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运动和气候知识点总结加练习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74792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运动和气候知识点总结加练习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大气运动和气候知识点总结加练习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大气运动和气候知识点总结加练习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大气运动和气候知识点总结加练习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大气运动和气候知识点总结加练习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气运动和气候知识点总结加练习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大气运动和气候知识点总结加练习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运动和气候知识点总结加练习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气运动和气候知识点总结加练习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根据等温线走向分析影响气温变化的主导因素。

等温线走向大体与纬线平行,说明太阳辐射是影响气温高低的主要因素;

与海岸线走向大体平行,说明海洋对气温分布的影响显著;

与等高线走向一致,说明影响气温高低的主导因素是地势。

(4)根据等温线弯曲分布情况来判断下垫面状况。

同一纬度二地相比,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气温高,向低纬凸出,说明气温低。

造成同纬气温高低差异的因素有:

海陆差异、地势起伏、洋流分布。

等温线图判读的能力与等压线图、等高线图、等降水量图的组合,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高温中心——气压低——气流上升——降水量多,或高温中心——地势低(盆地);

低温中心——气压高——气流下沉——降水稀少,或低温中心——地势高(高原、山地)。

【例2】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

“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

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是

作者北顾的是 

 

高原的深秋景色。

(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1)115°

E,41°

内蒙古

(2)10℃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

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

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西南走向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

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9(晴)18时。

监测结果如图2所示。

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A.4℃ 

B.12℃ 

C.16℃ 

D.18℃

7.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8.下午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C. 

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

6.题解析:

此类题目主要是考察同学们对等值线的掌握和应用及简单地理推算能力.从图中看到等值线的等值距为2,所以可以找出最大的取值范围(21-23)最小的取值范围(5-7)可以得出温差范围(14-18)(注意是开区间).

7.题解析:

需要仔细看图,提取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资料信息并调动等值线等基础知识回答天气时间变化.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应为最高值多云天低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应该找白天的时间段,白天变化晴天的等值线比多云天密集。

C.从正午到午夜的气温先升高后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因为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8.题解析:

考查热岛效应.首先得搞清什么是热岛效应,就是市中心的气温高于郊区,热岛效应最强应该找市中心与郊区温差最大的是,(也就是在某个时间段市中心和郊区弯曲度最大的地方)应该为8日22时。

能力要求三:

气候数据统计图的阅读与应用

判读方法:

①明确识别纵横坐标的单位数值,判断其大小变化和重要数据落点位置;

②根据数据变化或曲线变化规律,提取和推断其变化趋势;

③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推断并获取答案。

【例3】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

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

上居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

图3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分析下图回答1—2题。

1.①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 

A.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3000~6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

C.6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 

D.6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

2.飞机可以在5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 

A.① 

【例4】下图表示某地地形剖面及对应的气候资料。

读图回答:

⑴夏季月均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约 

米处。

⑵冬季出现大面积逆温的两个地区中,地势起伏较大的位于天山 

侧。

⑶海拔2000米的高度上,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分别约为 

毫米和 

毫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北坡有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补给。

⑷只考虑温度高低,则天山北麓牲畜过冬的牧场应位于海拔约 

米以下。

区  D.华南地区

例3 

1.B 

2.D例4 

⑴4500 

⑵北 

⑶250 

600 

⑷2000

能力要求四:

冷、暖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气团势力

冷气团强,暖气团弱

暖气团强,冷气团弱

势均力敌

移动方向

冷气团的移动方向

暖气团的移动方向

来回摆动

锋前锋后

暖气团在前,冷气团在后

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后

锋面力度

较大

较小

雨区位置

锋前锋后均有,以锋后为主

锋前

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

雨区范围

图示

锋图

简图

天气图

雨区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过境时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云雨

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

过境后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天气实例

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

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

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

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

附:

几种主要的准静止锋

1.华南准静止锋

主要活动于南岭山脉或南海地区。

一年四季都可见到,但多出现于冬春两季,秋季出现最少。

冬季降水不强,春夏季可发生暴雨,持续数天,甚至10天以上。

华南准静止锋的位置,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

冬半年,锋面北侧冷高压势力强大,锋区位置偏南;

夏半年,锋面南侧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使锋区位置偏北。

2.江淮准静止锋

每年夏初,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与大陆上南下的冷空气交锋、对峙,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形成了一种著名的天气系统——江淮准静止锋。

它是形成梅雨的重要天气系统。

“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都是梅雨天气的真实写照。

3.昆明准静止锋

又称云贵准静止锋。

位于云贵高原,主要由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和西南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而形成。

