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以及英雄特质Word文件下载.docx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以及英雄特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以及英雄特质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兄弟之义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兄弟之情义在三国中可谓是典型,也成了后世学习、效仿的范本。
他们三人自“桃园结义”以来,始终以义为先,以“救国扶铖;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为己任(出自《三国演义》第一回)。
关张二人忠心耿耿地跟随刘备打天下,刘备也始终待二人如亲兄弟,甚至比亲兄弟还亲。
所以他们三人名义上是兄弟,后来是君臣。
但实际上,关羽、张飞也是王。
刘备曾言: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不管刘备说这话是真心的还是为了收买此二人之心,但毕竟是从刘备嘴里说出来的,确有此事。
而且从刘备日后对二人的情义上也确实做到了极至。
当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身首异处。
在刘备未得知此噩耗时,曾做一梦,梦见关二爷泣哭相告,愿兄起兵,以雪他被杀之恨。
《三国演义》在八十一回中对此有较详尽的描述,等听到兄弟的死讯后,先是处死了不肯发兵的刘封和孟达(刘封是刘备义子,刘封武力过人,性格刚烈,他跟随刘备征战天下,颇有战功。
但是,刘备立亲生儿子刘禅为继承人后,刘封便遭到排挤,被派到边城,与孟达一起驻守上庸。
后来,关羽北伐曹魏,多次要求刘封出兵夹击曹魏,但是刘封未能擅自出兵,关羽兵败后,孟达又叛汉投魏,刘封也兵败归成都,刘备听取诸葛亮的建议,责难刘封,并赐刘封死。
),而后举兵,最后兵败白帝城。
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对关羽的感情之深。
刘封虽不是刘备的亲生儿子,但他却有儿子的名份。
刘备却因兄弟的死迁怒于养子,而且连他最信任,奉为军师的诸葛亮的话都不听了。
一意孤行要为兄弟报仇,勉强举兵,最后导致了对蜀国生死存亡的败局。
自己也随兄弟而去。
君主之仁刘备是历史上少有的仁君,也是封建社会人们对君王的理想要求。
陈寿《三国志》中记载“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也”。
刘备从小就有君之心,在儿时就对旁人言“我为君主,当乘此车盖”。
他一直清楚“国以民主本”,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读音:
gui,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
)而食,而且也始终这么去做。
最典型有两个故事。
一则是说有人看出刘备当世英雄,日后必有一番作为,会对其不利,所以曾派人去刺杀他。
刺客因感刘备之仁义,不忍杀他,并具实相告。
从这里足见刘备确实仁义,而且不是只对兄弟、下属。
第二则在《三国演义》中可谓是浓墨重彩,好好地渲染了一番。
那就是《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
百姓都闻刘玄德之仁义,无论玄德成败,都举家跟随。
这对大多数的人来说,该是一件很好的事,说明得人心。
但对当时的刘备而言,无疑是一种负担。
因为刘备既无多少兵马,又无稳固的地盘。
他连自己都很难立足,更无能力去保护众多百姓。
但刘备却始终坚持一点“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也正有了这一点,才为三足鼎立赚到了资本——人和。
后人有诗赞曰:
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
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还有一件事,在三国这么多轰轰烈烈的事中,实在不值一提,但它同样反映了刘皇叔“仁义”之名远播。
徐州牧陶谦因病危,想让位于刘备,刘备顾今兄弟之情,三番几次推托。
徐州百姓闻言,拥挤府前哭拜曰:
“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无能安生矣!
”简单的这么一句话,道出了当时老百姓的肺腑之言,道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道出了那时的领导者的不仁,更道出了刘使君的仁义。
这时的刘备也才明白了自己身上的担子是如此的重,同时也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前进道路——以民为体,做一名仁爱之君。
刘曹对比在《三国演义》中不难发现,曹操给人的形象是“奸”,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人生信条以及曹操做事非常“狂”。
这些与刘备的“仁爱”相比,就更加上了一个层次。
曹操会整天担心有人会害他,而且“梦游杀侍从”、“错杀吕伯奢一家”等等事件在《三国》中屡见不鲜。
这与连刺客对刘备都不忍心下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刘备的仁义。
(二)坚忍刘备的忍术在三国时期是少见的,我们不说他以汉室皇叔的身份肯屈于人下,甘心受人躯使;
就他那份英雄气概、雄心壮志,能在二十多年的岁月中隐忍不露,这份忍术就很值得后人另眼相看。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中,刘备屯兵徐州,吕布兵败去投,刘备念其穷途来投,收其于小沛。
而当刘备领命去讨伐袁术之时,吕布乘隙攻取徐州,让刘备暂居小沛。
此种背信忘恩之人,在旁人看来简直是人人得而诛之,而刘备却言:
备欲让兄久矣。
这的确不可思议,难道刘备真有相让之意?
