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Word文件下载.docx
《李煜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煜Word文件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又命徐铉主持复试。
[21][22]三月,颁布铁钱。
九月,封长子李仲寓为清源公,次子李仲宣为宣城公。
[23-24]十月,仲宣卒,皇后(大周后)感伤而逝,李煜撰《昭惠周后诔》。
十一月,太祖遣作坊副使魏丕吊祭,李煜亦遣使入宋,献银二万两、金银龙凤茶酒器数百件。
[25]
乾德三年(965年)九月,母亲钟氏去世;
十月,太祖遣染院使李光图吊祭。
[26]乾德四年(966年)八月,李煜遣龚慎仪持诏书出使南汉,相约臣服宋朝,龚慎仪至南汉,被扣留。
[27]乾德五年(967年)春,李煜命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值班光政殿,咨问国事,每至深夜。
[28-29]开宝元年(968年),境内大旱,宋太祖赐米麦十万石。
十一月,立周氏为皇后(小周后)。
[30]
李煜降制示尊
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屯兵汉阳,李煜非常恐惧,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遣其弟郑王李从善朝贡,上表奏请罢除诏书不直呼姓名的礼遇,太祖同意,但扣留李从善。
同年,有商人告密,宋军于荆南建造战舰千艘,请求派人秘密焚烧北宋战船,李煜惧怕惹祸,没有批复。
[31]时国家形势紧迫,李煜忧心似焚,每天与臣下设宴酣饮,忧愁悲歌不已。
[32]
开宝五年(972年)正月,李煜下令贬损仪制:
下“诏”改称“教”;
改中书、门下省为左、右内史府,尚书省改为司会府,御史台改为司宪府,翰林改为文馆,枢密院改为光政院;
降诸“王”为“公”,避讳宋朝,以示尊崇。
[33]元宗时,虽臣服后周,但金陵台殿皆设鸱吻(殿脊的兽头);
乾德年间,宋朝使者到来,李煜就撤去,使者走后再复原;
至此,遂撤去一应器物,不再使用。
太祖晋封李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并在汴阳坊赏赐宅院,暗示李煜入京降宋;
李煜遣户部尚书冯延鲁为李从善所受封赐道谢,冯延鲁入汴京,因病未能朝见宋太祖而返。
[34]
开宝六年(973年)夏,太祖遣翰林院学士卢多逊出使南唐,李煜上表愿接受北宋册封爵位,被拒。
十月,内史舍人潘佑感于国运衰弱,上书极言劝谏李平为尚书令,徐铉、张洎进言“李平妖言惑众,煽动潘佑犯上”,李煜遣人收捕,潘佑在家中自杀,李平亦自缢狱中。
[35-36]
李煜国破人亡
开宝七年(974年),李煜上表求放李从善归国,宋太祖不许。
秋,宋太祖先后派梁迥、李穆出使南唐,以祭天为由,诏李煜入京,李煜托病不从,回复“臣侍奉大朝,希望得以保全宗庙,想不到竟会这样,事既至此,唯死而已”。
[37]太祖闻信,即遣颖州团练使曹翰兵出江陵,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等随后出师,水陆并进;
李煜亦筑城聚粮,大举备战。
闰十月,宋军攻下池州,李煜下令全城戒严,并停止沿用北宋年号,改为干支纪年。
时吴越乘机进犯常州、润州,李煜遣使质问,说以唇亡齿寒之理,吴越王不答,转送李煜书信至宋廷。
[38]北宋攻陷芜湖和雄远军,沿采石矶搭建浮桥,渡江南进。
李煜招募兵卒,委任皇甫继勋统领兵马,全力御敌,因强弱悬殊,兵败如山,内殿传诏徐元瑀、刁衎阻隔战败消息,宋屯兵金陵城南十里,李煜尚不知情。
[39-40]
开宝八年(975年)二月,宋师攻克金陵关城。
三月,吴越进逼常州,诛
南唐亡国形势图
