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学选考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19450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化学选考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高考化学选考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高考化学选考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高考化学选考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高考化学选考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高考化学选考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新高考化学选考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化学选考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高考化学选考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C.化学电源放电、植物光合作用都能发生化学变化,并伴随能量的转化

D.若化学过程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则反应吸热

10.(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0

B.检验某溶液含有NH4+:

取试样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变蓝

C.液溴保存时液面覆盖一层水,装在带橡胶塞的细口试剂瓶中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NaOH固体溶解后未恢复到室温就定容,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

11.(改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B.甲醇(CH3OH)和甘油(

)互为同系物

C.

Cl、

Cl互为同位素D.CH3CH2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12.(改编)在一定条件下,使一定量的A和B气体混合发生2A(g)+3B(g)

4C(g)反应。

下列描述中,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各物质的浓度之比c(A):

c(B):

c(C)=2:

3:

4

B.混合气体中A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改变

C.单位时间内,若消耗了amolA物质,同时生成了2amolC物质

D.混合气体的体积是反应开始前的

13.(原创)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u与FeCl3反应:

Cu+Fe3+=Cu2++Fe2+

B.Ba(OH)2与CuSO4反应:

Ba2++SO42—=BaSO4

C.FeBr2通入少量氯气:

Cl2+2Fe2+=2Cl—+2Fe3+

D.Fe与稀硫酸反应:

2Fe+6H+=2Fe3++3H2

14.(原创)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X

Y

Z

W

A.Z的原子序数可能为Y的两倍

B.Z的原子半径大于W

C.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最强酸

D.Y的氧化物种类可能多余Z的氧化物

15.(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裂解可以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B.硬脂酸甘油酯皂化反应后得到的主要产品是硬脂酸钠和甘油

C.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分子中均存在-OH

D.向2mL苯中加入1mL碘的CCl4溶液,振荡后静置,下层呈紫红色

16.(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糖类和蛋白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

B.含淀粉或纤维素的物质都可以制造酒精

C.往含硫酸的淀粉水解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无银镜产生,说明淀粉未水解

D.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甲醛溶液,可观察到蛋白质发生凝聚,再加入蒸馏水,振荡后蛋白质又发生溶解

17.(改编)右图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

当该原电池工作时,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逐渐变蓝B.锌片逐渐溶解

C.铜片上有气泡产生D.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18.(改编)X(g)+3Y(g)

2Z(g)ΔH=-akJ·

molˉ1,一定条件下,将2molX和6molY通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10min,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3.6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6mol·

Lˉ1·

sˉ1

B.第10min时,Z的反应速率为0.08mol·

minˉ1

C.10min内,消耗1.2molX,生成2.4molZ

D.10min内,X和Y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kJ

19.(改编)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X→Y反应的ΔH=E5−E2

B.由X→Z反应的ΔH>

C.由图可知等物质的量的Y的能量一定比X的能量高

D.升高温度可提高X→Z的反应速率

20.(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F2晶体中的化学键是共价键

B.某化合物在熔融态能导电,则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C.NH3和Cl2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干冰是分子晶体,其溶于水生成碳酸的过程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21.(原创)为证明氨水是弱电解质,下列方法不正确的是

A.测定0.1mol·

L-1氨水溶液的pH

B.测定0.1mol·

L-1氯化铵溶液的酸碱性

C.比较浓度均为0.1mol·

L-1NaOH溶液和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

D.比较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溶液和盐酸恰好反应完全时消耗两溶液的体积

22.(原创)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量铁粉与1mol氯气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NA

B.标准状况下,8.96L氢气、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分子的数目为0.2NA

C.常温下,1LpH=1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的数目为0.1NA

D.30g二氧化硅中含有Si-O的数目为0.1NA

23.(改编)室温下,将1.000mol•L﹣1盐酸滴入20.00mL1.000mol•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

1.0×

10﹣14mol•

L﹣1

B.b点

c(NH4+)+c(NH3•H2O)>

c(Cl﹣)

