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94《幼儿园课程》核心知识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34777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394《幼儿园课程》核心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00394《幼儿园课程》核心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00394《幼儿园课程》核心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00394《幼儿园课程》核心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00394《幼儿园课程》核心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394《幼儿园课程》核心知识点Word格式.docx

《00394《幼儿园课程》核心知识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394《幼儿园课程》核心知识点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0394《幼儿园课程》核心知识点Word格式.docx

4、课程评价:

既要判断课程目标是否完成,同时也要监控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及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课程,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幼儿园课程的特质p33

1、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

2、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3、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

4、课程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设计

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理念的确立

一、幼儿园课程理念的含义

1、课程理念:

就是课程设计者蕴含于课程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信念,是课程的灵魂与支点

2、幼儿园课程理念:

指在设计幼儿园课程时需要实施者付诸实践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信念

二、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

1、确立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取向的课程目标

2、构建以生活为基点的课程内容

3、凸显以活动、体验为特点的课程实施(①做中学、②玩中学、③生活中学)

4、实施以发展为导向的课程评价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过程

1、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三个来源

①对幼儿的研究②对社会的研究③对学科知识的研究

2、筛选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两个依据

①教育哲学②学习心理学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

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

①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领域目标②年龄阶段目标

③单元目标④教育活动目标

2、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p43-45

①以内容为框架建构的课程目标体系:

五大领域分别确定的目标

②以身心发展为框架建构的课程目标体系: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三、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原则p45-46

1、整体性原则2、连续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时代性原则

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

1、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的类型

①行为目标:

以具体的、可观察或可操作的行为来表达的课程目标,用来表明学习课程之后儿童所发生的诸多行为变化,因而其特点就是具体、精确与可操作

②表现性目标:

指儿童在具体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化,而不是一致性

2、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的角度

①从教师的角度进行表述,指明教师应做的工作或应努力达到的教育效果(如,培养、鼓励、帮助)

②从幼儿的角度进行表述,指明幼儿通过学习应达到的发展目标(如,增进、注意、能理解)

3、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的主要事项

①对于总目标:

不用表述太具体,原则性地指出目标涵盖的范围和方向

②对于单元目标:

1.与上层目标的关系要密切2.目标的涵盖面要广,应包括五大领域的目标以及认知、情感态度、动作技能方面的目标3.单元目标虽要兼顾全面,但可有重点4.目标要有代表性,每一条均是单独的内容,不要有交叉重复

③对于具体教育活动目标:

1.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不必面面俱到

第三节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和类型

1、课程内容的范围

①有助于幼儿获得基础知识的内容

②有助于幼儿获得基本情感态度的内容

③有助于幼儿获得基本行为方式的内容

2、课程内容的类型

(1)按学科结构分类:

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

(2)按活动对象的性质划分:

健康、自然、社会、语言、艺术

(3)按课题或问题领域划分:

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现与表达

(4)按幼儿心理发展领域划分:

自我意识、社会能力、文化意识、交际能力、动作与感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感与创造意识

(5)按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划分:

游戏、工作、唱歌、律动、感觉训练、故事、实物观察、烹饪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p50-p53

1、目的性原则2、适宜性原则3、生活化原则、4、兴趣性原则

三、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

1、幼儿园课程内容有效组织的标准

①连续性:

指主要课程经验的直线式重复

②顺序性:

强调要将每一后续经验都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且必须更广泛、更深入地探究所涉及的事物

③整合性:

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整合性强调课程应加强幼儿所获得的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帮助幼儿逐渐获得统一观点,并逐渐增强经验对行为的指导作用

④平衡性:

考虑各领域课程内容的比重

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和方法p54

①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②圆周法、直进法和混合法

3、不同组织方式下的幼儿园课程类型

①学科课程:

强调按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组织课程内容(分科课程、广域课程、综合课程)

②经验课程:

亦称活动课程,强调据儿童已有经验、发展水平、兴趣、需要组织课程内容最关注的是儿童自身

③核心课程:

