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自2000年以来,中国生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中国生物产业总规模已达到3156亿元。
生物产业涉及众多领域,牵涉到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在部分领域中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杂交水稻的研究和产业化。
但在大部分领域,中国都和国际水平存在差距。
在企业规模上,中国还缺乏能够和国际生物产业竞争的企业。
近几年,随着中国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目前中国涉及生物技术的企业超过3000家,但约2/3的企业是近五年内新近成立,而且在现有企业中大部分规模较小,生物技术及研发平均人数不到35人。
近年来中国现代生物产业能够实现较快发展,主要是受到生物医药行业的大力拉动,在2006-2010年生物医药行业实现了年均14%的高速增长,带动生物产业保持高速增长;
而在2008-2009年期间,生物医药行业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也拉低了中国生物产业整体的发展速度。
此外,生物农业、生物质能对于中国生物产业的带动也十分显著,尤其是伴随着转基因作物在中国获批,生物农业技术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在近两年成为生物产业组成中发展最快的行业。
3、产业结构
根据国务院《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中国将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能、生物制造和环保产业为重点,发展壮大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在生物产业中的比重最大,达到42.5%。
2006-2010年期间,生物医药产业由790亿元迅速增长到134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4%以上。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物农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转基因棉花、生物农药、畜禽疫苗等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显著。
生物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不断增强,2010年中国生物农业规模大约在857亿元左右,其中生物种业的比重又超过一半。
目前,在黑龙江、山东、河南、吉林、云南等农业大省、特色省份的生物农业产值相对较高。
中国生物质能经历了2006-2007年迅猛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初步规模。
尽管在2008-2010年生物质能的热度开始下降,但在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等方面仍有持续的投入。
目前中国生物质能产值规模大约在211亿元左右。
生物质能产业集中度较高,生物质发电主要受五大电企控制;
燃料乙醇则基本形成中石油和中粮“双寡头”市场模式,主要生产基地分布于广西、山东、安徽等。
中国生物制造产品主要集中在生物基材料、生物发酵和酶等食品及工业用产品,2010年产值大约在705亿元左右。
山东德州是中国最大的生物制造基地,功能糖、大豆高蛋白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
生物环保在中国仍属于新兴领域,是生物技术与产品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乐观估计“十二五”期间将实现年均30%以上的增长。
4.生物科技园
以基地为载体的空间发展格局促进生物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加快了生物产业集聚化、特色化发展,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生物产业聚集区,围绕上海、杭州等基地逐步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较好的产业集群。
上海基地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化学合成创新药物、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新产品,形成创新体系完善、产业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国家综合性生物产业研发、生产和出口基地。
杭州基地目前已形成以生物技术药物为核心,现代中药为基础,现代化学药物与新型医疗器械协同发展,生物农业形成特色优势,部分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的产业特色。
珠江三角洲的市场经济体系比较成熟,民营资本比较活跃,围绕广州、深圳等基地形成了商业网络发达的产业集群。
广州科学城聚集了150多家生物企业和一批国家级生物科研机构,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化学合成创新药物、海洋药物等四大生物医药领域,着力发展生物农业,形成了从生物技术研究、中试到产业化的产业链条。
深圳初步形成了以一批大企业为龙头的高档医疗设备、生物制药、现代中药、检测仪器及诊断试剂五大产业链。
环渤海地区的生物科技力量雄厚,各省市在医药产业链和价值链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围绕北京、天津等基地形成了创新能力最强的产业集群。
北京拥有领先的科技资源和丰富的临床资源,具备一批拥有专有技术的研发服务机构,发展医药研发服务业优势明显。
基地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和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初步形成以生命所、芯片中心和蛋白质组中心为主体的园区创新体系,同时也正在形成以国内外著名企业为主体的
生物医药产业化队伍,聚集效应已开始形成。
天津基地建立以出口为导向、以现代生物医药为主体,生物工业和生物农业快速发展的生物产业格局,建成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国内一流、世界重要的现代生物产业制造基地和关键技术的研发转化基地。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利用当地动植物资源丰富的优势,迅速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和生物农业,推动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
郑州生物农业特色突出,研发水平、产业规模、产品市场占有率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突出生物药业开发。
