吨的线索和活动。

首先,在现实的情境里引出千米和吨,让学生感受它们都是较大的计量单位。

接着,扩大感知背景,继续体会千米和吨,积累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

2.在应用计量单位时,进一步体验单位。

解答实际问题,也有助于体会千米和吨的应用,从而丰富生活经验。

如计量河流、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计量卡车的载重量、鲸鱼等大型动物的体重,要用吨作单位。

随着经验的积累,对计量单位的感受也会深刻。

3.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千米。

“了解千米”这次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走走看看”。

通过走100米要多少步和多少分钟,推算走1千米的步数和时间,借助步数与时间体验1千米的长度。

还组织在离开1千米的地方大声说话,试试能听到吗?

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有了这些数据和经验,就能在日常生活中估计1千米。

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及简单的单位换算。

感知1千米和1吨。

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教学轴对称图形,首先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这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内容与要求。

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具有对称特征,自然界有许多对称现象,联系实际教学轴对称图形离不开这些对称的物体和现象。

初步认识对称的物体或现象,感受对称的奇妙与对称美,都有利于轴对称图形的教学。

教学重点是轴对称图形。

编写的一篇“你知道吗”介绍了许多对称的昆虫、对称的自然现象、对称的著名建筑,有拓宽眼界、丰富知识,激发兴趣的作用。

“奇妙的剪纸”是一次操作型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剪出图案或花边。

1.先感受物体的对称,再体会图形的对称,加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为什么先教学对称的物体?

有三个原因。

一是对称原先是生活中的概念,随着概念在各个学科的深入应用,概念也就逐渐分化和严格。

在数学里就有中心对称,轴对称和平面对称三种情况。

二是许多轴对称图形就是对称物体某个面的图形,认识对称的物体为认识轴对称图形提供宽广的现实背景。

三是可以组织对称的物体与轴对称图形的对比,使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清晰、准确。

2.做轴对称图形,加深体验。

教材里安排了三次制作轴对称图形的活动。

第一次是第57页例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制作。

第二次是第58页第3题,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组成轴对称图形。

第三次是剪纸,做出轴对称图案或花边。

这三次制作的目的,都是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

教学第57页例题要注意四点。

一是适当出示一些材料,如纸和剪刀、钉子板和线、水彩画颜料和白纸,通过材料给学生启发,打开创作的思路。

二是在制作前提醒学生想一想,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在制作后看一看,做出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把数学概念贯穿在制作活动的全过程中,达到加强体验的目的。

三是不要限于教科书里的几种制作方法,鼓励学生创新。

四是加强作品的交流与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想想做做”第3题要注意两点。

一是让学生独立地画,在画的过程中体会画的方法。

二是通过交流明白制作的要领:

先画出图形另一半的各个顶点,再连成图形。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参加人员XXXXXXXXX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

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分数,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本单元继续认识分数,要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教学内容的编排是第64~67页教学整体的几分之一,第68~72页教学整体的几分之几,练习七是整个单元内容的综合练习。

1.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这个整体里的一份或几份;

2.应用对分数的理解,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

1.举一反三,教学几分之几。

2.求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个,进一步体会分数的意义。

第66页例题求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个,第71页例题求整体的几分这有多少个。

解决这些问题,要联系具体的材料解释分数的含义,并根据分数含义进行操作或列式计算。

所以,起进一步体会分数意义的作用。

教学两道例题要注意三点。

一是抓住分数的意义引导思考。

学生经历“说分数意义—实物操作—列式计算—回答问题”等一系列学习活动。

二是让学生动手分一分。

动手操作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往往分一分就得出问题的答案,教材为学生创造了动手分一分的条件,也多次提出分一分的要求。

三是本单元给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都以现实的情境图出现,不要出现纯文字叙述的应用题。

3.教学十分之几的分数,为认识小数作准备。

第70页第7~11题都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编排这些题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一是进一步认识分数。

被平均分的对象不断发展,对分数的认识也随之逐渐深化。

二是为后面认识小数作准备。

因为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份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所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需要十分之几的分数作基础。

