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桥梁满堂支架施工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955334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桥梁满堂支架施工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桥梁满堂支架施工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桥梁满堂支架施工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桥梁满堂支架施工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桥梁满堂支架施工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桥梁满堂支架施工Word下载.docx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桥梁满堂支架施工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桥梁满堂支架施工Word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桥梁满堂支架施工Word下载.docx

(十)、工期保证措施18

10.1保证工期组织措施18

10.1.1组建高效的生产指挥系统18

10.1.2加强劳动力组织和管理18

10.1.3精心组织施工19

10.1.4加强过程控制19

10.1.5强化激励机制19

10.2保证工期技术措施19

10.2.1实行目标管理19

10.2.2做好施工准备19

10.2.3搞好物资供应工作19

10.2.4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19

10.2.5发生意外情况时保证工期的措施20

(十一)、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20

11.1环境保护目标20

11.2文明施工目标20

11.3环境保护保证体系20

11.4环保及水保措施20

(十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1

12.1文明施工管理体系21

12.2文明施工目标21

12.3文明施工措施21

新建衡茶吉铁路线HCJ-3标

1-5m、1-8m、1-16m框架小桥(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国家、铁道部和地方政府(湖南省、株洲市攸县、郴州市安仁县)的有关政策。

2、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指南、验收标准:

《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B10203—2002)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铁路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TB/T10059-98)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

3、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

4、新建铁路衡茶吉线井冈山至衡阳段站前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补遗书、答疑书等。

5、新建铁路衡茶吉线井冈山至衡阳段HCJ-3标投标书。

6、新建衡茶吉铁路段HCJ-3标设计施工图。

7、现场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二)、编制范围

新建铁路衡茶吉线HCJ-3标DK135+235攸县南站内框架小桥、DK142+086(1-8m)渌田框架小桥、DK146+021跨S212框架小桥。

(三)、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3.1主要技术标准

序号

项目

技术标准

1

铁路等级

Ⅰ级

2

正线数目

单线

3

设计速度

160km/h,预留200km/h平面条件

4

最小曲线半径

一般3500m,困难2800m

5

限制坡度

6‰,加力坡13‰

6

到发线有效长度

850m(双机880m)

7

牵引种类

电力

8

机车类型

货机暂按SS7,客机SS9、电动机组

9

牵引质量

4000t

10

闭塞方式

自动站间闭塞

3.2工程概况、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修建意义

3.2.1工程概况

本区属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热冬寒,四季分明,山区昼夜温差较大,降雨量季节性差异较大。

本框架小桥施工本着“尽早开工、尽早完工、以利后序”的原则组织施工。

DK135+235(1-8m)攸县南站内框架小桥由涵洞2队施工。

该小桥框架桥身横向长度为27.32m,本桥位于攸县南站、直线及-1‰的坡度上,线路与小桥轴法线交角90°

框架桥主体采用C35砼浇筑,出入口挡墙采用C30砼浇筑。

挡墙基底为粉质粘土层,采用1.2m沙加卵石换填,分层压实,分层压实。

出入口锥体、铺砌及垂裙基础均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片石。

本小桥设计用途为立交兼排水。

DK142+086(1-8m)渌田框架小桥由涵洞施工3队负责施工。

该小桥框架桥身横向长度为11.433m,本桥位于单线、区间、曲线(R=3500)及12‰的坡度上,线路与小桥轴法线斜交10°

基底为粉质粘土层,采用1.5m沙加卵石换填,分层压实,换填并提高后地基容许承载力为196kpa,挡墙基底计算压应力为186kpa。

本小桥设计用途为立交兼排洪。

DK146+021跨S212框架小桥由涵洞6队施工。

该小桥框架桥身横向长度为29.37m,本桥位于单线、区间、直线及8‰的坡度上,线路与小桥轴法线斜交130°

基底为粉质粘土层,采用水泥搅拌桩(其施工方法详见《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加固。

DK147+635(1-5m)框架涵由涵洞6队施工。

该框架涵涵长33.64m,本涵位于四线、站内、直线及平坡道上,线路与小桥轴法线正交。

基底为粉质粘土层,基本承载力150kPa。

本涵设计用途为立交兼排水。

3.2.2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

桩号

跨径

挖土

(m3)

C30砼

C35钢筋砼

钢筋

(kg)

C20砼

DK135+235(1-8m)