或者说刘备真的什么都不计较?
当然不是,细想之下,你也会不禁为刘备的“小不忍则乱大谋”而称道。
因为当时的刘备根本没有把握夺回徐州,所以只能忍,只能不断寻找机会。
正因为如此刘备才不至于令吕布怀疑而危及自身,最后还是利用曹操使吕布白门楼殒命。
(三)刘备的智慧刘备虽然用兵不像诸葛孔明那样能运筹帷幄,也不像曹操那样通晓兵法。
但刘备却能使那些通晓兵法,用兵如神者为其所用,而且是死心踏地跟随。
这就是刘备与众不用的地方,也是他成就伟业的一种高明手段。
收民心为智刘备走的是“人和”这条路,收买民心是出了名的,而且他也走对了这条路。
刘备除了汉室宗亲这块金字招牌能凸现出自己的正统外,更重要的是他的一言一行都以民为上。
其中“刘玄德携民渡江”是最具典型性的。
不过这不是装出来的,在那样危机四伏的情境下,连妻儿都丢下不管,但却偏偏要带着老百姓一起逃跑。
这份爱民之心当真是难能可贵,怪不得后人有云:
先主弘毅宽厚。
收“人”心为智这里的“人心”所指的是“人才之心”。
刘备手下文武众多,很多还是当世佼佼,真可谓人才济济。
而且他手下的这般人物对他可谓是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不是因为刘备的势力比曹操、比孙权要强,而是刘备能对其手下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能更好地为自己服务。
最典型的有两个:
一是赵云,赵将军在当阳被刘备彻底收买,就那么一个看似真“摔”的动作,使这个三国时期唯一的长胜将军感激涕淋,无以为报,只能为刘备出生入死以报知遇之恩了。
还有一个说是诸葛军师了,刘备对他可谓是信任到了极点,“三顾茅庐”不用再说,有时甚至把诸葛亮的地位摆得比他自己的还高,诸葛独坐正中,刘备旁侧坐而下。
用人之智刘备帐下能人极多,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不逊于北居的曹操。
刘备文有当世奇才、怪才的孔明和庞统,还有徐庶、司马徽等当世名士,再不济也还有糜竺之辈;
武有关、张、赵、马、黄五虎将,无不一身武艺,独挡一面,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之后又有魏延,姜维。
这么些个能人,能在他帐下为他卖命,靠的是什么,这就是刘备的独到的用人策略。
一是重用诸葛亮根据《三国演义》中的描写,蜀国的创立,三国鼎立的出现,都是因为有了诸葛亮这个军师。
这似乎有些夸大了,但有这么个说法,可见诸葛亮在这其间的确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诸葛亮在被刘备请出隆中,放下他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之前,其实已是大有声名了,他也知道有曹操这么一位枭雄,有孙策、孙权这么一号人物,但他为什么就不出山去为他们出谋划策呢?
虽然《三国演义》中有一段“三顾茅庐”的故事,“孔明见其意甚诚,乃曰:
‘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
这可不是真正的原因,光靠刘备的诚意是打动不了诸葛亮的,难道曹操等想成大事的就没有诚意吗?
