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鱼我所欲也》优秀复习学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73645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鱼我所欲也》优秀复习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鱼我所欲也》优秀复习学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鱼我所欲也》优秀复习学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鱼我所欲也》优秀复习学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鱼我所欲也》优秀复习学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鱼我所欲也》优秀复习学案Word下载.docx

《中考《鱼我所欲也》优秀复习学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鱼我所欲也》优秀复习学案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鱼我所欲也》优秀复习学案Word下载.docx

祸患,灾难。

⑫辟:

通“避”,躲避。

⑬如使:

假如,假使。

⑭之: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⑮莫:

没有。

⑯则:

那么。

⑰凡:

凡是,一切。

⑱得生:

保全生命。

⑲何不用也:

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用,采用。

⑳为:

做。

㉑而:

但是。

㉒是故:

这是因为。

㉓非独:

不仅,不只是非:

不独:

仅。

㉔贤者:

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㉕是心:

这种心。

㉖勿丧:

不丧失。

丧:

丧失。

(二)

①箪:

古代盛饭用的一种圆形竹器。

②豆:

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

③则:

就。

④弗:

不。

⑤得:

得到。

⑥呼尔:

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⑦呼尔而与之:

呼喝着给他(吃喝)。

尔,语气助词。

《礼记·

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

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

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

他说:

“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

⑧行道之人:

(饥饿的)过路的行人。

⑨蹴:

用脚踢。

⑩而:

表修饰。

⑪不屑: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⑫万钟:

优厚的俸禄。

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⑬何加:

有什么益处。

⑭宫室:

住宅。

⑮奉:

侍奉。

⑯穷乏者:

穷人。

⑰得我:

感激我。

得:

通“德”,感激。

⑱与:

通“欤”,语气助词。

⑲乡,通“向”,先前,从前

⑳已:

停止,放弃。

㉑本心:

指人固有的羞恶之心。

翻译:

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

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

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

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

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

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

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

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

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

(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

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

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

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

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

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

(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

2、文学常识

(一)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教育家。

他是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是儒家学派继孔子之后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在政治上,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反对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

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性善论。

(2)《孟子》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

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

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现存七篇。

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

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

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

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3)性善论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

它包括四种“本心”:

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

三、整体感知

第一段文字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用舍鱼而取熊掌比喻舍生取义。

文中还把生和死进行对比,指出人世间有比生更宝贵的东西,就是义;

也有比死更可怕的东西,即不义。

第二段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四、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1.而

呼尔而与之。

修饰“与”,表修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表转折,却 

2.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

3.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乎。

这种做法 

4.得

二者不可得兼。

得,得到,拥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

故不为苟得也。

取得 

5.为

向为身死而不受。

情愿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第一个“为”:

为了,表目的。

第二个“为”:

接受。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采用

6.生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

获得生命

7.与

通“欤”,语气词

8.加

增加,这里指带来的好处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虚报

通假字

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

例句: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乡”通“向”,从前。

“相为身死而不受”。

3.“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4.“辩”通“辨”,辨别。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5.“辟”通“避”。

躲避。

古今异义

1.可以古:

能够用来今:

能够

2.是古:

这指示代词今:

判断动词

3.豆古: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今:

豆子

4.钟古:

古代的量器今:

计时器具

5.加古:

益处今: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五、文意理解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怎样提出来的?

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答案:

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

比喻论证,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更加生动形象,简明自然。

2.“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

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3.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

“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

“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

生和义比。

义比生更可贵;

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

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

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

通篇皆是。

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4.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①用比喻论证法提出论点。

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

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

  ②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显出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

5.我们该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

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

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6.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在第1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

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

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它。

第2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说和阐明。

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

六、写作特色

1.议论严密,层层深入 

文章围绕“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立论,从正面论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

从反面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从而再次重申文章论点。

结构严谨,层层深化。

2.善用比喻

开篇以鱼和熊掌设喻,引出中心论点。

第二段以“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比喻守义不辱,形象生动。

3.善用对比

第一段正反对比阐述“义”重于“生”的道理,从反面假设推理,又从正面事实说明人能不贪生,不避患。

第二段举例论证,以正反两个事例进行对比,说明人们对待利欲引诱的不同态度,批判为追逐个人名利而丧失羞恶之心的人,重申中心论点。

7.总结

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

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

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在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

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能力提升★★

一、基础知识训练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解释句中词的含义(3分)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