C.c点:

c(Cl﹣)=c(NH4+)

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

24.(改编)已知氧化性Fe3+>

I2,向含有amolFeI2的酸性溶液中加入bmol双氧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的还原性强弱为:

I—>

Fe2+

B.当a>

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

H2O2+2I—+2H+=I2+2H2O

C.当a=2b时,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C(Fe2+):

C(I—)=1:

1

D.当3a<

2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

2H2O2+2I—+2Fe2++4H+=I2+2Fe3++4H2O

25、(改编)某50ml溶液可能含有Na+、NH4+、Fe3+、CO32-、SO42-、Cl-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

盐酸

BaCl2溶液

过滤

NaOH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一定存在CO32-和SO42-,一定不存在Fe3+

B.原溶液一定存在NH4+,可能存在Na+

C.若原溶液中不存在Na+,则c(Cl-)<0.2mol·

L-1

D.原溶液中c(Cl-)≥0.2mol·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26.(改编)(6分)已知有机物化合物A-F存在下列关系:

(1)C中的官能团名称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氧化反应D.酯化反应

(3)写出B和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糖类、油脂、蛋白质均为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A与银氨溶液混合后,水浴加热生成银镜,说明A中存在醛基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类高分子化合物,氨基酸分子中都存在氨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

C.将绿豆大小的钠块投入B中,钠块浮于液面上,并有大量气泡产生

D.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产物,乙酸乙酯在下层

27.(改编)(6分)某同学为研究某无机矿物盐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完成了如下实验:

隔绝空

气加热

盐酸氯水操作3

 

已知X由四种元素组成,气体1在固体时俗名干冰。

另取12.0gX在隔绝空气下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7.6g固体1。

已知三种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表:

金属离子

Fe3+

Fe2+

Cu2+

开始沉淀pH

2.7

7.6

5.2

沉淀完全pH

3.7

9.6

6.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2中加入氯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3的具体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固体X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改编)(4分)为确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通过加热分解得到的CO2质量进行计算,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2)装置b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3)该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存在缺陷,有关该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中,下列因素可能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A.样品分解不完全

B.装置B、C之间缺少CO2的干燥装置

C.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

D.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通入过量的空气

29.(改编)(4分)室温下,向20mL盐酸和硫酸的混合酸溶液中逐滴加入0.10mol/L的Ba(OH)2溶液,生成的沉淀质量和溶液的pH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假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试回答:

(1)起始时,混酸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

(2)A点所示溶液中c(H+)=

30.(改编)

【加试题】

(10分)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

N2(g)+3H2(g)

2NH3(g)△H=-92.4kJ·

mol-1,

(1)某科研小组研究: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合成NH3反应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起始时H2物质的量)

①图像中T2和T1的关系是:

T2T1(填“>

”、“<

”、“=”或“无法确定”)。

②若容器容积为1L,b点对应的n=0.15mol,测得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60%,则平衡时N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

L-1。

(2)一种工业合成氨的简易流程图如下:

步骤Ⅱ中制氢气原理如下:

①CH4(g)+H2O(g)

CO(g)+3H2(g)△H=+206.4kJ·

mol-1

②CO(g)+H2O(g)

CO2(g)+H2(g)

△H=-41.2kJ·

写出氢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甲烷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3)CO可使合成氨的催化剂中毒而失去活性,因此工业上常用乙酸二氨合铜(I)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体中的CO,反应原理:

[Cu(NH3)2CH3COO](l)+CO(g)+NH3(g)

[Cu(NH3)3]CH3COOCO(l)△H<0,吸收后的乙酸铜氨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后可再生而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则再生的适宜条件是      .

