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提纲必修三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966575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3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提纲必修三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提纲必修三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提纲必修三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提纲必修三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提纲必修三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提纲必修三Word下载.docx

《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提纲必修三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提纲必修三Word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提纲必修三Word下载.docx

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

生长素的两重性:

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

甚至杀死植物。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反应不同,根最适浓度是10-10mol/L,芽的最适浓度是10-8mol/L,茎的最适浓度是10-4mol/L。

敏感程度:

根﹥芽﹥茎

顶端优势:

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

打顶或摘心使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去除顶端优势。

4.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B)

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枝条下端,不久长出大量的根。

②促进果实发育。

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受粉的雌蕊的柱头,可长出无籽果实。

③防止落花落果。

5.其他植物激素(A)

细胞分裂素:

主要在根尖合成,促进细胞分裂。

乙烯:

植物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促进果实成熟。

赤霉素: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

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脱落酸:

主要由根冠和萎蔫的叶片等合成,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分布较多,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实验8】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实验原理(B),实验设计(B),实验结果及其分析(C)

原理:

植物插条经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影响,而且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其影响程度亦不同。

其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插条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预实验:

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

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 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预实验也必须像正式的实验一样认真进行。

1、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

NAA(萘乙酸),2,4-D,IPA(苯乙酸),IBA(吲哚丁酸)和生根粉等

2、步骤:

(1)选择插条:

以1年生苗木最好(1年或2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

(2)扦插枝条的处理:

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

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芽数尽量一样多。

(3)生长素类似物的使用

①浸泡法:

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置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或一天。

处理完毕就可以扦插了。

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②沾蘸法:

把插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3、预实验:

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实验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

4、实验设计的几项原则:

①单一变量原则(只有溶液的浓度不同);

②等量原则(控制无关变量,即除溶液的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③重复原则(每一浓度处理3~5段枝条);

④对照原则(相互对照、空白对照);

⑤科学性原则

2010年江苏学测第40题:

(6分)为研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一实验小组按下表进行了实验:

步骤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F组

配制溶液

蒸馏水

200mg/L

2,4–D溶液

400mg/L

600mg/L

1000mg/L

选择插条

选取该植物生长时期、带芽数目等相同的事宜插条若干支,随机分成六等分,并编号

浸泡插条

分别用等量蒸馏水、相应浓度2,4-D溶液浸泡插条12小时

扦插及培养

浸泡后的插条扦插在潮湿沙土中,培养时间及其他条件均一且相同

实验结果

请分析回答:

(1)E组实验配制的2,4–D溶液浓度是。

(2)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

(3)实验结果说明。

(4)该实验进一步探究2,4–D促进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请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

答案:

(1)800mg/L 2,4–D溶液  

(2)起对照作用  

(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增加,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逐渐增加;

超过一定浓度范围后,随着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继续增加,扦插枝条的生根数又逐渐减少。

(4)将生长素类似物2,4–D溶液的浓度在400mg/L~600mg/L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范围,即400mg/L,440mg/L,480mg/L,520mg/L,560mg/L,600mg/L。

第24课时神经系统的调节

1.反射和反射弧(B)

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请写出上图a~f的名称。

4

2.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A)

结构:

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做神经纤维。

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B)

3.1传导过程

(1)静息状态

①静息电位:

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这时细胞膜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称为静息电位。

如图所示:

②形成原因:

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低于膜外。

在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上的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形成静息电位,即内负外正。

(2)刺激状态

①动作电位:

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形成动作电位。

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膜通透性发生改变,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

(3)传导状态

由于兴奋部位与其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产生了电位差,于是就产生了局部电流,即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

(4)兴奋传导

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静息电位。

兴奋地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3.2传导特点:

双向传导

4.突触的结构特点(A)

4.1突触小体

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

含有突触小泡,内有神经递质。

4.2突触

(1)概念:

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2)类型(见图1)

①轴突—树突突触(如图1甲所示)。

②轴突—胞体突触(如图1乙所示)。

(3)结构:

包括三部分(如图2)

①突触前膜:

是突触小体的膜。

②突触间隙:

是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空隙。

(组织液)

③突触后膜:

是与突膜前膜相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B)

(1)传递过程:

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局部电流)传来时,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以胞吐的形式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如下图所示。

使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发生变化,进而形成局部电流,这样就使兴奋在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上再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下去。

电信号→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电信号。

电能→化学能→电能。

(2)传递特点:

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所以这种传递是单向的,不能反过来传递。

6.人脑的组成及各个部分的功能(A)

功能

大脑

调节机体功能的最高级中枢

小脑

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下丘脑

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脊髓

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7.人的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A)

言语区:

①书写性语言中枢——又称“书写中枢”,位于颞中回后部接近中央前回手部代表区的部位(W区)。

若受损伤,会引起“失写症”,即病人可听懂别人讲话和看懂文字,也会说话,手部运动正常,但失去书写绘图能力。

★②运动性语言中枢——又称“说话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底部之前(S区)。

若受损伤会引起“运动性失语症”,即病人可看懂文字,也能听懂别人讲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

★③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H区)。

若受损伤,会引起“听觉性失语症”,即病人能讲话、书写,也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谈话,能听懂别人发音,但不懂其含义,病人可模仿别人的谈话,但往往是答非所问。

④视觉性语言中枢——又称“阅读中枢”(V区)。

若受损伤,会引起“失读症”,即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变得不能阅读。

第25课时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动物激素的调节(A)

激素调节: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

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所分泌激素的种类与主要作用

内分泌腺

分泌的激素

主要作用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垂体

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胰岛

胰岛素(胰岛B细胞分泌)和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分泌)

胰岛素:

降低血糖浓度

胰高血糖素:

提高血糖浓度

识记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尤其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胰岛等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

区分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内分泌腺:

无导管,分泌的物质(激素)直接进入该腺体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中,经体液运输到人体的相关部位,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外分泌腺:

体液导管,如汗腺、消化腺等。

通过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实例,领悟“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的概念。

请写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

2.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B)

在养殖四大家鱼时,人们给雌、雄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类药物,就能促使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从而进行人工受精。

人工合成昆虫激素防治害虫,如在田间施放适量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性外激素类似物),用来干扰雌、雄虫之间原有的信息联系,从而干扰它们之间的正常交配。

阉割猪等动物提高产量

人工合成昆虫内激素提高产量,如利用人工合成的保幼激素处理家蚕,可延长其幼虫期,提高蚕丝的质量和产量。

⑤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许多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按时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⑥有人给猪饲喂激素类药物——“瘦肉精”提高猪的瘦肉率。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于联系(B)

体液调节:

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其中神经调节居主导地位。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4.体温调节、水盐调节(A)

(1)水盐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饮水不足

失水过多

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

大脑皮层

垂体

↓抗利尿激素

产生渴觉

↓(﹢)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主动饮水

↓↓(﹣)

尿量减少

(2)体温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第26课时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单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A)

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直接与外界发生物质和信息交流

多细胞生物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内环境(B)

(1)内环境组成

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态环境叫内环境。

内环境包括:

血浆、组织液、淋巴。

组织细胞

组织液

血浆淋巴

(2)内环境的成分

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巧辨“内环境成分”

◆先确认该成分是否存在于血浆、组织液与淋巴中,凡是存在于细胞外液中的一切物质(包括水、气体分子、代谢产物、营养物质、酶、激素、递质、抗体等)均可看做内环境的成分。

◆以下成分不属于内环境

①只能存在于细胞内或细胞膜上的成分:

血红蛋白、糖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及核酸(DNA、RNA)等。

②血浆≠血液,血浆属于内环境,但“血液”不能全看做内环境,因为血液中含各种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等),即内环境不包括“细胞”及细胞内物质,如血红蛋白为红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③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如消化道、呼吸道、尿道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均不可看做内环境,因而其所含物质也不可看做是内环境成分。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渗透压:

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反之则越小。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细胞外液正常渗透压为770kPa。