长春已经形成以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为龙头,亚泰生物、长春三九药业、吉林修正药业、东北师大基因工程公司等各具特色的生物医药企业群。
哈尔滨市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具有发展生物农业的良好资源优势。
5、产业竞争结构
随着国内市场的国际化,跨国企业有可能形成一个从生产、研发到流通的比较完整的体系,使中国制药企业面临更加严酷的市场竞争。
以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质能、生物环保、生物服务等现代生物产业领域为产业发展重点。
逐步建立完善的生物中小企业孵育体系,培育一大批中小型生物企业群体;
推动生物企业间、生物企业与非生物企业间的兼并与收购,着力培育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支持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的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和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包括研究开放基础设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鼓励与生物产业相关的企业、专业人才、投资等向产业基地集聚,引导生物产业基地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以生物医药为例,血液制品、生化制品、诊断试剂以及疫苗等四大类细分产业的发展均历经了10多年国家政策性整顿和规范的过程,经过较为充分的竞争和行业洗牌,目前天坛生物、华兰生物、科华生物、达安基因分别成长为防疫制品、血液制品、生化诊断试剂、核酸诊断试剂子行业的龙头企业。
这些居于子行业龙头地位的企业,在行业洗牌、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有望借助“资本优势+子行业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竞争地位,充分分享子行业的未来成长,获得持续业绩增长。
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其净利润率也高普遍达15%以上。
其特点是:
科技型企业,技术领先;
注重研发,新产品推动成长;
拥有专家型、年轻化管理团队,机制灵活,决策反映快;
小而专,成长性良好。
在疫苗领域,中国目前共有疫苗生产企业38家,能生产预防26种传染病的44种疫苗。
对比国际市场,中国疫苗生产企业数量偏多,规模较小,国际疫苗生产主要由欧美发达国家供应,形成了赛诺菲巴斯德(ASP)、辉瑞(惠氏)、默克、葛兰素史克(GSK)、诺华5强争霸的格局。
由于经济和其他技术因素的影响,中国疫苗生产企业除在个别品种上有比较优势外,总体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局面。
在生物芯片领域,从2000年开始,国家陆续投入近5亿元人民币,建立了北京、上海两个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加强中国在这一新兴高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重点组织实施了“功能基因组及生物芯片研究”重大专项,对生物芯片的系统研发给予了倾斜性支持。
目前,生物芯片产业在中国已初见端倪,形成了以北京、上海两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龙头,天津、西安、南京、深圳、哈尔滨等地近50家生物芯片研发机构和30多家生物芯片企业蓬勃发展的局面。
北京博奥、上海生物芯片、天津生物芯片等企业已成为中国生物芯片产业的主导力量。
二、发展特点
1、集聚化发展趋势日趋显著
目前,全国正在兴建的各类生物医药园区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有100多个,已获得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批准的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已有38个。
这些园区和基地的建设促进了生物医药企业的集聚化发展,吸引了一批留学生回国创业,对加速生物技术成果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依托产业基地,中国生物生物产业发展呈现集群态势。
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生物产业最大的聚集区,围绕上海、杭州等基地逐步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较好的产业集群;
珠江三角洲的市场经济体系比较成熟,民营资本比较活跃,围绕广州、深圳等基地形成了商业网络发达的产业集群;
环渤海地区的生物科技力量雄厚,各省市在医药产业链和价值链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围绕北京、天津等基地形成了创新能力最强的产业集群;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利用当地动植物资源丰富的优势,迅速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和生物农业,推动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
同时,依托生物产业基地也涌现出了一批在生物产业发展具有较好基础和优势的城市。
北京、上海、石家庄、长春、广州、深圳、长沙等省市高度重视生物产业发展,纷纷出台政策措施,一批产业特色鲜明、集聚度较高、产业带动性强的生物产业集聚地初具影响。
目前,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已有60多家研究机构和企业入园。
北京亦庄医药园聚集了100多家医药企业。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聚集了葛兰素、强生、施贵宝、罗氏、扬子江、天士力等数十家国内外著名生物医药企业,综合性研发机构数量不断扩大。
深圳初步形成了以一批大企业为龙头的高档医疗设备、生物制药、现代中药、检测仪器及诊断试剂五大产业链。
广州科学城聚集了150多家生物企业和一批国家级生物科研机构,形成了从生物技术研究、中试到产业化的产业链条。
北京正在形成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创新研发基地,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京生物工程和与医药产业基地(大兴工业开发区)为产业化基地的三足鼎立的格局,初步形成以在京的“大院大所”为背景,以生命所、芯片中心和蛋白质组中心为主体的园区创新体系。
同时也正在形成以国内外著名企业为主体的生物医药产业化队伍,聚集效应已开始形成。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了一批国内外著名的生物技术企业落户开发区。
