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OPV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53226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OPV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OPV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OPV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OPV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OPV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OPV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OPV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OPV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OPV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试剂

配制步骤

PT

用试剂包装里的PT缓冲液4ml复融PT干粉试剂,轻轻摇匀,直立在18-25℃静置30分钟,用前摇匀,不要剧烈振摇(溶解后机内48小时有效)注意:

PT试剂上机需要放搅拌棒,勿扔!

TT

用试剂包装里的TT复融液4ml复融TT干粉,轻轻摇匀,直立在18-25℃静置30分钟,用前摇匀,不要剧烈振摇(溶解后机内120小时有效)

FIB

用蒸馏水5ml复融FIB干粉试剂,轻轻摇匀,直立在18-25℃静置30分钟,用前摇匀,不要剧烈振摇(溶解后机内48小时有效,FIB稀释液48小时后也要同时更换)

APTT

直接使用,不需复融

FIB定标血浆

用1ml蒸馏水复融

质控血浆

用1ml蒸馏水复融,

4仪器设备标本

血液与抗凝剂(柠檬酸钠溶液)的比例为9:

1(红细胞压积Hct),若样本的红细胞压积<

或>

,则应改变抗凝剂与血液比例,重新计算抗凝剂用量,计算公式为:

血量=抗凝剂用量/[(100-HCT)×

],以离心力大于2000g进行15分钟的离心分离。

原始样品采集、制备、处理、检验和存放见检验科相关规定。

5仪器设备性能参数

C351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一般资料见附件1;

C351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性能指标见附件2;

6仪器设备环境要求,使用安全措施

为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请用户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并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空间要求

仪器应安装在稳固工作台上,放置仪器的桌面应至少能承受约100Kg。

在仪器两侧各保留至少500mm的空间,主机上方至少保留600mm的空间以方便维护和保养。

仪器后部分别至少要保留250mm的空间,以防止阻碍热气的排放并保证主机后的液路管道不受挤压。

将C351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安放在通风良好、灰尘少的地方。

避免在过热或过冷以及日光直射的环境中使用。

保证操作台面或主机下方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机外清洗液及废液桶。

运行条件

仪器的使用和储存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使用环境温度:

10℃~30℃;

相对湿度:

应不超过70%;

大气压:

86kPa~106kPa;

避免在有可能产生电波干扰、灰尘和有酸性挥发性气体的场所使用;

避免强光直接照射;

使用时应放置于平稳的工作平台上,避免高温、潮湿;

分析仪开机后预温,达到37℃±

℃后方可进行测试,预温所需时间应不低于半小时。

电源要求

额定电压:

220V~,电源频率:

50Hz。

仪器额定功率:

200VA;

熔断器:

250V2A;

凝血分析仪电源插座需要良好可靠接地,类似空调、冰箱等大负荷的电器设备不应和分析仪使用同一电线。

警告:

如果使用环境或电源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有可能影响仪器测值的准确性与精密度,或损坏仪器,也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伤害。

仪器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

安全要求:

在仪器设备上面和周围不要使用可燃性危险品,避免引起火灾和爆炸。

在电源打开状态下,禁止打开仪器侧面及背面面板,以免损害线路板;

禁止触摸C351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外壳里面的电子元件,尤其避免湿手触摸,以免造成电击。

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设备之间连接及外接线(件)是否正确(连接方法见C3510使用说明书)、正常,电源插头是否正确插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实验过程中如遇水、电故障或中断,应立即关闭影响仪器设备安全的有关开关,并实施安全保护措施。

禁止鲁莽装卸仪器设备,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倾斜,振动和碰撞。

如果标本、试剂溢出在仪器上,立即擦掉并依照检验科相关规范处理。

如当地电压不稳定,应使用稳压电源。

与电源连接时,要注意插座的接地是否可靠,严禁零地共用,以免造成危险。

熔断器更换:

当用户更换熔断器内的保险管时,应先关闭本系统,拔下电源线,并严格按熔断器座旁标记的规格型号进行更换(熔断器规格:

F2AL250V)。

注意事项:

分析仪应放置在平稳并方便操作的工作台面上,不得摇晃与振动。

未经维修工程师同意,不得自行拆检凝血分析仪。

应使用与分析仪配套的样本试管。

操作者安全

仪器设备中所有与病人的样品接触,或有潜在性接触可能的表面与零件都视为污染物。

在操作、维护仪器设备时有必要穿戴保护性的外套和手套,头发、衣物、手指等与所有的活动部件保持距离。

在仪器工作过程中,勿触及所有运动部件,避免人身伤害。

禁止触摸BC-5300血液细胞分析仪内部的电路,尤其避免湿手触摸,以免造成电击。

所有物品(样本、质控物、校准物、试剂、废液等),以及同这些物质接触的区域都有潜在的生物传染性危险。

操作者在实验室接触相关物品和区域时,应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定,并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防护衣,手套等)。

试剂一旦接触皮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如有需要请接受医生治疗;

试剂一旦接触眼睛,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接受医生治疗。

7开关机程序

开机准备

开机程序

步骤:

1.打开电源开关2.打开电脑登陆软件3.仪器预热13-15分钟

关机程序

关机步骤:

软件界面点击关闭仪器----等弹出提示框后关闭仪器电源

注意:

在分析过程中或分析暂停时不能关机。

关机后请勿立即开机,需等待至少1分钟,否则可能损坏仪器。

8仪器校准

全自动凝血分析结果的准确关键在于仪器校准,仪器校准关键取决于校准物本身的赋值准确和性能稳定以及校准过程中的正确操作。

仪器不经过校准不能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

因此在新买仪器投入使用前、仪器维修更换关键部件后、室内质控检测结果有飘移、趋势改变明显时(需排除仪器故障和试剂的影响及中心线定值带来的影响)或比对结果超出允许范围时,都应进行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的校准和微调。

仪器校准原则

8.1.1室内质控失控,不能纠正的情况下;

8.1.2卫生部室间质评成绩不理想;

8.1.3仪器光路保养以及更换备件后;

8.1.4试剂更换批号后;

8.1.5正常情况下每年校准1次;

8.1.6原装校准品,在效期内使用,严格按照校准品操作说明书。

仪器校准步骤

8.2.1标准血浆和试剂准备

准确复溶标准品,按其试剂说明规定保存,将准备好的试剂、缓冲液、洗针液放入已设置好的位置。

标准品复溶:

开启试剂包装瓶,加入蒸馏水(或纯水)1ml溶解FIB定值血浆,轻轻摇匀,令试剂瓶直立在18℃~25℃中静置30分钟,使用前轻轻旋转试剂瓶,勿剧烈振摇。

8.2.2软件操作

定标→选择定标项目→添加新定标→输入试剂批号和血浆批号以及参比浓度→选择定标点数和定标类型(默认自动定标)→试管类型(默认短试管)→选择定标血浆位置→点击开始运行,结束后点击保存生成定标曲线,若需将该曲线作为默认曲线,请勾选“设置默认曲线”

定标提示:

如果DD定标选择单点定标需要在定标液后面放一个干净的短管(子弹头式),机上稀释液大于500ul

9质控

分析仪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

误差的存在将可能导致错误或不可靠的分析结果。

质控是使用各项参数已赋值的质控物对分析仪的性能进行日常监测。

操作者将质控物按照与血样检测相同的方法在凝血分析仪上进行检测,把得出的结果与已知的质控物参考值按照特定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比对。

如果比对结果显示偏差较大,则需采取一定的措施。

质控程序为检测可能存在的误差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操作者只有熟悉质控的理论并掌握实际操作方法,才能有效地排除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质控设置

质控参数设置步骤:

点击“质控”→点击“质控设置”→选择“质控分组”→输入“分组别名”→输入“质控品批号及相关参数”→最后保存

同时进行的常规四项质控实验,其质控批号必须一致;

建议各实验室根据质控实验数据建立属于实验室的靶值及偏差限。

关于靶值设定:

1.说明书提供的靶值仅供实验室参考,建议实验室建立自己的质控靶值。

2.实验室建立靶值过程:

首先确保仪器状态良好,运行正常,环境适宜,其次确保所用试剂按要求配制,试剂使用没有超过试剂要求的在机稳定期,最后确保质控品复融得当,用蒸馏水复融。

每天开机每组质控连续检测2次,间隔至少2小时后再连续检测2次,连续3天,12计算均值。

更换不同批次质控物时,请用户在“批号”中进行设置。

质控分析

为保证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建议用户进行质控分析。

规律的质控分析可对仪器和试剂的稳定性进行监控。

质控样品和试剂的使用方法,请参照其使用说明书。

进行质控分析的步骤为:

同一质控品在同一质控分组中批号需一致;

请设置质控品的试管类型。

操作者应采用本公司指定的质控物和试剂,并严格按照质控物及试剂的使用说明进行存储和使用。

当点击“质控液”后,仪器进行每日质控分析。

质控实验时,血浆放置在质控短管中(默认为短管),请确定仪器试管类型设置正确,否则可能会有折针危险。

2

重新分析

进行原有样本的再次分析,用户可点击“重新分析”进行已有质控物的分析操作;

当原有质控设置发生更改时,请用户确定该质控工作单的准确性。

删除

删除选中的质控分析工作单。

清空

当用户需清空当前工作单时,可执行“清空”操作。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是”即可完成清空。

质控回顾

在质控分析工作单中的每一个分析参数的质控结果都可在“质控回顾”中查看。

用户可根据质控图对仪器和试剂的稳定性进行随时监控。

质控图

当质控数据点超过3SD时,质控图中相应数据点呈红色显示;

质控物批号发送更改后,质控图中相应区域更换为不同背景颜色;

用户可随意选择质控点用以查看相应数据值。

打印预览

可预览质控报告单,用户可查看各个质控点的数值及靶值等情况。

不同批号质控物分析界限

采样针锋利,且可能沾有生物污染危害物质。

操作主机时请务必小心,切勿与采样针接触。

采血管破裂可能会导致人身伤害和/或生物污染。

将采血管装载到采血管架或将采血管从采血管架取下时请务必小心,切勿损坏采血管。

在出现故障情况下运行质控,可能得到不正确的分析结果。

质控分析过程中若出现故障报警,务必在故障排除后再进行质控分析。

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

分析前请检查质控物是否符合要求。

所有物品(样本、质控物、校准物、试剂、废液等),以及同这些物品接触的区域都有潜在的生物传染性危险。

操作者在实验室接触相关物品和区域时,应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并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防护衣,手套等)。

10常规样本测定

注:

此处的详细介绍请参考使用说明书。

11仪器维护

1)仪器左侧的管路冲洗瓶和废液瓶要注意及时添加和清空,仪器内部试剂在工作前要注意查看状态,及时添加。

2)反应杯盘在右侧盖里面,当杯盘剩余不多时,可能会出现卡杯现象,需及时更换。

3)在进行质控试验时,默认是短管,确认插入普通试管。

4)与电源连接时,要注意插座的接地是否可靠,严禁零地公用,以免造成危险。

5)本产品属于高精度测量凝血分析仪,应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使用。

凝血分析仪应避免阳光直晒,远离强热物体。

6)未经维修工程师同意,不得自行拆检凝血分析仪。

7)应使用与本凝血分析仪配套的试杯和样本试管。

8)请用户妥善保存包装箱,仪器运输时应装入箱内。

9)本凝血分析仪配套的计算机系统应专机专用,并应安装计算机病毒杀毒软件,应随时升级,实施监控病毒,定期使用软件查毒,及时杀毒,以免因计算机感染病毒而引起计算机系统数据丢失,给您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10)当计算机感染病毒造成系统破坏时,在恢复系统时,可以拷贝用户定期备份的数据库。

11)仪器具有机械行走机构,在仪器开机进行试验时,宜关闭保护罩,若保护罩打开时,操作人员应避免触碰行走机构,以免造成对操作员伤害和/或仪器的损坏。

12)不应与大功率电器共线并用。

13)应始终使用制造商提供的电源线。

如果不使用指定电源线,就无法保证产品的安全和性能。

14)不可将金属物体插入凝血分析仪后盖板通风口中,以免造成触电、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

15)仪器清洗管路应连接紧密,行走顺畅,不应有死结或松动,以免造成清洗液体泄漏,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

16)操作者应采用本公司指定的试剂,试剂的使用和储存方法请参照试剂的使用说明。

17)确保在试剂说明上注明的有效期范围内使用试剂。

18)不可删除当前登录用户。

19)操作者应采用本公司指定的校准物和试剂,并严格按照校准物和试剂的说明进行储存和使用。

20)所有质控参数的参考值和偏差限都必须输入,不允许为空。

21)必须使用指定型号和规格的外接设备。

22)请务必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存储和使用分析仪。

每日维护

检查/清洗样本/试剂针;

