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实验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23830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实验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实验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实验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实验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实验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实验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实验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实验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实验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使同判绝对服从于中央

C.确保对地方的有效监督 

D.防止知州受到同判制约

6.观察下列表格,据此可知(  )

汉帝

太尉

在任时间

任前职位

去职原因

备注

高祖

卢绾

公元前205~前202年

列侯

迁燕王

高祖世交

周勃

公元前196~前196年

罢省

惠帝

公元前184~前179年

迁丞相

高祖遗命

文帝

灌婴

公元前179~前177年

将军

景帝

周亚夫

公元前154~前150年

中尉

A.国家政局稳定已不需要设置太尉 

B.汉初为加强皇权太尉设置无常

C.太尉大多为皇帝亲信而得以提拔 

D.当时各地封国削弱了中央集权

7.伯里克利时期,贵族会议丧失了一切政治权力,只处理与宗教有关的事务,这就是伯里克利津津乐道的“任职优先不属于某一特殊阶级”。

这说明(  )

A.贵族奴隶主被赶出政治舞台 

B.公民完全取消等级制

C.贵族丧失了左右政坛的特权 

D.公民范围达到最大化

8.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三款规定:

“白昼不得杀害窃贼……除非窃贼携有防身武器;

即使窃贼持有武器,如未使用并反击,亦不得将之杀害。

即使窃贼抵拒,亦应先喊叫。

”这一规定反映了罗马法(  )

A.保护平民利益,注重按律判决 

B.主要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尊重基本人权,主张重罪轻罚 

D.清晰界定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

9.1701年,英国上院提出一项动议,主张子爵每年起码要有4000镑的固定收入,男爵的年收入不低于3000镑。

此“动议”旨在(  )

A.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制 

B.提升新贵族的地位

C.保护上院的行政权力 

D.加强君主专制的权力

10.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机制体现在(  )

①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②总统和内阁之间

③总统和最高法院之间④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正如整个世界感受过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他强调的是(  )

A.理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B.经济全球化是由于先进工具的创制引发的

C.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很快被世界接受并实践

D.民族主义顽强地对抗着现代化对全球的影响

12.仔细观察反映近代德国民主的漫画。

对该漫画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专制主义是德国民主进程的绊脚石 

B.军国主义是导致世界大战的元凶

C.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阻碍民主进程 

D.德国民主历经坎坷走上康庄大道

13.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  )

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社会的构建 

B.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的斗争

C.民主代议制和共和政体的建立 

D.“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

14.1873年,保皇党人麦克马洪继任法国总统。

1877年,他解散众议院,但再次选举的议会共和派仍然保持多数,最终麦克马洪承认:

“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体制”。

这体现出当时法国(  )

A.实行总统共和制总统权力过大 

B.保皇党人再度复辟帝制

C.议会抵制麦克马洪的违宪行为 

D.走向共和的历程曲折艰难

15.历史学习中要注意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下表中历史概念和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概念

理解

A

重农抑商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禁止商业活动

B

近代化

在我国近代化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化

C

实业救国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挽救中国的危亡

D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16.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

“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

”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  )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17.同治中兴(1862年—1908年)以来军机大臣之有实力者如下表:

第一

文祥(满洲人)、沈桂芬(汉族人)时代

同治初年

第二

李鸿藻(汉族人)、翁同龢(汉族人)时代

同治末年及光绪初年

第三

孙毓汶(汉族人)、徐用仪(汉族人)时代

光绪十年至光绪廿一年

第四

光绪廿十一年至光绪廿四年

第五

刚毅(满洲人)、荣禄(满洲人)时代

光绪廿四年至今

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太平天国等农民运动的发展 

B.清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C.洋务运动的兴起与蓬勃发展 

D.汉族官僚政治势力的增长

1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按照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其中限制行政权的措施较之英法更为“变本加厉”。

这表明(  )

A.当时国内民主与专制斗争激烈 

B.三权分立原则不适合中国国情

C.革命派废除专制制度的迫切愿望 

D.革命派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19.“列宁符号”是一个典型的象征概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一些具有重要革命意义的时间、场所、组织、物品、建筑、道路、学校等进行列宁名字命名或形象符号装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借助“列宁符号”的主要出发点是(  )

A.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B.推进民主革命社会化、大众化

C.借以排除“左”倾错误的干扰 

D.宣扬中俄革命形势间的一致性

20.1947年2月10日,上海《大公报》对586位民众政治态度的民意调查统计

问题

赞成人数

反对人数

对美军驻华的态度

4

538

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的态度

61

464

对民国宪法的态度

124

381

对内战的态度

34

535

该调查说明(  )

A.《大公报》立场客观公正 

B.美国对华政策左右中国内战

C.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 

D.民众失去对国民政府的信任

21.建国初期,我国制定了《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婚姻法》、《工会法》、《惩治贪污条例》、《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

1954年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从1949年到1957年,中央制定的较重要的法规性文件共1261件。

这说明建国初期(  )

