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任务书办公大楼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95950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任务书办公大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设计任务书办公大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设计任务书办公大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设计任务书办公大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设计任务书办公大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计任务书办公大楼Word文档格式.docx

《设计任务书办公大楼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任务书办公大楼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计任务书办公大楼Word文档格式.docx

1.3.1.3****项目周边道路标高及雨污水设计图;

1.3.1.4甲方提出的本项目施工图设计任务书;

1.3.1.5甲方提出的本项目施工图设计指引;

1.3.1.6甲方提出的与本项目有关的其它合同、资料。

1.4项目用地规模

总用地面积约****亩

1.5项目建设规模

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约****万元。

1.6自然条件

***位于省****的南沿,地处东经****之间。

东临***,****毗邻;

西与***地区接壤。

地貌大体以***,北部为*****,占总面积的***%.平均海拔***米,气候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7气候、气象条件

地处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冬、春受蒙古寒流影响,雨水稀少,气候干燥寒冷,西北季风盛行,是主要风沙期;

夏、秋两季雨量集中,气候温和多东南风。

该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度*。

*适宜建设大型公共建筑。

1.8道路规划现状情况

地块及周边已确定规划道路及现状道路情况(见附图1),目前**路已经建成。

2、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国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及省地方法规条例和标准

◆****经济开发区*规划图、项目地块位置图(见附图)等

◆本设计任务书*及批复

3、规划设计条件

3.1项目位置

位于省***市经济开发区*******地块(*****以南)的****区域(见附图)。

目前该项目西侧的*****路已经建成,东侧为*****大厦,南侧为****、*北侧为规划的****路。

3.2给排水

市政设施良好,现有的管网可以满足该项目的给、排水要求

3.3供热

本项目拟采取城市热力采暖(应考虑服务本项目的换热站建设位置)。

3.4燃气

统一提供。

3.5供电

采取统一供电(应考虑服务本项目的各类用房位置)。

3.6通信

统一提供

4、规划设计要求

4.1建筑控制规模:

无具体要求。

(受可研批复总规模、总投资额控制)

4.2建筑控制高度:

4.3建筑退让距离:

详见附图

4.4绿化环境规划要求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规划局要求地块绿化率大于****%。

4.5交通规划要求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及*****》提出的标准。

5项目设计要点

投标设计方案应满足功能要求、布局合理,并尽可能留有余地;

建筑形象、建筑立意、景观环境等并具有显著特色和创造力,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充分展示人与自然、建筑环境和谐共处的良好关系,同时体现地域文化及现代建筑的风格;

6、设计原则

在用地围整体布局、统一规划设计。

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各单位的使用特点,布局合理,有自己单独出入口,便于使用和疏散,应合理布置停车场,有效组织动态及静态交通。

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使用功能和******的差异。

设计应遵循经济、实用、美观的设计原则,设计风格应体现科技进步与时代特点,简洁明快、朴实大方,注重工业美学的展现,体现地域文化特征,不过分追求奢华。

应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设计中应兼顾平时一般的办公,执法和重大活动的举办。

应尽可能使雨水收集、垃圾分类、自然通风采光等得到广泛应用。

建筑设计风格注意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7、综合规模

****工程的建设规模确定为总建筑面积****㎡(参考,以批复总建筑规模、总投资规模控制,但不超过此指标)。

其中:

预留***建筑面积为***平方米。

按照**市政府有关会议的要求,项目采取“统中有分、相对独立、功能齐全、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规划和设计。

8、功能要求

总建筑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

办公室:

***************************。

公共建筑用房

总建筑面积约为****平方米(数量指标供参考)。

主要包括:

职工餐厅容纳****人;

水暖电消防等各专业设备机房、地下停车库、门房等。

9、特别要求

方案设计中应特别注意****理上的不便,在树立完整建筑形象同时保证各部门之间的统中有分,通过不同出入口和其他技术手段使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干扰降到最低,并便于管理。

10、其他

10.1建筑技术要求

本建筑设计应满足中华人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标准要求。

在方案阶段,应适当考虑本节所提技术要求,在方案深化的设计导则中,再对其进行深化。

10.2建筑

(1)***程建筑等级为一级,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2)防火按国家有关规考虑。

