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练习题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15261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练习题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练习题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练习题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练习题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练习题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练习题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

《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练习题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练习题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练习题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依题意||,控制花色的基因可能为不完全显性||,则可能白花为DD||,粉红花为Dd||,红花为dd||,Dd自交后代只有粉红花和白花||,则可能是红花dd致死||,分离比为粉红花∶白花等于2∶1||,A、B、C说法正确||;

该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C说法错误。

3.[2019福建漳州七校联考]将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的个体杂交||,得F1后||,F1自交得F2||,再将F2自交得F3||,在F3中出现的基因型AA∶Aa∶aa等于()

A.3∶2∶3B.3∶4∶3

C.5∶2∶5D.1∶2∶1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遗传概率的计算。

据题意||,F1的基因型为Aa||,F1自交得F2(1AA、2Aa、1aa)||,F2自交后代中Aa占1/4||,AA和aa各占3/8||,所以F3中AA∶Aa∶aa=3∶2∶3。

A

4.[2019江西上饶六校联考]给你一粒黄色玉米(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请选择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能保持纯种的方案()

A.观察该粒黄色玉米||,化验其化学成分

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F1的果穗

C.让其进行自花授粉||,观察F1的果穗

D.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F1的果穗

表面观察该籽粒||,化验化学成分都不能知道其基因型||,要判断基因型常采用的方法是自交法和测交法||,题意中要求保持其遗传特性||,测交会改变该玉米的遗传特性||,所以不能用测交法||;

要用自交法||,而玉米是雌雄异花植物||,不可能自花传粉||,所以只能同株异花传粉||,然后观察F1的果穗玉米籽粒颜色。

D

5.[2019东北三省模拟]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A.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

C.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

D.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孟德尔选材成功的原因是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豌豆具有容易区分的性状||,A正确||;

孟德尔在总结数据、分析数据时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B正确||;

测交实验对假说进行了验证||,C正确||;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D错误。

6.[2019陕西教学质检]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

A.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B.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9∶3∶3∶1

C.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D.F1产生数目和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

本题考查对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理解。

A项属于演绎推理过程||;

B项为杂交实验的结果||;

C项是假说的内容||,D项中||,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不相等的||,雄配子数量远大于雌配子||,故D错误||,只有C项符合题意。

7.[2019天津十二所重点中学联考]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

B.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M、N、P分别代表16、9、3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

从图可知||,在①过程中发生了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向一极移动||,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均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正确||;

②过程是受精作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由于各有4种类型配子||,所以有16种组合方式||,根据组合的结果可知||,有9种基因型||,3种表现型||,B、C正确||;

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2||,所以D选项错误。

8.[2019广东广州阶段模拟]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PF1F2甲非凸耳凸耳凸耳∶非凸耳=15∶1乙非凸耳凸耳凸耳∶非凸耳=3∶1丙非凸耳凸耳凸耳∶非凸耳=3∶1A.凸耳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

C.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2均表现为凸耳

D.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凸耳=3∶1

根据第一组F2代出现两种性状且凸耳和非凸耳之比为15∶1||,可推知||,凸耳性状是受两对等位基因(设由A/a和B/b)控制的||,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非凸耳基因型为aabb||,A正确||;

由于甲、乙、丙与非凸耳杂交||,F1都是只有一种表现型||,F1自交得F2||,由其比值可知||,甲是双显性||,乙和丙为单显单隐||,且都是纯合子||,B正确||;

甲是双显性纯合||,乙为单显单隐纯合||,所以甲与乙杂交得到的F2代中一定有显性基因||,即一定是凸耳||,C正确||;

乙和丙为单显单隐纯合||,因此乙丙杂交得到的F1为双杂合子||,F2有两种表现型||,凸耳∶非凸耳=15∶1||,D错误。

9.[2019山东模拟]某种鹦鹉羽毛颜色有4种表现型:

红色、黄色、绿色和白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分别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

将绿色鹦鹉和纯合黄色鹦鹉杂交||,F1代有两种表现型||,黄色鹦鹉占50%||,红色鹦鹉占50%||;

选取F1中的红色鹦鹉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A.aaBBAAbbB.aaBbAAbb

C.AABbaabbD.AaBbAabb

由题意可知||,控制鹦鹉羽毛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又知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且F1中的红色鹦鹉进行互交||,后代的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因此可以猜想||,后代的受精卵的基因组成理论上应该是A_B_∶aaB_∶A_bb∶aabb=9∶3∶3∶1||,其中A_BB和aaBB个体致死||,导致出现了6∶3∶2∶1||,所以F1中的红色鹦鹉的基因型为AaBb。

