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教育教育学作业答案文档格式.docx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教育学作业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网络教育教育学作业答案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的学校管理观:
校本管理是以学校为主体的管理,学校管理目标和任务是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来确定的,而不是上级或外部强加的。
校本管理系统实质上是自组织管理系统。
校本管理理念把学校看成是一个动态有序的结构,学校组织最初是
二、简答题
首先,导向功能。
教育的导向功能指的是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最终归宿,它为整个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
其次,选择功能。
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目的决定了对人的素质要求上的选择。
再次,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既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是检验、衡量、评价全部教育活动最终结果的依据和标准。
第四,激励功能。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它立足现实并指向未来,具有一定的理想性,这决定了教育目的所具有的激励功能。
最后,协调功能。
在教育活动内部,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更呈现为一种多层次、多种类的复杂系统。
为了在教育者身上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素质,应该把如上各种因素统一协调起来,使之形成一种合力。
(1)课堂管理目标的确定,任何有效的课堂管理都是从明确目标开始的。
(2)课堂管理的环境建设,课堂管理的环境建设包括有形的物质环境建设和无形的心理环境建设两个方面。
(3)课堂管理手段的运用――沟通:
沟通是信息的交换。
良好的师生沟通是课堂管理产生效能的关键。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沟通这一管理手段,采用简单、有效的图像、符号等作为载体,使沟通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当中;
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保持一种真诚、信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
此外,教师还要主动积极地创造利于沟通的良好气氛,并对学生的沟通行为做出及时的反馈。
(4)课堂管理有效进展的保证――激励:
激励的方式有利用物质剌激作为鼓励手段的物质激励;
有利用精神因素作为鼓励手段的精神激励;
也有利用人际间的情感联系作为鼓励手段的情感激励。
教师要善于综合利用这三种激励方式,使其产生有效的效果。
第一,复杂性。
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首先表现在班主任工作对象的复杂性上。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构成班集体的数十名学生,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
第二,动态适应性和创造性。
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才达到培养人的目的,班主任组织的激发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和管理活动,必须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个性特征,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情感性。
教育对人的培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组织管理,更应该有对学生心灵的激励。
班主任以育人为己任,应该重视情感作用。
第四,艰巨性。
学生的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也不是直线前进,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长期而反复的过程。
第五,全面性。
我国的教育方针规定了我们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创新型人才。
班主任的存在就是为了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统筹协调中得以实现。
第六,集体性与个别性。
班主任是整个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要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但集体的存在也是为了个人能健康地成长,因此,班主任也不能忽视对每个学生个别教育。
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理论的实践工作,不断探索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是19世纪中叶和末叶“赫尔巴特学派”的创始人,是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理论家,也是最早将教育建立在心理学体系上的教育家,其主要的教育思想有:
(1)教育目的: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有美德的人,培养有完善道德的人。
他的教育目的分为可能之目的和必要之目的,前者指的是对一个人将来可能从事何种职业而言培养其某些方面的能力和兴趣;
后者指的是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
(2)培养儿童的多方面兴趣:
赫尔巴特把“多方面的兴趣”看作是教学的基础,认为这是教学的直接目的;
是传授新的知识、形成新观念的基本条件;
也是充分的知识训练的结果。
(3)“形式阶段”理论:
即“明了”、“联合”、“系统”以及“方法”四阶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从广义上说,教育是环境的一部分,是一种经过有目的地选择和提炼的特殊环境,这就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即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这是因为:
第一,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它能根据一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第二,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学校教育是在各种规章制度的严格制约下进行的,它保证了教育、教学的良好的秩序,把人的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时间和空间全部地投入到可控的程序之内,使教育、教学得以顺利地进行。
同时,学校教育又具有系统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既考虑了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要,又考虑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这样就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第三。
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的教育机关――学校进行的。
学校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起来的,它是比较完整的组织机构,又有经过教育和训练的专职教育工作者。