(3)建筑造型应当简洁、明快、大气、稳重,体现办公建筑的特点,成为市城市建设的一个亮点。

(4)建筑装修和材料选用应当具有中等标准。

10.3结构

10.3.1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10.3.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

10.3.3本工程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度。

11、设计方案的限额设计

根据****市发改委审批的***,项目总投资***万元,考虑到其中

12、设计成果要求

设计文件的容及深度

方案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和制图标准,并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12.1设计综合说明(8套)

包括工程概况、场地现状分析、设计构思、总体布局设计说明、各专业(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强点、弱电、消防等)设计说明、关键技术说明、技术经济指标等

12.2设计图纸(4套)

包括环境关系图、总平面、主要的平、立、剖面图、功能分析图、交通分析图、绿化分析图、鸟瞰图,透视效果图等。

1)总平面设计图纸(比例自定)

a.用地围的区域位置;

b.用地红线围(各角点测量坐标值、场地现状标高、地形地貌及其它现状情况反映);

c.用地与周围环境情况反映(如用地外围城市道路;

原有建筑物、构筑物;

四邻拟建建筑等);

d.总平面布局,功能分区、总体布置及空间组合的考虑;

道路广场布置;

场地主要出入口、车流、人流的交通组织分析(并应说明按规定计算的停车泊位数和实际布置的停车泊位数量);

以及其它反映方案特性的有关分析;

消防、人防、绿化等考虑。

2)平面图(主要使用层平面):

(比例自定)

a.底层平面及其它主要使用层平面的总尺寸、柱网尺寸或开间、进深尺寸(可用比例尺表示);

b.功能分区和主要分区的名称。

特殊功能用房要画出放大平面和室布置;

c.要反映各种出入口及水平和垂直交通的关系。

有地下车库还要画出停车位和行车路线;

d.要反映结构受力体系中承重墙、柱网、剪力墙等位置关系;

e.注明主要楼层、地面、屋面的标高关系;

f.剖面位置及编号。

3)立面图:

根据立面造型特点,有代表性的和主要的立面的透视图,并表明立面的方位、主要标高以及与之有直接关系的其它(原有)建筑和部分立面。

4)剖面图:

应剖在高度和层数不同、空间关系比较复杂的主体建筑的纵向及横向相应部位,并注明各层的标高及各层的主要功能关系。

5)透视图

12.3A3版面的设计图(4套)

设计图册包括设计说明文本(设计综合说明书)和缩印成A3版面的设计图纸(图纸容见上8.1要求)。

图纸部分应包括所有的图纸,比例可根据图册排版情况自定。

 

13、各专业要求

1建筑专业

1.1综合要求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应严格把好质量关,各种管线、设备箱、留洞、结构、插座位置等务必以最美观的方式相互协调,不发生矛盾,平面图与系统图务必相吻合,确保所有专业的统一。

1.1.1建筑指标:

计算应符合现行规、规定及技术要求,指标数据应准确;

尤其是建筑面积的计算要精确,并随设计的加深不断核算直至最终成果,并对最终结果负责。

建筑面积计算按照《***面积计算规》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计算,并附详细的计算书。

尤其是对于楼栋**面积的计算应有详细的分解、包括大堂面积、核心筒面积、外墙面积等以及分解到**的比例及具体的面积等。

1.1.2设计说明

1.1.2.1应说明*****楼电梯间降板尺寸。

****㎜。

1.1.2.2应说明楼梯栏杆及残疾人扶手*、空调百叶、铝合金门窗、单元门及*开关插座*配电箱、灯具、智能化设备箱、玻璃构件等所有影响感观的建筑构件做法。

1.1.2.3门窗表的数量及形式不得有误,且门窗立面形式须与平面编号符合。

1.1.2.3门窗详图中务必注明:

窗户的分格尺寸及构造。

1.3外立面

1.3.1外立面设计应明确外墙面的材质、颜色,明确裙房、窗台、挑板、线条檐口等细部装饰做法。

建筑立面转角和不同材料交接处要有详细做法。

1.3.2立面应标出分格缝划分间距和做法。

1.3.3变形缝、雨水管、冷凝水管、排水管的材料和色彩的处理应满足立面美观要求,淡化视觉注意力。

主立面严禁出现立管,其它立面做隐蔽处理。

b)大堂应尽量考虑自然通风采光,不完全封闭的大堂应考虑防雨、排除积水和地面防滑。

c)在大堂考虑设置信报箱专用位置;

d)玻璃雨蓬须采用安全玻璃,考虑到入伙装修时雨蓬易遭破坏,应采取适当的临时保护措施。

雨蓬必须有坡度并有组织排水,可使其自然清洁,并可方便冲洗。

e)应考虑无障碍设计。

1.3.2底层门厅、电梯厅设计要求

1.3.2.1首层楼梯间设门,以保持空间的完整。

1.3.2.2尽量避免在电梯前室主墙面开门(管井、楼梯间门)。

1.3.2.3电表箱、水表箱、消火栓的位置应妥善安排,并注意美观。

1.3.3公共楼梯设计要求

1.3.3.1楼梯扶手高度从踏步前沿算起≮900m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500mm时,其扶手高度1050mm,楼梯栏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110mm,梯段结构宽度应为1150mm,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0mm。

1.3.4电梯设计要求

1.3.4.1电梯载重1000kg、速度1.75(m/s),电梯门及厅门尺寸:

900x21003.3.4.2电梯井的“底坑”与“顶层”高度应能满足主要品牌的技术要求。

1.3.4.3电梯轿厢地面应比电梯厅地面高10mm。

1.3.4.4首层消防电梯注意预留消防按钮。

1.3.4.5电梯机房的通风窗与排风扇应形成对流,通风窗不要布置在迎风面,应考虑采用防雨通风百叶窗和通风扇。

1.3.4.6电梯均考虑通达地下车库。

1.3.5标准层公共部分设计要求

1.3.3.1应避免从公共空间跨越或翻爬至户,尤其注意防止从栏杆、水平挑板等处跨越。

1.3.3.2公共空间的灯具应适量布置,以降低管理成本。

1.3.3.3公共空间应留足消火栓的安装位置。

1.3.3.4电梯厅当消火栓、管井等在一起布置时,管井门顶高、消火栓顶高保持一致,管井均应作不低于100mm的C15素混凝土门槛。

1.3.3.5公共空间的护栏高度从可踏面算起1050mm。

1.3.6屋面设计要求

***

1.6节能设计

1.4.1外窗保温隔热设计,屋面保温隔热设计,外墙保温隔热设计,给排水节能设计,暖通节能设计,电气节能设计均须满足国家和市对于节能设计的要求。

1.4.2准确计算出公共体形系数,屋面和外墙热惰性指标。

1.4.3应严格按照规要求进行节能计算。

节能计算应经审图公司和节能办认可。

2结构专业

2.1设计原则

2.1.1结构设计需满足国家及市现行结构设计规强制性条文的要求,确保结构设计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顺利通过政府部门的检查和审图单位审查。

2.1.2结构设计需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结构布置、结构构件尺寸要与建筑使用功能相适应,避免竖向构件局部突出、水平构件影响净高、完整的功能空间出现结构构件的情况。

2.1.3结构设计需经济合理,结构体系受力明确、传力简捷,做到精心设计,不断优化,含钢量控制在4.7条要求围之。

2.1.4结构设计需保证设计质量,避免由于设计原因造成开裂、渗水、不均匀沉降等质量通病的发生;

2.2设计荷载

2.2.1设计荷载需精确计算,荷载取值严格按照荷载规,不得任意降低或提高。

2.2.2楼面荷载考虑二次装修和找平层,并在图纸注明二次装修时各功能房间不得超过的荷载数值。

2.3基础设计

2.3.1局部软弱土层时,可采用换土或其他方法处理,处理方法需经过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后择优采用。

2.3.2对基坑回填土需提出施工质量要求。

2.3.3设计人员需参加基坑验槽,检验地基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4上部结构

2.4.1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布置需优化,结构布置宜规则、对称,严格控制结构的扭转变形,按一般装饰要求控制层间位移,在满足规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墙的数量,减少墙、暗柱、连梁的配筋,并应按计算结果和构造要求分段配筋。

2.4.2外挑阳台优先考虑梁板式结构受力体系。

2.4.3建筑构件,包括装饰构件,优先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结构详图。

有些较复杂不宜施工的构件可使用GRC成品构件。

如确需采用钢结构,需征得委托方同意,并配合专业厂家设计进行二次设计。

2.4.4各专业预留预埋应在结构图纸中明确注明,预留孔应注明孔边钢筋加强图。

2.4.5结构设计中需有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的说明,并对材料的应用、施工措施等提出明确的要求。