又由题意知||,将绿色鹦鹉和纯合黄色鹦鹉杂交||,F1代有两种表现型||,黄色鹦鹉占50%||,红色鹦鹉占50%||,因此亲本的基因型绿色鹦鹉的基因型为aaBb||,纯合黄色鹦鹉的基因型为AAbb。

B

10.[2019湖北襄阳四中模拟]下图1为白化基因(用a表示)和色盲基因(用b表示)在某人体细胞中分布示意图||;

图2为有关色盲和白化病的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其中Ⅲ9同时患白化和色盲病||,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图1细胞产生的带有致病基因的生殖细胞基因型种类有四种可能

B.根据图2判断||,Ⅱ4患白化病||,Ⅱ7患色盲病

C.若Ⅲ10和Ⅲ12结婚||,所生子女中发病率是7/48

D.若Ⅲ9染色体组成为XXY||,不考虑基因突变||,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父亲

根据图1可知||,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图1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是AB、Ab、aB、ab||,其中a和b都属于致病基因||,所以产生带有致病基因的生殖细胞基因型种类有3种可能||,A项错误||;

根据题干||,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图2遗传系谱图Ⅱ5和Ⅱ6都无病但生了一个患某种遗传病的女儿Ⅲ11||,可推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图中阴影为竖线的个体为白化病(常染色体隐性)||,进而可知图中阴影为斜线的Ⅱ7为色盲患者||,B项正确||;

根据二者的遗传方式||,首先由Ⅲ9为两病兼患的个体(基因型为aaXbY)||,可推出Ⅱ3的基因型为AaXBXb||,Ⅱ4的基因型为aaXBY||,进而可推出Ⅲ10的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Xb||;

然而由Ⅲ11为白化病患者可知Ⅱ5和Ⅱ6关于肤色这一性状的基因型全为Aa||,进而可推出Ⅲ12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

最后根据单性状分析法||,关于肤色这一性状||,Ⅲ10(Aa)和Ⅲ12(1/3AA、2/3Aa)所生后代白化的概率为2/31/4=1/6||,肤色正常的概率为1-1/6=5/6||;

关于色觉这一性状10(1/2XBXB、1/2XBXb)和12(XBY)||,后代色盲的概率为1/21/4=1/8||,色觉正常的概率为1-1/8=7/8||;

则后代中完全正常的概率为5/67/8=35/48||,后代中患者的概率为1-35/48=13/48||;

C项错误||;

Ⅲ9为色盲患者||,若其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其基因型为XbXbY||,根据其双亲的基因型Ⅱ3为XBXb||,Ⅱ4为XBY||,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Xb基因只能来自母亲||,故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母亲||,D项错误。

B11.[2019山东滨州模拟)]白花三叶草有两个品种:

叶片内含较高水平氰(HCN)的品种和不含氰的品种||,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其代谢过程如图:

两个不含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含有较高水平氰||,F1自交获得F2||,则()

A.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或Ddhh)和ddHH(或ddHh)

B.F2中性状分离比为高含氰品种∶不含氰品种=15∶1

C.氰产生后主要储存在叶肉细胞溶酶体中

D.向F2不含氰品种的叶片提取液中加入含氰葡萄糖苷||,约有3/7类型能产生氰

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和ddHH||,子代为DdHh||,全部含有较高水平氰||,如果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和ddHh||,则子代会出现不含氰的品种||,A错误||;

F1为DdHh||,F2为9D_H_∶3D_hh∶3ddH_∶1ddhh||,高含氰品种∶不含氰品种=9∶7||,B错误||;

氰产生后主要储存在叶肉细胞液泡中||,C错误||;

F2不含氰的品种有:

3D_hh∶3ddH_∶1ddhh||,品种ddH_不能产生葡萄糖苷||,但是加入含氰葡萄糖苷能产生氰||,比例为3/7||,D正确。

12.[2019杭州地区联考]某生物调查小组对本市人口进行了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调查||,统计数据如下表:

性别只患甲病只患乙病患甲病和乙病不患病男(个)291150104549女(个)287132469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病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乙病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B.甲病和乙病的遗传肯定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若甲病患者中有200个人为纯合子||,且控制甲病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甲病致病基因的频率为3.89%

D.控制甲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由表中数据可知||,患病人数和不患病人数相比很少||,说明患病很可能是隐性||,A错误||;