因而,它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比其他任何影响人的条件都要有效。
第四,教育可以根据个体的遗传素质,有意识地发挥其长处,弥补其不足,使先天的遗传素质向有利于身心成长的方面发展。
教师通过有意识地鼓励神经类型弱、反应迟缓、胆怯、积极主动性差的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经常回答提问,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变得活泼、主动。
第五,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
它能按照预定的目的选择和提炼有利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克服和排除那些不利于人的发展的因素。
学校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开展有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以使他们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
可见,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
正因如此,有人提出了“教育万能论”的观点,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教育决定的。
17世纪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18世纪德国的思想家康德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教育万能论”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评价,对认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但是,把教育视为人的发展的决定因素,就夸大了教育的作用。
因为人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由教育决定的,而是各种条件综合作用和人的多方面的实践活动的结果。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只是相比较而言的。
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相应的生理前提,没有环境的积极配合,没有社会发展作为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教育要发挥它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可能的。
第二次作业
1、教育目的
2、探究学习
3、大教学论
4、学记
1、简述布鲁纳的教育思想
2、简述新课程的主要特征
3、简述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4、如何认识惩罚的教育性
1、结合工作实际论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1、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所造就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质量规格所做出的一种总的设想与规定。
狭义的教育目的就是社会对学校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所造就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质量规格,是教育者对教育活动所培养的人的规格的总预期。
2、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试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3、《大教学论》:
《大教学论》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教育理论方面的代表作。
《大教学论》是近代以来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它大体可分为五个组成部分:
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学制系统及课程论、实现教育改革计划的呼吁,奠定了近代以来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4、《学记》:
《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学记》的内容极为丰富与深刻。
在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师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论述。
《学记》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
它的产生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布鲁纳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论教学的任务和原则。
在布鲁纳的教育思想里,帮助或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个中心课题。
关于教学原则,布鲁纳曾强调以下四条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
、强化原则。
第二,关于课程和教学方法,布鲁纳以结构主义观点为指导,论述了以“学科基本结构”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问题。
所谓的“学科基本结构”就是指某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定义、原理和原则等。
如何根据“学科的基本结构”来设计课程呢?
布鲁纳提出了两点主要要求:
应重视基础课的改革;
要把教材分成不同的水平,使之与学校里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接受能力配合起来。
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主张“发现法”。
按布鲁纳的话说:
“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
”
新课程不仅在目标上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人格的健全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明确的强调,而且在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实施方式的安排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方面,作了很大的调整,为新的课程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有了实现的基本条件和现实可能性,其主要特征有:
(1)课程内容的生成性: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多方面进行了变革,随着课程制度由专注走向民主,课程内容也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
(2)课程实施的开放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转变教学观念上有了重大突破,把教学看成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新的教学观强调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要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加强实际运用的训练等,教学场所由课堂向课外更广阔的空间扩展。
(3)课程评价的发展性:
在新改革中,首先在评价的价值取向上从只考虑目标取向转变为强调过程取向。
