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的健康心理学现况与建议文档格式.docx
《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的健康心理学现况与建议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的健康心理学现况与建议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心理社會模型6
1生物成分6
2心理成分7
3社會成分7
5。
危險因素7
1被拋棄的時候7
2關系建立時候8
3文化環境建構而來的問題8
6。
共病症狀8
7。
治療方法8
8。
治療技巧9
1溝通風格技巧:
擁護謬見法、無理溝通法9
2痛苦耐受技巧:
學會全然接納9
3了了分明技巧:
不再心不在焉9
4人際效能技巧:
分辨「我想要─他們想要」、「我想要─我應該」10
5其他10
9。
資源支持與預防建議10
1家庭推廣與教育10
2BPD的社會宣傳與教育11
主要參考12
參考文献12
1.前言
邊緣型人格障礙症(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簡稱BPD)的特徵是精神上、行為上極端對立表現的同時出現。
邊緣人格因介於健康、憂鬱症、精神官能症、精神病這四者之間的邊緣,故強調「邊緣」(Borderline)的特色。
他們和一般人一樣擁有健康的部分,但因容易遇到一點小事就感到受傷,無法控制衝動的欲望,作出自我傷害、傷害他人等破壞性的行為,且這些行為會反覆出現。
(潘正德等譯,2004)。
其獨特的性格特質與人際互動方式,經常讓周圍的人感到不知該如何與他相處,這樣的情況也形成在人際互動適應上的困難。
與人互動的狀況通常也是這類型人格障礙在治療中會處理到的特殊議題(簡綾凡,2016)。
(姜瑜、江慧玲、黃政昌,2016)。
2.定義
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準則(DSM-IV)描述此種人格者對人際關係、自我形象、情感表現極為不穩定,而且非常容易衝動,常有下列表現:
1、瘋狂努力以「避免」真實或想像中的「被遺棄」。
2、不穩定而且緊張的人際模式,特徵為在「過度理想化」與「全盤否定」兩極端之間迅速變換。
3、有自我認同的困擾,自我形象或自我感受持續明顯不穩定。
4、導致自我傷害的衝動行為,例如花錢、濫交、物質濫用、暴食。
。
5、一再自殺的行為、作態、威脅或是自傷行為。
6、由於心情過激或不穩,例如:
強烈且陣發性的心情惡劣、易怒、焦慮,通常僅持續數小時,極少會超過幾天。
7、長期感到空虛。
8、不合宜而且強烈的憤怒,或對憤怒難以控制,例如常發脾氣、總是憤怒、一再打架。
9、暫時性與壓力源下,可出現妄想或嚴重的解離症狀。
2.1四個方面失調的體現
因為診斷是根據多元的標準集,所以有許多不同的BPD表型。
兩個情感性的個體可以僅在一個特徵上有重疊。
所以說,同樣診斷為BPD的個體,他們可能表現出不同的表型特徵。
雖然BPD症狀具有異質性,但BPD個體在許多方面表現出的失調具有普遍性,這種普遍性的失調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情緒失調:
情緒失調是BPD的核心特徵,以較高的情緒強度/反應性、消極情感性、情感不穩定性和情緒脆弱性為特徵。
2、行為失調:
以衝動的攻擊行為、非自殺的自傷行為或自殺行為、藥物依賴、魯莽、衝動消費和不適宜的生氣為主要特徵。
3、人際關係失調:
主要以混亂的人際關係和感知或真實的被拋棄感為特徵。
4、認知失調:
以空虛和分離感為主要特徵。
(範多芳,2016)
2.2特徵詳加說明
2.2.1脾氣暴躁、肢體衝突、酗酒、暴食
BPD在關係中常常陷入緊張、混亂、懷疑,因此情緒也容易隨之劇烈起伏。
遭遇不順心時,會突然變得沮喪、或是容易發怒、焦慮。
大部分的情況不是在亢奮、無法控制之下,就是處在悲觀、憤世、抑鬱的情緒(Kreisman&
Straus,1989/2005)。
因此,隨著情緒的起伏,控制能力低的BPD容易採取衝動的行為對外發洩情緒,例如脾氣暴躁地對他人破口大罵,與他人產生肢體衝突,或者是沒有多加考慮,就採取一些會傷害自己的行為,例如酗酒、暴食。
2.2.2毒品,混亂的人際關係
BPD通常在描述自己時,會描述出困惑、矛盾的自我形象。
他們無法明確的認同、定位自己,他們就像一個變色龍,隨著環境、他人的互動而改變對自我的認同,情緒也因此容易隨之波動。
同時,也因為自我是空洞的,所以常常難以忍受孤獨,而陷入空虛。