酸碱度:

血浆PH7.35—7.45,调节的试剂:

缓冲液:

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

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一般在37℃左右。

(4)内环境的功能: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稳态的调节机制(B)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四个主要系统: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B)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5.血糖调节(B)

人体正常血糖浓度:

0.8—1.2g/L

低于0.8g/L:

低血糖症高于1.2g/L;

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

食物(主要)、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

三个去处:

氧化分解(主要)、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

抑制

血糖平衡的调节

促进

血糖浓度升高

作用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分泌)

(胰岛B细胞分泌)

血糖浓度降低

从图中可以发现:

(1)激素除了直接调节作用外,还接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发挥间接调节作用。

(2)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而提高血糖含量的激素,除了胰高血糖素外,还有肾上腺素等。

(3)血糖平衡的调节,实质就是在激素和神经的作用下,血糖来源的增加、减少和血糖去路的减少、增加的过程。

(4)肾脏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因为正常情况下,肾小管能将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回血液;

只有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时,才会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

糖尿病:

病因:

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症状:

“三多一少”:

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治疗:

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

预防:

合理膳食、积极运动、控制体重等。

第27课时免疫调节

1.免疫系统组成及主要功能(A)

免疫器官(如:

扁桃体、淋巴结等)

吞噬细胞

(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淋巴细胞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如:

抗体)

第一道防线:

皮肤、粘膜等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

(2)免疫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杀菌物质、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A)

(1)有关抗原和抗体

抗原

抗体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

3.艾滋病的全称、病原体及其存在部位(A)

艾滋病(AIDS)全称: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病原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遗传物质是RNA。

存在部位:

在细胞内、细胞外液(血浆)及外分泌液(如精液、乳汁等)都有存在。

4.艾滋病的发病机理、症状(A)

发病机理:

HIV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人体的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病原体则乘虚而入,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导致人死亡。

开始症状像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

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

还可出现咳嗽、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A)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主要是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

预防的主要措施:

①洁身自爱,不与配偶以外的第三者发生性关系;

②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③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

④医疗时使用的注射器及检查和治疗器械必须要经过严格消毒;

⑤需要输入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第28课时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1.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A)

概念:

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基本特征:

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种群的年龄组成(预测种群的发展趋势)和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包括三种:

①增长型:

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②稳定型:

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

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③衰退型:

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A)

种群密度:

单位空间内某种群个体数量。

特点:

面积相同,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

同种生物不同条件下种群密度可能不同。

调查方法:

(1)样方法

适用于植物或活动范围很小的动物(如蚯蚓),取样的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2)标志重捕法:

适用于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

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

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设该地段全部个体数记作N,其中标志数为M,重捕个体数为n,重捕个体中被标志个体数为m,则N:

M=n:

m,所以N=M×

n/m。

3.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J”型曲线(B)

“J”型曲线:

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

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

的情况。

“S”型曲线:

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

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

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

(1)在左图“J”型曲线中可用数学公式推出周期增长率为常数。

(2)在左图“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为0→K/2时,增长率增大;

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率最大;

种群数量由K/2→K时增长率不断降低;

当为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处于动态平衡中,增长率曲线可用右图表示:

t1对应K/2值时,t2对应K值。

特别注意:

①种群数量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而“J”型曲线和“S”型曲线都只研究了种群数量增长的规律。

②“J”型曲线反映的种群增长率是一定的;

而“S”型曲线所反映的种群增长率是变化的,不能认为“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是“J”型曲线。

③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环境阻力的作用。

4.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A)

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着重要意义。

【实验9】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实验原理(B)实验设计(B)实验结果及其分析(C)

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

在含糖的液体培养基中酵母菌繁殖很快,迅速形成一个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培养基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气、pH、温度等因素有关。

通过细胞计数可以测定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随时间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目的:

初步学会酵母菌等微生物的计数以及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绘制。

材料:

菌种、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血球计数板(2mm×

2mm方格,培养液厚0.1mm)

步骤:

(1)将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