8m

2510

551.2

604.3

101404.1

53.8

DK142+086(1-8m)

1950

525.6

272

44278.1

34

DK146+021(1-16m)

16m

2350

612.6

1832.5

433149.6

134.4

DK147+635(1-5m)

5m

647

311.8

350.6

39185

18.4

(四)、施工总体方案

4.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的分布

4.1.1施工组织机构

为确保桥涵工程安全、优质、高效、按期完成,及早发挥投资效益,我单位抽调水平高、能力强、具有丰富新建铁路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衡茶吉铁路工程指挥部”,由指挥长、副指挥长、总工程师组成领导层,下设4个项目部。

项目部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组成领导层,各项目部设置四部二室,即项目工程部、安质部、计财部、物资部、工地试验室和办公室。

第一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4.1.2施工队伍的分布

管理、技术、质检、检测人员已全部到位,人员名单及相关资料见下表。

主要施工人员表

姓名

文化程度

职称

职务

武晓东

本科

高级工程师

项目经理

石常生

总工程师

罗剑平

副经理

何秀田

工程师

工程部部长

薛艺峰

安质部部长

丁铭

大专

试验室主任

班利红

测量队长

谭世杰

助理工程师

技术员

陈锋

于景冰

测量员

11

李洛冬

12

杨瑞宝

13

陈立

试验员

14

李小强

15

朱贤浩

涵洞3队队长

16

王建业

涵洞6队队长

现场施工主要人力表

工种

性别

人数

级别

挖掘机司机

中级

钢筋工

30

架子工

水电工

砼工

电焊工

汽车司机

基本工人

20

合计

108

4.1.3机械设备、试验及测量仪器

开工前,已将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测设备及时按计划运至施工现场。

根据工程的特点按照“类型适用、部件配套、状况良好、技术性能优良”的原则选择机械进场。

本标段主要进场设备及现场施工主要人力见下表。

本施工段主要进场设备表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性能

进场时间

新旧程度

挖掘机

PC400

良好

2009.8.25

80%

夯实机

蛙式

2009.12.10

100%

振捣器

插入式

压路机

YZ-18

2009.8.29

混凝土罐车

8m3

2009.9.13

电焊机

BX3-500

钢筋切断机

SHS7

钢筋弯曲机

GW40-1

柴油发电机

15KW

汽车起重机

QY25

全站仪

瑞士Leica

2009.6.25

水准仪

南京1002

4.2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

本单位工程采用同一拌合站统一拌料,通过混凝土自动搅拌罐车通过乡村公路及便道运送至施工现场。

3号拌和站设置在存高村(桩号约DK137+500右侧),该站按照标准化建设。

其布置图见附件“3号拌合站平面布置图”,该站提供DK132+000以后所需混凝土。

4.3施工总体布署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专业要求,我公司选派具有丰富类似施工经验的工程队承担本合同工程施工。

根据本段涵洞及小桥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及施工需要,该工程拟安排涵洞3队及6队负责施工,由项目经理部统一指挥协调。

4.4施工用电

王下3号拌合站,离最近10kv高压线不到20m,已安装一台400kva变压器,另自备一台200千瓦发电机,供应拌合站施工、生活用电。

现场施工用电采用柴油发电机发电。

4.5施工用水

生活用水采用打井取地下水,施工用水采用地表水与打井抽取地下水相结合。

4.6内页资料

本单位工程所有试验、测量、检验批及各类现场记录表等资料均按时、按实填写,及时报监理工程师签证。

所有资料每月统一收集、整理及归档,施工过程中作为计价的依据,完工后及时完成竣工资料并移交于业主或档案馆。

4.7施工程序

征地拆迁→场地清理→测量放线→施工图现场核对→开工报告→框架桥基坑开挖→底板及下梗肋施工→内模安装→绑扎墙身及顶板钢筋→外模安装→C35钢筋混凝土框架桥墙身及顶板浇筑→出入口端翼挡墙施工→防水施工→附属工程施工及台背回填→桥背过渡段填筑。

(五)、施工方法、关键技术、工艺要点及工艺要求

5.1施工技术措施

(1)框架桥开工前,现场测设其位置,核对图纸所示小桥位置、方向、长度、出入口高程以及与既有线路的连接,如有不符,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

基坑开挖前,测定基坑中心线、方向和高程;

按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情况,确定开挖坡度、支护方案、开挖范围和防、排水措施。