甲病男性与女性基本相等||,最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乙病男性多于女性||,乙病很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甲病和乙病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D正确||;

甲病患者中有200个人为纯合子可知||,其他甲病患者应为杂合子||,故推出甲病为显性遗传病||,患甲病的人共有291+10+287+2=590(个)||,共含有致病基因2019+(590-200)=790(个)||,调查总人数为291+150+10+4549+287+13+2+4698=10000(个)||,因此致病基因的频率为790(210000)100%=3.95%||,C错误。

13.[2019浙江宁波质检]一位患有单基因遗传病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如生女孩||,则100%患病||,如生男孩||,则100%正常||,这种遗传病属于()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据题意||,该患者后代患病情况明显与性别有关||,应属于伴性遗传||,由于后代女孩患病||,而男孩不患病||,所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14.[2019宁夏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②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③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④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⑤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⑥性别受性染色体的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A.一项B.两项

C.三项D.四项

本题考查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相关知识。

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都是体细胞的一半||,①正确||;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②错误||;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③错误||;

女儿的性染色体为XX||,其中一条必定来自父亲||,④正确||;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可以控制性别||,如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盲基因||,⑤错误||;

性别受性染色体上相应基因的控制||,⑥错误||;

综上分析选B。

15.[2019山东师大附中模拟]双亲正常生出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44+XXY的孩子||,关于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孩子不患色盲||,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为父亲产生的精子

B.若孩子患色盲||,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为母亲产生的卵细胞

C.若该孩子长大后能产生配子||,则产生含X染色体配子的概率是2/3

D.正常双亲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中含有23个四分体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与减数分裂的知识||,主要涉及染色体分离异常原因的分析。

若孩子不色盲||,则可能是父亲产生了XY的精子||,也可能是母亲产生了XX的卵细胞||,A错误||;

若该孩子色盲||,则其基因型为XbXbY||,由于双亲正常||,所以Xb只能来自于母亲||,一定是母亲产生了XbXb的异常卵细胞||,B正确||;

含XXY细胞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有XX、Y或X、XY||,产生含X染色体配子的概率为3/4||,C错误||;

四分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骨髓造血干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不会出现四分体||,D错误。

16.鸡的性染色体为Z和W||,其中母鸡为ZW。

芦花鸡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由Z染色体上显性基因B决定||;

它的等位基因b纯合时||,鸡表现为非芦花||,羽毛上没有横斑条纹。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的||,母鸡产生的一个卵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一定是Z

B.正常情况下||,公鸡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条Z染色体

C.非芦花公鸡和芦花母鸡杂交||,后代公鸡全为非芦花||,母鸡全为芦花

D.芦花公鸡和芦花母鸡杂交||,后代出现非芦花鸡一定是公鸡

母鸡(ZW)产生的一个卵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是Z或者W||;

正常情况下||,公鸡体细胞(ZZ)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含有4条Z染色体||;

非芦花公鸡(ZbZb)和芦花母鸡(ZBW)杂交||,后代公鸡基因型为ZBZb||,全为芦花鸡||,母鸡基因型为ZbW||,全为非芦花鸡||;

芦花公鸡(ZBZb或ZBZB)和芦花母鸡杂交||,后代出现非芦花鸡的基因型是ZbW||,一定是母鸡。

17.[2019厦门质检]猫类中有一种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型有红色(XA_)、黑色(Xa_)||,花斑色XAXa||,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黑色母猫与红色公猫交配||,所生母猫均为花斑色

B.花斑母猫与红色或黑色公猫交配||,均可生出红色母猫

C.花斑母猫与红色或黑色公猫交配||,所生公猫一定不是黑色

D.黑色母猫生出花斑母猫和黑色公猫||,小猫的父亲一定不是同一只公猫

黑色母猫与红色公猫交配||,即:

XaXaXAY||,子代为XaY(黑色公猫)和XAXa(花斑色母猫)||,故A正确。

花斑母猫与红色公猫交配||,即:

XAXaXAY||,子代母猫为XAXA和XAXa||,表现为红色和花斑色||;

花斑母猫与黑色公猫交配||,即:

XAXaXaY||,子代母猫为XAXa(花斑色)和XaXa(黑色)||,故B错。

花斑母猫与红色公猫或黑色公猫交配||,子代公猫为XAY(红色)和XaY(黑色)||,故C错。

XaXaXAY||,子代为XaY(黑色公猫)和XAXa(花斑色母猫)||,父亲为同一只公猫||,故D错。

18.某种鸟类体色(基因用A、a表示)、条纹的有无(基因用B、b表示)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下表是三组相关杂交实验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组第2组第3组黄色无纹黄色无纹

