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海军舰艇燃料的转换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965170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海军舰艇燃料的转换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海军舰艇燃料的转换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海军舰艇燃料的转换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海军舰艇燃料的转换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海军舰艇燃料的转换Word下载.docx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海军舰艇燃料的转换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海军舰艇燃料的转换Word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海军舰艇燃料的转换Word下载.docx

丘吉尔。

他年仅37岁就出任海军大臣之职,当他接管这一重要职务不久,便大刀阔斧地实施改革措施。

其中非常重要的,便是下决心将石油作为未来皇家海军的主要燃料。

石油燃料崭露头角自从蒸汽机发明以后,其燃料主要是煤炭。

而欧洲各国国内都产有优质的煤炭,尤其是英国的南威尔士所产的加的夫煤,这种煤由于杂质含量极低,具有卓越的燃烧值,特别作为远洋航船的煤炭是享有盛誉的。

由于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有比较良好的煤炭供应,因此当时其海军的燃料并不成问题。

1859年8月27日,美国人埃德温·

德雷克首次采用机械装置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首次成功地进行了石油的商业开采,揭开了近代石油工业的序幕。

在此后的大约三十年内,石油的主要用途不过是燃灯用的煤油。

到了十九世纪后期,有一些舰船开始采用将重油散布在煤炭上以增加火力的方法。

与传统燃料煤炭相比,石油的优点是不可比拟的。

燃油锅炉可以产生更大的效率,大大提高舰艇的航速以及加速性能;

与同等重量的煤相比,舰队活动半径还能增加40%;

而效果更为显著的是,舰队的燃料补给将会大大的便捷起来。

对于燃煤军舰而言,将煤炭从运煤船或者陆上搭载到军舰上是一件非常辛劳的作业,此外,要将煤炭投入锅炉必须依靠人力,这不仅仅是一项繁重的劳动,而且若要将煤炭均匀地散布在炉膛之上,还需要非常熟练的技能。

最后,锅炉还需要每隔三小时到四小时熄火将炉灰从锅炉的燃烧室中进行扫除,这不但是一项非常累人的重活,而且还会对作战行动带来诸多的掣肘甚至是灾祸。

如果将燃料改变为重油,这样只要将管道从储油罐上与舰艇相连,便可以轻松地进行燃料补给,而且通过阀门的调节,还能非常灵活地进行燃料调节。

在同样输出功率下,可以减少若干锅炉的数量,还能够让海军官兵减轻加煤作业的繁重劳动,将人力更多地投入到作战任务上去。

因此,军舰燃料从煤到油的转换,对于舰上官兵而言是一个极大的喜讯。

英国近代海军的奠基人费舍尔勋爵便是一个被称为“石油狂”的推进派,他在1901年就写道:

“石油燃料将使海军战略发生一场根本的革命。

它将是一个唤醒英国的事件!

”他在1904年就任第一海务大臣之后,便开始着手将舰艇燃料从煤向石油转换。

英国近代海军之父约翰·

费舍尔勋爵首先,尊严级战列舰的“玛耳斯”号从1904年8月到1905年3月进行了改装,在原有八台燃煤锅炉中的两台上加装重油燃烧装置,并在船底加载四百吨重油,成了最早搭载油煤混烧锅炉的主力舰。

而后,该级九艘舰中,便有七艘舰实行了进一步改装,在其四台锅炉上加装重油燃烧装置。

与此同时,新造的英王爱德华七世级战列舰也采用了油煤混烧的方式,并在以后的战列舰上加以推广。

与此同时,便是开始对驱逐舰这种小型舰艇完全采用重油燃料,著名的部族级便是先驱。

最年轻的海军大臣登场尽管石油燃料的采用对于海军具有的如此巨大的魅力,然而,各个海军对于这个转换却还是瞻前顾后。

关键问题还是在于当时的石油供应与煤炭不同,当时主要的海军强国都拥有自己的煤田,而石油的产地当时仅限于美国、俄国、罗马利亚等地区。

石油供给对英国非常严峻,英伦三岛并不生产石油,北海大油田的发现还要等待半个世纪之久。

当时英国只有在殖民地缅甸出产石油,在罗马利亚的油田也拥有若干股份此外,当时的罗特希尔特财团麾下的英国资本已经开始在巴库的油田进行采掘,而后首先由铁路横跨高加索山脉到达黑海的巴统港,在此船运经过土耳其海峡经过地中海到达亚得里亚海畔的的里雅斯特炼油厂进行精炼而成,而后在运回英国本土,可见对于英国而言,石油的供应路线还是非常复杂,更何况在十九世纪末期俄国还是英国的一大假想敌,这样的石油供应自然是远远不够以及远远不安定的。