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开发区建立生物技术产业园,诺和诺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诺维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美国诊断试剂公司DPC中国分公司落户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与天津合作,在开发区成立了国家杂交稻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分中心。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国内著名的生物技术产业基地。
长春已经形成以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为龙头,长生科技、金赛药业、长生基因药业、亚泰生物、长春海王药业、长春三九药业、吉林修正药业、长春博泰医药、东北师大基因工程公司等各具特色的生物医药企业群。
深圳的高技术企业主要集聚在高新区,主要是生物医药类及其相关企业,高新区内有生物工程孵化基地等产业集聚性空间布局。
2、创新与产业化能力不断提升
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总体上在发展中国家居领先地位。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相继开展了重组DNA技术、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细胞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固定化酶(或细胞)技术、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以及生物反应器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经过近30年发展,中国在生物信息、基因组、蛋白质工程、生物芯片、干细胞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测序工作。
在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与应用、转基因植物研究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也日臻完善,废水处理新型反应器和新工艺的开发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或已申报专利,或进入临床阶段,或正处于规模生产前期阶段,一些生物技术公共研发平台初步形成。
生物技术的产业化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中国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已初具规模,生物农药、生物基材料等许多新产品、新行业快速发展。
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或被批准上市。
一批生物农药已经产业化,生物农药年生产总量达到12万吨。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重大疾病防治技术研发取得重要突破,一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通过验收。
世界上第一个、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安柯瑞(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碘美妥昔单抗注射液等重大创新药物获得生产许可。
H5N2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基因重组病毒灭活疫苗、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甲型H1N1流感疫苗等一批疫病疫苗及诊断试剂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生物农业技术与产业化取得重要进展,杂交水稻品种不断刷新水稻单产世界纪录,推广应用面积不断扩大,杀蝗绿僵菌COMa102、阿维菌素等一批生物农药新产品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质能、生物基材料技术产业化示范快速推进。
若干以木薯等非粮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产业化示范项目开始筹建,千吨级以上、以纤维质为原料生产酒精的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全球第一套生物酶法生产生物柴油工业化装置(设计能力2万吨/年)在中国建成并开工试生产。
3、国际合作加快发展步伐
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人才具有广泛的国内外基础。
中国目前从事生物技术研发的人才超过4万人,每年培养2000多名生物学博士生。
在国外有10多万名中国留学生从事生命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
有专家统计,在《自然》杂志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刊登的生物技术方面的论文中,有25%是由华人完成或参与完成的。
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和华人在世界生命科学、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生物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跨国公司向中国的产业转移,生物技术外包服务业迅速发展。
研发一种新药往往需要耗费十几年时间,平均费用至少10亿美元,但每年推向市场的新药却是寥寥可数。
在这种长周期、高成本、高风险的情况下,全球的新药开发商们为了能在短时间、低成本的条件下拿出新药,就必须把新药开发过程中的一部分前期工作外包。
全球范围内大药企都在大幅度削减研发部门,2011年,全球CRO市场规模达到380亿美元。
中国医药研究的成本只相当于西方的10%,CRO市场机会巨大。
生物产业国际合作积极推进,中德签署了生物技术合作框架协议,贵州以小油桐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等一批中德合作项目签约。
一批中古生物技术产业化合作项目开始实施。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与美国PATH(适宜卫生科技组织)签订了乙型脑炎项目国际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2006-2025年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将大批量进入国际市场。
4、市场前景极其广阔
世界生物产业目前处于初始阶段与快速成长阶段的过渡期,尚未形成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的垄断格局。