强调围绕社会问题组织活动内容

第四节幼儿园课程实施途径的选择

1、游戏活动(主导活动)2、日常生活活动3、教学活动

4、环境创设5、家园合作

第五节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内涵及类型

1、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内涵

是幼儿园教育由构想变成现实的条件保障,也是蕴含各种教育目标的园内外的有形和无形的各种因素

2、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类型

(1)按课程资源的性质分类

①自然课程资源:

指自然世界中存在的各种事物及其构成的生态环境

②社会课程资源:

指人类创造出来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及所有社会活动资源

(2)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分类

①园内课程资源:

指幼儿园范围内的人、物以及幼儿园的管理制度和精神文化

②园外课程资源:

指存在于幼儿园之外的家庭、社区及整个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

(3)按课程资源的功能分类

①素材性课程资源:

指作用于课程,并能成为课程的素材或者来源的资源

②条件性课程资源:

指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的资源,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实施的途径和组织方式

二、各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开发利用社会资源

2、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3、开发利用家长资源

三、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

1、深度开发本园所拥有的优势课程资源

2、定向开发本园欠缺的课程资源

3、做好课程资源的整体规划

第六节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订

一、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内涵

1、幼儿园课程计划是整合课程资源、加强课程的目的性、计划性的必要手段;

也是组织有效教育教学活动、加强课程监控的重要依据

二、各类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订

1、总体计划(纲要)p61

2、年龄阶段计划:

从幼儿年龄的角度出发,分别制订小、中、大班级教育活动计划

3、学期计划

①一般在开学之初幼儿来园之前制订

②从方向上和整体上把握主要工作,内容不必过于详细

③须基于本班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同一年龄段各班级年度计划可有所不同

4、单元计划

①一般应在活动组织之前一周的周四或周五完成。

在以某一领域为主要内容组织活动时,要据该领域的教育大纲和前一周幼儿的情况制订单元计划

②在活动安排上,要遵循均衡性和灵活性原则,即每一单元活动应尽量考虑各领域的多样性和全面性,避免内容过于集中,同时要关注偶发事件的教育价值

③不仅要考虑教学活动,也要认真安排区域活动、生活活动、环境创设、家长工作等各类活动

④为避免幼儿精神疲劳,相同领域的教学活动之间应有适当时间差

5、具体活动计划:

要避免泛谈、空洞

三、制订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将所有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都考虑在内,这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

2、统整性原则:

要考虑如何有机整合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才能有效实现课程目标,教师应据每个课程目标、内容及实施途径的作用、特点等统筹安排,以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3、衔接性原则:

小、中、大班年龄阶段的课程计划要注意相互衔接,不同层次的课程计划也要注意项目衔接,减少不必要的循环和重复,同时也避免断裂和落空,总体计划、年龄阶段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也要协调一致

灵活性原则:

充分考虑本地、本园及本班幼儿的特点及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因园制宜、因班制宜、因人而异

第三章幼儿园课程实施

第一节幼儿园课程实施概述p70-p71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一、教学活动的开展

1、引发幼儿学习的动机

2、鼓励并支持幼儿通过操作、摆弄,交往、探究等进行学习

3、观察幼儿

4、有针对性地指导

二、游戏活动的组织

1、提供游戏资源

2、游戏中的观察记录

3、游戏中的及时指导

①平行式介入:

指教师在空间上接近被指导幼儿,用该幼儿所使用的材料进行相同或相近的活动,以通过行动示范引导或暗示幼儿

②交叉式介入:

指教师以活动参与者的身份进入活动情境,通过参与幼儿活动,借助角色互动机会,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

③垂直式介入:

指教师以老师的身份直接干预幼儿的活动

三、日常生活活动开展的原则

1、教养并重原则2、关注差异原则

3、轻松温馨原则4、相互渗透原则

5、以非正式指导为主的原则

四、环境创设的注意事项

①参与性②互动性③适宜性④挑战性⑤丰富性

五、家园合作中的家长角色

①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和支持者②学习环境的共同创设者

③儿童经验的观察者和分享者④幼儿园教育事务的志愿者

第三节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1、关系性原则:

指师幼之间、同伴之间、家园之间应构建互相信任、彼此接纳、相互支持的关系

2、整体性原则:

教师要切实发挥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环境创设和家园合作等各类活动的作用,使其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实现课程目标

3、主体性原则:

幼儿和教师都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体

4、活动性原则:

幼儿园课程实施要以活动为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

5、针对性原则:

教师应针对幼儿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指导

第四章幼儿园课程评价

第一节幼儿园课程评价概述

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概念

1、概念:

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要素,通过收集和分析系统、全面的相关资料,科学地判断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和效益的过程

二、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功能

1、课程诊断:

对正在进行的课程方案,课程评价可有效地找出该课程方案的优缺点及成因,为修订提供建议

2、课程比较:

对不同的课程方案,通过评价可比较它们在目标设计、内容安排、课程实施以及实际效果等各方面的优劣,从整体上判断这些课程方案的价值,对课程做出选择

3、成效的判断:

一项课程计划在实施后究竟收到哪些成效,可以通过评价全面衡量,做出判断

三、课程评价的类型

1、从评价的作用和进行的时间来划分

①形成性评价:

指为改进课程计划所从事的评价活动,在课程运作的过程中进行,也称过程评价

②总结性评价:

又称终结性评价,是在课程计划实施之后对其效果的评价,是一种事后评价,目的是要获得对课程质量的整体看法

2、从评价指向的对象、关注的问题和评价的方法来划分

①内在评价:

对课程本身的评价,不涉及课程计划可能有的效果,关注的是“这个课程好在哪里”

②效果评价:

对课程实施结果的评价,关心的是“课程达到目标的实际情况如何”

3、从评价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处理技术来划分

①量化评价:

一种运用数学与统计学工具,收集、处理评价对象资料,通过数量化的分析和计算,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

②质化评价:

一般通过自然情景下的调查,或对各种口头的、书面的材料加以细致的分析,全面充分地提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揭示其中的意义

四、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程序

1、明确课程评价的目的,即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题现象上

2、设计评价方案

3、实施评价方案,搜集评价信息

4、分析评价资料

5、解释资料,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观念

1、评价目的的发展性:

评价是为了推动评价对象的成长和进步,包括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教师的反思性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幼儿和家长等参与的评价制度

3、评价方法的情境性:

幼儿园课程评价离不开真实、自然的具体情境,离开了具体情境,评价就难以得到真实的信息。

纲要指出“评价应自然地伴随整个教育过程进行”

4、评价的过程性:

课程评价应成为与课程运行融为一体的过程,贯穿在教育活动的始终

第三节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要素

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客体

1、评价客体即评价的对象,包括三部分内容:

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过程、课程效果

二、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体

1、评价主体即评价者。

行政人员、幼儿园管理人员、教师、幼儿以及家长均是幼儿园课程的评价者

三、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准则

1、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是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的,是根据可测或可观察的要求确定的评价内容,评价指标按一定的层次而组成的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即为指标体系

(1)设计原则

①一致性原则:

指标体系与评价目标相一致,同一指标体系内的各项指标应从不同侧面反映评价目标的要求,同时也要协调一致

②完备性原则:

要完整地反映评价目标的要求,不能遗漏任何重要指标。

③可测性原则:

最低层次的指标要能够直接观察或测量,可以用可操作化的语言加以定义

2、概括性问题:

将评价内容分解为一系列的抽象问题,类似于调查提纲

①针对实际的原则:

必须是评价者所关心的、急于解决的问题,可以有效的直接用于教育决策和改进工作

②简洁明了的原则:

问题表述应该简洁明了,以免让评价主体产生理解偏差,造成评价失误

③突出重点的原则:

要抓住评价中的主要因素,强调总体判断。

3、指标体系和概括性问题的关系

①指标可以看作概括性问题的分解和具体化、行为化

②概括性问题是指标体系的概括和抽象

③相互联系,互相转换

4、指标体系的设计

①提出初拟指标:

评价目标确定后,接下来就是分解这个目标,提出尽可能详细的初拟指标

②对初拟指标进行归纳、筛选

③论证修订

第四节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实例

一、档案袋评价

1、档案袋评价的含义

档案袋就是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有目的地汇集起来的信息总和,它表现了学生在较长时间内在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做出的努力、进步、学业成就

2、档案袋评价的基本理念

①课程、教学、评价改变了过去的单向线性范式,而代之以一种新的动态、循环的范式(课程、教学和评价构成了一个循环的圈)

②评价是一种“嵌入课程”的评价,即评价是正常教学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件只发生在特定时空、与日常教学隔绝的事情

③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而获得的成就为目的,不同于传统评价主要关注儿童对事实性知识的掌握

④儿童是档案袋内容选择的重要决策人,档案袋评价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让他们学着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

3、档案袋评价的运用p111

①档案袋评价的目的②档案袋评价的内容

③档案袋评价的标准④档案袋评价结果的呈现

4、档案袋评价的优越性

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真实、全面、动态,能反映儿童千姿百态的个性

①依据教育者对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的直接观察,以及幼儿在活动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

②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反映幼儿在各个领域的知识、技能、情感倾向的发展水平,可全面的评估幼儿的成长状态

③对幼儿的优缺点提供纵向的描述,使我们了解幼儿学习发展的各个领域的特点,清楚地看到每个幼儿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评价

④可以收集幼儿不同直观表现材料,展现幼儿的发展特点,反映幼儿的发展特点,反映幼儿千姿百态的个性特征

二、多彩光谱评价方案

由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和塔伏茨大学的费尔德曼教授合作完成的。

“光谱”原意是“系列、范围”这里指人的多元智力表现和多种学习方式

1、评价方案的理论基础p112

①多元智能理论②非普遍性发展理论

2、多彩光谱的评价特点

①在评价目标上,首先是发现儿童的强项,主张为促成儿童积极变化而提供基础,强调在儿童的强项与弱项上建立联系,最终促成儿童多方面的发展

②在评估的重点上,强调发现并赞扬孩子的强项,以此为切入点,给儿童提供适宜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经验

③在评估的环境上,看重的是创设具体的情境,在具体活动中对儿童进行评估

④以多元智能理论和非普遍性发展理论为基础,评估的范围和程度更广、更深

⑤在评估的结果上,除了对课程有补充和发展作用以外,还能够对儿童个体和班级整体产生积极影响

⑥是一种评估与课程密切结合的动态评估。

它从一种更广、更深的角度来看儿童,评估所用材料既是学习的材料,也是评估的工具,它模糊了课程和评估之间的界限

三、作品取样系统

由美国密歇根大学教育学院的迈索尔斯与其同事研发而成,是专门为幼儿园和小学设计的儿童学习发展评价系统。

它以教师在日常情境中观察儿童积极从事与创作作品的经验为基础,提供一套方法来认识及监督孩子在社会、情绪、体能及认知方面的进步与成长

1、作品取样系统的基础和实质——表现评价

(1)表现评价:

指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情境里,通过对学生完成实际作业表现的观察,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整体判断的评价方式

(2)表现评价的特点

①真实的评价情境②反映儿童的综合智能③评价与教学活动相结合

2、作品取样系统的基本内容

①对儿童的观察——发展指引与发展检核表。

提供全面又符合儿童发展的“图像”——告诉教师可在不同的领域中期待儿童会知道什么,能做什么,还提供了观察的“镜头”——判断他们的发展与成长

②作品集,提供有关儿童思考和学习的质性资料,通过有计划地收集可以展现儿童努力、进步与成就的作品,呈现每位儿童的特点以及进步情况

③综合报告表,全面深入地展现儿童在每一个领域表现与进步,做出有关儿童表现与进步情况的评定

3、作品取样系统的评论

①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注重评价儿童学习的过程,注重评价与教学的有机联系,注意到儿童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促使教师理解与认识儿童个人独特的学习风格并加以鼓励,促使儿童与家庭都积极地参与评价的过程

