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核算.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9131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核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核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核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核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核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核算.doc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核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核算.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核算.doc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将企业的基本金融工具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四类。

由于采用了全新的分类方式,加大了企业实务操作中的难度。

其中,持有至到期投资对应于原投资准则规定的长期债券投资,并对具体的账务处理进行了重新的规定,本文结合实例阐释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相应会计核算。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界定及特征

   

(一)如何界定持有至到期投资

   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都属于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具有长期性质,但期限较短(一年以内)的债券投资,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也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企业不能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1)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3)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定义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如果企业管理层决定将某项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则在该金融资产未到期前,不能随意地改变其“最初意图”。

也就是说,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就应当是明确的,除非遇到一些企业所不能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否则将持有至到期。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特征

   1.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是指相关合同明确了投资者在确定的时间内获得或应收取现金流量的金额和时间。

   例如,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债券投资,其到期日固定、利息和本金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而购入的股权投资因其没有固定的到期日,不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条件,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2.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

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明确,准备将投资持有至到期,除非遇到一些企业所不能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否则将持有至到期。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

(1)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期限不确定;

(2)发生市场利率变化、流动性需要变化、替代投资机会及其投资收益率变化、融资来源和条件变化、外汇风险变化等情况时,将出售该金融资产,但是,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引起的金融资产除外;(3)该金融资产的发行方可以按照明显低于其摊余成本的金额清偿;(4)其他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该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情况。

   据此,对于发行方可以赎回的债务工具,如发行方行使赎回权,投资者仍可收回其几乎所有初始净投资(含支付的溢价和交易费用),那么投资者可以将此类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

但是,对于投资者有权要求发行方赎回的债务工具投资,投资者不能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3.有能力持有至到期。

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是指企业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并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将投资持有至到期。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企业没有能力将具有固定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1)没有可利用的财务资源持续地为该金融资产投资提供资金支持,以使该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

(2)受法律、行政法规的限制,使企业难以将该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3)其他表明企业没有能力将具有固定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情况。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一)会计科目设置

   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企业应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科目,用来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价值。

此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应当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

其中,"利息调整"实际上反映企业债券投资溢价和折价的相应摊销。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主要账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实际利率法指按实际利率计算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费用的方法,摊余成本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金额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和加上或减去累计摊销额以及扣除减值损失后的金额。

   1.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本科目(成本),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2.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本科目(应计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收到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的债券利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收到分期付息、一次还本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支付的利息,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3.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例」赛博公司2007年1月1日购入不准备在年内变现的A公司债券一批,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票面利率8%,债券面值100000元,期限5年,实际支付价款92278元,无交易费用。

该债券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归还本金并付最后一次利息。

赛博公司购入债券时的实际市场利率为10%.赛博公司应作会计处理如下:

   

(1)购入债券时: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成本)   100000

       贷: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7722

           银行存款   92278

   

(2)按期计算投资收益并摊销折价。

采用实际利率法,持有至到期投资折价摊销表如表1所示。

计息日期

 应收利息

 投资收益

 利息调整

 债券摊余成本

 2007.1.1

 

 

 

 92278

 2007.7.1

4000

 4614

 614

 92892

 2008.1.1

4000

 4645

 645

 93537

 2008.7.1

4000

 4677

 677

 94214

 2009.1.1

4000

 4711

 711

 94925

 2009.7.1

4000

 4746

 746

 95671

 2010.1.1

4000

 4783

 783

 96454

 2010.7.1

4000

 4823

 823

 97277

 2011.1.1

4000

 4864

 864

 98141

 2011.7.1

4000

 4907

 907

 99048

 2012.1.1

 4000

 4952

 952

 100000

   (3)2007年7月1日收到第一期利息并摊销折价时:

   借:

银行存款   4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614

       贷:

投资收益   4614

   (4)2007年12月31日,确认第二期利息并摊销折价:

   借:

应收利息   4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645

       贷:

投资收益   4645

   (5)2011年11月1日,赛博公司将A公司债券全部出售,所得价款为102417元,其中包括4个月的未收利息4/6×4000=2667元。

   确认4个月的利息并摊销折价:

   借:

应收利息   2667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635

       贷:

投资收益   3302

   出售债券时:

   借:

银行存款   102417

       投资收益   567

       贷: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成本)   10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317

           应收利息   2667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其发生减值时,应当在将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为了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准备,企业应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本科目应当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类别和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来源:

考试大-初级会计职称考试

新准则下持有至到期投资实务处理

2009-10-3010:

47  【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通过“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核算。

本科目可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成本),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利息调整)。

  

(2)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利息调整)。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应计利息),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利息调整)。

  「例」2007年1月3日,甲企业购入乙企业2007年1月1日发行的5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12%,债券面值1000元,企业按1050元的价格购入80张,没有发生其他费用。

该债券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年还本金并付最后一次利息。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80000

           ——利息调整      4000

   贷:

银行存款                     84000

  在实际利率法下,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等于债券的每期期初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

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折价的分摊而减少或增加,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渐减少或增加。

每期利息收入和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的差额,即为每期溢折价的摊销数。

  采用实际利率法在计算实际利率时,如为分期付息债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