其次,评价方式的改变顺应了当前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
(4)课程资源的广泛性:
课程资源的广泛性,它不仅是教材,也不仅限于学校内部,它涉及学生生活、学校、社会、自然中所有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标准和实现教育目的的教育资源、它弥散在学校内外的方方面面。
首先,社会文化影响着教育。
一是文化作为教育的内容,影响教育内容的状态,影响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二是文化影响教育的模式、方法与手段等,特别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其教育的内容选取、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采取的方法手段等都有显著差异。
其次,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是巨大,既可以通过对文化的传递、发展、交流、整合,而促进文化的发展;
也会因为教育不当而导致文化的扭曲、缺失,甚至中断。
惩罚作为一种极的或负强化的教育方式,其教育作用具有两面性,它一方面惩罚不符合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基本民主精神,另一方面也具有教育性。
正确运用惩罚手段应当注意如下基本问题:
惩罚的目的在于教育、惩罚应当合理公平与准确、惩罚应当与尊重学生相结合、惩罚手段的灵活性。
对教育中的惩罚,我们应报如下的态度,惩罚并不必然与教育性无缘,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如何使用惩罚手段。
1、结合工作实际论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教学与发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正是这对矛盾的存在、运动,推动了教学的发展,成为教学过程运行的原动力。
我们这里说的发展包括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发展。
学生的发展和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可以存在没有教学(指学校教学)的发展,但是并不存在不包含发展因素的教学。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校教学的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应围绕这一目的的实现来进行安排。
(2)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平衡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等普遍规律,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水平上既具有共性又有个别差异,教学活动必须与之相适应。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活动才会有效和得到成功。
(3)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要以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成熟程度及特点作为基础,并与之适应,但是教学不只是消极的去适应学生的发展,它还可以积极的促进和引导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
良好的教学工作,对于人的发展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次作业
1、形成性评价
2、道尔顿制
3、教育制度
4、课堂管理
1、简述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2、简述教学过程的规律
3、简述教育属性的内容
4、简述现代社会教育的共同特征
1、论述网络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用于检查在活动过程中被评者的进展或进步情况,用以调节活动进程,通过反馈信息保证目标顺利实现。
如在教学中,当一单元或一个章节学习完后,作一次测验,以检查学生学习进展情况,调整和改进整个教学工作,对学生进行及时指导,以帮助学生完全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这种评价可以及时探寻影响质量和目标实现的原因,以便立刻采取措施加以补正,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2、道尔顿制:
道尔顿制是由美国H.H.帕克赫斯特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市的道尔顿中学正式实施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这是一种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具体做法如下:
⑴布置各科实验室(作业室),按学科性质设置参考书、实验仪器、标本等学习用具,设教师1~2人。
⑵每个学生遵照作业指定的指引,依照自己的兴趣、能力,将学习内容分月安排,与教师订立月“学习约”。
教师根据学生的程度指定作业,并公布在作业室内。
⑶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安排学习速度和时间,可以与教师、同学共同讨论。
⑷学生完成本月“学习约”规定的内容并经教师考核合格后学习下一个月的内容,并将成绩和进度登记在学习手册上。
3、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首先,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体系;
其次,教育制度是指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与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4、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是建立适宜课堂环境、保持课堂互动、促进课堂生长的历程。
其中,建立适宜课堂环境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前提,保持课堂互动是课堂管理的衡量尺度。
促进课堂生长是课堂管理的最终目标。
1、简述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教育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与其他学科一样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萌发到确立学科意识再到系统发展的较长时期,主要分作三个阶段:
(1)前学科阶段:
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经验的总结与积累。
早期的教育学家根据其教育实践,从不同层面进行论述,提出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
这些思想散见于哲学的、伦理的、政治的论著和学说中,尚未能构成完整的、系统的体系。
(2)教育学学科的独立阶段:
在文艺复兴运动后的近代欧洲是教育学理论产生发展和不断完成的阶段。
这一阶段发展起来的教育学理论可称为经典教育学理论。
(3)教育学的系统化阶段:
19世纪以来,教育学在发展中形成了很多派别,经历了新的分化和改组出现了新的特点:
表现出强烈的跨学科特点、研究的细化、研究的多元化。
2、简述教学过程的规律
(1)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要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个体认识的过程。
(2)教学与发展相统一的规律,教学与发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正是这对矛盾的存在、运动,推动了教学的发展,成为教学过程运行的原动力。
我们这里所说的发展包括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发展。
