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I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46663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I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I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I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I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I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I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I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I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I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海水晒盐

C.蜡烛燃烧

D.干冰升华

5.实验是化学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点燃

B.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木炭粉:

向固体中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

C.检验甲烷中是否混有氢气: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

D.区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将气体分别通入溶有紫色石蕊的水

6.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除去

中混有的少量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B.检验久置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C.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使用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着木条是否熄灭

D.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盐酸,加入过量的

固体,过滤

7.合理施用化学肥料是农作物增产的途径之一,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HCO3

B.Ca(H2PO4)2

C.K2CO3

D.NH4H2PO4

8.物质用途错误的是()

A.干冰:

作制冷剂

B.稀有气体:

作电光源

C.金刚石:

作电极

D.草木灰:

作钾肥

9.甲醛(化学式为C

O)是室内装潢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是属于化合物

B.一个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

C.甲醛分子是由碳原子、氢气分子、氧原子构成

D.甲醛是由一个碳元素、二个氢元素、一个氧元素组成

10.下列图标表示腐蚀性液体的是

A.

B. 

C. 

 

D.

11.2004年,美国科学家通过“勇气”号太空车探测出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羰”音tang)的物质,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化羰是一种氧化物

B.硫化羰是一种盐

C.硫化羰可用作灭火剂

D.硫化羰燃烧时会产生SO2

12.下列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铁

C.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了黄色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13.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滴加少量液体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过滤液体

稀释浓硫酸

14.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2H5OH+3O2

2CO2+3H2O

B.CaCO3+2HCl=CaCl2+CO2↑+H2O

C.CO+CuO

Cu+CO2

D.Cl2+2NaBr=Br2+2NaCl

15.(2015秋•沂源县期末)“类推”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产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产FeCl3和H2

C.中和反应一定能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因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甲烷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16.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氮气、水蒸气和一种初中课本中出现的气体物质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

W

氧气

氮气

水蒸气

前质量/g

68

100

2

反应后质量/g

X

4

58

110

A.X的值应为0

B.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物质W中不含氧元素

D.W与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7:

24

17.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8.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向一定体积的水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二、多选题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用燃烧的方法区别涤纶和羊毛纤维

B.如果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C.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CaO溶液后恢复至原温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去除可燃物

2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雨的pH小于5.6,所以pH小于5.6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一氧化碳气体

C.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

D.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三、填空题

21.根据空气的成分,用物质的名称填空:

①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_____占78%,_____约占21%。

②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③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瓶壁和石灰水底部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有_____。

四、实验题

22.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

②_____.

(2)向组装好的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

(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为了收集到纯度较高的乙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

23.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以下实验。

(1)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打开止水夹________和________,关闭________,从分液漏斗向装置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当看到D中有大量浑浊产生时,CO2已集满,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关闭止水夹K1和K3,打开止水夹K2,从分液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实验结束,请写出此过程中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C中观察到的现象中,能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________。

五、流程题

24.某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如图:

(1)有一种净水絮凝剂为氯化铝,其化学式为_____。

(2)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下述四项指标:

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味

c.应澄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

①“ab”指标可以通过如图净水流程图中的_____池达到;

“c”指标主要通过_____池达到。

②“d”指标可通过_____加入消毒剂实现。

二氧化氯

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3)验证用户使用的自来水是软水的方法是_____

写出方法和现象

25.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流程中生成的氨(NH3),在农业上是合成_________(填“氮肥”“磷肥”或“钾肥”)的原料。

(2)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为:

C+H2O

CO+H2,其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3)写出N2、H2反应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

下表是各物质的沸点。

H2

N2

O2

NH3

沸点

–252℃

–195.8℃

–183℃

–33.35℃

如控制温度t在

时,可将空气中N2与O2分离。

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应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_(填序号)。

B.

C.

六、综合题

26.金属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牢固掌握金属的知识非常重要。

(1)铝和铁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铝的耐腐蚀性比铁强,其原因是_________。

(2)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但其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了防止铁制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__________等方法防止其锈蚀。

(3)如图是铁元素的一些相关信息,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铁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B.铁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6

C.金属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4)实验室可用右图装置模拟炼铁,其产品是纯铁,工业炼铁的产品是生铁。

①纯铁和生铁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反应后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________。

③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还需要对以上装置进行改进,请简述改进措施______。

(5)实验室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10g赤铁矿,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6g,则该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