杀皇甫继勋,权知州事禹万诚献城投降。
[41]六月,宋与吴越会师,进发润州,留后刘澄投降。
洪州节度使朱令赟率兵十五万前往救援,行至皖口,遭遇宋军。
朱令赟下令焚烧宋船,不料北风大作,反而烧至自身,朱令赟与战櫂都虞候王晖皆被擒(皖口之战)。
外援既灭,北宋尽围金陵,昼夜攻城,金陵米粮匮乏,死者不可胜数。
李煜两次派遣徐铉出使北宋,进奉大批钱物,求宋缓兵,太祖答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42]十二月,金陵失守,守将呙彦、马承信,马承俊等力战而死,右内史侍郎陈乔自缢,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43-45]
开宝九年(976年)正月,李煜被俘送到京师,宋太祖封为违命侯,拜左(一说右)千牛卫将军。
[46-47]同年,宋太宗即位,改封李煜为陇西公。
[48]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李煜死于北宋京师,时年四十二岁整(李煜亦生于七夕),北宋赠为太师,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
[49-50]
李煜为政举措
李煜政治
尊奉宋廷
李煜继位后,寄希望于向宋纳贡以保全基业,在位期间,殷勤侍奉宋朝,除了岁贡外,每逢宋廷用兵或有重大活动,也进礼以示支持和祝贺,并多次派遣使者陈说臣服之意。
[51]
礼仪方面,李煜登基后,沿用北宋年号,每次会见北宋使者都换龙袍为紫袍(官服),变更李璟臣服后周时,只除帝号,其他礼仪不变的旧制[52];
开宝四年(971年),李煜下令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
次年,又下令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并先后多次上表宋廷,请求直呼其名,以示尊奉宋朝。
[33][34]
官吏任免
李煜即位之初,由于淮南战败和中主的去世,南唐朝野充斥着一种悲观颓丧的气氛,为重振人心、确立威信,李煜重用旧臣,稳定高层重心。
何敬洙军功累累,被授予“右卫上将军”之衔,封芮国公,及其去世,李煜下令废朝三日,以示哀悼。
[53]对于在淮南战事中弃扬州化装逃跑的冯延鲁,李煜也重新给予礼遇。
[54]同时,启用在杨吴时代就投奔江南的韩熙载、闽将林仁肇、皇甫赟之子皇甫继勋等人。
科举方面,李煜重视选拔人才的公正和公平。
乾德二年(964年),李煜命吏部侍郎韩熙载主持贡举,录取进士王崇古等九人;
又命徐铉复试,并亲自命题考核。
[21][22]开宝五年二月,内史舍人张佖主持礼部贡举,录取进士杨遂等三人;
清耀殿学士张洎称张佖遗漏了很多人才,李煜便命张洎对落第之人进行复考,又录取了王伦等五人。
直至南唐亡国的开宝八年二月,李煜还举行了南唐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录取进士张确等三十人。
[55-56]
李煜经济
李煜继位时,由于李璟时期多次战争连绵,南唐国削势弱,国库空虚,但李煜爱民如子,诏令减免税收、免除徭役,与民生息;
[58]取消李璟时设置的诸路屯田使,将各郡屯田划归州县管辖,将屯田所获租税的十分之一作为官员俸禄,称为“率分”,此项政策推行后,既增加了赋税,又可使百姓安心耕作,免受官吏的挠刻。
[59-60]
南唐时期土地买卖十分频繁,以致土地兼并日趋激烈。
李煜继位后,任用李平掌管司农寺,恢复井田制,创设民籍和牛籍,劝农耕桑,希望借此缓解国难。
新制颁行后,因触犯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激烈抵制与反对,百姓也多为不便,改革遂以失败告终。
[61-62]
南唐后期通货膨胀,钱荒严重,为使货币流通良性循环,乾德二年,李煜颁布铁钱,规定每10钱,铁钱6枚并铜钱4枚发行。