(3)教和学相统一的规律,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种活动的有机结合,教和学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方面。
教与学两种活动既是双边活动又是双向活动,还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它们有区别又有联系,两种过程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4)教学要素的整体性规律,教学过程中包含有多种要素,各要素是处在持续不断的变化之中的。
3、简述教育属性的内容
人们从教育的历史事实、现实存在中抽象出诸多教育属性。
第一、教育的永恒性。
第二、教育的生产性。
第三、教育的历史性。
第四、教育的继承性。
第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第六、教育的长期性。
第七、教育的民族性。
此外,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4、简述现代社会教育的共同特征
第一、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第二、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
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
第三、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
第四、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
第五、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
第六、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
第七、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
依靠教育科学指导教育实践,遵循规律成为现代教育活动的基本理念。
三、论述题
1.论网络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技术及其教育运用的普及,推动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引起人类教育在理想与目标、内容与课程、教师与学生、方法与手段、管理与评价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变革。
但是,教育有其历史继承性,即使到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在过去社会中的许多教育现象还会存在,一些重要的教育特征被保留;
同时,社会的新变化又教育发生变革,出现新质。
鉴于人类对已有教育之特征有过较为充分的认识,因此,此处主要谈谈网络对教育的影响。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育信息则主要是以光驱、软盘为载体、以光电形式呈现,以网络、计算机等为传递技术;
这种教育信息的存在方式则可称为“数码存在”;
其特点是教育信息自身表达方式的可动性,能够对信息做具有“动感性”的技术操作。
数码存在出现的意义在于教育存在的创新,是教育存在的一次重大革命;
并将由此形成教育信息的数码存在与原纸存在的并存状态。
教育信息数码存在的出现引起了新的教育界面----人机界面的出现。
这是一种“教师----机器----学生”模式的教育界面(简称“人机界面”);
即教师与学生不处在同一时空(即异时空性),他们之间被教学机器隔开,师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教育活动(即称“网络教育”)。
人机界面出现的意义在于教育能够超越时空限制,教与学可在时间上同步/异步、空间上可异地----特别是能够进行教与学同步的异地教育。
因此,可以说,网络技术的教育运用已经引起了教育实践系统的巨大变革,也将引起教育理论体系的重大发展。
“人机界面”的网络教育,由于信息是通过网络传送的,教育活动则在具有虚拟性的网络上进行,因此在这种网络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网络教育场,师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间接的、虚拟化的教育活动。
网络教育场的特点在于教育场是开放的,信息交往是多向互动的,但师生之间的情绪情感、人格态度影响较弱。
根据对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运用的研究,网络教育场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五化”、“三性”。
“五化”即教育信息显示多媒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信息存储光盘化、教育信息传输网络化、教育过程智能化;
“三性”即开放性----异时空特征、非线性----个人化行为、交互性----参与者互动。
基于网络的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性特征,以其流动性的异时空代替地域性的同时空教育,足以在未来社会形成普遍化、社会化、国际化的教育网络场。
总而言之,未来教育将是无所不在的。
网络教育虽然是教师与学生在网络上的“面对面”,但是实际上仍然是“对面不相识”。
因此,网络教育还存在如下缺陷:
一是疏于品德教育,二是缺乏人格示范,三是缺少情感感染,四是易误导注意力,五是有损身体健康:
即显示器发出的荧光引起视力下降、紫外线导致抵抗力降低,沉溺于网络而成为“网虫”者运动减少则容易引起身体发胖、脊柱弯曲与腕关节炎等疾病;
且网络教育交往的隐蔽性、开放性易诱发变态行为。
六是诱发网络犯罪。
基于以上对网络教育与面授教育的优点与缺陷的分析,在网络教育已与面授教育并称为“教育活动的两个家族”的现实下,教育的未来发展的答案自然是二者的整合。
因此,未来的教育将是:
①网络与课堂并举。
同时空的面授教育与异时空的网络教育并举,将网络的优势与课堂的优势互补,创造更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
②完成师生角色观的转变。
教师的角色作用由“授”到“导”,学生的角色由“受”到“取”(即被动到自动),同时调动师生的主体性。
③发挥网络“知识海洋”作用。
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以及网络的内容开放性、过程非线性,让学生在知识“海洋”中翱翔,促进学生智商的发展。
同时改造网络,重视师生间、生生间的友情链接,让网络高技术而产生高接近,实现互主体间的一“网”情深,消解隔膜。
④发挥学校“品格沙龙”作用。
利用学校场景的真实性以及面授的品德教育、人格示范、情感熏陶作用,让学生在“沙龙”中感染,促进学生情商的发展。
同时,也可运用网络的丰富信息,增强影响力、说服力,为品德形成、人格成长与情感发展教育提供充分有力的知识基础。
第四次作业
1、教育测量
2、教育的社会性
3、教学设计
4、活动课程
1、为什么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当代中国教育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简述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4、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结合现实谈谈新课程改革的情况及对深化新课程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测量:
教育测量就是对教育的特征、属性及其运动、发展规律的定理描述,它主要用于对学生的精神特性进行数量化测定。
具体来说,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思想品德、身体素质以及教育措施上的许多问题的数量化测定。
2、教育的社会性: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发生和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
一个社会的内部结构,主要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构所决定的。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制约着社会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