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刘备能善于利用每个人的特长,而且是能充分地发掘别人的潜能,这是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
诸葛亮就是看到刘备这一点,因为当时在曹操帐下已有众多的谋臣,而且曹操生性多疑,这样就很难将他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就很难实现他的人生抱负。
但他知道刘备当时是急需人才辅助,一定会将所有事情放手交给他,这就给他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创业平台,尽展所长,这才不负他的远大抱负。
二是不计前嫌、用人不疑在刘备的帐中,有许多文武官员曾经是敌方阵营中的人物,这些人物经刘备予以信任培养,成为了刘备集团中不少核心人物。
黄忠原是曹魏的裨将军(最低一级将军名号。
通常都由校尉或都尉升迁,裨将军通常都有权参与军中帐议,是在军事行动中辅助军中统帅的重要幕僚,三国均置。
),归附刘备后,定军山一役,勇冠三军,封为后将军,后来更成了五虎上将,据历史记载,刘备称帝后,将有功之臣,无论文武都一律封为将军,而真正被封为正将军的就只有两人,黄忠就是其中的一位。
法正,时称“奇有智术,著见成败”,原是刘璋的军议校尉;
战将马超,在往奔汉中时,闻刘备英名,“密书请降”(《三国志·
法正传·
马超传》);
还有如董和、许靖、刘巴,李恢、杨洪等著名文武官员,原先也都是曹操刘表刘璋的部属,在他们归降之后,都得到刘备充分的信任和培养,壮大了刘备集团的力量,为刘备创建和巩固蜀汉政权,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刘备是真英雄刘备是不是英雄,那其实是不用怀疑的,刘备是英雄。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刘备没有男子汉的气魄,整天哭哭涕涕的,简直是个窝囊废。
其实这样理解完全错了,试想在当时的这么一个动荡的年代,一个没有男子汉气魄的人能有什么作为呢,更不用说创造出“三足鼎力”的局面了。
一个没有勇气的人能有这么多的能人为其卖命吗?
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也就是说刘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了。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最初其实是一个以武将的形象出现的,“三英战吕布”、“征黄巾”、“伐董卓”、“讨袁绍”等等。
虽然他的武艺在当时是相当的平庸。
但正是因为这平庸的武功,却更显其勇于站在别人前面,勇于与人作斗争。
“三英战吕布”(《三国演义》第五回)写道:
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
吕布何许人也,号称三国时的第一勇将,能从他手下过来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古人也曾有诗云:
枭雄玄德掣双锋,抖擞天威施勇烈。
还有“斩车胄”、“怒打督邮”、“火烧博望坡”、“定西川”等无不是勇的表现。
虽然在罗先生的书中将一些原本属于刘备的东西移花接木到了关、张甚至到是孔明身上,但这样的描写就是另一种表现了。
想刘备武不如曹操,文不过孙权,这样一个人能做与他们一样,甚至更难做到的事,“勇”字当之无愧。
(一)英雄之气魄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
刘备没有男子汉的气概,更不用说是英雄了。
因为在书中所看到的刘备往往是哭哭涕涕,四处逃窜。
计谋比不过曹操,武功也甚是平平。
其实书中是想表现出刘备的英雄气概的,虽然笔墨并不多,甚至你不仔细研读根本不可能发现,但书中确实很好地表示出来了。
据史书记载,刘备在很小的时候就曾说过“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之类的话。
虽然这话听起来有些“反”意,或者认为是小儿之戏言。
但小小年纪的刘备能说出这样惊人的话语,着实让人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怪不得他叔叔会说“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而在刘备临死前,他知道在他身边只有诸葛亮可委以重任,所以临终前遗言诸葛亮: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则辅之;
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我们且不管他这话是真是假,或者说是为了让诸葛亮更死心踏地的为他卖命,单凭这几句话足可见他的政治眼光和无人能及的宏大气魄。
刘备经常在人前哭,在战场上跑,但“哭、跑”也并不代表就不是英雄,哭也是作为一个政治家必不可少的一个手段。
曹操可算是一代“英雄”吧,或者说是一代“枭雄”。
但他哭得不比刘备少,不比刘备惨,既然曹操能哭,那刘备就更应该哭了。
刘备一出道时,不用说没兵没权,连知道他的人都很少,袁术就曾说过他不知道世上还有刘备这么一号人物,而当刘备听说有人向他求救,他就高兴得不得了,说“世上还有人知道我刘备的”。
其实刘备除了哭之外还是有豪情万丈、血气方刚、努发冲冠的时候的。
但作为整天寄人篱下的刘备他却不能处处表现自己。
否则,不会生存下来。
吕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们只能说刘备是用另一种方式表现自己英雄的一面,是一种更为深沉的英雄之气,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的英雄气。
正是这种英雄气才会吸引关、张、赵等武将及诸葛亮、庞统这样的旷世奇才为其所用,成就大业。
(二)英雄之灵魂一种无形精神,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
这在三国中刘备是一个最突出表现者。
在曹操、孙权、刘备三家中,没有一个人像刘备那样经过数十次的挫折才成就伟业的。
应该说刘备经历最坎坷,但刘备并没有因此放弃。
从二十几岁东奔西走一直到四十几岁迎诸葛亮出山为止,这么长时间的不断奋斗,这能不表明他的那种英雄魂吗?