因铜钱逐步废除,商人多以十个铁钱换一个铜钱出境,朝廷不能禁止。
为挽救铁钱的流通,李煜诏令铁钱以一当十与铜钱并行流通。
到南唐亡国,各郡蓄积的铜钱累计达六十四万缗。
[63-64]
李煜军事
南唐国弱,面对强大的宋朝,李煜采用陈乔、张洎之策,坚壁清野、固守城池,以拖垮长途奔袭的宋军为防御策略。
[65]因此,南唐表面上臣服宋朝,暗中缮甲募兵,潜为备战。
[66]
宋与南唐开战后,李煜立即与宋断绝邦交,派兵应战,并亲自巡城;
时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无意为战,刻意隐瞒战情,李煜即按罪诛杀以鼓舞军心。
[67]同时,李煜展开积极的外交,致书吴越王钱俶,以图瓦解宋与吴越的联盟[68];
朱令赟战死后,李煜又命张洎作蜡丸帛书求救于契丹。
[69]
从战争过程看,李煜的军事战略是得当的,宋军于开宝七年十月正式出兵,到开宝八年十二月攻破金陵,前后历时一年有余,其中,宋军屯兵金陵城下即达一年之久。
战况虽不利南唐,但双方亦各有成败。
[70]正是这些地方的反复争战,牵制了宋军的力量,导致久围金陵而不能下,甚至使赵匡胤产生动摇,打算撤军休整。
[71]
李煜主要成就
编辑
李煜文学成就
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尤以词的成就为最大。
李煜的词,存世共有三十余首,在内容上,可以亡国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虽不脱花间派习气,但在人物、场景的描写上较花间词人有较大的艺术概括力量,在部分词里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如《清平乐·
别来春半》);
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
李煜画像
李煜在词史上的地位,更多地决定于其词的艺术成就,李煜对词的发展主要有四方面贡献:
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即使寄寓抱负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使词摆脱了长期在花间尊前曼声吟唱中所形成的传统风格,成为诗人们可以多方面言怀述志的新诗体,艺术手法上对后来豪放派词有影响。
②词境优美,感情纯真,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
南唐亡国后,李煜被俘入宋,“日夕以泪洗面”,李煜直悟人生苦难无常之悲哀,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亡国破家的凄凉和悔恨;
并把自身所经历的惨痛遭遇泛化,获得一种广泛的形态与意义,通向对于宇宙人生悲剧性的体验与审视,所以其言情的深广超过其他南唐词人。
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具有较高的概括性。
李煜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
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
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④在风格上有独创性。
花间词和南唐词,一般以委婉密丽见长,而李煜则出之以疏宕,如《玉楼春》的“豪宕”、《乌夜啼》的“濡染大笔”、《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73]、(《虞美人》的“自然奔放”[74],兼有刚柔之美,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
