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操作规程化工企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21653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操作规程化工企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安全操作规程化工企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安全操作规程化工企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安全操作规程化工企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安全操作规程化工企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操作规程化工企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安全操作规程化工企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化工企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操作规程化工企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5.1精萘:

萘的蒸汽和粉末对眼睛及呼吸系统的粘膜、皮肤和脑神经均有刺激作用,一般容易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中毒现象,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为0.05毫克/立升。

萘易燃,闪点为86℃,爆炸范围按体积百分比,下限为0.88,上限为5.9,萘的岗位,应保持良好的通风。

1.5.298%硫酸:

高浓度的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湿性、腐蚀性,落在皮肤上会引起严重的灼伤(稀硫酸沾在衣服上也会引起化学腐蚀),其蒸汽对呼吸系统的粘膜和肺部均有刺激和灼伤作用。

硫酸溅入眼睛尤其危险,操作中切不可把水倒入硫酸中,以免硫酸飞溅灼伤人体。

果硫酸搞到皮肤上,应迅速用干布揩干,并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干净。

1.5.3磺化物对人体的危害与硫酸相似,防护方法与硫酸相同。

1.5.4磺化岗位:

磺化在操作过程中,废气管一定要保持畅通,在

取样分析时更要注意废气管是否畅通,锅内无压力时才能打开手孔盖。

在生产过程中如遇锅内压力增加或温度超标,应立即检查,同时关闭导热并冲通废气管,使其恢复后再生产。

1.5.5打萘时,发现萘计量槽有回流时,应立即关闭萘泵电源,以

免引起火灾。

1.5.6防爆区域必须使用防爆电气设备,严禁铁器撞击,以免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2水解吹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1一般规定

2.1.1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2.1.2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2.1.3熟悉本岗位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维护保养方法。

2.1.4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和操作,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2.1.5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2.2开车前准备

2.1.1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堵塞现象。

2.1.2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使用工具。

2.1.3水解锅应无杂物。

2.3运行中的操作

2.3.1水解操作

2.3.1.1调整水解锅的各种阀门必须处于正确位置,如水解钠长时间没有应用蒸汽缓慢的升温预热,须通知磺化操作工进料。

2.3.1.2进料结束后必须关闭进料阀门,开启搅拌,向锅内加水200L,水必须缓慢加入,防止反应剧烈压力过高。

2.3.1.3打开蒸汽阀,锅内压力必须维持在0.05~0.07Mpa,严禁低压和超压。

必须控制水箱冷却水温度60℃,防止温度过高跑萘和过低堵管。

2.3.2吹萘操作

2.3.2.1在搅拌情况下,向水解物中加液碱145L,加碱必须缓慢进行,防止锅内反应剧烈压力过高。

2.3.2.2关闭加碱阀,打开蒸汽阀,锅内压力必须维持在0.05~0.07Mpa,严禁低压和超压。

必须控制水箱内冷却水温度60℃,防止温度过高跑萘和过低堵管。

2.3.2.3吹萘结束后,取样分析。

必须停蒸汽、停搅拌,关闭水箱冷却水,必须待锅内无余压时方可缓慢打开手孔取样,取样后关闭手孔打开搅拌,取样分析合格后通知中和岗位进料。

2.3.2.4得到中和岗位允许,调整阀门,扫管出料。

必须确保管道畅通方可出料,出料时压力严禁超过0.2Mpa。

出料完毕必须扫通管道。

锅内余压必须缓慢排空,防止回收塔压力升高,萘气外泄。

2.3.2.5操作时发生异常情况,分析数据必须按实际情况填写。

2.4停车操作

2.4.1停止搅拌,切断电源,关闭各种阀门。

2.4.2下锅时必须切断搅拌机电源,悬挂警示牌,并设人监护。

2.4.3反应釜必须按要求进行定期技术检验,检验不合格,不得开车运行。

2.4.4长时间停车锅内严禁存放物料,碱、水计量槽严禁存放原料。

2.4.5如遇“三停”在正常水解、吹萘时停止操作,关闭水、汽阀,停止加碱,及冷却水。

2.5安全注意事项

2.5.1液体烧碱:

具有吸湿性、腐蚀性,对皮肤和肌肉有灼伤作用,碱可以吸收水分,使脂肪碱化,发生溶解性的坏死,并蔓延到邻近组织中去。

2.5.2精萘:

萘的蒸汽和粉末对眼睛及呼吸系统的粘膜、皮肤和脑

神经均有刺激作用,一般的中毒现象是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为0.05毫克/立升。

萘易燃,闪点为86℃,爆炸范围按体积百分比,下限为0.88,上限为5.9,所以有萘的岗位,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操作人员应戴好口罩等保护用具。

2.5.3水解岗位以及精萘回收萘贮罐周围属于防火防爆岗位。

2.5.4水解、吹萘岗位:

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注意萘喷淋塔溢流管回流是否正常,发现不回流或塔内产生压力并发出水汽的碰击声,则有可能塔内温度低或塔内物料已满,应停止吹萘及停止塔顶母液的喷洒,关闭溢流管的考克阀门,将塔内物料温度升至100℃,使萘熔融,回流管溢流正常,并保持温度85℃~95℃。

吹萘结束后出料,出料后废气不应放得太快。

发现冷凝盘管不畅通马上采取疏通,减压,直至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生产。

2.5.5水解吹萘工作范围较大,须经常查看喷淋塔回流情况,所以严禁在通行路段放置杂物等其他物品,严禁在回流水管道上行走,以防万一失足,造成灼伤。

2.5.6防爆区域必须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严禁铁器撞击,以免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3回收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1一般规定

3.1.1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3.1.2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3.1.3熟悉本岗位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维护保养方法。

3.1.4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和操作,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3.1.5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3.2开车前准备

3.2.1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堵塞现象。

3.2.2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岗位专用工具。

3.3运行中的操作

3.3.1必须先将回收萘釜注水至回流为止,打开阀门接收萘,调整循环水流量,控制回收塔温度65℃。

若循环水塔内温度减不下来,则必须用二次喷淋水,严禁混用。

严禁回收塔萘气外泄。

3.3.2喷淋过程中,时刻检查底部回水量大小,必须及时调整阀门,防止跑萘。

3.3.3轮班对回收塔轮流处理,调整阀门,使喷淋水放完,开盐水泵打盐水超过塔内萘液位。

3.3.4加盐25Kg升温100℃静置30min,分层将萘注入萘回收地罐,用压缩空气压入干燥锅,压力禁止超过0.15Mpa。

进行两次分水后用蒸汽盘管加热至120℃压入磺化计量槽备用。

3.4停车操作

3.4.1长时间停车,需将回收塔,干燥管物料处理干净,清洗设备。

3.4.2如遇“三停”,在水解吹萘停止后,关闭水、汽阀,停止加碱,循环喷淋及盘管冷却水,待恢复后继续生产。

3.5安全注意事项

3.5.1精萘:

萘的蒸汽和粉末对眼睛及呼吸系统的粘膜、皮肤和脑神经均有刺激作用,一般的中毒现象是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为0.05毫克/立升。

3.5.2防爆区域必须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严禁铁器撞击,以免产生

火花引起爆炸。

4中和、酸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1一般规定

4.1.1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4.1.2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4.1.3熟悉本岗位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维护保养方法。

4.1.4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和操作,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4.1.5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4.2开车前准备