許多BPD為了排解空虛,容易染上對自己有害的習慣,例如使用毒品,或是陷入混亂的人際關係。
2.2.3自殘、自殺
BPD身上,特別是手上常有密密麻麻的傷痕,或是因自殺頻繁地進入醫院。
當情緒陷入極度的憂鬱、無助時,他們容易採取自殘、自殺的行為,有時候目的並非真的求死,而是一種痛苦的表達,期待他人的拯救。
許多BPD的個案表示「自殘的過程不會感受到疼痛,甚至在事後感到情緒的解脫感」(Kreismanetal。
,1989/2005)。
BPD患者也表現較高程度缺乏有效的(availability)依附對象,因此在遭遇關係的挫敗與失落時,有時會透過自殘、自殺行為作為手段來控制他人,挽回關係,再度獲得期待的關注。
然而,一再重複的自殘行為反而容易帶來反效果,當他人漸漸因為害怕、疲累、痛苦而不再願意關注時,就會促發BPD採取更激烈的自殺行為。
這樣的威脅、操弄、控制行為常常導致嚴重的關係破壞,讓伴侶、自身都陷入無止盡的傷害。
3.流行病學
許多精神醫療專業人士認為我們正處於邊緣人格的時代(Kreismanetal。
在國外,BPD的盛行率(Prevalence)約占所有人口的2%(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2000/2007)。
有研究發現,高校學生群體中BPD的患病率(Incidence)為1。
74%,存在罹患的較高風險性。
(Li,J.,&
Li,X.,2013)。
在臺灣,李文瑄(2004)指出,在人格障礙的臨床個案中,BPD佔了30%~60%。
(李文瑄,2004)
除此之外,從影響層面來看,BPD的影響範圍並不侷限於個人,有時候甚至擴及家庭的受累,或是衝擊社會的風氣(吳華,2009;
陳蓓莎,2015)。
在美國,流行病學的調查估計這種障礙影響到了16%的成人。
(Grantetal,2008;
Torgersenetal,2001)
資料顯示,在美國,BPD人群中有10%尋求門診幫助、20%接受住院治療(Grantetal,2008),大約70%的人有自傷行為(Grantetal,2008),8%到10%的人最終選擇了自殺,自殺率是其他人群的50倍。
在臺灣,方俊凱(2007)的研究更指出自殺成功比率高達10%。
BPD的診斷主要以女性為主(大約佔75%)(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2013)。
在BPD的性別差異部份,Bradley等人2005的研究指出,青少女BPD的症狀與BPD成人更為相似,而BPD青少年男孩則有更多的攻擊、破壞性和反社會表現。
(藍茜茹、徐麗明、林毓君,2015)。
4.生物心理社會模型
模型由三個成分組成,生物是指現實的生物學疾患,心理和社會是指健康的心理和社會成分。
(JGerrigRichard,GZimbardoPhilip,2003)。
從而瞭解BPD的成因。
4.1生物成分
也有研究認為因為早年經歷的創傷經驗,導致血清素分泌異常減少,影響衝動行為、壓力的調適以及適應能力,出現與BPD相關的特質(Figneroa&
Silk,1997)。
生物學基礎已有證據表明BPD患者大腦的邊緣結構的啟動閾限較低,由此他們的情感反應比一般人快而且很強烈,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
(Linehan,1993)。
目前許多的精神科醫師比較會根據生理上的觀點來理解,所以採取服用抗憂鬱藥物,使BPD在情緒、衝動行為上有所改善(Soloff,George,Nathan,1986)。
4.2心理成分
Linehan於1993年提出了BPD主要是一種情感失調障礙,BDP是情緒刺激的行為和認知反應失調是情緒不穩定的結果,進而導致扭曲的資訊加工過程,情緒有關的行為控制問題以及暈厥/僵死行為。
當這些反應成年累月發生時,並造成社交孤獨、無助、悲傷、害羞、生氣和重複的衝動行為。
這些特質和行為變得越來越頻繁,最後導致BPD。
所以說,早期脆弱性與學習歷史的相互影響塑造並維持了“自我”失調的情緒、行為、人際和認知的方面,由此形成了“邊緣性”人格。
4.3社會成分
Paris(2007)認為BPD早期發展衝突未獲適當的解決,過度的攻擊驅力伴隨焦慮容忍性缺乏,無法統整「好的自我」(goodself)與「壞的自我」(badself)的衝突,邊緣性人格根源於分離與個別化階段問題,BPD是已進入分離歷程,但卻遭到母親對其個別化需求拒絕,換言之,孩子發展已超越共生階段,但母親卻無法忍受孩子個別化的開始,不願多給感情支持,便出現BPD的危機(修慧蘭、鄭玄藏譯,2006/2005)。
另外,在無效的社會環境中,個體無法學會如何識別與調節自己的情緒以及如何承受壓力和緊張。