(2)挖好地面截、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浸入基坑。

加强地表及基坑排水,基坑开挖后及时施工。

(3)框架桥主体箱身使用组合钢模板。

(4)混凝土施工,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捣固,施工完成后,设专人养护。

(5)过渡段填筑需在桥身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从桥背两侧同时对称、水平、分层施工。

过渡段施工根据试验段结果,确定压路机的类型、碾压遍数、振动方式、填料虚铺厚度等施工参数。

5.2框架小桥施工工艺

框架小桥施工工艺流程图

5.2.1施工准备及基坑开挖

5.2.1.1施工准备

A、技术准备

组织精测组,对线路中桩、原地面高程进行复测核对,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组织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审核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技术标准,熟悉设计图纸,并进行现场核实。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生产的依据。

对原材料进行检验,选择合格的材料作为该工程的施工用料。

根据原材料规格、品种进行配合比实验。

B、施工队伍的准备

在工程开工之前,按照施组安排,进入施工现场进行修建临时便道、场地平整、供电设施、供水设施、通讯设施、修缮驻地生活房屋等以上工作均已完成,正式开工所需人员已全部到位。

C、材料准备

施工前已对所需的施工原材料进行了进场前检验,严格规定了材料的型号、质量、生产厂家等,并对进场的原料进行抽检试验。

D、机械设备准备

5.2.1.2基坑开挖

根据复测结果进行施工放样,将放样结果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后,进行基坑开挖,以机械开挖为主,辅以人工配合,开挖中要注意测量基底标高,当挖至距基底标高20cm时,采用人工进行清底,挖至设计标高后,即组织试验人员和质检人员进行基底承载力试验和几何尺寸、标高检查,并呈报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检验。

基坑开挖后要注意疏排地下水、防止基底渗泡降低承载力。

5.2.1.3基底处理

基坑开挖至原状地表,自检合格后呈报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检验。

挡土墙基底按设计进行换填或水泥搅拌桩加固(详见《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5.2.2框架桥身钢筋制作及安装

A、钢筋制作

框架桥钢筋制作,首先加工底板钢筋并对墙身钢筋进行预留,待底板及下梗肋施工完成后再绑扎墙身及顶板钢筋。

①、钢筋具备原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运到工地后并应做抽样检查。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钢筋接头采用采用双面搭接焊。

凡施焊的各种钢筋均应有材质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焊条,焊剂应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应符合规定,各种焊接材料就分类存放和妥善管理,并应采取防止腐蚀、受潮变质的措施。

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也不宜位于最大弯矩处。

②、钢筋接头焊接,并以闪光对焊为主,钢筋必须采用同种型号钢筋。

③、钢筋接头应避免设置在钢筋承受应力最大处,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以下规定:

闪光对焊的接头在受拉区不得超过50%,受压区不受限制;

电弧焊接头应错开。

两钢筋接头相距30倍直径以内及两焊接接头相距在50cm以内或两绑扎接头的中距在绑接长度以内,均视为处于同一截面,但不得小于50cm。

④、焊接闪光接触对焊接头时,首先应按实际条件试焊合格后方可成批焊接,并应对每个接头进行外观检查,逐批取试件进行接头抗拉强度,冷弯试验。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名称

容许偏差

检验方法

受力钢筋全长

+10

尺量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5

B、钢筋安装

①、钢筋制作完成后,采用人工分批抬入模板,现场绑扎或点焊安装,用钢管、圆木等设置支撑使钢筋骨架不致变形。

模板安装后将其撤除。

在浇筑砼之前,应对已安装好的钢筋及预埋件进行检查。

安装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钢筋砼保护层的厚度4cm,在钢筋模板间应使用同等级的水泥砂浆块支垫,为防止垫块外露影响外观,采用弧形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间距为1m。

非焊接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垫,保证位置准确。

钢筋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名称

受力钢筋排距

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基础、板、墙

+20

柱、梁

分布钢筋间距

尺量,连续3处

箍筋间距

绑扎骨架

焊接骨架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钢筋保护层厚度c(mm)

c≥35

+10/-5

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

25<c<35

+5/-2

c≥25

+3/-1

5.2.3模板和支架

①、模板采用组合钢模。

模板单块面积应大于1.0m2,模板接缝夹海绵条以防漏浆;