[75-79]
李煜书画艺术
李煜不仅擅长诗词,在书画方面也颇有造诣。
李煜曾考证过拨镫法的渊
源,并总结为“擫、押、钩、揭、抵、拒、导、送”七种技艺。
[81]李煜擅长行书,多以颤笔行文,线条遒劲,有如寒松霜竹,世称“金错刀”;
又喜写大字,以卷帛为笔,挥洒如意,世称“撮襟书”。
[82-83]李煜曾出示南唐秘府所藏的书法作品,命徐铉刻成《升元帖》,周密评为“法帖之祖”。
[84]
画作上,李煜的竹,一一钩勒而成,自根至梢极小,很有特点,被称为“铁钩锁”。
[85]他所绘的林石、飞鸟,也都意境高远,远超常人。
[86]
李煜主要作品
据徐铉记载,李煜有《文集》30卷、《杂说》百篇[80],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李煜集》10卷,《宋史·
艺文志》亦载《南唐李后主集》10卷,均佚。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有《南唐二主词》1卷,录李煜词34首,存世有明万历四十八年墨华斋本,清代邵长光又录得1首,近代王国维增加9首。
李煜词集注本有清人刘继增《南唐二主词笺》,近人唐圭璋《南唐二主词汇笺》、王仲闻《南唐二主词校订》、詹安泰《李璟李煜词》等。
[87]
李煜人物评价
李煜总评
历史上建都金陵的亡国之君,多遭到后世非议。
三国吴后主孙皓,“一片降幡出石头”,白棺素服,自缚出降;
南朝梁武帝崇信佛,终起侯景之乱,被囚饿死于景阳楼;
陈朝后主陈叔宝,金陵城破时,同宠妃张丽华藏于胭脂井中,后被隋将吊出处死。
这三位末代君王,亡国起因各不相同,但却都亡于虎踞龙盘的金陵石头城。
李煜也是亡于金陵的末代君王,难免要遭到后世的斥责非议。
但是,李煜亡国的原因应该具体分析,就南唐国来讲,其不亡是不可能的。
理论上,当时整个中国的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要求南唐灭亡,北宋统一;
事实上,南唐国势已败,李煜即使有能力也无力回天,更何况国策早有失误,在李煜继位的前一年,其父李璟已经因国势衰危而称臣于宋,减制纳贡了。
宋朝灭南唐的形势已定,李煜继位,也只能采取消极守业的政策。
但是,尽管李煜时的南唐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其毕竟维持政权达15年之久,而且在他被俘的日子中始终时时不忘故国,心系故土,从未心归宋朝,终至客死他乡。
史载,赵光义曾问南唐旧臣潘慎修:
“李煜果真是一个暗懦无能之辈吗?
”潘慎修答道:
“假如他真是无能无识之辈,何以能守国十余年?
”徐铉在《吴王陇西公墓志铭》也写到:
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厌战之心,虽孔明在世,也难保社稷;
既已躬行仁义,虽亡国又有何愧!
[88]
李煜历代评价
徐铉:
①王以世嫡嗣服,以古道驭民,钦若彝伦,率循先志。
奉蒸尝、恭色养,必以孝;
事耇老、宾大臣,必以礼。
居处服御必以节,言动施舍必以时。
至于荷全济之恩,谨藩国之度,勤修九贡,府无虚月,祗奉百役,知无不为。
十五年间,天眷弥渥。
②精究六经,旁综百氏。
常以周孔之道不可暂离,经国化民,发号施令,造次于是,始终不渝。
③酷好文辞,多所述作。
一游一豫,必以颂宣。
载笑载言,不忘经义。
洞晓音律,精别雅郑;
穷先王制作之意,审风俗淳薄之原,为文论之,以续《乐记》。
所著文集三十卷,杂说百篇,味其文、知其道矣。
至于弧矢之善,笔札之工,天纵多能,必造精绝。
④本以恻隐之性,仍好竺干之教。
草木不杀,禽鱼咸遂。
赏人之善,常若不及;
掩人之过,惟恐其闻。
以至法不胜奸,威不克爱。
以厌兵之俗当用武之世,孔明罕应变之略,不成近功;
偃王躬仁义之行,终于亡国。
道有所在,复何愧欤!