A.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立法经验

B.法律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发挥了重要作用

C.政协很好地代行了人大的职能

D.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推动了立法工作

22.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一国两制”的方针

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

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1982年宪法的颁布

中国进入了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23.新中国成立后,主要贸易伙伴限于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

1957年我国于广州创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通称“广交会”),以港澳和东南亚为重点发展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贸易,广交会是中国适应新形势的对外贸易场所。

材料反映出(  )

A.中国对外贸易形成“一边倒”格局 

B.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C.中国开始呈现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D.中国彻底打破了美国对华经济封锁

24.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思想,他认为当时并存的三个圆环将西方串联起来:

第一环是英联邦;

第二环是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

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

英国是唯一一个在每一环中都占重要地位的国家。

这体现了英国(  )

A.迈出了西欧联合的关键一步 

B.对美固有利用与轻视的心态

C.强调国家利益淡化意识形态 

D.力图保持自己昔日大国地位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本卷有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27题15分)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

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1924年11月,孙中山在日本的演说《中国内乱之原因》中说:

“说到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

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

这次我到北方去,能够做成和平统一,也未可知。

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

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

”……孙中山始终把武装斗争视为达到国家统一应采取的主要方式。

为实现国家统一,孙中山一生都在不断与各派势力作斗争。

在坚持武力统一的同时,孙中山从未放弃过和平统一的努力。

——摘编自王建《论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

(1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在我国国家统一中的表现。

(12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近代西方宪政发展史上,“妥协”与“悖论”是两个绕不开的话题。

首先,在西方民主政治中,妥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政治现象。

它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英国人便承袭了典型的妥协传统。

民主依赖于妥协,正如美国宪法本身就被认为是“一捆妥协案”。

在制宪者们看来,真正的共和政体不是追求社会意见与意志的同一性。

而是允许多种意见、意志和利益在一种有秩序的体制下妥协共存。

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往往存在与启蒙思想家们所倡导的民主思想和原则相背离的地方。

对其认识,不可只看它怎么说,更要看它怎么做,运作比字句更重要,只有了解实际的运作过程,才能有真正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龙太江:

《政治妥协与西方民主政治》;

钱乘旦:

《“说”与“做”的悖论》

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其中一个话题自行拟定—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至少须有两个国家的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27.(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初活跃于国会中的政党,可大致分为激进、保守二派。

激进派的政党,严格说来,只有同盟会和国民党。

统一共和党在并入国民党以前,是骑墙于同盟会与共和党之间的;

民宪党则系由国民党分出。

……统一共和党的党员虽有不少原属革命派,但以出身立宪派和旧官僚者为多,故在态度上较同盟会为温和。

……与同盟会合组国民党的其他小党派,亦大多不是起于理想相同,而是因为眼见国民党将能在政坛上占优势。

……至于正式国会后期出现的民宪党,虽系自国民党分出,但以吸收了许多进步党党员,在态度上亦较温和。

作为激进派政党的同盟会和国民党,是使民初国会发挥功能的主要力量。

如果在野党的功能是以言论和立法来监督政府,并以诉诸选民的办法促使执政者重视国利民福,同盟会和国民党确是具有这方面的资格与潜能。

但以执政者无限制的伸张行政权,在野党和立法者愈伸展其监督权,结果使政治势力走向两个极端。

当政治势力走向两个极端,而又不能取决于选民时,政治的危机即升高。

民初国民党之策动“二次革命”、以及“二次革命”失败后执政者一意伸张一己的权力,均为政治走势走向两极端的表现,亦为政治危机升高的表现。

结果是两败俱伤。

——张玉法《论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

材料二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

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

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特点,并分析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活跃的原因。

(10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党制度有何创新?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5分)

2017-10高三12班历史第一次月考答案

1-5CCBBC6-10BCDAB11-15ACDDC16-20AAABD21-24BBBD

1.-“理论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反映出它的合法性并没有被否定,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国君改变嫡长子继承制带来的危害,/故B项错误;

王位嫡长子继承制的改变是因为“国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故C项正确;

即使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嫡长子继承制也能解决王位继承问题,根源不在此,故D项错误。

【答案】C

2.-从材料中可知反映的是分封制,将同姓亲族和功臣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从材料“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姓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可知周朝的分封制导致政治文化具有稳定传承的特征,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宗法制来源于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不能表述为西周首创,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材料反映的是朝廷官吏对诸侯王称呼的变化,不能体现国家官僚体系的健全,故A项错误;

朝廷官吏属于中央政府官员,诸侯王属于地方官员,严格禁止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反映中央政府的权威加强,故B项正确;

严格禁止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呼,维护的是封建等级制度,不是法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故C项错误;

皇权至上价值观兴起在秦朝,故D项错误。

【答案】B

4.-“宰相采用委员制”表明不是皇帝制,故A项错误;

“宰相采用委员制……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指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故B项正确;

行省制是元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与材料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

内阁制是明代实行的,内阁首辅不是宰相,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5.-材料没有涉及到推动地方军政权分离,故A项错误;