2.5其他要求

2.3.1结构图上墙体厚度、柱子尺寸、门窗洞口尺寸、楼梯定位尺寸和标高等应与其他专业相应构件外形和几何尺寸一致。

2.3.2对顶部覆土绿化的地下车库、裙房,宜采用梁板式结构,结构找坡;

顶部不覆土的地下车库、裙房,宜采用梁板式结构,结构找坡。

2.3.3对超长构件是否设缝需进行专题研究,图纸中详细注明施工注意事项。

2.3.4对地下室顶板侧墙砼抗裂措施需进行专题研究,并对材料的应用、施工措施等提出相应的要求。

3电气专业

3.1设计围与容

3.1.1本项目高(从进入****高压进线开关开始,含标明进线高压电缆规格)低压配电、动力、照明、住宅配电等全部强电系统与平面布置设计;

消防报警系统与平面布置设计;

、宽带系统与平面设计;

智能化系统(安防、部通信等)进行系统图与布管设计。

3.1.2上述容的总平图、平面图、系统图中包含的设备、管线须采用相同的编号方法进行标注。

3.1.3按经济、安全、实用原则进行设计,并有设备材料表和干线电缆起始端明细表,标明电缆的始端、终端、型号、规格、数量等

3.1.4设计标准:

按照现行国家规及标准和市地方规。

3.2强电

3.2.1供、配电系统设计:

校核设计的用电容量,确定变压器容量与台数和配电室位置。

3.2.2高压总配电室与值班室:

值班室设置应考虑到操作、巡逻方便、邻近总配室。

3.2.3配电室接地与电缆沟:

每配电室预留1~3个接地测试点,沟盖板采用花纹钢板,并设计提环。

3.2.4商业用电单独计量。

3.2.5复核并提供计算数据:

变压器负荷计算、无功补偿计算、各种计算系数的取值及确定变压器容量、变压器负荷率、电压损失值。

3.2.6低压配电、动力配电、照明系统设计:

3.2.4.1各配电柜、配电箱:

系统图与平面图均应标注柜、箱序列号和名称,并一致;

同一项目,标注方式与规律相同,并加以说明。

3.2.4.2配电元件选用合格的、常用的国产产品。

3.2.4.3配电箱凡在通道和砖墙处设计为暗装,其它按有关规设计,并加以注明。

3.2.4.4电井桥架、支架、强弱电箱体的平面与立面布置应有详图,各金属件的接地应有明确的作法。

3.2.4.5安全出口、疏散指示灯采用发光二极管(或LED)作为光源。

所有应急照明应有灯具接线示意图。

3.2.4.6消防疏散楼梯、电梯前室与走廊采用吸顶节能灯管。

强、弱电、水(进深大于1m)井设计节能灯照明,普通翘板开关控制。

开关底边距地1300。

3.2.4.7景观、总平道路照明、大堂照明应采用定时控制。

机房重要负荷由UPS供电,电梯摄像机电源由电梯轿箱提供。

其余设备电源就近取。

3.2.4.8强、弱电井每层设五孔插座一个,距地0.8m,设在弱电设备侧,电源在照明箱中取。

3.2.7管路与桥架设计

3.2.8防雷接地系统

3.2.9电力管网整个片区的电力管网宜按沿地下车库就近接入桥架敷设为原则,车库未贯通部位可采用电缆排管或电缆沟的方式进行供电区域的贯通;

根据管线的数量确定电力管网的容量及路由,埋设时与其它管沟、环境协调,深度和与其它管道的间距符合规要求,电力管线或管沟在平面图中须有定位尺寸和剖面图。

3.5弱电设计

3.3.1总体要求

3.3.1.1弱电设计要求提供各子系统的系统图和平面图、弱电总平面图、户型弱电插座定位图(与强电插座配合)、弱电机房设备布置图、弱电井设备布置图。

在弱电平面图中,应标明各种弱电箱体的尺寸,墙挂式应标明安装高度。

3.3.1.2明确机房位置:

中控室或地下室不占用车位或其它功能房但相对居中的位置。

设置中控机房,机房不要设置在*****等易于集水的房间附近,不要设于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风机房等有电磁干扰的房间附近,机房应能安装分体空调,并可以方便排冷凝水。

4给排水专业

4.1给水系统:

4.1.1消防、景观绿化用水均由市政自来水供给;

按规要求考虑设计中水或雨水回收系统

4.1.2商业、特种不同用水性质分设总表进行计量;

4.1.3建筑下部三层以下(含三层)充分利用市政自来水管网压力直接供水,上部采取加压供水,分户计量。

4.1.4各种用水量指标的选取应符合规要求。

4.2排水系统:

4.2.1总平排水采取雨污分流制,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4.2.2建筑单体雨水、场地积水直接排入总平雨水管网;

空调凝结水及阳台雨水排水有组织的排入总平雨水管网;

4.2.3建筑单体污水、废水合流放,直接排入总平污水管网流入化粪池处理;

4.3给排水系统各种设备、材料选择按须在设计说明中明确。

5采暖通风与空调专业

5.1采暖系统:

5.1.1采暖形式为*******采暖;

5.1.2采暖热源来自*****的换热站,一次网热煤由市政集中供热管网引来;

5.1.3***设计温度按照设计规要求设计;

5.1.4材料选择:

采暖立管及地沟采暖干管采用焊接无缝钢管,室地板采暖支管采用PE-RT管;

5.1.5采暖立管设置在管道井,管道井设置锁闭阀、过滤器并预留热计量表位置;

5.1.6地沟采暖干管及管道井采暖立管均做保温;

5.1.7采暖管的位置应根据室外管网综合图的方向合理设置;

5.1.8地沟尺寸、防水设计结合具体情况考虑;

5.2通风系统:

5.2.1公共区域及设备房通风系统:

5.2.1.1消防通风系统:

根据建筑特征按相关规设计、安装到位。

5.2.1.2非消防部分通风系统:

变配电房、电梯机房、水泵房、公共卫生间等设置机械通风系统,通风风管要求尽量短或不设,仅设对流换气扇或风机。

5.2.1.3地下室平时排风和消防排烟合用系统管道和风机,风机采用离心双速消防专用风机箱;

屋顶正压送风风机采用轴流风机;

疏散楼梯间正压送风口选择自垂式百叶。

5.2.1.4防排烟风管上的风阀、风口设置应尽量少;

地下各层补风尽量按自然补风方式设计。

5.2.1.5地下停车场的平时风管应避开人防口部房间,人防通风设计的战时风管应尽量考虑利用已有的平时风管系统。

5.2.1.6送、排风机房、风井的位置应尽量少占用空间,不影响车位及楼上的销售面积,并保证合理的有效通风面积。

地下风井的地面风口尽量紧贴建筑物布置,应避免噪声对相邻住户的影响。

5.2.1.7柴油发电机房设计独立的送排风系统并作消声降噪处理,送排风量应与发电机容量相匹配,按自然进风考虑,要求土建预留足够的送排风井截面尺寸、考虑做消声处理。

5.2.1.8设施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中需详细说明各系统的工作原理、操作要点,各种材料的材质,施工安装要求及参照的施工规、标准图集。

应有详细准确的设备材料表,包括型号、规格、数量等信息。

5.2.1.9设施施工图纸应详细标注风管及风口尺寸、平面位置、标高及风口间距;

各种设备安装的定位尺寸和编号;

设备基础的定位尺寸;

消声器、调节阀、防火阀、排烟阀等各种部件的位置及风管、风口的气流方向。

风管或管道与设备交叉复杂的部位,应绘制剖面图或局部剖面。

绘制风机房风机与送回风管连接的节点详图,明确连接密封方式及技术要求。

地下室风管断面的选择必须结合结构梁,考虑对空间的影响(横向、竖向)以满足规的净高要求。

应绘制防烟系统图,详细阐述工作原理及联动方式,标示正压送风口的安装标高。

5.3空调系统

5.3.1按分体式空调器设计

5.3.1.1空调凝结水应按有组织排放设计详细施工图,设施提要求,在水施施工图中设计表现。

6附件部分

8.1政府文件(批文、意见书等)

8.2图纸资料(基础资料、条件图等相关图纸)(同时提供电子文件)

8.3规规定

14.附件

附图1项目位置图及退线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