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48301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可以写成;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算式可以写成==%

(2)百分数的意义就是,百分数又叫或。

它表示的是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倍数关系,是一个比,所以,百分数的后面(能或不能)带上单位名称。

(3)写百分数:

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

写时要注意什么?

4.小组内交流。

巩固练能

1、基本练习。

完成练习一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

(做在书上)

2、提升练习。

(1)比较百分数的大小。

12%Ο11.2%0.1%Ο7.6%98%Ο97%1.3%Ο13%

(2)判断题。

A.一袋水果的重量是125%千克。

()

B.因为男同学比女同学多20%,所以女同学就比男同学少20%。

C.一件商品先提价15%,再降价15%,现价等于原价。

总结评价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理念经验反思

主备人

教科书第3~5页例2,课堂活动第4题及练习一的第5-8题。

本学期第2.、3课时

1.使生理解出勤率、合格率、成活率等百分率的意义,掌握常用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

2.使学生明确百分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预习教科书都3-5页。

教师:

某公司要招聘一名技术工人。

有2个人进入决赛,下表是他们的决赛成绩。

姓名

生产零件个数

合格零件个数

李超

80

76

张红

100

94

如果你是公司的总经理,你准备录用谁?

为什么?

板书课题:

百分率。

1.理解出勤率

出示例2:

比较两个年级某天的出勤率。

什么叫出勤率?

怎么求出勤率?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算式:

五年级出勤率:

六年级出勤率:

出勤率是指实到人数是应到人数的百分之几。

因为>,所以这天年级的出勤率要高些。

讨论:

以上两个年级缺勤人数相同,为什么六年级的出勤率要高些?

2.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求百分率呢?

能举例说一说吗?

现在让我们再走进工厂、学校、军营,去研究百分率问题。

1.根据这些要求,你觉得可以进行什么百分率的计算

(1)花生榨油——()率

(2)学生考试——()率

(3)产品检验——()率(4)制作盐水——()率

(5)人员考勤——()率(6)射击测试——()率

2.选择喜欢的百分率,说出计算方法

提问:

产品检验只能计算合格率吗?

3.比较各百分率的共同点

(1)意义:

都是一部分的数量与总数量相比。

(2)题意:

把总数作为单位“1”的量;

都是要计算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

 

一、p5课堂活动第4题。

做后小组互评。

二、练习一第5、6、7、8题。

三、提升练习。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教科书第6页例1,课堂活动第1、2题及练习二1~4题。

本学期第4、5课时

1.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化分数、小数的方法,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重点、难点)

2.让学生经历百分数化分数、小数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能应用百分数化分数、小数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预习教科书第6页内容

一、联系生活,引出新课

9月,主城各区空气质量良好率如下:

北碚区:

100%渝北区:

100%巴南区:

83.9%

九龙坡区:

83.9%南岸区83.9%经开区:

80.6%

高新区:

77.4%江北区:

74.1%渝中区:

70.9%

大渡口区:

70.9%沙坪坝区:

67.7%

同学们,看到上面的信息,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师生互动,了解学生所提的问题。

问题1?

问题2:

......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需要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的方法。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1、自学例1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

(1)各小组在全班交流百分数化分数、小数的方法。

(2)抽各组板书百分数化分数、小数的过程。

2.讨论:

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即:

直接把改写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再通过得到最简分数。

如:

17%=

40%=

=

(约成最简分数)

百分数化成小数,直接去掉百分号,并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如46%=0.46。

128%=56.3%=70%=

3、在日常生活中医生常常给病人推荐有益于病情好转的食品,纤维素是适合IBS患者食用的健康食品,常见的1kG食品含纤维素大约如下:

4、麦麸:

0.31kg;

麦片:

kg;

燕麦片:

豆类:

0.15kg;

辣椒:

坚果:

0.14kg。

看了这些你们觉得应该推荐什么食品呢?

让学生猜测,说出自己的看法。

怎么办呢?

如果我们把这些数都化成数就便于比较了。

①全部化成小数进行比较。

②全部化成分数进行比较。

③全部化成百分数进行比较(每种食品的含纤维素的百分率)。

根据前两种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具体探究第三种方法。

(2)让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并思考怎样转化成百分数。

0.31=(小数)=%

=(小数)=%

(3)分小组讨论小数化成百分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找出本组中最好的一种方法,并写出计算的流程。

(4)对于小数化成百分数,最常用的方法即:

对于分数化成百分数,最常用的方法:

一是当分母只含质因数2,5时可以直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其化成;

二是当分数除了2,5外还有其他的质因数的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然后再化成百分数(当除不尽时应强调保留三位小数)。

一、基本练习

1.三人活动,对口令(课堂活动第1题)

三个同学一组,对口令,一人说百分数,另一名同学说分数,第三位同学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要求学生每个同学说两个后要互换角色)。

2.画一画。

完成教科书上的课堂活动第2题。

画好后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要那样画?