提升前两步的学习,渗透有关概率的初步知识。

这些题要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

本单元,“会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这个整体里的一份或几份”是重点、是基础,是为“应用对分数的理解,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所服务的。

第九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

本单元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下的内容目标,一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二是体会并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三是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可见,面积的意义、面积的计量单位、面积计算公式是本单元的三大教学内容。

对面积意义的教学要重体验领悟,对面积单位的教学要重实际应用,对面积公式的教学要重探索过程。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

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能利用已有的对面积、面积单位以及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合理选择不同策略,比较、计算或估计一些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面积。

3、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1.联系已有经验,初步建立面积概念。

教学面积的意义编排了两道例题,先教学物体表面的大小是这个面的面积,再教学平面图形的大小是它的面积。

教材里没有关于面积的定义,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体会面积的含义,逐步建立面积的概念。

教材编写还有这些特点:

第一,重视培养学习能力。

第二,通过语言描述、图形表示、实物比拟等多种活动,建立各个面积单位的表象。

第三,重视用1平方厘米计量面积的实践活动。

用面积单位计量面积的实践活动,既加强了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又为探索面积计算公式打下了基础。

3、探索面积公式。

在充分操作、感受的基础上,教材安排小组讨论,清晰长方形面积与它长、宽的关系,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设计了“总结规律—建立模型—符号化”的教学过程。

4.发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学生自己推导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学生可能用类似的方法通过计算推导出来,也可能运用迁移直接得出结论。

5.经常区分周长与面积。

周长与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意义不同、计量单位不同、计算方法不同。

周长与面积是平面图形的两个不同的量,容易混淆。

因此,教材十分注意帮助学生区分周长与面积,并把这种区分安排在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里。

第十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

前几册教材里陆续教学了一些搜集、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还教学了条形图和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

本单元教学一个常用的统计量—平均数。

过去教学平均数,把主要精力放在求平均数的应用题上,没有发挥平均数在统计活动里的作用。

现在把它作为常用的统计量,突出平均数的意义和应用,尤其是在分析一组数据和比较两组数据时的作用。

而且,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也要学生经过探索而学会。

1.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为教学主线。

为什么求平均数?

平均数表示什么意思?

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求出的平均数说明了什么?

这些都是例题要解决问题。

在这些问题中,平均数的意义是重点,也是关键。

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它的计算方法和现实应用都迎刃而解。

2.把平均数的意义和应用作为练习的重点。

教材不把计算平均数列为练习的主要内容,而是继续在现实的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具体含义,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运用算得的平均数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推理、描述等数学活动,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练习九第6题里估计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找到最高的身高和最低的身高,平均数一定在这个范围里面。

先确定范围,再估计平均数要方便些。

最后算出平均数,并与估计比一比,能充实估计的经验。

第十一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一单元

本单元是第一次教学小数的知识,仅限于一位小数(小数点的右边只有一个数位),而且和买东西、量长度等具体事件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其中的数学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一位小数的意义、读写方法;

比较两个或几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一位小数加法和减法。

在这些内容中,小数的意义是重点,它是比较大小和加减计算的思考基础。

教材编排比较小数的大小与小数加减计算,也是为了加强小数的意义。

初步认识小数,不给小数下定义,不揭示比较大小和加减计算的法则,都是联系实际情境和现实问题的体验积累。

1.联系现实素材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想想做做”让学生在写小数、说小数的活动中体会一位数的意义。

第1、2、3题是一个层次的设计,都是先写出(或想到)十分之几的分数,再写出一位小数,重温例题的内容,加强十分之几的分数能写成一位小数的体验。

第4题把元为单位的一位小数说成几元几角,具体解释了一位小数的意义,体会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第5题在数轴上写相应的小数,有序地整理一位小数。

虽然没有要求学生写出分数,但学生在看数轴上的点写数时,会想到相应的分数,又一次体会了零点几表示十分之几,几点几是几和十分之几合起来的数。

2.联系小数的意义比较小数的大小。

3.根据小数的意义,探索加、减计算的方法。

“想想做做”里安排了充分的计算练习。

第5题估计小数加、减的结果比1大还是比1小,是在能进行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估计能促进对笔算的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