因此,如果将舰艇的燃料从煤改为油,无疑就是放弃国产优质煤的强大优势,而将强大的海军建立在石油资源必须从海外输入的脆弱基础之上。

更何况当时的英国海军中还有与煤炭供应商千丝万缕的利益瓜葛,费舍尔勋爵在其任期之内还是未能打破这一僵局。

不过,在他1910年卸任的翌年,年仅37岁的温斯顿·

丘吉尔成为了英国最为年轻的海军大臣。

丘吉尔确信要担任海军大臣后便立即派人去请费舍尔。

这位71岁的老人急忙放弃在卢塞恩湖畔的假期,匆匆回国与丘吉尔在赖盖特小隐修院一起度过了3天。

当费舍尔得知丘吉尔的想法后,“立刻进入了热情爆发状态”。

他一旦开口,便几乎滔滔不绝,不管就当时随时可能将世界推入战火的阿加迪尔危机,还是英国海军中的将领的恩怨,都毫不保留地回答了丘吉尔的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当然他们之间最为热切的话题莫过于是有关舰艇的设计问题,这其中便包括了舰艇采用的燃料问题。

这以后,他们两位个性鲜明又富有实干精神的成了忘年交而经常通过书信交流,其关系几乎宛如父子。

事实上,当这位37岁的年轻人开始执掌起皇家海军的重任后,他接过了老一辈改革家的接力棒,大刀阔斧地对英国海军进行了富有勇气的改革。

1912年担任海军大臣后不久的温斯顿·

丘吉尔向无穷无尽的困难宣战当丘吉尔担任海军大臣之时,英国海军已经建造或正在建造完全用油的驱逐舰与潜艇56与74艘;

其他的舰只也几乎都采用将一定比例的油向燃煤炉喷射的方式增加燃烧值。

对于完全将舰艇的燃料从煤炭转换为石油的问题,作出抉择是非常艰难的。

一旦作出了这个决断,那么就意味着必须将英国海军的一切建立在石油,这项英伦三岛上无法寻觅的资源之上,却放弃原来国内可以大量供应的世界上最优质的煤炭资源。

必须额外新建大量的燃油舰艇自不待言,此外还会产生其他诸多相关问题。

首先,必须,而且。

还必须在本土新建足以使英国在战时能够立即使用数月储油设施,必须在各个海军港附近建造易受攻击的庞大油罐设备。

还必须建造油船队,在和平或战争时期将石油经过海上从遥远的油田运回国。

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投资,而且英国的财政制度,不允许海军部借入资金或得到“一次了结”的经费,每个便士必须一年一年地向议会争得,这一来而且原本已经受到严重质疑的海军预算势必又将突飞猛进。

更何况世界石油供应在由外国控制的大石油托拉斯手中,其中还掺杂着难以确定的市场和垄断问题。

但是丘吉尔却以自己的政治生命作为赌注,毅然决定“向无穷无尽的困难宣战”,在皇家海军的舰艇上采用石油燃料。

上任后不久,他便组织了皇家石油供应委员会,任命费舍尔勋爵担任委员长,专门讨论石油问题的解决。

而在海军舰艇的燃油化问题上,丘吉尔采取的策略“一旦吞下骆驼,小昆虫自然非常容易吞一下去”。

这个骆驼便是1912年规划建造的战列舰。

对于这种战列舰,丘吉尔在尚未上任之时,就向费舍尔咨询过,希望将其主炮的口径从13.5英寸(343毫米)扩大为15英寸。

对此当即引起了费舍尔的兴奋,以至于“若非亲眼所见是无法想象他的模样”,并“极大的热情以投身于实现这个主张”。

对于这种大炮的采用,丘吉尔也是冒了极大的风险。

因为如果等到制成大炮完成论证在建造军舰,那么将白白等待一年时间。

丘吉尔在费舍尔勋爵的支持之下,下决心“除了战争时期,和平时期也必须冒风险,现在设计中的勇气可能在以后赢得一场战争。

”他以政治生命为代价付出的冒险获得了成功,15英寸的大炮被证明性能极佳,它能将871公斤重的炮弹射到32000米开外,并在任何射程下都达到极为精确的程度,而且不论怎样频繁的使用都不会缩短它的使用寿命。

原来计划采用的10门13.5英寸大炮一次投放的炮弹量大约为6.35吨,而采用了15英寸大炮,即便8门的投射量也可以达到约6.97吨。

于是,在省却了的第五座炮塔的位置,舰上便可以安放更多的动力设施。

就在这个最为出色的平台上,丘吉尔再度决断,完全采用燃油锅炉,这样便使得输出功率达到5万马力,舰艇的航速也可以从前一级战列舰的21.25节猛增为25节。

这种不论在火力、防御以及动力方面都达到了最佳的平衡的战列舰就是篇首所提及,在日德兰海战中,发挥了强大威力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一旦连舰队的核心战列舰都克服了燃料转换,其他小型舰艇也都不在话下,于是,1912年到1914年的三个耗资巨大的造舰计划使皇家海军的实力上升了一大步,这些新舰除个别外全都使用了石油。

当然,这其中所需要的资金也是巨大的,与以往每艘建造费用为225万英磅的战列舰相比,伊丽莎白级快速战列舰费用每艘超过了300万英磅。

而建立石油储备加上它的油罐和油轮需要费用也将达到1000万以上。

到1913年底,新的一年的预算支出首先必须呈交财政部,而后必须呈交内阁,至此财政开支的困难达到了顶峰。

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丘吉尔获得了一个天赐良机,不但解决了石油的供应问题,而且还获得了相当丰厚的资金收入,使得海军燃料的转化的工作得到了落实。