4.2.1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堵塞现象。

4.2.2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使用工具。

4.2.3预热亚钠槽中的亚钠,温度控制在95~100℃。

4.2.4中和锅应无杂物。

4.3运行中的操作

4.3.1中和锅进料完毕,必须打开搅拌,调整阀门,通知酸化岗位准备接受SO2。

必须待酸化岗位操作人员同意接收SO2,才能开启亚钠

阀门向中和锅内加预热后的亚钠,先慢后快,防止反应剧烈窜料将中和物料带入酸化锅。

4.3.2当SO2视镜中无气流旋转关闭亚钠阀门,通蒸汽吹出残留SO2,吹出取样测试。

取样时必须保证反应釜内无压或负压,必须停搅拌。

打开手孔时必须缓慢,防止锅内残存SO2溢出。

4.3.3待中和测样合格后,通知结晶岗位准备出料,待结晶岗位同意后用蒸汽吹扫管道,畅通后用压缩空气出料,出料时压力严禁超过0.2Mpa,出料结束必须扫通管道,必须缓慢排空锅内余压。

4.4停车操作

4.4.1停止搅拌,切断电源,关闭各种阀门。

4.4.2下锅时必须切断搅拌机电源,悬挂警示牌,并设人监护。

4.4.3反应釜必须按要求进行定期技术检验,检验不合格,不得开车运行。

4.4.4较长时间停车,中和锅内严禁存料,亚钠贮罐停止加热。

4.4.5如遇“三停”必须停止操作,待正常后恢复操作。

4.5安全注意事项

4.5.1二氧化硫气体:

较浓的二氧化硫可引起结膜炎、喉炎、气管炎,有刺激性,易被直觉,二氧化硫是在中和反应时逸出,或随中和物料带至吸滤、碱熔岗位。

操作时要严密设备,中和反应要在负压下进行,中和物料中二氧化硫要干净,操作地点要求通风良好。

4.5.298%硫酸:

高浓度的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湿性、腐蚀性,落在皮肤上会引起严重的灼伤(稀硫酸沾在衣服上也会引起化学腐蚀),其蒸汽对呼吸系统的粘膜和肺部均有刺激和灼伤作用。

如果硫酸搞到皮肤上,应迅速用干布揩干,并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干净。

4.5.3中和酸化岗位:

操作过程中保持中和锅、酸化锅的真空度,

不让SO2外溢,若SO2外溢则按相应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计划处理。

中和过程中锅内物料起泡沫或者起压力,难以中和,可按照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之中和酸化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对照处理,直至恢复正常为止。

中和、酸化出料后排废气时要慢,尽量减少废气的扩散。

4.5.4中和锅、酸化锅出料压力≤0.20MPa。

5冷却结晶、抽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5.1一般规定

5.1.1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5.1.2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5.1.3熟悉本岗位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维护保养方法。

5.1.4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和操作,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5.1.5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5.2开车前准备

5.2.1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堵塞现象。

5.2.2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使用工具。

5.3运行中的操作

5.3.1正确打开阀门,开启搅拌,打开冷却水、回水阀,开始冷却。

5.3.2放料过程中若吸滤槽已满必须停止放料,防止β盐母液流出污染车间环境,打开真空泵待母液下降后再放料。

5.3.3吸滤必须将母液全部吸干。

吸滤完毕,必须放尽下层母液。

5.3.4吊料时,操作电葫芦、行车不允许超负荷起重货物,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

必须确保吊料钩子稳定在滤框上,防止脱钩;

操作电葫芦人员应注意脚下防止摔倒;

吊料时,下方严禁站人;

吊料、卸料时动作必须轻缓防止钢丝绳缠绕损坏设备,防止β盐洒落。

5.3.5每槽吊料完毕,必须清干净槽内物料,防止滤框摆放不平整影响下一槽吊料。

滤布3槽清洗一次,保证吸滤效果。

5.4停车操作

5.4.1停止搅拌,切断电源,关闭各种阀门。

5.4.2下锅时必须切断搅拌机电源,悬挂警示牌,并设人监护。

5.4.3反应釜必须按要求进行定期技术检验,检验不合格,不得开车运行。

5.4.4长时停车,结晶罐内禁止存放物料,必须清洗干净,停搅拌。

5.4.5电动葫芦必须按规定停放。

5.4.6如遇”三停”,停止操作,待恢复正常后方可操作。

5.5安全注意事项

5.5.1二氧化硫气体:

较浓的二氧化硫可引起结膜炎、喉炎、气管炎,有刺激性,易被直觉。

5.5.2二氧化硫是在中和反应时逸出,或随中和物料带至吸滤、碱熔岗位。

操作时要严密设备,中和反应要在负压下进行,中和物料中二氧化硫要干净,操作地点要求通风良好。

5.5.3结晶吸滤岗位所管辖的范围较广,需频繁行走楼梯,要求保持楼梯、地面清洁畅通阻碍物,以防滑倒、碰伤。

吊料时,要顾及脚下防止摔倒;

吊钩要经常检查,吊料时必须把吊钩把握牢靠。

5.5.4吊料时,不允许将β盐掉落,如有掉落,须及时清理回收干净。

吊料结束后检查滤布,底层需定期清理并更换滤布。

6碱熔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6.1一般规定

6.1.1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6.1.2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6.1.3熟悉本岗位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维护保养方法。

6.1.4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和操作,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6.1.5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6.2开车前准备

6.2.1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现象。

6.2.2仪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岗位专用工具。

6.3运行中的操作

6.3.1首次开车必须先加水洗锅,调试搅拌及放料阀,必须升温预热后放热水于稀释锅。

6.3.2打碱前必须确认放料阀处于关闭位置,且不泄漏。

打碱时操

作人员必须远离打碱泵,但必须在现场监护。

6.3.3拨料时观察反应情况,温度必须严格控制,拨料每锅批次不少于12次,严禁一次大量拨料,防止冒锅。

6.3.4拨料时如遇β盐仓物料堆积,处理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防止工具卡在绞轮中。

6.3.5若β盐加过只能适当补碱,此时操作人员禁止站在补碱锅跟

前,防止冒锅。

操作时温度过高,立即停火降温,并向锅内通蒸汽降温防止引起火灾。

6.4停车操作

6.4.1停止搅拌,切断电源,关闭各种阀门。

6.4.2下锅时必须切断搅拌机电源,悬挂警示牌,并设人监护。

6.4.3反应釜必须按要求进行定期技术检验,检验不合格,不得开车运行。

6.4.4长时间停车,严禁碱熔锅存放物料。

6.4.5如遇“三停”根据时间安排停车,停电必须通知司炉停火,加料未达到终点可根据反应情况,决定是否放料;

停汽可改用水降温。

6.5安全注意事项

6.5.1液体烧碱(或固碱):

具有吸湿性、腐蚀性,对皮肤和肌肉有灼伤作用,碱可以吸收水分,使脂肪碱化,发生溶解性的坏死,并蔓延到邻近组织中去。

本车间蒸浓碱,因其在300℃左右的高温,对人体的危险尤大,人体沾有烧碱,需要用大量水冲洗,碱溅入眼睛内特别危险,除立即用水冲洗外,应立即送卫生所或医院治疗。

操作烧碱和液碱时,应戴好眼镜、

6.5.2碱熔物:

对人体危害与浓缩碱相似,急救与防护措施亦相同。

碱熔物加热至400℃可以自燃,操作中应经常检查锅中碱熔物流动性、排气颜色,以防温度仪表失灵。

碱熔物放料稀释时,放料时不可太快,否则物料可能喷出伤害人体,并冲出大量有害气体。

6.5.3化碱是在高温下熔化固碱,操作不当化碱锅会起泡沫并从锅口溢出,则需立即减小炉火。

化碱锅中严禁进入异物。

6.5.4碱熔是在高温下进行的,碱熔的加料要勤加少加,炉火适中,适当提高碱熔物料温度,加料终点前更要注意锅内物料体积和取样色泽。

若β盐加过头只能适当补碱,操作时温度超过规定,立即停火降温,并向锅内进蒸气防止起火。

6.5.5碱熔加料过程中可能会遇到β盐料仓物料堆积,在处理过程中要防止工具卡在绞轮中。

6.5.6熔碱维持过程中,物料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不可忽高忽低,维持结束,一定要关闭细流水方可取样放料。