[89]
郑文宝:
①后主奉竺乾之教,多不茹晕,常买禽鱼为放生。
②后主天性纯孝,孜孜儒学,虚怀接下,宾对大臣,倾奉中国,惟恐不及。
但以著述勤于政事,至于书画皆尽精妙。
然颇耽竺乾之教,果于自信,所以奸邪得计。
排斥忠谠,土地曰削,贡举不充。
越人肆谋,遂为敌国。
又求援于北虏行人设谋,兵遂不解矣。
[90]
陆游:
①后主天资纯孝......专以爱民为急,蠲赋息役,以裕民力。
尊事中原,不惮卑屈,境内赖以少安者十有五年。
②.然酷好浮屠,崇塔庙,度僧尼不可胜算。
罢朝辄造佛屋,易服膜拜,以故颇废政事。
兵兴之际,降御札移易将帅,大臣无知者。
虽仁爱足以感其遗民,而卒不能保社稷。
[91]
龙衮:
后主自少俊迈,喜肄儒学,工诗,能属文,晓悟音律。
姿仪风雅,举止儒措,宛若士人。
[92]
陈彭年:
(后主煜)幼而好古,为文有汉魏风。
[93]
欧阳修:
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王世贞:
花间犹伤促碎,至南唐李王父子而妙矣。
[94]
胡应麟:
后主目重瞳子,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
盖温韦虽藻丽,而气颇伤促,意不胜辞。
至此君方为当行作家,清便宛转,词家王、孟。
[95]
纳兰性德:
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
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96]
王夫之:
①(李璟父子)无殃兆民,绝彝伦淫虐之巨惹。
②生聚完,文教兴,犹然彼都人士之余风也。
[97]
余怀:
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作人主,至有入宋牵机之恨。
其所作之词,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
[98]
沈谦:
①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99]②后主疏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南面王。
[100]
郭麐:
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101]
周济:
①李后主词如生马驹,不受控捉。
②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
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飞卿,严妆也;
端己,淡妆也;
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102]
周之琦:
予谓重光天籁也,恐非人力所及。
陈廷焯:
①后主词思路凄惋,词场本色,不及飞卿之厚,自胜牛松卿辈。
[103]②余尝谓后主之视飞卿,合而离者也;
端己之视飞卿,离而合者也。
[103]③李后主、晏叔原,皆非词中正声,而其词无人不爱,以其情胜也。
[104]
王鹏运:
莲峰居士(李煜)词,超逸绝伦,虚灵在骨。
芝兰空谷,未足比其芳华;
笙鹤瑶天,讵能方兹清怨?
后起之秀,格调气韵之间,或月日至,得十一于千首。
若小晏、若徽庙,其殆庶几。
断代南流,嗣音阒然,盖间气所钟,以谓词中之大成者,当之无愧色矣。
[105]
冯煦:
词至南唐,二主作于上,正中和于下,诣微造极,得未曾有。
宋初诸家,靡不祖述二主。
[106]
王国维:
①温飞卿之词,句秀也;
韦端己之词,骨秀也;
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②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③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④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⑤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
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⑥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
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
有篇有句,唯李后主之作及永叔、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
[107]
叶嘉莹:
李后主的词是他对生活的敏锐而真切的体验,无论是享乐的欢愉,还是悲哀的痛苦,他都全身心的投入其间。
我们有的人活过一生,既没有好好的体会过快乐,也没有好好的体验过悲哀,因为他从来没有以全部的心灵感情投注入某一件事,这是人生的遗憾。
[108]
毛泽东:
南唐李后主虽多才多艺,但不抓政治,终于亡国。
[109]
柏杨:
南唐皇帝李煜先生词学的造诣,空前绝后,用在填词上的精力,远超过用在治国上。
[110]
李煜宽厚仁孝
李煜天性纯孝、好生戒杀[118-119],继位后,外奉中原,不畏卑屈;
内轻徭役、以实民力,南唐因此得以偏安十五年。
李煜为政重仁慈、宽刑罚,每有死刑论决,莫不垂泪。
宪司章疏如有过错,李煜就寝食难安,并多次亲入大理寺,审查狱案,释放多人。
中书侍郎韩熙载上奏李煜,认为狱讼自有刑狱掌管,监狱之地非皇上所宜驾临,请求罚内库钱三百万以资国用。
李煜虽不听从,但也不因此发怒。
后主入宋后,悲伤失意,常与金陵旧宫人写词,心情悲惋异常,难以抑制。
噩耗传出后,江南父老有许多人都聚巷痛哭。
[120]
李煜尊释重佛
李煜酷嗜浮屠,曾在宫中修建永慕宫,在林苑建静德僧寺;
又在钟山设寺,并亲笔题词“报慈道场”,每日供应近千名僧侣,所需费用皆由朝廷所出。
[121]据《十国春秋》记载,李煜曾于开宝二年(969年)普度僧侣,又于次年改宝公院为开善道场。
可见,即使在南唐风雨飘摇、国库空虚之际,李煜仍不遗余力地建寺尊佛。
[122]
李煜信奉佛法,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以至颇废政事。
[123]据野史记载,当时北朝(宋)曾暗中选拔能言善辩之人前往南唐,蛊惑后主。
李煜不知,以为有佛出世,称其为“小长老”,朝夕与之谈论六根、四谛、因果报应之事。
“小长老”劝说李煜广建佛塔,又聚众千人讲佛论道,吃穿用度极为奢侈。
宋军兵围金陵,李煜诏“小长老”商议据守之事,“小长老”遂“摇旗退敌”,宋兵竟果然退却,后主大喜,命兵士诵《救苦观音菩萨经》以解围。
至南唐将亡,李煜又诏“小长老”退敌,“小长老”托病不出。
等到皇甫继勋死后,李煜才明白被骗,就鸩杀了“小长老”。
[124]
李煜骄奢声色
李煜出生南唐深宫,自幼受皇宫亲眷、宫人爱宠,因而尚奢侈、好声色。
[125]
李煜曾用嵌有金线的红丝罗帐装饰墙壁,以玳瑁为钉;
又用绿宝石镶嵌窗格,以红罗朱纱糊在窗上;
屋外则广植梅花,于花间设置彩画小木亭,仅容二座,李煜就和爱姬周氏赏花对饮。
[126]每逢春盛花开,就以隔筒为花器插花,置于梁栋、窗户、墙壁和台阶上,号为“锦洞天”。
[127]每年七夕生日时,李煜必命人用红、白色丝罗百余匹,作月宫天河之状,整夜吟唱作乐,天明才撤去。
李煜前期的诗词作品,一首首都是词风瑰丽、旖旎柔情,尽述宫闱之乐、闺房之趣。
如《木兰花·
晓妆初了明肌雪》一词,嫔妃宫女满宫殿、晚间歌舞鱼贯列,饮酒听歌、月夜踏马,一派歌舞升平,可以说是他为帝时纵情声色的真实写照。
[128]
李煜妙解音律
李煜精通音律,曾创作乐曲《念家山》及《振金铃曲》,并亲演其声为《家山破》、《金铃破》。
[129-130]《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至五代时,因兵乱失传,李煜和大周后二人按谱追寻,更正所获谱曲错误,重订谱曲,使其清越可听。
金陵城破后,所订之谱亦被李煜下令烧毁。
至南宋年间,姜夔又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并记入《白石道人歌曲》。
[131-132]
李煜伉俪情深
李煜在位期间,虽后宫嫔妃甚多,但却对两位皇后用情极深。
大周后,名娥皇,精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李煜作《念家山》,大周后便弹奏词调、作《邀醉舞》。
李煜曾为她创作多首诗词,记述香闺韵事、儿女柔情,表达迷恋周后之情。
大周后生病时,后主朝夕视食,药非亲尝不进,衣不解带者累夕。
及其去世,后主又《昭惠周后诔》、《挽辞》,抒发对大周后深挚情意以及深哀巨痛的心情。
[133]
大周后去世后,李煜又娶了周后之妹小周后为皇后。
南唐亡国后,李煜与小周后一同被俘入北宋汴京,携手度过三年“日夕以泪洗面”的囚禁生活,受尽屈辱。
李煜客死他乡后,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去。
[134]
李煜藏品故实
李煜精于鉴赏,极富藏书。
宫中购置图书、画帖数万卷,法帖如钟繇、王羲之真迹甚多,公私藏皆印有“内殿图书”、“建业文房之宝”、“集贤殿书院”等,或为其签名、题字,或为诗歌杂言。
宋军将攻陷金陵,李煜对保仪黄氏曰:
“此皆吾宝,城若不守,尔等可焚之。
”金陵城破后,黄氏便依旨将宫藏书画等焚烧殆尽。
[135]
李煜死因之谜
李煜的结局,宋人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