②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评价框架,使教师对儿童的评价既全面又深入。

以多元化的方式记录儿童在不同的时间里多个学习领域的技能、知识与综合能力

③是一个弹性的评价机构,可以根据各地、各园、每个教师、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地改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第五章常见幼儿园课程类型的设计

第一节核心课程设计——以主题(单元)活动为例

核心课程:

强调以人类社会的主要功能和社会问题为核心组织课程要素

一、主题活动的内涵

1、幼儿园课程中的“主题”

①主题是其自身及相关内容的集合

②主题是一种围绕某个中心形成的教育内容的组织结构

③主题在多个层面实现了幼儿园课程的综合(幼儿发展层面的综合、学科领域层面的综合、各类教育资源的综合)

2、主题活动的含义

定义:

在一定时间内,组织幼儿围绕某个中心话题进行的学习、探索、游戏,从而获得有益经验的系列活动

①主题活动的知识观是事物本位的

②主题活动的持续阶段是灵活的、弹性的

③主题活动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幼儿发展

二、主题活动的特点、优势及局限

1、主题活动的特点

①打破学科局限,使课程具有整合性

②营造问题情境,使课程更具探究性

③主题灵活开放,使课程具一定生成性

④活动形式多样,使幼儿学习具有建构性

2、主题活动的优势与局限

(1)主题活动的优势

①主题活动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突破学科知识的体系,以中心话题为核心的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幼儿生活,有助于幼儿新旧经验产生衔接,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的学习方式

②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主题往往是教师基于对幼儿的观察或者与幼儿讨论确定的,主题的变化与调整也是基于幼儿活动中的反馈

(2)主题活动的局限

①活动内容的学科体系化不足,不利于幼儿掌握系统的学科经验,获得的经验往往碎片化的,不利于学习那些逻辑及其严密的学科

②对教师要求相对较高,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进行幼儿观察、课程设计、拥有较丰富广泛的知识以及联系这些知识的能力

三、主题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

主题教育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个手段,在进行活动设计要紧紧围绕教育目标

2、适宜性原则:

在进行主题选择和活动内容设计要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符合其身心发展水平,促进其适宜发展的内容

3、均衡性原则:

在计划主题活动时要注意五大领域的均衡,并兼顾不同的活动形式

4、灵活性原则:

设计具有一定灵活性,为及时调整主题预留可能

四、主题教育活动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1、选择主题

(1)主题来源

①来源于学科或领域

②来源于社会生活事件和幼儿自身的生活事件

③来源于人们专门提炼和概括的过程、原理或变化规律

④来源于文学作品

(2)选择主题应考虑的因素

①幼儿的兴趣、需要、已有经验、心理水平,这是决定主题选择的首要因素

②教师的能力、特长、专业知识,这是决定主题开展的可行性和主题发展的方向

③主题自身的教育价值

④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3)主题的命名:

具体、明了、富有情趣,便于幼儿记忆和理解

2、确定主题目标:

(主题目标既是主题活动开展的导向,也是评估主题活动效果的标准)

①相应年龄段幼儿发展的一般性目标

②本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③幼儿在不同领域内的学习需求

3、制定主题网络

(1)何谓主题网:

通过“脑力激荡”而调动起来的与主题有关的知识经验或概念,结构归纳整理,建立起某种关系的联系,并以“网状”的形式将这种关系和联系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

(2)如何制定主题网络

①脑力激荡②归类③命名④连网⑤修改或完善主题网

4、拟定活动纲要p127-128

5、设计具体活动方案p129

6、进行检核评估p130

五、主题活动设计的注意事项

1、防止“拼盘”现象,强调事物的综合性和整合性是主题活动的特点,要尽量涵盖各领域的学习,做的均衡分布

2、处理好活动计划与幼儿经验建构的关系,遵循灵活性原则,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机会,留出空间,计划应对各种可能充分预估,但不要过细过详

3、巧妙控制主题活动的容量,勿追求过多的活动,避免教育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