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复习思考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71223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导读复习思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论语导读复习思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论语导读复习思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论语导读复习思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论语导读复习思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导读复习思考题文档格式.docx

《论语导读复习思考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导读复习思考题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导读复习思考题文档格式.docx

三、“仁”的表现方式。

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

”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

“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

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

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实践价值。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

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

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2、孔子论君子人格有哪些主要思想和观点

君子人格是孔子所追求的一种理想人格,对于孔子论君子人格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可总结为十个方面:

一、仁:

君子“仁”以为己任。

二、义:

”君子义以为上”。

三、礼:

君子“立于礼”。

四、智:

“智者不惑”。

五、忠信:

君子主“忠信”。

六、勇:

“君子有勇”。

七、中庸:

“君子中庸”。

八、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

九、文质彬彬: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十、自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上,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同人相处时,既彼此协调合作,又不盲目苟同。

而小人正好相反,小人对上迎合附和,不表示不同意见;

对下搞一言堂,自己的意见只能赞成,不能反对,排斥不同意见和有不同意见的人。

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不能与别人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同时,孔子强调君子处人处事“度于礼”,“约于礼”,“君子笃于亲”,“君子上不僭上,下不逼下”,“君子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等,也就是维护人伦关系的和谐,做到爱亲、尊上、敬友、与人为善。

在处事原则上,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所以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

君子看重道义,小人看重利益,孔子这里说的义是他所说的道,也就是仁。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德仍指仁,君子怀德,君子所思的是道德,他的居处,必然选择在有仁德之人所居的邻里。

小人怀土,土是地利,小人只选择有利可图之地,以为居处,定居后,则安安而不迁徙。

这两句就择居而辨君子小人。

君子怀刑,刑即典刑,经典法则,君子知法畏法守法。

小人怀惠,小人之行,只贪图眼前的小惠。

这两句就行动而辨君子小人。

在道义上,孝、悌、忠、信是孔子衡量做人的尺度,当然也是孔子心目中正人君子的美德。

所谓孝,就是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

悌,是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在封建时代,这是构成人际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所以孔子把他看做做人的根本。

如果每个人都对父母不尊敬侍奉,对兄长不听命维护,社会就乱套了。

而忠是臣子对君王的正确态度,信是对朋友的正确态度。

孔子认为有了这种正确的态度才可以称为君子,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安身。

对君王不忠,对朋友无信,便是小人。

而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君子,孔子也有自己的看法。

孔子认为,做一个仁人君子,必须在德行和学问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方面要陶冶情操,修炼性情,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刚正的人。

另一方面,君子还要学习知识,培养才干,造就治国经邦的本领。

修身养性需要研讨学问,研讨学问为的是修身养性,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另外《论语》中还提到智、仁、勇,即“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孔子认为,“君子不器”,君子不是一般的器皿,只能做一种用处,而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宏富的学问,无所不通。

所以孔子要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除了广博的学识,孔子还要求君子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这就是要求君子对于他所不懂的要采取保留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绝不能信口开河,胡说一通。

君子必须谨慎,对于他所说的话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可见孔子对君子培养严谨求实的学风也是非常重视的。

谦虚逊让是严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孔子对君子的基本要求。

除此之外,孔子还再一次强调君子有“三戒”,“三畏”,“九思”,一个人如果能遵循着“三戒”,“三畏”,“九思”去做,那就可以完成君子的德行了,这与“修己以敬”是一致的。

在孔子看来,如果人人都能修成君子之德,那么人际关系就能和谐,人的欲望就能得到合理的节制,天下就会实现大同之治。

3、孔子教育思想述评

论教育的作用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根本的要靠教育,他说: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如果用教育的方法去教育人民,使人民能够用礼法去约束自己,懂得言行的规范,就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那么国家就能够得到治理,孔子认为政令、刑律都不如教育更加有效。

  为了使教育有效,孔子非常重视以封建的道德标准作为治理国家的准绳。

子路问他“为政”应该先做什么?

