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故障判定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15554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合器故障判定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离合器故障判定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离合器故障判定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离合器故障判定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离合器故障判定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离合器故障判定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离合器故障判定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合器故障判定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离合器故障判定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要求用户最长时间为每半个月加注一次黄油(最好是每10天加注一次黄油)。

4

向用户(司机)了解,多长里程检查及调整一次离合器分离轴承的自由间隙?

如果长里程不检查及调整分离轴承自由间,在从动盘的磨损情况下,轴承自由间隙会变小到消失,轴承顶死分离指,引起离合器打滑。

每5000公里左右检查调整一次自由间隙,间隙按3~5毫米来调整

5

试踩离合器踏板,检查踏板在踩下和回位时是否有卡滞、沉重、反弹、回位慢等异常现象;

踏板出现卡滞、沉重、反弹、回位慢等,说明整个离合系统出了问题。

/

按以下要求先简单后复杂顺序来检查分析。

6

检查总泵的液压油罐内液压油是否足够

油不足引起踩离合过重、管路进空气,无法及时推开离合器引起发抖等故障

将液压油加到3/4杯位置

7

检查液压罐内液压油是否干净

脏物堵塞油路引起无法及时推开离合器、踏板重等故障。

放掉脏的液压油、清洁油路后要求加进清洁的液压油并排干净管路的空气

8

向用户(司机)了解是否使用了专用的液压油?

由于专用液压油和非专用液压油抗磨性及粘度等不同,会引起油在管路内的流动及泵的泄漏不同而引起离合重无法及时推开、发抖等

更换专用液压油

9

检查液压油罐出油口是否比总泵进油口高?

只有油罐出油口比总泵进油口高,罐内的液压油才能流到总泵内。

汽车厂

将液压油罐移到高的位置,使罐出油口比总泵进油口高

10

检查液压油罐-总泵-分泵的油路是否严密和打折的现象?

油路泄漏造成液压油泄漏及油路气堵;

油管打拆造成油流动不畅。

密封油路并排除管路内的空气;

理顺或更换打拆的油管

11

检查总泵与分泵之间的油路内径是否足够大(包括油管、接头内径)

油路内径过小,造成液压油流动不畅,踩踏板有反弹感,并且离合器回位慢,分离不清,打滑,发抖

更换内径≥6的油管和接头

12

检查分离轴承与分离指之间的自由间隙

无自由间隙会引起分离轴承顶死分离指,离合器打滑,车无力等;

自由间隙过大则引起分泵有效行程不足,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挂档困难等。

按3~5要求调整自由间隙

13

检查总泵缸径(总泵直径一般≥Ф22)

总泵缸径过小引起压力不足,离合重

更换大一号的总泵

14

检查总泵行程是否足够(一般达到35,具体可参照整车说明)

总泵行程不足引起离合器分离不清

调整或更换新的总泵

15

检查总泵自由间隙

自由间隙过小会引起踏板越踩越高,离合器打滑、发抖;

自由间隙过大引起总泵有效行程不足

按1毫米要求调整总泵推杆与总泵活塞之间的间隙。

16

分泵在非工作状态下,检查摇臂与分泵推杆之间的夹角是多少?

这个夹角过小或过大,都会引起拔叉有效行程不足和受力增大的情况

这个夹有一般为95~110之间

17

检查分泵安装支架,分泵推杆,摇臂在分泵工作时是否变形过大?

分泵支架,分泵推杆,摇臂变形引起分泵有效行程不足,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更换加强的支架,推杆,摇臂

18

气压分别为0.8,0.6,0.45MPa情况下,踩离合踏板,检查分泵的总行程是多少?

(分泵总行程不同的车有不同要求,可参考整车的要求)

分泵行程不足会引起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挂档困难;

分泵总行程过长,在离合器分离时,分离指与从动盘减振窗口出现干涉故障

检查分泵是否有磨损、漏气漏油现象,更换新的分泵

如分泵行程过长,则按要求更换合格的分泵(或将轴承自由间隙适当调大一些)

19

检查分泵推出及回是否有卡滞、过慢、过快及分段动作。

分泵推出及回位出现卡滞、过慢、过快及分段动作,说明分泵磨损、漏泄、堵塞,或轴承座磨损卡滞等分离系统的其它零件出现故障了。

1、更换合格的新分泵

2、按其它项要求检查总泵、油管、轴承座等零件是否磨损卡滞等。

20

检查分泵与气罐之间的管路是否畅通和密封?