云层低而薄,易形成连阴雨天气。

贵州高原“天无三日晴”便同昆明准静止锋活动有关。

多出现于冬季,其间出现日数约占全年1/2。

锋区位置多在贵阳与昆明之间,略呈西北——东南走向。

4.天山准静止锋

不太强的冷锋进入准噶尔盆地后,被天山阻挡,使冷锋停滞不前,常形成地形锋性质的天山准静止锋,造成阴雾或微雪天气。

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降水较多就与天山准静止锋活动有关。

【例6】读某地四种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示意图(图4),完成1--3题。

1.关于四种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暖锋过境 

B.乙是低压过境

C.丙是冷锋过境 

D.丁是高压过境

2.在图中②时段中,天气以晴好为特点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四种天气系统与其影响下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寒潮B.乙-------长江流域的伏旱 

C.丙------台风 

D.丁-------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1C 

2B 

3B

(10年江苏卷地理第11题)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

图7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1示意图。

回答ll~12题。

11.据图7.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B.6月和lO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D.9月和1O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

【解析】:

第11题,中国雨带通常在3-5月份在南方登陆,6月份到达长江流域,7-8月份到达华北和东北,9月份南退,1月份完全退出大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10月初结束。

期间7-8月份会受到副高控制,炎热干燥,6-10月份还会受到台风影响。

C

能力要求五:

季风对中国降水量和旱涝的影响

中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如图5所示。

(1)中国降水量主要由湿热的夏季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

(2)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

集中在夏秋季节(5—10月),南方地区雨带到达早,退出迟,雨季长;

北方地区雨带到达迟,退出早,雨季短。

(4)夏季风的强弱、迟早的不稳定性,决定了我国多旱涝灾害。

夏季风主要源于“副高”(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因此副高的位置与强弱影响着我国降水的多少及分布,正常情况,受“副高”的推动,每年4~5月,雨带位于华南地区;

6~7月,雨带到达江淮地区;

7~8月,雨带移至东北、华北;

9月开始南撤,10月撤出我国大陆。

当夏季“副高”发展较弱,位置持续偏南时,易造成江淮地区的洪涝灾害(如98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而北方易发生旱灾;

当“副高”发展较强,季节性北跃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则北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易出现旱灾(长江中下游的伏旱时间偏长)。

为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抓好水利工程建设等防灾抗灾措施。

能力要求六:

气候的分布规律及类型的判断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成因的分析、比较是最近几年文综考试的重难点之一。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特点看,这方面内容的考查要么是在区域图中判断某地的气候类型,要么是通过某一气候类型的统计资料来判断气候类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该气候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分析某地气候成因的思路

某地气候特征

宏观性自然因素

微观性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气温

纬度位置—太阳辐射—热量

下垫面因素:

地面状况——海洋、陆地

地形状况——高低、坡向

洋流状况——寒流、暖流

地表性质——林草、冰雪

改变下垫面的性质、大气的组成成分和以各种方式释放出的一定的热量

降水

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水分

二、用综合思维方法看气候类型模式图(亚欧非大陆为基础)

1、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纬度位置决定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而下垫面使气温分布复杂化。

(1)不同纬度地带

(2)同一纬度带内

2、分析不同类型的降水状况。

从大气环境、地面状况、人类活动综合考虑,在此基础上找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的影响。

三、自主整理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

气候带

纬度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大致在南北纬度30°

之间

热带雨林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

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来等地。

处于赤道低压带控制下,盛行赤道气团,高温多雨。

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

C左右:

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且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热带草原气候

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处在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干季湿季明显交替。

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气团,形成闷热多雨的湿季;

信风控制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

全年降雨量在750毫米-1000毫米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

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为显著。

在一年中风向随季节转变非常明显。

夏季风来临,赤道气团带来大量降水;

冬季风来临,降水明显减少。

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在20°

C以上,年降雨量大都在1500毫米-2000毫米左右。

热带沙漠气候

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

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大沙漠区,亚洲阿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

在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常年干旱少雨,年降雨量不足125毫米,日照强烈,气温极高。

大致在南纬或北纬30°

-40°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等地。

前者夏热冬温,季节变化明显。

夏季风时,热带海洋气团带来大量降雨;

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降雨减少。

后者冬夏温差比前者小,一年中降水分配也较前者均匀。

地中海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纬度30°

之间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因副热带高压带北移控制这里,受热带大陆气团影响,干旱炎热;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活动,暖湿多雨。

年降水量在300毫米-1000毫米左右。

大致在南纬或北纬40°

-60°

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于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

冬夏风向明显交替。

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

夏季风时,受极地海洋气团或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

年降水量在500毫米-600毫米左右。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

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很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

终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气团影响,终年湿润,冬雨较多,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变化较小。

年降水量一般在700毫米-1000毫米之间。

亚寒带

南北极圈附近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主要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控制。

冬季漫长而严寒,暖季短促;

降水量少,而且集中在夏季。

极地附近

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全年严寒,皆为冬季。

最热月气温仅达1°

C-5°

C。

降水少,多云雾,蒸发极弱。

冰原气候

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和格陵内陆地区。

全年酷寒,各月气温皆在0°

C以下,是全球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南极大陆年平均气温约在-29°

C--35°

C,北极地区在-22°

C以下。

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等。

随着高度增加,气候垂直变化非常明显,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日照强,风力也大。

四、判别气候类型的方法

1、根据最高月和最低月气温来判读该气候类型所在地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2、根据气温的高低(特别是最低气温)来判断该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