他说:

“必也正名乎”接着解释道: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孔子主要的道德标准是: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也就是要求人们遵守封建秩序,上下有序,不能越轨,这样国家才能得到治理,他认为: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段话说明孔子认为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

从孔子的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孔子非常重视身教的作用,他还直截了当地说: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实际上也就是说治理国家要靠领导人的作风,要靠榜样的作用,而不是依靠刑律,所以他说:

“子为政,焉用杀”。

孔子重视人民,主张富民,但他又认为民富了,更要注意使人民受教育以提高素质。

《子路》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

‘富之’。

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

‘教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孔子到卫国去,冉有替他驾车,孔子看到卫国人口很稠密不禁称赞:

“人口好多啊!

”冉有问他人口多了,应该怎么办呢?

孔子说,应该让他们富裕起来。

冉有又问,如果富裕了又该怎样呢?

孔子说,让他们受教育。

孔子虽然在这里谈到了先富后教,但他并不认为只有富裕以后才能进行教育,而是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

《颜渊》中记载“子贡问政”,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这里把“民食、民兵、民信”作为立国的三项基本条件。

而在这三项之中,必不得已时,可以去掉“食”和“兵”,但他认为“民无信不立”“民信”是绝对不能去掉的,说明他对于通过教育取得民心的作用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

又如他谈到军事时说:

“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又说: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意思是说必须对人民进行长期的军事教育才能让他们去作战,否则,用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民去作战,等于抛弃人民。

由此可见,孔子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把教育放在首位,当然他也看到了各方面的关系,认为只有足食、足兵,人民才能信任政府;

人民富裕以后,就应该进行教育。

今天来看,孔子的这些思想都是比较可贵的。

有人认为孔子把“民信”放在第一位,过分看重教育的作用,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去兵、去食,也就谈不上民信了。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论语》的记载,就可以知道孔子的原意并不是片面强调“民信”,而是说只有“足食”、“足兵”才能取得“民信”。

只有在取得“民信”的条件下,必不得已才谈到“去食”、“去兵”,但“民信”决不可去,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论教育的对象

  孔子主张:

“有教无类”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受教育。

又说: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只要给我一些薄礼,我从来没有不教的。

他所以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是有社会和思想基础的。

首先,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正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代,“学在官府”已转变为“学在四夷”。

也就是说,当时统治阶级垄断的教育由于社会条件的转变,已经转为向民众开放,当然这里所说的民众还不是被统治的劳动人民,而是指士民阶层。

其次,孔子认为: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主张学而后知,他说: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虽然孔子也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这类话,但实际上他认为人的素质都是一样的,只因为环境与教育的不同,才使人有了差别,尽管当时孔子已被人尊为圣人,但他始终强调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人,是学而后知的。

由此可见,他认为任何人只要受到教育都可以成为圣人,他强调学而后知,不仅是谦虚,也是他的信念。

《论语》中多处谈到他这方面的观点。

  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所以孔子才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这在当时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进步主张,他所说的学而后知的观点也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当然,他这种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劳动人民受着剥削和压迫,连饭有时都吃不上,更谈不到去受教育,如果说能受到一些教育,也不过是统治阶级对他们进行奴化教育,使其不敢犯上作乱,真正为人民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孔子的思想在当时也只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而已。

  孔子不仅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而且身体力行,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了他的主张,在他的弟子中就有各式各样的人,既有贵族,也有被称为鄙人的下层人士,也有像颜渊那样的贫穷的人。

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确实对我国教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使不少处于下层的人士也能有受教育的机会。

论教育目的

  孔子主张行“仁政”,认为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和具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并且有高尚道德的人,才能行“仁政”。

因此,他很重视人才的培养,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君子儒,这种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最高尚的道德就是“中庸之道”,所以他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意思是说“中庸”这种道德是最高尚的道德了。

君子就应该懂得“中庸之道”,而且懂得什么是仁。

所谓“仁”就是“克已复礼”,也就是能够用礼来约束自己,就能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仁”也就是“爱人”有一次子贡问他: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贡问他假若有人能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

孔子说,如果能那样,就不仅是仁道而且是圣德了,连尧舜那样的圣人都难以做到。

那“仁”是什么呢?