個人體驗的表達受到重要他人的忽視或否定、個體往往會在達到要求方面具有困難性、會表現出過分簡單地解決問題的方式以及不現實地強調積極思維。
約有三分之一的個案曾有過與重要他人分離的失落經驗(Sabo,1997)。
BPD的家族成員通常有酗酒、憂鬱或情緒不穩等特質。
因為父母的漠不關心、忽略,或是受虐、情緒表達被剝奪,他們的童年常是孤獨、受傷、被遺棄的感受(Kreismanetal。
如果就早期創傷經驗來看,確實在過去創傷經驗的研究中發現成人BPD的個案中有71%在兒童時期曾經有過身體受虐的經驗,40~50%遭到性虐待。
因此,BPD個案早期的創傷經驗可能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對往後的人格養成具有很高比例的影響性。
5.危險因素
5.1被拋棄的時候
當問題與人無法劃分,BPD個案,容易因其早期所經歷的創傷事件,而將自我與創傷所引發的負向情緒、想法鑲嵌一起,覺得自己孤獨、受傷、被拋棄,加深自我的否定,無法明確的認同、定位自己。
「自我」因為和問題的結合,使其就像一條變色龍,隨著環境、他人的互動而改變對自我的認同,但始終無法突破問題的包圍,形成嶄新、正向的自我認同,不斷重現那個空洞、害怕被拋棄的自我,相信著那個終將被拋棄的預言就等同於自我的命運(陳蓓,2015)。
5.2關系建立時候
渴望親密關係但又不信任親密關係,面對關係可以如此善變,原本愛一個人,毫無保留;
瞬間翻臉怨恨,也毫無來由。
(Kreismanetal。
,1989/2005)。
因為,不信任、害怕受傷害這兩個因素建構了狹隘的生命文本,使其看不到多元的支線故事、例外經驗、不被壓迫的力量,而受困其中,成為被害者的角色,無法自拔。
5.3文化環境建構而來的問題
邊緣性人格障礙個案出現自殘、自殺行為,未必只有個人內在議題需要注意,也需要考量背後系統,如家庭、學校、社會、文化價值等影響,就好比有些邊緣性人格障礙個案會以自殘、自殺行為做要脅,所反應的也許並非只是內在痛苦,而是在個案所處的系統,當中是如何互動、影響,而產生需要用自殘、自殺為脅的行為,來建構與他人的關係。
這需要治療師細緻的深入瞭解,打破單一走到多元的脈絡(陳蓓,2015)。
6.共病症狀
BPD通常有高比例的共病症狀,多半與物質相關疾患、情感性疾患和反社會人格疾患有高危險因數,Robison指出超過90%的BPD患合併有另一個診斷,超過40%有三個或更多的診斷結果(唐子俊、唐慧芳、李珣譯,2003/1999)。
7.治療方法
但由於BPD的極端性,通常較少有治療師願意主動面對具有BPD特質的個案及那種相互拉扯角力的辛苦過程。
但是,這一群人卻是最需要治療(潘正德等譯,2004)。
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指出心理治療是BPD病人最主要的治療模式,而以症狀為目標(symptom-targeted)的藥物治療則扮演輔助角色(周勵志,2008)。
目前主流認為對BPD最有效果的治療法是辯證行為治療法。
過去20年來,Linehan(1993)和她的同僚針對BPD疾患發展處一套「辯證行為技術」(DialecticalBehaviorTherapy,簡稱DBT)。
DBT融合了認知行為治療、行為科學、辯證哲學及禪修的治療取向。
辯證哲學是其重要基礎,主要訴求中庸之道,認為事物的存在都有正反兩面,用以辨識個人論點的矛盾之處,覺察到自己與他人事物的相連性,並尋求中庸的方法來克服問題(洪福源,2016)。
DBT強化個案學習新技巧,內化這些技巧到個案的資源庫中以提供必要時使用,且可以類化至其他情境脈絡(林美芳、郎世瑀,2012)。
常見的重要技術如下:
許多實徵性研究的結果發現,接受此治療的BPD患者,大大地降低其自我傷害和自殺的行為(王孟羚,2008;
林美芳等人,2012;
Starr,2004;
Winston,2000)。
亦有研究發現,DBT的治療成效與治療師和案主的同盟(alliance)有高度的相關,治療同盟愈強療效愈佳(Burckell&
McMain,2011)。
8.治療技巧
8.1溝通風格技巧:
擁護謬見法、無理溝通法
在治療初期,治療師常會面對BPD難以控制的自殺衝動、極端變化的情緒,DBT在適當的時機,採用較為直接的態度向個案挑戰。
這種溝通風格在DBT中的技巧運用有「擁護謬見法」(playingDevil'
sAdvocate)和「無理溝通法」(irreverentcommunication)
擁護謬見法常用來幫助處理個案的不合理信念。
治療師先呈現出個案不合理想法的一個極端表現,然後扮演擁護者的角色來反駁個案提出的反證。
例如,個案覺得「因為我超重,所以最好死掉」,治療師便可以支持說「這真是個真理,所有超重的人最好都死掉。
」或者「天啊!