检查清洗液/废液连接;

检查打印机/打印纸;

关机操作

每周维护

清洗样本针外壁;

清洗试剂针外壁;

清洁仪器;

清洁试杯盘;

每月维护

检查清洗池;

检查废液浮子;

每年维护

润滑运动部件;

不定期维护

清理样本针;

清理试剂针;

更换样本针;

更换试剂针;

请使用普利生配套试剂、反应杯及清洗液。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请勿将新瓶试剂与更换的残余试剂混用。

反应杯为一次性使用产品,请勿循环使用。

清洗维护时,注意戴上手套等保护措施,处理完成后用清洁液或消毒剂洗手。

12仪器退役前的处理

仪器表面消毒

用~%的次氯酸钠溶液对仪器表面进行消毒处理。

仪器内部消毒

使用2~3%的次氯酸钠溶液气雾胶对仪器内部进行消毒处理。

管路消毒

用2~3%的次氯酸钠溶液对仪器管道进行消毒处理。

如果仪器不能正常使用时,只能对部分可能的管道用2~3%的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浸泡处理。

附件1C351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简要信息

设备名称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设备型号

C3510

仪器编号

技术规格

仪器体积

695mm×

600mm×

605mm

测试原理

双磁路磁珠法:

APTT、PT、FIB、TT

免疫比浊法:

D-dimer、FDP

发色底物法:

AT

测试速度

双磁路磁珠法最大测速:

350T/H;

免疫比浊法最大测试速度:

120T/H

国别

中国

制造商

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

出厂日期

设备到货日期

设备到货状态

设备使用条件

环境要求

环境温度:

+10℃~+30℃

相对湿度:

应不超过70%

大气压力:

86kPa~106kPa

避免在有可能产生电波干扰、灰尘和有酸性挥发性气体的场所使用;

避免强光直接照射。

电源要求

电源额定电压:

220V~

电源频率:

50Hz

输入功率:

200VA

计算机系统要求

计算机:

主频≥1G;

内存:

≥1GB;

硬盘:

≥40GB。

显示器:

分辨率不低于1024×

768。

软件版本:

2000或XP。

操作系统:

Windows简体中文版。

其他要求

打印机:

分辨率不低于720dpi。

设备验收情况

合格

开始运行时间

代理商

仪器说明书状态及存放处

代理商联系人

代理商电话

设备安装位置

设备当前状态

主要负责人

使用人

附件2C351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性能指标

1.准确度:

凝固特性FIB测量、纤溶特性D-dimer测量的相对偏倚均不超过±

%。

2.通道一致性:

双磁路磁珠法通道一致性应≤5%;

3.测量重复性

表2-1不同凝血试验测定项目的测量重复性要求

项目名称

CV

正常样本

异常样本

≤%

D-dimer(光学法适用)

注:

异常样指不小于分析仪正常参考范围中位值两倍值。

4.线性

FIB在90mg/dL-650mg/dL的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应大于。

D-dimer在μg/μg/mL的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应大于。

5.携带污染率

样品浓度的携带污染率:

双磁路磁珠法FIB、光学法D-dimer携带污染率应≤10%。

试剂间的携带污染率:

FIB或TT对PT或APTT的携带污染率:

携带污染率应≤10%。

光学法:

D-dimer对APTT和APTT对D-dimer的携带污染率:

6.测试速度

光学法D-dimer单个项目1小时内测试数应不少于20,双磁路磁珠法PT、APTT、TT、FIB项目单个测试1小时内应不少于200个。

7.连续工作时间:

连续工作时间应不小于24h。

附表3

201年度C3510系列仪器保养记录表

医院名称:

科室:

科室负责人:

负责人联系方式:

仪器型号:

序列号:

负责工程师:

工程师联系方式:

频率

保养内容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月保养

洗针

清洁洗针池

清洁产品抽屉及测头表面

清洁预温及测量通道

清洁X,Y方向光杠

数据备份

季保养

更换蠕动泵管

年保养

调整坐标

仪器校准

保养日期

保养工程师签字(盖章)

用户确认签字(盖章)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