黄色无纹∶黄色有纹3∶1黄色无纹绿色有纹

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1∶1∶1∶1绿色有纹绿色有纹

绿色有纹∶黄色有纹2∶1A.仅根据第1组的实验结果即可确定黄色、有纹为显性性状

B.第2组亲本中黄色无纹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可产生2种类型的卵细胞

C.出现第3组杂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a基因纯合致死

D.第2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

根据第1组||,双亲无纹||,后代出现有纹和无纹两种表现型||,可判断无纹为显性性状||,依据第3组可判断绿色为显性性状||,A项错误||;

根据第2组中后代的表现型和亲代表现型可判断||,黄色无纹个体为杂合子||,基因型为aaBb||,其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其基因型为aB或ab||;

根据第3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可判断亲本基因型为Aabb||,后代应出现绿色有纹∶黄色有纹=3∶1||,可能是存在致死效应||,且最可能是A基因纯合致死||;

第2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由交配||,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后代应该出现9绿色无纹∶3黄色无纹∶3绿色有纹∶1黄色有纹||,但由于AA__个体致死||,所以后代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1。

19.[2019济南模拟]与果蝇眼色有关色素的合成受基因D控制||,基因E使眼色呈紫色||,基因e使眼色呈红色||,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眼色为白色。

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中白眼雄蝇的基因型为ddXeY

B.F1中紫眼雌蝇的基因型有两种

C.F2中白眼果蝇全为雄性

D.若F2中红眼果蝇随机交配||,其子代红眼∶白眼=8∶1

本题考查遗传定律的应用和伴性遗传等知识。

依题意||,假设两对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紫色基因型为D_E_||,红色基因型为D_ee||,白色基因型为dd__||,根据F1中紫色为雌蝇||,而红眼为雄蝇||,判断D、d位于常染色体上||,而E、e位于X染色体上||,故亲本的基因型为DDXeXe、ddXEY||,A错误。

F1中紫眼基因型为DDXEXe一种||,B错误||;

F2中白眼果蝇有ddXEXe、ddXEY、ddXeXe、ddXeY||,四种||,雌雄都有||,C错误||;

F2中红眼果蝇为1DDXeXe、2DdXeXe、1DDXeY、2DdXeY||,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只有dd才会表现白眼||,d雌雄配子的概率为1/3||,故dd白眼个体占1/9||,红眼为8/9||,D正确。

20.[2019广东中山内部调研]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致病基因不在性染色体同源区段)||,已知Ⅱ4无致病基因。

有关该遗传病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病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该病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Ⅲ3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一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是1/4

D.Ⅰ1和Ⅰ2、Ⅱ3和Ⅱ4生一个患该病的孩子的概率相同

图中Ⅱ3患病||,Ⅲ1正常||,不符合父病女必病||,说明该病不是伴X显性遗传病||,Ⅱ3患病||,Ⅲ4和Ⅲ5均正常||,不符合母病子必病||,说明该病不是伴X隐性遗传病||,Ⅱ3患病||,Ⅱ4无致病基因||,但Ⅲ3患病||,说明该病不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因此该病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A和B均不正确||;

Ⅲ3的基因型为Aa||,与正常男性(aa)结婚||,生一个患该病的男孩的概率为1/21/2=1/4||,C正确||;

由题意可知||,Ⅱ3的基因型为Aa||,而Ⅰ2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并不确定||,因此Ⅰ1和Ⅰ2、Ⅱ3和Ⅱ4生一个患该病的孩子的概率不一定相同||,D错误。

C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9分)[2019山东潍坊模拟]某植物的花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性状||,且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五个纯合品系的紫花(AABBdd)、红花(aaBBdd)、白花甲(aabbdd)、白花乙(aabbDD)和白花丙(aaBBDD)植株若干||,四组杂交组合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杂交1杂交2

P紫花红花紫花白花甲

F1紫花紫花

F2紫花红花紫花红花白花

3/41/49/163/164/16

杂交3杂交4

P红花白花乙紫花白花丙

F1白花白花

F2红花白花紫花红花白花

3/1613/163/161/1612/16

请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回答:

(1)该植物的花色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______________。

(2)请参照下表中白花基因型的书写格式||,写出四组杂交组合中紫花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