我超重五磅,我最好去死!
」藉由這種誇張的方式,很快讓個案看到他信念帶給自己的自我挫敗作用。
而無理溝通法則是意圖讓深陷情緒泥沼中的個案「失去平衡」,重新獲得個案的注意,以提供不同的焦點或轉換情感性反應,這種策略有種叛逆的味道。
例如個案說「我想要自殺」,治療師可能說「你之前不是同意說不會中輟治療嗎?
」這種溝通就事論事,以直截了當的方式讓個案面對自我。
但要注意的是這種策略要要讓個案有台階可以下來(潘正德等譯,2004)。
8.2痛苦耐受技巧:
學會全然接納
全然接納技巧(radicalacceptance)使用一些對無法釋懷事件的因應語句來幫助個案增強對痛苦的耐受能力,這也是一種看待人生新方法的學習。
全然接納主張用BPD習慣的憤怒與煩亂以外的另一種新選擇,即無論現狀如何,你只需承認,而不要論斷或批評自己。
同時,試著確認目前的狀況乃是從過去一連串事件自然衍生而來的(楊淑智,2012)。
8.3了了分明技巧:
不再心不在焉
了了分明(Mindfulness)亦即眾所周知的「正念」,這是近年宗教中被整合到心理治療中常用的基本技巧。
了了分明指的是一種能力,可以察覺自己當下的思想、情緒、身體知覺與行動。
DBT提供許多方法來練習這種能力。
比如記錄三分鐘以內的想法、嘗試專心一分鐘、學習描述你的情緒、專注呼吸等。
在進階部分,了了分明的技巧中還納入了負面論斷記錄、嘗試與他人了了分明地溝通等練習。
治療師強調個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起,每天都要堅持呼吸練習、智慧心冥想、專心做事這三種促進自我了了分明的日常訓練,克服自我的慾望、厭惡、睏倦、浮躁和懷疑(楊淑智,2012)。
在這條道路上個案並不孤單,治療師始終是忠誠有力的陪伴。
(姜瑜等人,2016)。
8.4人際效能技巧:
分辨「我想要─他們想要」、「我想要─我應該」
每一段人際關係都需要在想做和應做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但BPD很難去釐清這些界限,常常把被傷害與忽視的情緒轉化為被動與攻擊行為。
DBT幫助他們從人際關係中獲得覺察、成長與滿足,而非轉化成自我摧毀與傷害他人的失控行為。
DBT注重將生活中發生的點滴記錄下來,以便在最初階段進行覺察與改變練習。
常用的工具有:
分辨「我想要─他們想要」、「我想要─我應該」的評估表、記錄自己衝突行為的日誌、人際衝突的風險評估表等(楊淑智,2012)。
8.5其他
另外,DBT也採用「愉快活動清單」這種工具來幫助個案從悲憤事件中暫時轉移注意力。
運動也為DBT所強調,運動不僅只有益身體健康,在某些狀況下也能有效改善憂鬱狀況(Babyaketal。
,2000)。
9.資源支持與預防建議
本澳現時的主要資源,投放與各社福機構中,包括社工和熱線情緒舒援服務為主,但普及推廣較少,因此提議以下2點建議。
9.1家庭推廣與教育
若想從根本預防BPD患者的形成,似可從家庭出發,尋找預防之道。
吳華(2009)建議,可從下列方式做起:
1、建立良好的客體關係;
2、良好依附的必要性;
3、合宜的教養方式;
4、維持家庭系統的平衡。
若能建立孩子良好的客體關係,擁有安全的情感依附,必可奠定其健康的人格基礎;
父母或主要照顧者若能給予合宜的教養,留意家庭系統的平衡,更能讓孩子的人格穩定發展,得到最佳的預防效果。
(吳華,2009)
9.2BPD的社會宣傳與教育
令案主及社會人士更能認識BPD,令案主可以及早接受合適治療,並配合專業醫療的協助,對於其預後,具有正面與積極的意義。
主要參考
姜瑜、江慧玲、黃政昌(2016)。
邊緣型人格障礙症「辯證行為治療」之案例分析。
諮商與輔導,(369),56-61。
陳蓓莎(2015)。
從敘事治療觀點談「邊緣性人格障礙」及應用。
輔導季刊,51
(1),65-74。
藍茜茹、徐麗明、林毓君(2015)。
大專校園中的邊緣型人格個案研究。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4),69-103。
范多芳。
(2014)。
邊緣性人格傾向大學生的自主神經活動特點研究。
李江雪,周黨偉(2013)。
高校學生人格障礙問題的分佈和特點。
心理學進展,3(5),256-261。
Li,J。
,&
Li,X。
(2013)。