(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再涂画)

3.完成练习二的第1,2题

4.完成练习二的第3、4题。

二、提升练习。

看谁填得多

0.35<()<37.6%(括号里面只能填分数)

25%>()>15(括号里面只能填小数)

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教科书第7页例2,练习二5~9题。

本学期第6课时

1.使学生掌握分数、小数化百分数的方法,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让学生经历分数、小数化百分数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能应用分数、小数化百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预习例2内容

1.复习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

抽背方法。

3.怎样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呢?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2、自学例2,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

(1)各小组在全班交流分数、小数化百分数的方法。

(2)抽各组代表板书分数、小数化百分数,的过程。

怎样把分数、小数化百分数。

(1)小数化百分数:

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添上百分号。

.

(2)分数化百分数:

直接把化成小数,再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

(除不尽时,通常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0.78=%

1.32=%

==%

≈=%

1.基础题:

练习二第4、5、6、7、题。

2.提高题:

练习二第7、8、9题。

3.拓展题: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百分数。

0.48=(  )  1.25=(  )   2.7=(  )    1=(  )0.04=(  ) 

0.308=(  ) 

1.98=(  ) 

1.1=(  )

(2) 

把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小数。

42%=(  ) 

160%=(  ) 

0.2%=(  ) 

5%=(  )

90%=(  ) 

500%=(  ) 

12.5%=(  ) 

18%=(  )

(3)填一填

1.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再把()化成().

2.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能约分的要约分成().

3.

用小数表示(),用百分数表示是().

你有什么收获?

教科书第9页例1,练习三1~5题。

本学期第7、8课时

1、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习教科书第9页例1及练习三1-5题。

复习:

(1)我班有男生25名,女生20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几分之几?

解答:

问:

每一个问题里是谁和谁比,把谁看做单位“1”?

解答此类实际问题的方法是:

一、自学例1

1、可以提出这些问题:

(1)今年彩电数量是去年的几分之几?

(2)去年彩电数量是今年的几分之几?

(3)今年比去年多了多少台彩电?

(4)今年彩电数量比去年增加了几分之几?

2、求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3、今年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在相比较?

在这里要把谁看做是单位“1”?

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4、算式:

方法一方法二

(360-300)÷

300=20%360÷

300=120%

120%-100%=20%。

5、对比

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你喜欢哪种方法?

6、“去年的彩电台数比今年的台数减少百分之几?

”如何解决?

算式:

仔细观察,这道题与刚才的例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一、基本练习。

1.练习三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练习三第3、4题。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此类试题应该注意些什么?

第5题。

提升练习。

光明小学五级二班男生20人,比女生少5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百分之几?

4.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教科书第9~10页例2,课堂活动,练习三第6~10题。

本学期第9课时

1、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分数问题的分析方法在解决百分数问题中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百分数的生活价值。

1.预习

农场有公鸡40只,母鸡25只,公鸡比母鸡多百分之几?

母鸡比公鸡少百分之几?

2.例2及练习三6-10题。

2.复习

学生独立解决后,说说解题思路。

一、自学例2.

1、读例题,我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

这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一样吗?

2、对这些信息,你认为哪句最关键?

“今年毕业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5%”是什么意思呢?

能不能用线段图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句话呢?

“今年毕业生人数是在去年基础上增加了15%”,也就是去年的%;

或者说,今年毕业生人数是年毕业生人数加上年比去年增加的人数。

数量关系式:

今年毕业生人数=去年毕业生人数+今年比去年增加的人数

方法一:

200×

(1+15%)=230(人)

方法二:

200+200×

15%=230(人)

(1+15%)是什么意思?

第二步为什么用乘法?

2.交流方法。

1、练习三第6~10题。

(做后小组内评比)

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有什么特点?

我们可以怎样解决?

根据交流,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了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刚才我们研究的问题都是知道单位“1”的量是多少,然后求比单位“1”的量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我们用乘法计算。

(教师板书)

5.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与“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的综合练习。

完成练习三11~15题。

本学期第10课时

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与“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练习

1.

(1)分析下面的信息,你能联想到什么?

①据统计,我校男生占总人数的56%。

②三峡工程今年的发电量比去年增加了8%。

(2)王奶奶家养了10只公鸡,8只鸭子。

①公鸡的只数是鸭子的百分之几?

②自己提出2个相关的百分数问题并解决。

(3)今年3月份爸爸的工资是1600元,妈妈的工资比爸爸少20%,妈妈今年3月份的工资是多少元?

(4)我校五年级一班男生有20人,女生的人数比男生多10%,五年级一班女生有多少人?

(5)王师傅今天加工了23个零件,比李师傅少加工2个零件,王师傅今天加工的零件比李师傅少百分之几?

(6)学校体育保管室有篮球和足球共200个,其中65%是篮球,足球有多少个?

提升练习

2.

(1)一段绳子长180M,第一次用去全长的30%,第二次用去全长的40%,还剩下多少米没用完?