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也事事行得通。

能够就眼前的事情一步步地去做,就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由此可见孔子讲仁并不是讲些空道理,而是讲要去做能够实际做到的、身体力行的好事。

他理想中的君子是有道德修养,又有治国能力的人。

回答子贡怎样才可以叫做“士”时,他说: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也就是说能够用羞恶之心来约束自己,出使外国能够完成任务,这才能够称作士。

孔子既然对君子的要求很高,他认为要能成为君子就必须是热爱学习的人,所以他提出的教育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说去作官的人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应该不断地学习,学习成绩优秀了,那才能去做官。

他把做官和学习直接联系起来,认为只有学习好了才能去做官,要想把官做好也必须学习,尽管这句话后人有不同的理解,但孔子主张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重视学习,这和他的理想是一致的。

孔子说: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就是说孔子认为如果由他去选择人材,他主张用先学了礼乐知识的人,而不用做了官才去学习的人。

他这种重视用学习过的人去做国家官吏的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

尽管在封建时代这种理想很难实现,但对我们古代的吏治也曾起过积极作用。

论教育内容

 孔子认为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四个方面:

“学以四教:

文、行、忠、信。

”也就是说从文化知识、社会实践、对人忠和讲究信用四个方面来教育学生。

他最重视的还是道德修养,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新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认为首先应教育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说则诚实可靠,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在有余力的时候,就去学习文献。

他认为首先要学习礼,“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他还重视学诗,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认为“诗何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他说: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由此可见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有利于实现他的教育目的,而且他的教育内容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特别重视教学生实践,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去理解道理,并提高工作能力,确实具有重视实践的思想。

更可贵的是孔子不讲鬼神迷信,“子不语:

怪、力、乱、神。

”尽管在孔子的时代宗教迷信思想在人们中间很流行,统治阶级也利用迷信来为其统治服务,而孔子却不讲迷信,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孔子这种思想对于我国历史上的一直没有形成政(政治)教(宗教)合一的国家政体,确实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当然孔子的教育内容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很少讲到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他尽管自己博学多识,但不重视科学知识,甚至鄙视生产劳动知识,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消极方面。

论教学原则和方法

  孔子的许多教学原则和方法还都是适用的,值得我们借鉴。

  1.乐学与立志。

《论语》的第一句就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可见孔子非常重视要使学生愿意学习和乐意学习,他从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也就是说,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迷上了学习,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

  孔子重视使学生乐学和立志,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乐学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也就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鼓励他们自觉地努力学习。

孔子不仅提出立志的要求,也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学生讨论立志,鼓励学生立志。

2.重视学和思。

《论语》中记载了许多孔子重视学习的言行,如“朝闻道,夕死可矣。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说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但他不主张死读书,他认为只学习不动脑子思考是没用的,所以他说: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又说:

“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对曰:

‘然,非与?

’早:

‘非也,予一以贯之’。

”吾道一以贯之。

”就是说他通过思考,形成自己一个基本的观点,做到融会贯通,重视学和思,并且认为应该正确对待学和思,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说,只学习不动脑子去思考,就会什么也学不会,但如果只是空想却不去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说明孔子不仅重视学习,而且也重视思考。

更可贵的是他已经认识到学和思的正确关系,孔子的学生子夏表达了孔子这一思想,他说: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意思是说,广泛地学习,坚持自己的志趣,诚恳的发自内心并且认真思考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这段话今天看来,还是有道理的,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学和思的关系,对于提高学习质量,是很重要的。

子夏所说: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强调学习的重要,也是很有道理的。

  3.重视观察与实践。

孔子十分重视学习的方法,他认为要了解人和事物,都必须注意进行观察。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瘦哉?