(4)用氨气制取尿素[CO(NH2)2]的反应为:

2NH3(g)+CO2(g)

CO(NH2)2(l)+H2O(g)ΔH<

某温度下,向容积为10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4molNH3和2molCO2,该反应进行到40s

时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50%。

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请在图中用实

线画出使用催化剂时该反应(0~70s)的进程曲线。

(5)羟胺NH2OH可以看出是NH3分子内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衍生物。

①NH2OH水溶液呈弱碱性,室温下其电离平衡常数k=9.0×

10-9,某NH2OH水溶液中N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10-6mol/L,则该溶液中NH2OH的电离度为(忽略水的电离)

②以硝酸水溶液作电解质进行电解,在汞电极上NO3-可转化为NH2OH,以铂为另一极,则该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1.(改编)

(10分)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受热易分解。

某小组模拟制备氨基甲酸铵,反应如下(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比较灵敏):

NH2COONH4(s) 

ΔH<0

(1)如用下图I装置制取氨气,可选择的试剂是 

(2)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下图Ⅱ所示,把NH3和CO2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的小晶体悬浮在CCl4中。

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

注:

CCl4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①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 

②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是 

(填写操作名称)。

为了得到干燥产

品,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常压加热烘干 

b.高压加热烘干 

c.减压40℃以下烘干

③尾气处理装置如右图所示。

双通玻璃管的作用:

浓硫酸的作用:

、 

(3)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1.1730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1.500g。

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32.(改编)

(10分)芳香烃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A是一氯代物,F的分子式是C7H7NO2,H是一种功能高分子。

⑴H的结构简式是 

⑵反应②、③的类型分别是 

, 

⑶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 

⑷1mol阿司匹林最多消耗 

molNaOH;

⑸请用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出由A和其他无机物合成最合理的方案。

化学选考试题答题卷

序号

1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非选择题

26、(6分)

(1)

(2)

(3)(4)

27、(6分)

(1)

(2)

(3)

(4)

28、(4分)

(1)

(2)(3)

29、(4分)

(1)

(2)

30、(10分)

(1)①②

(2)

(3)(4)

(5)①

31.(10分)

(1)

(2)①

(3)

32.(10分)

(1)

(2)②③

(3)

(5)

B

D

C

A

26、

(1)醛基(1分)

(2)B(1分)

(3)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2分)(不写条件或者没有配平扣1分,产物写错无分)

(4)BCD(2分,对两个得1分,对一个不得分,有错不得分)

27、

(1)FeCu(CO3)2(1分)

(2)使亚铁离子全部转化为三价铁离子,便于后面与铜分离(1分)

(3)向溶液中慢慢加入氢氧化钠使溶液的PH保持在2.7至3.7之间(2分)

(4)FeCu(CO3)2

FeO+CuO+2CO2↑(2分)

28、

(1)U形管(1分)

(2)防止空气中的水与CO2进入C中(1分)(3)BD(2分)

29、

(1)0.40mol/L(2分)

(2)0.12mol/L(2分)

30、(10分)

(1)①<

(1分)②0.02(1分)

(2)4H2(g)+CO2(g)

CH4(g)+2H2O(g)△H=-165.2kJ·

mol-1(1分)

(3)高温低压(1分)

(4)(2分)(曲线趋势正确下,起点、转折点各1分)

(5)0.30%(2分,未保留2位有效数字不得分,写成0.0030不得分)

2HNO3+2H2O=(通电)2NH2OH+3O2↑(2分,未配平扣1分)

31.(10分)

(1)浓氨水与氢氧化钠固体等合理答案(1分)

(2)①降低温度,提高反应物转化率(降低温度,防止因反应放热造成产物分解);

(1分)

通过观察气泡,调节NH3与CO2通入比例(通过观察气泡,控制NH3与CO2的反应速率)(1分)

②过滤 

(1分) 

c(1分)

③防止倒吸(1分)吸收多余氨气(1分)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使氨基甲酸铵水解(1分)

(3)0.8000或80.00%.(2分,有效数字没有考虑不扣分)

32.32.

(1)OH

CNn(1分)

(2)氧化(1分)还原(1分)

(3)

CH2OHCHO

2+O2

2+2H2O(2分)

(4)3(2分)

(5)(3分)

CH2ClCH2ClCH2BrCH2OH

NiNaOH醇溶液Br2/CCl4NaOH(a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