模板接缝处错台不大于2mm。

模板垂直度、大面积平整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

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联接,避免引起模板变形。

模板上涂脱模剂。

②、在模板上设对拉螺杆以防涨模。

对拉螺杆间距为1.5m。

根据模板高度在模板背部设置一定的剪刀撑,保证模板系统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安装侧模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

基础侧面可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墙身、支撑梁的侧模可设拉杆固定。

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应按拉杆拔出或不拔出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结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

砼浇筑前应清除模板表面所有杂物(脱模剂除外)。

③、墙身模板支立时,底脚加扫地方木,两侧设对拉螺栓和水平撑、斜撑,以防止模板在浇筑砼时板动、跑模、下沉、变形等问题。

墙身支模时,每隔80cm设一道Φ14mm对拉螺栓,呈梅花形布置,采用15*15cm方木背棱。

螺栓外套Φ16mmPVC管,保证拆模时对拉螺栓能够顺利拆出。

墙身侧模支立时采用斜撑和拉杆固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模板支立时,在模板内侧设置同墙体等宽的内撑,保证墙体砼厚度。

内撑设置间隔为1.5m,呈梅花形布置。

内撑采用Φ16mm钢筋制作,随着砼的浇筑,内撑随即拔除。

④、安装模板及支架的过程中,工人必须佩带安全帽,当高度超过2m时,工人必须系安全带。

必须设专人对模板支撑的稳定性进行检查,并在砼浇筑过程中进行安全巡视,防止模板倒塌或支架扣件不牢固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模板的偏差和检验方法如下表:

模板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允许偏差(mm)

轴线

位置

基础

尺量每边不小于2处

梁、柱、板、墙、拱

表面平整度

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

高程

测量

模板的

侧向弯曲

h/1000

拉线尺量

梁、板、墙

l/1500

梁、柱、板、墙、拱两模板内侧宽度

尺量不少于3处

梁底模拱底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预留

孔洞

中心位置

尺量

尺寸

+10/0

尺量不少于2处

预埋件中心位置

5.2.4混凝土施工及养护

混凝土冬季施工及养护等,详见《冬季、冬期施工方案》。

①、混凝土原材料符合下列要求

a、水泥:

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b、骨料:

细骨料采用硬质、洁净的天然砂,粗骨料宜采用粒径10-31.5mm的碎石,粗细骨料使用前必须经过试验。

c、水:

不含有影响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或油脂糖类。

②、砼配合比保证砼能达到设计标号,满足对砼耐久性方面的技术要求,符合施工中对和易性的要求。

③、本单位工程小桥所用砼采用项目部3号拌合站统一拌合,由水泥罐车经S212省道及乡村道路、施工便道,可确保1小时内从拌合站运至施工现场。

④、砼浇筑前,钢筋、模板必须经监理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浇筑作业,混凝土在现场按照试验室出具的通过监理工程师签认的配合比,砼运至现场后,采用溜槽或串筒送入模板。

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确保砼捣固密实。

框架桥身砼浇筑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为30cm。

分层浇筑时,在下层砼初凝或能重塑前完成上层砼的浇筑,以便使插入式振捣器深入下层(5~10cm)振捣,使得层面粘结为一体,无分层接缝的痕迹。

砼浇筑时,振动棒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砼振捣要密实,直至砼表面不泛浆或气泡很少为止。

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

振捣过程中,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在1.5m以上。

在斜面上浇筑砼时,应从低处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砼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30cm。

浇筑完成后设专人对砼体进行养护。

灌注砼时除必须按《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有关规定执行外,还进行以下检查:

A、灌注砼前要认真检查钢筋与模板尺寸是否准确无误;

模板加固是否牢固,以防跑模,且灌注速度不宜过快。

B、灌注砼时,留设施工缝位置要高出边墙下梗肋顶部,且两侧边墙施工缝不得在同一平面上,第二次灌注边墙砼之前要将施工缝处浮碴凿除,用水冲洗干净(注意不得积水)灌注前先浇筑一层同标号的水泥砂浆。

C、灌注框架桥边墙砼时要注意两侧同时灌注,使模板受力均匀,防止其受力不均引起跑模现象。

施工中砼灌注间歇时间不得超过砼的终凝时间,否则应采用相应措施处理。

D、拌制、养护砼(包括砂浆)用的水,采用饮用水。

E、混凝土及砂浆均须有实验室出具的理论配合比。

在每次拌和前,将理论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并出具配料单,拌制砼所用各项材料按重量投料,允许偏差符合下列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