6.5.7碱熔加料时注意绞轮工作是否正常。

6.5.8碱熔锅必须先打碱,后点火,严禁空烧。

7稀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7.1一般规定

7.1.1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7.1.2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7.1.3熟悉本岗位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维护保养方法。

7.1.4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和操作,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7.1.5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7.2开车前准备

7.2.1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堵塞现象。

7.2.2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使用工具。

7.3运行中的操作

7.3.1稀释锅进料前必须加一定量的三煮沸二次水或一次水做底水,打开放空,接好放料管做好放料准备。

7.3.2放料必须开搅拌,防止局部高温引起飞溅,放料必须缓慢进行,防止物料及稀释蒸汽灼伤。

7.3.3出料前必须通知亚钠提取岗位,待取得同意后方可吹扫管道

出料;

出料压力不得高于0.2Mpa。

7.4停车操作

7.4.1停止搅拌,切断电源,关闭各种阀门。

7.4.2下锅时必须切断搅拌机电源,悬挂警示牌,并设人监护。

7.4.3反应釜必须按要求进行定期技术检验,检验不合格,不得开车运行。

7.4.4长时间停车,必须将稀释锅内物料全部排出。

7.4.5如遇”三停”可根据情况酌情处理。

7.5安全注意事项

7.5.1液体烧碱(或固碱):

本车间化碱,因其在300℃左右的高温,对人体的危险尤大,人体沾有烧碱,需要用大量水冲洗,碱溅入眼睛内特别危险,除立即用水冲洗外,应立即送卫生所或医院治疗。

7.5.2碱熔物:

7.5.3稀释锅进料前应按工艺加好洗水或清水,放料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操作时缓慢开碱熔锅放料阀,将物料放入稀释锅内,放料速度不宜太快,防止物料及稀释蒸汽灼伤,终了可开大阀门放料。

7.5.4遇碱熔放料管堵,必须用热水疏通,操作人员固定好临时软管后缓慢打开蒸气阀、水阀、流出的水汇入车间应急池。

7.5.5出料压力控制在0.25MPa以下。

8回收亚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8.1一般规定

8.1.1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8.1.2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8.1.3熟悉本岗位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维护保养方法。

8.1.4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和操作,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8.1.5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8.2开车前准备

8.2.1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现象。

8.2.2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使用

工具。

8.3运行中的操作

8.3.1正确打开阀门,通知稀释进料,进料必须开启搅拌。

进料完毕,停搅拌静置后,将粗酚和亚钠分离。

8.3.2粗酚流入大罐,并通知酸化岗位压料,压料前必须扫通管道方可压料,压力禁止超过0.2Mpa。

8.3.3用亚钠水清洗固体亚钠,最后将固体亚钠放入抽滤槽,放亚

钠时操作人员禁止站在抽滤槽跟前,防止热亚钠烫伤。

抽滤必须小心进行,防止跌入抽滤槽中受伤。

将受槽中物料打入酸化锅。

8.4停车操作

8.4.1停止搅拌,切断电源,关闭各种阀门。

8.4.2下锅时必须切断搅拌机电源,悬挂警示牌,并设人监护。

8.4.3反应釜必须按要求进行定期技术检验,检验不合格,不得开车运行。

8.4.4长时间停车必须将抽滤槽清理干净。

8.5安全注意事项

9酸化、一煮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9.1一般规定

9.1.1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9.1.2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9.1.3熟悉本岗位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维护保养方法。

9.1.4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和操作,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9.1.5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9.2开车前准备

9.2.1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堵塞现象。

9.2.2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岗位专用工具。

9.3运行中的操作

9.3.1酸化

9.3.1.1调整酸化锅阀门,通知亚钠颗粒岗位工进料。

酸化锅进料完毕,待吹扫管道后,关闭进料阀。

若物料体积不到第二档搅拌下20cm处禁止做料,防止反应,导致SO2外溢。

必须补加煮沸二次水稀释。

当比重达到要求,开真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