气路堵塞和泄漏引起离合重、分离不彻底,发抖,挂档困难等

更换或理通气路畅通

21

分离摇臂是否有回位弹簧

无回位弹簧则分泵回位慢,会引起离合器打滑、发抖

加装摇臂回位弹簧

22

拆变速箱检查内部系统:

23

检查分离轴承座是否有回位弹簧

无回位弹簧,分离轴承回位慢,离合器打润滑

增加轴承座的回位弹簧

24

检查摇臂轴是两点支撑还是三点支撑

三点支撑的摇臂轴,在热车时,轴的变形及支撑点的变形不同,引起摇臂轴卡滞、离合器打滑、发抖

取消中间一个支撑点(中间支撑点的轴承)

25

检查分离轴承座是否有润滑机构

轴承座无润滑机构,轴承座在使用中会产生干磨损

更换磨擦的轴承座及导向套筒,并加装轴承座的润滑机构

26

如果分离轴承座是带加注黄油机构的,检查黄油嘴、油管、油管与轴承座接头等是否松脱、破损、堵塞等

松脱、破损及堵塞都会引起无法对分离轴承座加注黄油,轴承座磨损,离合器分离不畅、发抖、打滑。

对出现问题的黄油嘴、油管及接头进行更换修理,并加注新的黄油。

27

摇动摇臂,检查轴承座前后移动是否顺畅;

轴承座是否有倾斜;

检查轴承座与导向套筒配合处是否有磨损和拉伤等现象

分离轴承(座)与导向套筒配合处出现磨损或拉伤后,全引起分离轴承倾斜、移动不畅,离合器分离及接合不畅顺、离合器打滑、发抖

对出现磨损、拉伤及倾斜、移动不畅的轴承座和导向套筒更换合格的新零件(更换新件是要求加黄油)。

28

拔叉与轴承座二者接触处是否有磨损?

出现磨损后,造成分离轴承有效行程不足,离合器分离不彻底,发抖等

更换新的合格的拔叉和轴承座

29

检查分离轴承是否有缺油、卡滞、磨损、散架和烧损?

分离轴承出现故障后,引起离合器分离指磨损、不平、断裂,最后离合器打滑、发抖、导响等故障。

更换新的合格的离合器分离轴承

30

检查轴承座导向套筒是否顶到从动盘花键

导向套筒过长,顶到从动盘花键,造成从动盘碎裂,盖及压盘损坏

将导向套筒适当减短,同时更换新的离合器

31

具体部份

32

离合器盖及压盘

盖及压盘,分离系统各零部件

分离指平面不平

发抖

不分离

打滑

检查离合器分离指,分离指是否出现严重磨损、烧断、不平?

离合器分离系统故障引起分离指磨损、不平、断裂

针对公共部份检查所定责任

1、根据公共检查部份对分离系统进行维修处理;

2、更换新的离合器盖及压盘

33

检查分离指,分离指是否磨损不严重,但在离合器装配情况下出现分离指高低不平(要求检测最高与最低之间的差值)

离合器分离指在使用中变形,引起分离指平面不平。

离合器厂家

更换新的离合器盖及压盘。

34

压盘磨擦面平面不平

压盘平面是否出现严重的磨损、坑槽、烧坏等不平

离合器分离系统故障引起离合器打滑、磨损变形、磨擦面不平

35

检查压盘平面,平面是否磨损不严重,但压盘平面出现高低不平(要求检测最高与最低之间的差值)

压盘本身加工不平或压盘的应力变形

更换新的离合器

36

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

盖及压盘总成;