AResearchontheCharacteristicsintheInitialSandtrayandthePathologicalModelandInnerWorldModelofPatientswith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
參考文献
修慧蘭、鄭玄藏譯(2006):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臺北:
雙葉。
Corey,G。
(2005)。
Theoryandpracticeofcounseling&
psychotherapy(7thed。
)。
Belmont,CA:
Brooks/Cole。
林美芳、郎世瑀(2012)。
辩证行为治疗运用于边缘性人格疾患及其自杀行为之介绍。
台湾心理谘商季刊,4,33-46。
洪福源(2016)。
辩证行为治疗法理论与应用。
吳華(2009):
從客體關係理論談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成因與預防。
諮商與輔導,279,16-21。
[Wu,H。
(2009)。
Thecausesandpreventionof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
Fromtheperspectivesofobjectrelationstheory。
CounselingandGuidance,279,16-21。
]
周勵志(2008):
邊緣性人格障礙之教戰守則。
諮商與輔導,266,2-6。
[Jou,L。
C。
(2008)。
Dealingwith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
CounselingandGuidance,266,2-6。
唐子俊、唐慧芳、李珣譯(2003):
失序的人格—人格疾患的評估與治療。
五南。
Robison,D。
J。
(1999)。
Disorderedpersonalities。
PortHuron,MI:
RapidPsychlerPress。
張本聖、徐儷瑜、黃君瑜、古黃守廉、曾幼涵譯(2014):
人格與人格障礙症:
DSM-5的研究用版本與臨床用版本,於變態心理學(第二版)。
Kring,A。
M。
,Davison,G。
,Neale,J。
M。
Johnson,S。
L。
Abnormalpsychology(12thed。
NewYork,NY:
JohnWiley&
Sons。
方俊凱(2007)。
辯證行為治療:
蓄意自傷與企圖自殺的治療模式。
諮商與輔導,261,37-42。
李文瑄(2004)。
根本問題之探討(IV)―自戀與邊緣型人格之心理治療―個別心理治療(25)。
諮商與輔導,217,38-42。
潘正德等(译)(2004)。
心理疾患临床手册(原作者:
D。
H。
Barlow)。
台北:
心理(原作出版年)。
王孟羚(2008):
邊緣性人格障礙及治療方法。
諮商與輔導,266,35-38。
[Wang,M。
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anditstherapy。
CounselingandGuidance,266,35-38。
簡綾凡(2016)。
邊緣型人格疾患發展理論之探討。
2016年7月30日,取自:
http:
//www。
nhu。
edu。
tw/~society/e-j/86/33。
htm。
邱約文(譯)(2005)。
愛你,想你,恨你—走進邊緣人格的世界(原作者:
Kreisman,J。
J。
,&
Straus,H。
心靈工坊。
(原著出版年:
1989)
Aaronson,C。
,Bender,D。
S。
,Skodol,A。
E。
Gunderson,J。
G。
(2006)。
Comparisonofattachmentstylesin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andobsessive-compulsivepersonality。
PsychiatricQuarterly,77
(1),69-80。
doi:
10。
1007/s11126-006-7962-x
Babyak,M。
,Blumenthal,J。
A。
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