”这是考察一个人的方法,但如果用来作为学习的方法,同样是适用的,这种方法也可能是我国最早使用的观察法了。

孔子还说: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必须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经过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他认为: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这种态度和方法无疑是正确的。

孔子还十分重视身体力行,如子张问行。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这说明孔子强调言语忠诚,行为忠实严肃的重要意义,他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以上所引的话,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强调君子要言行一致,要说出来就必须做到,否则就不要说,不仅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给人以示范,要求合乎道德标准,更重要的是要求君子去做事实,要通过实践去教育别人,也要通过实践去学习。

孔子还反对言过其实,他说: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更反对大言不惭,因为那样实行起来一定很难做到,所以说“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就是这个意思。

 4.强调学以致用。

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他说: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

”从《论语》中的记载来看,其中很多人都有专长,通过学习都能出仕为官,并能把学过的东西,用于治理国家,而且很有能力,这都说明孔子学以致用的教育是有成效的。

  5.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孔子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孔子的原意实际上是说“生而知之”的人是没有的,“不知而作”是不应该的,正确的学习态度还是应该努力学习,只有学而后知才是真实的,多闻择善而从,多见而识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这种观点,今天也是应该值得肯定的。

  孔子学无常师,主张向一切人学习,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思想,孔子所以能成为当时博学多识,道德高尚的人,与他这种学习态度是分不开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共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有若无,实若虚;

犯而不校。

”意思是自己有能力,却向比我能力差的人去请教,自己知识丰富却向比我知识差的人去求教,有学问却像没有学问,有知识却像没有知识。

这种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是十分可贵的。

“君子不器。

”意思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一般,只有一种用途。

而应该多才多艺,能够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才能成为治国的人才。

孔子主张“每事问”,不懂就问,他确实做到了虚心向一切人学习,因此他才可能成为当时博学多识的大学者,被人尊称为“圣人”。

他的这种学习精神,今天也是值得提倡的。

  孔子还说: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思是说要在温习旧的知识时,能够通过思考,有新的发现和体会,能够有创造性的人,才可以做老师。

实际上他也说出了创造性学习的要求。

  特别宝贵的是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他认为实事求是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6.以身作则。

孔子认为言教不如身教,他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前面我们已经做过介绍,这里不再重复。

  7.良好的师生关系。

从《论语》中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学生关系非常融洽,师生感情很深,这也是他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他对学生“爱之,能勿劳乎?

忠焉,能勿诲乎?

”他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他说“当仁,不让于师。

”他对学生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吾无隐乎尔。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意思是说他对学生十分坦率。

他认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这是他尊重学生的根据。

“颜渊死,子曰:

”噫!

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

”而学生对孔子也有着深厚的感情。

  8.教学方法。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他说“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

”“他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教,使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4、略论孔子的义利观

在孔子的义利观中,义和利是对立的概念,他褒义贬利,同时又认为义和利是辩证统一的。

孔子的义利观在历史上留下了积极的影响。

我们应当重温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辩证地处理义和利的矛盾,行义以达其利,争取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

作为伦理道德大师孔子,对义利也有其独到的见解。

  一、义包括道义和义务两个内容

 孔子师徒认为义首先包涵道义的意思,他说:

“行义以达其道”他的徒弟子夏则说:

“信近于义”,意思都是指人要讲道理、守信用,这便是道义、义。

 孔子认为义其次应包涵义务的意思,他的高徒子路曾说: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孔子没有反对,这显然把义指为君、臣、民三者之间役使和效劳的关系,即义务。

 孔子认为义是人行动的最高规范,他说:

“君子义以为上”,又说: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思是君子处世,无可无不可,要以义为规范准绳。

孔子要求人们“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孔子希望明智的君子们要“务民之义”,意思是领导人民走向义。

孔子认为以身作则是“务民之义”的好方法,他说: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孔子认为义是维持君臣民关系的法宝,他说: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子路秉承孔子的教诲,也曾说:

“不仕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