分离机构

压力不足

不分离

按公共部份进行检查离合系统各零部件是否有异常

离合器分离系统出现故障,引起离合器打滑,发抖,从而出现“压力不足”

37

将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上试验台架,对盖及压盘总成进行压紧力检测。

如果压紧力低于图定要求值,则是离合器盖及压盘压紧力下降

更换新的合格的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

38

盖及压盘总成,分离机构

(分离指)断裂

不分离异响发抖打滑

检查分离指,断裂部位是在与轴承接触部位

分离指与分离轴承接触部份磨损断裂,是因分离系统出现故障引起分离指磨损断裂

39

检查分离指,断裂部位是在非与分离轴承接触处。

1、按公共部份检查分离系统,分离系统故障引起分离指受冲击断裂

2、按公共部位检查后,确认分离系统无问题后,应该是分离指本身质量断裂

更换新的离合器盖及压盘

41

(压盘)断裂

不分离异响

检查压盘,压盘磨擦面被严重磨损、烧黑并断裂

离合器分离系统出现故障,引起离合器打滑、烧损,高温而断裂

42

检查压盘,压盘磨擦面磨损不严重,没有烧黑烧兰等的现象,但压盘断裂成二块或多块

1、按公共部份检查分离系统,分离系统故障引起压盘受冲击断裂

2、按公共部位检查后,确认分离系统无问题后,应该是压盘本身质量断裂

44

盖及压盘总成,离合器分离机构

(分离指)

磨损

烧坏

打滑不分离发抖

离合器分离系统的分离轴承卡滞,分离轴承座回位不及时等故障,引起分离指磨损、烧坏

45

(压盘)

不分离发抖

离合器分离系统出现故障,离合器打滑,发抖,引起离合器磨损,烧坏

46

按公共部份进行检查离合系统各零部件,确认分离系统无问题后,将压盘上试验台架对压盘的压紧力进行检测压紧力。

压盘的压紧力变小后引起离合器打滑、磨损及烧坏

47

松脱

异响

1、分离系统故障引起离合器受冲击、零件松脱。

48

按公共部份进行检查离合系统各零部件,确认分离系统无问题后,有可能是压盘自身质量引起零件松脱

有可能是压盘自身质量引起零件松脱

49

干涉

分泵行程过大,引起分离指与从动盘减振窗口干涉

50

粘连

向用户了解,整车是否存放过长时间没有开,或是停车中离合器进水?

压盘生锈引起压盘与从动盘粘连

将小油底壳或飞轮观察孔打开,踩住离合器踏板,用撬棒将粘连的从动盘与压盘(或飞车与从动盘)撬分离即可

51

52

离合器从动盘

离合器从动盘及离合器分离机构

断裂

碎裂

不分离异响

按公共部份要求,检查离合器分离机构是否出现了故障

离合器分离机构出现了故障引起离合器从动盘受冲击过大,从动盘相关零件断裂,打滑烧损,干涉断裂或碎裂

2、更换新的离合器

53

按公共部份进行检查离合系统各零部件,确认分离系统无问题后,有可能是从动盘自身质量引起零件断裂或碎裂

有可能是从动盘自身质量引起零件断裂或碎裂

更换新的离合器从动盘

54

离合器分离机构出现了故障引起离合器从动盘受冲击过大,从动盘相关零件松脱,打滑烧损等故障

55

按公共部份进行检查离合系统各零部件,确认分离系统无问题后,有可能是从动盘自身质量引起零件松脱。

有可能是从动盘自身质量引起零件松脱故障

56

烧损

剥落

离合器分离机构出现了故障引起离合器从动盘打滑烧损等故障

57

按公共部份进行检查离合系统各零部件,确认分离系统无问题后,有可能是从动盘自身质量引起磨擦片磨损或剥落

有可能是从动盘自身质量引起磨擦片磨损或剥落

58

变形

离合器分离机构出现了故障引起离合器从动盘打滑烧损变形等

59

按公共部份进行检查离合系统各零部件,确认分离系统无问题后,有可能是从动盘自身质量引起从动盘的相关零件变形

有可能是从动盘自身质量引起从动盘相关零件变形

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