(至少用两种方法解答)

(2).一件商品先涨价10%,再降价10%后,这时商品的价格比原价多还是少?

3.作业:

练习三的第11~15题。

教科书第12页例3,课堂活动及练习四1~5题。

本学期第11课时

弄清较复杂的“和(差)倍”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预习教科书12页例3.及练习四1-5题。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①果园里有苹果树X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3倍。

梨树有多少棵?

苹果树和梨树共有多少棵?

梨树比苹果树多多少棵?

②学校体育组有排球X个,足球的个数是排球个数的15。

足球有多少个?

排球的个数比足球多多少个?

(2)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的价格相差60元,上衣的价格是裤子价格的3倍。

上衣和裤子的价格各多少元?

先独立解答,然后集体讲评。

这道题把什么看做一倍量?

上衣的价格是裤子价格这样的3倍,怎样用字母表示这两个数量?

画出线段图:

根据题意,上衣的价格与裤子的价格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等量关系?

根据这个关系,怎样列方程解答?

一、自学例3

(1)读题,弄清题意。

这道题与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在这道题中,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的?

谁是与它相比较的量?

你能像复习题一样,画出这道题的线段图吗?

(3)结合线段图,找出这道题的等量关系,并独立解答这道题。

方程解:

算术方法:

答:

(4)解决了有关百分数的数学问题,你们感觉百分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与过去所学习的整数和分数应用题相同吗?

二、展示交流。

1、课堂活动

教科书第113页“课堂活动”中的卡片:

“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75%”,根据卡片上的信息,用式子表示数量间的关系。

(1)齐读卡片上的内容。

(2)根据卡片上的信息,你能用式子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哪些关系?

请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2、完成练习四第1-5题

独立思考,再集体讲评。

二、提升练习补充

教科书第17~18页练习四第6~10题。

本学期第12课时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列方程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决问题。

2.在练习的过程中,认识到百分数乘、除法问题的区别,能采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勤奋钻研的良好学习习惯。

1.填写数量关系

(1)一堆煤,第一次运走了总数的20%,第二次运走了总数的25%。

()Ο()=()

(2)工厂10月份用电量比9月份节约10%。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各个数量

(1)食堂有大米X千克,面粉的质量是大米的140%,面粉有多少千克?

大米和面粉一共有多少千克?

面粉比大米多多少千克?

(2)食堂有大米X千克,面粉的质量比大米少20%,面粉比大米少多少千克?

面粉有多少千克?

(3)食堂有大米X千克,第一天用去了总数的20%,第二天用去了总数的25%。

两天共用去了多少千克?

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用多少千克?

两天后还剩多少千克?

(1)某校有学生800人,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60%,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某校有男生比女生多12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90%,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只列式(或方程),不计算

(1)学校有20个足球,篮球比足球多25%,篮球有多少个?

(2)学校有20个足球,足球比篮球多25%,篮球有多少个?

(3)学校有20个足球,篮球比足球少20%,篮球有多少个?

(4)学校有20个足球,足球比篮球少20%,篮球有多少个?

3.给下面各题补充一个问题或条件,使问题变完整

(1)一筐苹果重100kG,第一天卖出20%,第二天卖出25%,?

(2)一筐苹果,第一天卖出20%,第二天卖出25%,,这筐苹果有多少千克?

教科书第19页例4,练习五1~2题。

本学期第13课时

纳税的意义和解决应纳税额问题。

预习教科书第15页内容。

1信息反馈,了解纳税

(1)教师:

你收集到哪些有关纳税的知识?

反馈:

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纳税信息,了解纳税相关的知识。

(2)什么是纳税?

为什么要纳税?

四人小组讨论。

(3)什么是税率?

一、自学例4

(1)观察例4情景图。

从情景图中你收集到什么信息?

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在分析信息中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3)解答问题。

二、反馈交流展示。

三、总结。

教师相机板书。

1.教科书练习五第1、2题。

教科书第16页例5,课堂活动,练习五第1--5题。

本学期第14、15课时

1.学生经过收集和整理有关储蓄资料,了解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中,掌握利息、税后利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3.体会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预习例5及16-17页1-5题。

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同学们,老师的一个朋友家里积攒了一万元钱。

请你帮我朋友设想一下,要想获得更多的钱,我的朋友可以用这一万元钱进行哪些投资?

哪一种投资方法风险最小?

储蓄不但风险小,而且还能获得比原来更多的钱。

其中银行多付的钱我们就叫它利息。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计算利息的问题。

一、反馈学习概念

1、你收集到哪些储蓄信息?

拿出自己课前所收集到的有关储蓄的资料,在小组中交流,请小组长做好记录、整理,看看哪个小组整理得最好?

请一个小组同学把收集整理好的资料放在投影仪上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补充。

存款的种类有:

、、、…..

叫做本金,叫做利息,与的比率就是利率。

利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