石油供应的确保在海军舰艇实现了燃料转换以后,如何确保石油供应便成了当务之急。

皇家石油供应委员会提出的目标是“平时可以用廉价的,而战时则必须绝对能够保障获得安定而切实的供应”,委员会在1913年初开始进行探讨,在同年7约丘吉尔海军大臣对议会进行了两点保证。

也就是首先是对煤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是作为舰艇的基本燃料,但是要逐步被石油取代。

其次是英国海军保证获得可以提供安定燃油供应的油田。

对此在议会上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尤其是和煤炭产业相关的议员们就英国海军将依存于海外石油而对丘吉尔发起了猛烈的质疑。

同时,为了获得石油资源而更加膨胀的海军预算,自然也成了攻击对象。

对此,丘吉尔将目标转向了波斯。

早在1901年,出生于澳大利亚的英国人达西曾经与波斯卡扎尔王朝的波斯王穆扎法尔丁签约,获得了伊朗除了与俄国接壤的北方五省之外大部分境内为期60年的石油、天然气、沥青等的获取、勘探、开发、精炼运输以及销售权。

达西则支付给波斯王两万英镑现金和两万英镑股份,并每年支付伊朗政府16%的纯利。

但是尽管达西进行了大量的勘探,但是直到1908年猜发现了石油。

在此期间达西的资金发生短缺,到了1909年成立英波石油公司并正式开始油田采掘时,达西在公司中的地位已经不再显赫。

不过,当时对英波石油公司控股97%的是曾经在缅甸进行从事石油开采的伯麦石油公司也资金不足,并面临着被荷兰壳牌石油公司吞并的险境。

丘吉尔不失时机地抓住了这个机遇,他派遣前海军情报局局长埃德蒙·

斯莱德海军少将率领一个专家委员会去波斯湾实地考察油田,同时向内阁提交了一个有关“向皇家海军提供燃料油”的关键性备忘录,要求订立长期合同以确保稳定价格下的充足供应。

其中一条指导原则是保持独立的多种石油来源,从而挫败全球石油垄断的形成。

苏格兰克罗默蒂港的储油罐,这些储油罐基本上都是一战前所建在进行了差不多一年的准备后,丘吉尔在1914年6月17日向下院提出了《英波石油公司筹资法案》。

根据这个法案,英国政府将向英波石油公司投资220万英镑,以获得该公司51%的股权。

此外,英国政府还将派出两名董事进董事会,对涉及海军部燃料合同的问题和一些重大政治问题握有否决权,但商业活动不在此列。

为了保密起见,另外还起草了一项合同,规定在20年内向海军部提供燃料油,合同的条件颇具吸引力。

除此之外,皇家海军还将从公司的利润中获取回扣。

这项议案最终以254票对18票的压倒多数通过。

这样,英波公司获得了急需的资金和皇家海军这个可靠的买家。

而英国海军不但解决了燃料供应问题,而且政府一旦成为英波石油公司的股东后,财政资助也获得了合法化,经费问题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缓解。

这项议案通过的仅11天后,萨拉热窝的枪声将世界拖入了战争的深渊。

与英国海军相比,德国海军直到开战也未能完成燃料的转换,当时德国计划建造的同样搭载8门15英寸主炮的战列舰巴伐利亚级依然采用11台燃煤锅炉与3台燃油锅炉,其航速还只有22节,比伊丽莎白女王级慢了整整3节。

英国海军依靠石油燃料这个优势,更加严密地确保了战时的制海权,牢牢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北海这个牢笼之中,并且依靠海上封锁最早困死了德意志帝国。

英国海军对于从煤到油的燃料革命已经完成了整整一百年了,在一百年后,新燃料革命的足音是否也会在二十一世纪中响起?

近年来,特斯拉充电桩这个新名词时常会出现在媒体之上,这项先进的充电技术是否对当今的燃料带来颠覆性改变?

是否会对军事技术带来什么样影响?

目前正在美国建造的全新驱逐舰“朱姆沃特”号已经在2013年的10月28日下水,这艘驱逐舰的推进系统采用的是整合性电力推进技术。

目前我们普遍采用的石油燃料是否又将被更新的能源所替代,是否又会出现那些把握住时代节奏的巨人推动这一新的燃料革命呢?

我们翘首以待。

庸庸碌碌之辈是无法想象那种拿政治生命作为赌注而进行改革之气魄的,而正是由于丘吉尔这位年轻的海军大臣顶着逆风,跨越了这道崎岖的障碍,英国海军才得以在战前赢得更大的优势。

这一个世纪前的佳话直至今日依然会给我带来启迪。

我们不妨借用丘吉尔回忆起他作出那次决断时留下了的话语作为这篇小文的结语:

“冒险的奖赏就是优势本身,领先对手一年就可能使局势改观,那么前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