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中国生物产业的技术、人才和科研基础在高技术领域中差距较小,有希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历史经验也证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成长期是后发国家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契机。
利用好这一战略机遇期,加速发展,中国完全能够成为生物产业强国。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对生物产业的需求潜力巨大,并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生物技术产品消费市场之一。
例如,中国对生物医药产业的需求增长很快。
2000-2008年,全国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45%,其中生物医药年均增长率高达30%;
2008年至今,生物医药行业逆势发展成为金融危机下的最大亮点,是主要制造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2010年9月26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生物柴油调和燃料(B5)》标准,为生物柴油进入车用市场打开了通道。
2010年11月初,B5生物柴油调和燃料开始在海南省澄迈、临高等县12家中石化旗下的加油站试行销售。
这标志着生物柴油终于进入成品油销售系统,这奠定了中国生物柴油广阔的市场前景。
保守估计,到2020年,中国广义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将达4万亿元,生物制造市场规模将达1万亿元、生物农业市场规模将达5000亿元、生物质能市场规模将达3000亿元、生物环保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元等,合计广义生物产业市场规模约为6万亿元。
市场前
景极其广阔。
三、存在问题
虽然中国生物产业具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
主要是: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中介体系不完备,高素质人才缺乏,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亟待建立;
融资渠道不畅,发展资金严重匮乏;
产业结构不合理,龙头企业规模和带动性不强;
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配套的税收等扶持政策等。
这些情况普遍存在于中国大部分生物产业集聚区,严重制约了中国生物产业的发展,是地方政府“十二五”期间必须重点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1、研发创新能力不足
从研发创新角度看,很多企业存在不够重视研发的问题,研发队伍普遍较小,研发投入普遍不足。
一些企业的研发人员仅仅起到技术辅助和药品仿制的作用,缺少真正的新产品研制和创新。
当前全球绝大部分生物技术创新和专利来源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仅占5%。
中国的生物技术主要是跟踪国外发展、以仿制为主。
目前中国生产的基因药物,90%以上都是仿制外国的品种。
与此同时,在有限的生物科技成果面市之后,大多数科研院所、企业却面临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的问题。
中国生物产业在成果产业化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15年以上,成果转化率普遍不到15%。
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试、放大、集成”的工程化环节薄弱,投融资金渠道不畅通,科技中介结构不发达。
2、发展资金严重短缺
中国绝大多数生物企业规模偏小,缺乏信用、资产抵押等条件,贷款融资困难。
而且由于国内创业风险投资机制相对缺失,资本市场、担保体系不健全,以技术为导向的投融资体系尚未成型,生物企业科研成果无论在初创还是产业化阶段因缺乏资本金或担保,很难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地方政府设立了投融资平台,但由于体制机制尚未理顺,此类平台的作用尚未显现。
3、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中国生物产业的梯队结构不合理,处于市场竞争底层的小企业数量不少,能够进入金字塔高端、具有集群带动性的龙头企业相对匮乏。
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型生物企业严重缺乏,如国内最大生物农业企业年销售收入不足5亿元人民币,而美国孟山都公司年销售收入为55亿美元。
此外,尽管全国已经建立了多个生物产业集聚区,但企业间沟通协作很少,产业集中度仍然很低。
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创新,导致很多企业产品结构趋同,市场竞争无序,进而造成企业利润低、积累弱,难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4、专业公共服务缺失
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对专业性公共服务不够重视,政府投入不足,平台建设滞后。
生物技术平台建设对企业研发创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降低企业资金的投入、研发成本,降低企业的研发风险。
当前虽然已有部分发达地区建立了生物医药专业平台,但大部分地区仍然是有计划无行动,或者平台建成后即被束之高阁。
专业平台建设缺乏严重制约了生物企业发展,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各地纷纷提出建立生物产业集群,但缺少公共服务平台、缺少真正的产业链关联,集群大多名不副实。
一般来说,生物产业集群的模式有要素共享模式和产业链模式两种,大多数区域的生物产业没有明显优势的一体化特色产业链,决定了其集群方式应以要素共享模式为主。
但目前很多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生产原料、基础设施、资本要素、人才资源、技术平台等要素聚集上尚未形成较强的凝聚力,进而没有形成集群化的发展模式。
5、市场环境有待完善
生物产业涵盖面较广,研发、生产、安全监管、进出口、人才培养等管理分散在多个委办局等,缺乏对重大问题的协调决策机制,难以很好体现国家战略和国家意志。
与生物产业发展相关的科研创新体制、医药卫生体制、投融资体制、产品评价机制、产品定价机制、转基因市场准入制度、政府采购制度、企业评价制度等改革滞后,难以适应大规模产业化需要。
此外生物产品和服务市场仍存在诸多不足,如医药市场流通秩序混乱、药品招标采购不规范,生物质能、生物农业、生物基材料等领域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不系统,技术
产品市场尚不成熟等。
市场环境不完善制约了中国生物产业的优质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