3、根据降水量判读降水类型。

气温与热量带的关系

热量带

最冷月气温

最热月气温

热带

>

100C

250C

亚热带

00C

温带

<

00C(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200C(温带海洋性气候小于200C)

寒带

50C

雨型

年雨型

冬雨型

夏雨型

亚热带季风及季风性湿润气候

少雨型

极地气候

五、气候资源的评价及综合利用。

气候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人类目前可利用的气候资源主要是太阳辐射、热量、降水和风等。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

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兴修水利。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烈,雨热不同期——解决灌溉,有利于园艺业(水果种植业)发展。

温带海洋气候——降水有余、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长,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乳肉畜牧业。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解决灌溉,有利于优质农产品生产(温带水果、棉花等)——灌溉农业。

【例9】根据所给资料(图8),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甲、乙两图中表示ab剖面所在地区的气候直方图的是 

(甲、乙)图,并根据图示资料,分样ab剖面附近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2)另一幅直方图反映的是都江堰附近地区的气候资料,与ab剖面附近区域相比较,都江堰地区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在筑堰之前,对农业生产威胁较大的因素是什么?

(1)甲图 

有利条件:

①地势较为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500米左右),有河流经过(河谷地区);

②暖温带,夏季气温较高 

限制性因素:

①冬季气温较低(最低气温低于0℃);

②年降水量较小(约600mm),冬春季较干旱(12月至次年3月降雨量少于60mm)

(2)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全年气温0℃以上,热量条件好;

降雨更为丰沛 

对农业生产威胁较大的因素:

夏季雨量集中,易有洪涝灾害

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回答7~8题。

8.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答案:

B

解析:

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判断出气候类型应为热带雨林气候,而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丙地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是热带雨林气候。

这里需要具体区别的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见下表

降水总量

较多(1500-2000mm左右)

较少(750-1000mm左右)

雨季长短

短(6-9四个月)

长(5-10六个月,北半球)

降水集中程度

热带季风气候相比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更为集中于夏季,季节变化大

降水增减速度

陡增陡减

缓增缓减

仅分布在亚洲的南亚、东南亚

南北半球均有

形成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最少月降水量

没有为零的月份

可能出现为零的月份

(10年海南卷地理)

21.读图7,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

(10分)

【答案】21.答案要点:

特点:

终年温和,(2分)年温差很小(2分),昼夜温差大(2分)

形成原因:

地处赤道附近(2分),海拔高(接近3000米)(2分)

答题规范补充

一、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方法:

⑴(等值线图中)极值变化法:

一般用语:

由……(极大值所在方位)向……(极小值所在方位)

……(减小、降低、加重);

随……变化而……变化;

……地区多(高、丰富、大)……地区少(低、贫乏、小)。

原因分析:

依据各地理事物的影响因素

⑵等值线分布的描述方法:

在叙述中,需说明等值线的延伸方向(走向)、疏密、弯曲方向、闭合等

⑶以地理位置为切入点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首先从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角度来描述,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其它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如城市沿铁路分布、乳畜业分布在大城市边缘等)。

其次还要描述分布区的形态特征

(4)描述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包括:

①海拔②地势③地表起伏④地形类型及分布⑤特殊地貌

①海拔高(低),描述山地、高原时,“海拔高”,但有些古老高原如印度德干高原、巴西高原地势低缓,不能说“海拔高”;

描述平原时,“海拔低”

②地势:

地势高(低);

……高,……低;

从……向……降低(一般从方位角度描述高低)

③地表起伏:

地表起伏大(小);

地表崎岖(平缓、平坦);

坡度陡(缓);

沟壑纵横;

相对高度小

④地形类型及分布:

五种基本地形:

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

其它地形:

河流谷地,冲积扇

⑤特殊地貌:

喀斯特地貌、冻土地貌、冰川地貌、沙漠戈壁

二、高考区域地理原因因素分析总结

(一)气候

1.气候成因:

太阳辐射(纬度)因素;

大气环流因素(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风的性质)下垫面(不出现该名词)因素(海陆分布、陆地地形状况及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地面植被状况、地面反射率、洋流等);

人类活动因素。

2.描述等温线走向:

与海岸线平行;

与某山脉平行;

与等高线平行;

与纬线平行;

或南北走向;

东西走向;

东南-西北;

西北-东南走向等。

3.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

太阳辐射(纬度因素);

大气环流(风向)下垫面(不出现该名词)(海陆分布、陆地地形状况及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地面植被状况、地面反射率、洋流等)

4.某地区某季节气温分布特点:

气温高低(总体);

极值的位置;

该区域各地的气温差距

5.分析降水的影响因素:

大气环流(风向);

下垫面因素(不出现该名词)(海陆分布或距离海洋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