材料不在于强调同判与中央的关系,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大两省官出知外郡,不得奏辟(向朝廷荐举征召为官)同(通)判职官,其诸处知州,亦不得保荐见任(现任)同(通)判。

”可以归纳出其规定的目的在于确保对地方的有效监督,故C项正确;

设置同判的目的即在制约知州,故D项错误。

【答案】C

6.-西汉初年,内忧外患不断,直到景帝时期仍然发生了“七国之乱”,国家政局不稳,故A项错误;

表格材料交代的是西汉初年四帝太尉的设置情况,且不同皇帝时期不同太尉的任期、任前职位、去职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本质体现的是皇帝通过对太尉设置的控制,以期削弱辅臣权力加强皇权,故B项正确;

按照材料信息,除卢绾外,不能判断太尉“大多为皇帝亲信”,故C项错误;

西汉初年,封国确实削弱了中央集权,但是表格中的信息没有涉及封国,无法得出前述结论,故D项错误。

7.-古雅典实行直接民主政治,只要是男性公民都享有参与政治的权力,故A项错误;

雅典民主只是政治范围扩大为全体公民,但没有取消奴隶主和平民的界限和等级,故B项错误;

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任职优先不属于某一特殊阶级”几乎一切公职对全体公民开放,贵族不能凭借身份血缘垄断政治,故C项正确;

D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中“贵族会议丧失了一切政治权力,只处理与宗教有关的事务”和“任职优先不属于某一特殊阶级”无关,故D项错误。

8.-题干材料体现了对窃贼反击的界定,与保护平民和贵族无关,故A.B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重罪轻罚,故C项错误;

材料清晰的界定了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故D正确。

【答案】D

9.-据“主张子爵每年起码要有4000镑的固定收入,男爵的年收入不低于”可看出很明显是维护贵族等级制度,故A项正确;

1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上升为统治阶级,“1701年”前地位已提升,故B项错误;

议会掌握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但“固定收入”与行政权力无关,故C项错误;

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冶”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故D项错误。

【答案】A

10.-美国1787年宪法在国家结构形式上规定了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地方州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自治权,故①正确;

美国总统领导内阁,人员任命由总统决定,内阁只对总统负责,内阁的权力来自于总统而且并不能反向牵制总统,故②错误;

总统享有最高行政权,最高法院享有最高司法权,二者相互牵制,故③正确;

宪法规定国会参众两院行使一定的牵制权,故④正确,【答案】B

11.-根据材料“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说明材料突出《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独立宣言》受启蒙运动影响,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映的是理性主义;

《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体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全球化、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民族主义,【答案】A

12.-专制主义只是材料中反映出阻碍德国民主进程一个方面,故A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反映出世界大战信息,故B项错误;

漫画中车上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使得德国走上资本主义民主大道迟步不前,故C项正确;

漫画中德国民主战车还没有走向民主大道,故D项错误。

13.-美法建立的是民主共和政体,只有英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

18世纪英国早已经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独立战争并不是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的斗争,故B项错误;

英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没有建立共和政体,故C项错误;

三个国家都主张人权,故D项正确。

14.-当时法国实行的是议会制共和制,故A项错误;

材料未出现“复辟帝制”,故B项错误;

麦克马洪解散众议院没有违宪,故C项错误;

保皇党人麦克马洪继任法国总统,众议院解散后议会共和派仍占多数,说明法国走向共和的历程曲折艰难,【答案】D

15.-重农抑商,是抑制商业的发展不等于禁止商业活动,故A项错误;

我国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特征是以民主代替专制、以法治代替人治、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利代替以君主为代表的封建贵族特权,以工业化代替传统农业,不断地推进我国现代化,但不等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化,故B错误;

实业救国,就是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实现救亡图存,故C项正确;

新民主义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故D错误。

16.-由“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和“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可知,通过引进西方的法律制度使中国开始了解西方,引起了中国法制的近代化,故A项正确;

领事裁判权是在不平等条约的背景下对中国的一种侵略,故B项错误;

领事裁判权的丧失是中国近代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故C项错误;

直接促使人们开始向西方学习的因素是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坚船利炮的威胁,故D项错误。

17.-根据表中信息可以看出,1862年—1908年这一时间段,汉族官僚政治势力的增长,其原因主要是在太平天国等农民运动期间,汉族官僚受到清王朝重视,故A项正确;

清政府统治时期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故B项错误;

洋务运动的领导者主要是奕?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洋务派大臣,翁同龢等人属于保守派,因此与洋务运动的兴起与蓬勃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

D项是军机大臣实力变化的表现,不是军机大臣实力变化的背景,故D项错误。

18.-根据材料中“其中限制行政权的措施较之英法更为‘变本加厉’”结合所学主要是因为我国当时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故A项正/确;

材料中说明《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故B项错误;

《临时约法》颁布时君主专制统治已结束,故C项错误;

革命派遵循了三权分立原则,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