《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魏书》说,当时吕布的部下也看出刘备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便对吕布说,刘备“反复难养,宜早图之”可是吕布不听,后来果然死在刘备手上。
刘备也曾多次感叹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每每想及自己的处境,都会黯然哭泣。
但伤心难过之后的他却从未懈怠。
正如易中天先生所讲,我们换一个政治家的眼光来看的话,所谓“反复难养”不正说明刘备的确是英雄吗?
(三)英雄之义气《三国演义》从题目中我们就不难看出,“义”是这部小说所要表达的一块重要内容。
从“桃园三结义”开始,罗贯中先生可没有少花笔墨在这个上面。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
‘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这只是“义”之开始。
关羽和张飞自从跟了刘备以后,一跟就是一辈子,真可谓把自己的一生都给了汉室,更确切地说是给了刘备。
关羽为了念及他们的兄弟之情,兄弟之义,放下曹操对他的知遇之恩,带着两位嫂嫂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兄长刘备的身边。
虽然后来刘备成了一方霸主,但对兄弟的“义”却是众多帝王所不及的。
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在家里,刘备对他的两个兄弟一点架子都没有,和他们一起吃饭,一起睡觉,让兄弟两个和他平起平坐。
书上的记载叫做“寝则同床”,就是刘备经常是跟他这两个兄弟睡在一张床上的,这就是英雄之义,这就是兄弟情谊。
三国中还有一个精彩的画面,深深地吸引着读者,也引出了众多学者专家的大讨论。
“刘备摔儿”这出戏更是将刘备的重义发挥到了极致。
不管刘备是否真摔,是否只是想收买人心,这已不必再论。
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如爱民爱才、宽厚仁义、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诚……。
他能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材收为己用。
他的“爱民”理念为他赢得了众多的人心,创造了与曹操、孙权所拥有的“天时”、“地利”相对抗的“人和”的局面;
“爱材”则使他能得到文治武功的帮手;
“知人善任”是刘备经营国家的重要手段,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力,使他们更好地为他服务,为国家服务……其中最典型的范例就是诸葛亮这一人才的引进,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遗言诸葛亮:
这是一种何等的信任,在当时封建社会皇位“父传子”的背景下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诸葛亮正是有感于刘备的这种知遇之恩和前所未有的信任之情下,虽大权在握,朝局不振,加上扶不起的阿斗,但诸葛亮却始终忠于刘室,更贴切地说是忠于刘备,六出祁山,念念不忘完成刘备的遗志,最后在北伐的战争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刘备的政治品格特点,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体现。
他在临终时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刘禅: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正是这个“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
四、几点启示
一是学习刘备坚定理想、正视挫折的精神。
学习刘备在挫折面前的百折不挠,要始终保持成功的决心。
很少有这样一个人,在年仅50的时候,头上已染有白发,还处于寄人篱下的状态,将不足十,兵不过万,面对着实力几乎是自己30倍以上的对手也毫不动摇自己的理想。
刘备就是从一个有志青年奋斗到50岁左右,事业上还一筹莫展,近似于到处行乞。
我们要知道,古人寿命一般不长,50岁基本上是黄泉有路的人了,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快死的人,他的奋斗力依然强劲。
有几个人能做到?
拿易中天先生的话来说:
“要不是自杀了,就是疯掉了。
”
三是学习做事要持之以恒。
刘备的坚持告诉我们,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持之以恒,付出心血。
恒心就是力量!
三是学习刘备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
刘备身上最为突出的性格特征是他的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
在刘备政治活动中,“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是他贯穿始终的理想。
在诸葛亮出山前,势单力孤的时候,刘备四处奔走,但不论到何处,他都能广施仁政,爱民如子,也受到了人民的衷心爱护和爱戴。
刘备曾对自己的实行仁政进行总结说:
“操以急,吾以宽;
操以暴,吾以仁;
操以谲,吾以忠;
每与相反,事乃可成。
若以小利失义于天下,吾不为也。
”这种民本思想,与我们当今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是相符的,为我们当今广大党员干部做好“执政为民”也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