________________)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______________)(辟:

______________)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⑤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译文: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③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简答题(5分)

①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论证和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

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

举例典型,叙议结合)。

(3分)

②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

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2分)

【答案】

1.①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缺少“苟且偷生”不得分)。

③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③“乡”通“向”,从前。

④停止,放弃。

⑤天性,天良。

(6个词,共3分,每个0.5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文的重点字词含义,结合课下注释以及文章重点内容即可。

2.①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

②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③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④(有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4个句子,共4分,每句l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每句有2个或2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本题主要考查翻译现代汉语的能力,需要翻译出重点文章字词。

“欲”“丧”“蹴”“万钟”需要重点翻译。

3.①道理举例(两空共1分,每空0.5分)答案示例:

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来入侵,失败被俘后,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他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

(共2分,举例典型1分,叙议结合1分,列举其他,如抗”非典”英雄等的典型事例,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②答案示例: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本题主要考查文章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这篇文章先后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来证明论点,举例可以是文天祥、朱自清等。

第二小题主要考查孟子的言论,所以在八年级学到的三篇,可以运用。

例如: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二、完成下面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

普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

“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

反,复往,又不受。

使者曰: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

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

“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说苑》)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4分)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患辟

②纵子有赐,不我骄也赐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3.〔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乙〕文中赞扬了曾子不受别人施舍的高贵品质。

4.请你从〔甲〕〔乙〕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3分)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3分)

6、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3分)

1.①祸患,灾难通“避”,躲避②赏赐傲视评分;

大对一个词语得1分,共4分。

2.①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②先生您又不是向别人索要(城),别人主动送您一座城,为什么不接受呢?

本题主要考查翻译现代汉语的能力,第一句需要注意“丧”“独”,第二句需要注意“奚”。

3.舍身取义廉洁自律评分:

每空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舍身取义,[乙】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廉洁自律。

4.①当面对人身重要抉择时,要明辨是非,树立重义轻利、舍身取义的价值观。

②为人处世要廉洁自律,不贪不沾。

本题主要考查文章的主旨,甲文可以提炼出:

当面对人身重要抉择时,要明辨是非,树立重义轻利、舍身取义的价值观。

乙文可以提炼出为人处世要廉洁自律,不贪不沾。

5.(人物1分,言或行2分,共3分)示例: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愿领取美国的救济粮。

本题主要考查课外积累,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的人有很多,像文天祥、陈毅、朱自清、闻一多等人。

6.示例: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

本题是开放型题目,主要考查的是文章的主要主旨,所以结合文章主旨回答即可。

★★中考衔接★★

一、(2018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鱼我所欲也()

(2)故患有所不辟也()

(3)乡为身死而不受()

(4)此之谓失其本心()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二者不可得兼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C.行道之人弗受为宫室之美

D.是亦不可以已乎吾既已言之王矣

3.翻译下列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义”?

请选取两位我国历史上含生取义的人物,简单叙述其事迹。

1.(l)想要的

(2)祸患,灾难

(3)通“向”,从前

(4)天性,天良(每空l分,共计4分)

2.C(3分)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A项是得到/感恩,B项是表示转折关系,却/表示修饰关系,不翻译D项是已经/停止。

C项是的,所以这题选C。

3.

(1)不仅贤德的人有这种天性,人人都有。

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共2分)

(2)对于优厚的俸禄(高位厚禄)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的优厚俸禄(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文现代汉语翻译能力,注意翻译“丧”“万钟”。

4.参考答案;

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于国于民有益的事是“义”。

社会上的哥们义气,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糊义气和本文的“义”不同。

(2分)我国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事例很多,如:

唐雎出使秦国,不辱使命;

苏武牧羊,不改初心;

岳飞抗金,精忠报国;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教济粮。

(事例1个1分,共2分)

本题主要考查文章的主旨,结合文章阐述“义”即可。

举例说明可以举朱自清、岳飞等。

二、《鱼我所欲也》《万事莫责于义》阅读。

(2018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

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鱼,我所欲也;

死亦我所悉,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惠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惠而有不为也。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子墨子曰:

“万事莫贵于义。

今谓人曰:

‘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

’必不为。

何故?

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

‘子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故曰:

万事莫贵于义也。

(节选自《万事莫责于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故患有所不辟也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不若手足之贵也( 

) 

 

予子冠履(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B.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