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07616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

  3.1.3肺部听诊:

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少量的散在的于、湿性罗音。

  3.1.4X线摄片或透视检查,示肺纹理增粗。

  3.2证候分类

  3.2.1风寒袭肺:

咳嗽,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

或伴恶寒,无汗,咽部不红。

苔薄白,脉浮紧。

  3.2.2风热犯肺:

咳嗽,痰黄而稠,鼻塞,流浊涕,发热恶风,咽红而肿。

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3.2.3痰热壅肺:

咳嗽,痰黄白粘稠,咯吐不爽,咳时面赤唇红,或伴发热口渴,咽喉痛。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2.4痰湿蕴肺:

咳嗽,痰多色白如泡沫,咳时喉有痰声,或呼吸气粗,多下发热。

苔白腻,脉滑。

  3.2.5肺气亏虚:

咳声无力,痰白清稀,面色淡白,体弱多汗,易于感冒。

舌淡,脉无力。

  3.2.6肺阴亏虚: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口渴咽干,咳声嘶哑,手足心热。

舌红苔少,脉细数。

  3.3疗效评定

  3.3.1治愈:

咳嗽消失,听诊干、湿性罗音消失。

如有发热则体温降至正常。

  3.3.2好转:

咳嗽减轻。

呼吸音清晰,痰减少。

  3.3.3未愈:

咳嗽症状与体征未见改善或加重。

  4哮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哮喘由感受外邪,或因伏痰夙根复加外感、饮食等因素诱发,以喉间痰鸣有声,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常见于哮喘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

  4.1诊断依据

  4.1.1发作前常有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或夜间突然发作。

发作时喉间哮鸣,呼吸困难,咯痰不爽,甚则不能平卧,烦躁不安等。

  4.1.2常因气候转变、受凉,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质等因素诱发。

  4.1.3可有婴儿期湿疹史,或家族过敏史。

  4.1.4心肺听诊:

两肺满布哮鸣音,呼气延长,或闻与湿罗音,心率增快。

  4.1.5支气管哮喘,血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可疑变应原皮肤试验常呈阳性。

伴肺部感染时,血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4.2证候分类

  4.2.1发作期

  4.2.1.1寒饮停肺:

咳喘哮鸣,恶寒怕冷,鼻流清涕,痰液清稀,四肢欠温,面色淡白。

舌质淡胖,苔薄白或白腻,脉浮滑。

  4.2.1.2痰热壅肺:

咳喘哮鸣,痰稠色黄,口干咽红,或发热面红。

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

  4.2.1.3外寒肺热:

咳喘哮鸣,恶寒发热,流涕喷嚏,咽红,口渴,痰粘色黄。

舌质偏红,苔薄白,脉滑数。

  4.2.1.4虚实夹杂:

哮喘持续发作,喘促胸满,端坐抬肩,不能平卧。

面色晦滞带青,畏寒肢冷,神疲纳呆,小便清长。

舌质淡,苔薄白,脉无力。

  4.2.2缓解期

  4.2.2.1肺气亏虚:

面色淡白,乏力,自汗,易于感冒。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4.2.2.2脾气亏虚:

食少便溏,面色少华,倦怠乏力。

舌质淡,苔少,脉缓无力。

  4.2.2.3肾气亏虚:

动则气促,面色淡白,形寒畏冷,下肢欠温,小便清长。

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4.3疗效评定

  4.3.1治愈:

哮喘平息,听诊两肺哮鸣音消失。

  4.3.2好转:

哮喘减轻,听诊偶闻与哮鸣音。

  4.3.3未愈:

哮喘发作症状无改善。

  5肺炎喘嗽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肺炎喘嗽由外邪犯肺,邪壅肺气而见发热、咳嗽、气喘、鼻煽为主症的疾病。

若正虚邪恋,可迁延难愈。

常见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迁延性肺炎。

  5.1诊断依据

  5.1.1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痰鸣等症。

或有轻度发绀。

  5.1.2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灰白,发绀加重,或高热持续不退。

  5.1.3禀赋不足患儿,常病程迁延。

新生儿患本病时,可出现不乳,口吐白沫,精神萎靡等不典型临床症状。

  5.1.4肺部听诊:

肺部有中、细湿罗音,常伴干性罗音,或管状呼吸音。

  5.1.5血象:

大多数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

若因病毒感染引起者,白细胞计数可减少、稍增或正常。

  5.1.6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

肺部显示纹理增多、紊乱,透亮度降低,或见小片状、斑点状模糊阴影,也可呈不均匀大片阴影。

  5.2证候分类

  5.2.1风寒袭肺:

恶寒发热,无汗不渴,咳嗽气急,痰稀色白。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5.2.2风热犯肺:

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口渴欲饮,咳嗽,痰稠色黄,呼吸急促,咽红。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5.2.3痰热壅肺:

壮热烦躁,喉间痰呜,痰稠色黄,气促喘憋,鼻翼煽动,或口唇青紫。

  5.2.4阴虚肺热:

病程延长,低热出汗,面色潮红,干咳无痰。

舌质红而干,苔光剥,脉细数。

  5.2.5肺脾气虚:

病程延长,低热起伏,气短多汗,咳嗽无力,纳差,便溏,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四肢欠温。

舌质偏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5,3疗效评定5.3.1治愈:

症状消失,体温正常,肺部罗音消失。

X线复查肺部病灶吸收,血象恢复正常。

  5.3.2好转:

症状减轻,肺部罗音减少,X线复查肺部病灶未完全吸收。

  5.3.3未愈:

症状与体征均无改善,或恶化者。

  6鹅口疮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鹅口疮是由感受邪毒,内因心脾积热,上熏口舌,而致口腔出现成片白屑,状如鹅口的疾病。

相当于霉菌性口腔炎。

  6.1诊断依据

  6.1.1舌上、颊内、牙龈或上唇、上腭散布白屑,可融合成片。

重者可向咽喉等处蔓延,影响吸奶与呼吸。

  6.1.2多见于新生儿、久病体弱者,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

  6.1.3取白屑少许徐片镜检见真菌的菌丝与孢子。

  6.2证候分类

  6.2.1心脾积热:

口舌满布白屑,周围红赤,面赤唇红,口于喜饮,大便干,小便黄。

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数。

  6.2.2虚火上浮:

口舌散布白屑,周围淡红,形体怯弱,面白颧红,口干不渴。

舌质嫩红,脉细数。

  6.3疗效评定

  6.3.1治愈:

口腔粘膜白屑消失。

  6、3.2好转:

口腔粘膜白屑减少。

  6.3.3未愈:

口腔粘膜白屑无变化。

  7泄泻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泄泻是由外感时邪,或内伤乳食而致大便次数增多的疾病。

如病久不愈,常可导致疳症。

  7.1诊断依据

  7.1.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粘液。

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7.1.2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的病史。

  7.1.3重者腹泻与呕吐较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珠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症。

  7.1.4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少量红白细胞。

  7.1.5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或分离轮状病毒等。

  7.1.6重症腹泻有脱水、酸碱平衡失调与电解质紊乱。

  7.2证候分类

  7.2.1伤食泻:

大便酸臭,或如败卵,腹部胀满,口臭纳呆,泻前腹痛哭闹,多伴恶心呕吐。

舌苔厚腻,脉滑有力。

  7.2.2风寒泻:

大便色淡,带有泡沫,无明显臭气,腹痛肠鸣。

或伴鼻塞,流涕,身热。

舌苔白腻,脉滑有力。

  7.2.3湿热泻:

泻如水样,每日数次或数十次,色褐而臭,可有粘液,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发热口渴。

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7.2.4寒湿泻:

大便每日数次或十数次,色较淡,可伴有少量粘液,无臭气,精神不振,不渴或渴不欲饮,腹满。

舌苔白腻,脉濡。

  7.2.5脾虚泻:

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大便稀薄,或呈水样,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神疲纳呆,面色少华。

舌质偏淡,苔薄腻,脉弱无力。

  7.2.6脾肾阳虚泻:

大便稀溏,完谷不化,形体消瘦,或面目虚浮,四肢欠温。

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7.3疗效评定

  7.3.1治愈:

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

大便镜检无异常,病原学检查阴性。

  7.3.2好转:

大便次数与水份减少,全身症状改善。

大便镜检脂肪球或红、白细胞偶见。

  7.3.3未愈:

大便次数与水份未改善,或症状加重。

  8厌食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厌食指由脾胃失调,不欲进食,甚至拒食的疾病。

  8.1诊断依据

  8.1.1长期食欲不振,而无其他疾病者。

  8.1.2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无腹膨。

  8.1.3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无定时定量、过食生冷、甘甜厚味、零食或偏食等。

  8.2证候分类

  8.2.1脾胃不和:

厌食或拒食,面色少华,精神尚可,大便偏干,苔、脉无特殊改变。

8.2.2脾胃气虚:

厌食或拒食,面色萎黄,精神稍差,肌肉松软。

或形体消瘦,大便多不成形,或夹不消化食物。

  8.2.3脾胃阴虚:

厌食或拒食,面色萎黄,形瘦,口干食少饮多,甚则每食必饮,烦热不安,便干溲赤。

舌质红,苔净或花剥,脉细无力。

  8.2.4肝旺脾虚:

厌食或拒食,性躁易怒,好动多啼,咬齿磨牙,便溏溲少。

舌光苔净,脉细弦。

  8.3疗效评定

  8.3.1治愈:

食欲显著增强,食量增加。

  8.3.2好转:

食欲好转,食量略有增加。

  8.3.3未愈:

食欲未见改善。

  9疳症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疳症指由喂养不当,脾胃受伤,影响生长发育的病症。

相当于营养障碍的慢性疾病。

  9.1诊断依据

  9.1.1饮食异常,大便干稀不调,或脘腹膨胀等明显脾胃功能失调者。

  9.1.2形体消瘦,体重低于正常平均值的15~40%,面色不华,毛发稀疏枯黄,严重者干枯羸瘦。

  9.1.3兼有精神不振,或好发脾气,烦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等症。

  9.1.4有喂养不当或病后饮食失调与长期消瘦史。

  9.1.5因蛔虫引起者,谓之"

蛔疳"

,大便镜检可查见蛔虫卵。

  9.1.6贫血者,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减少。

  9.1.7出现肢体浮肿,属于营养性水肿者,血清总蛋白量大多在45g/L以下,血清白蛋白约在20g/L以下。

  9.2证候分类

  9.2.1疳气:

形体略见消瘦,面色稍萎黄,食欲不振,或食多便多,大便干稀不调,精神不振,好发脾气。

舌苔腻,脉细滑。

多见于本病之初期。

  9.2.2疳积:

形体消瘦明显,脘腹胀大,甚则青筋暴露,面色萎黄,毛发稀疏易落,烦躁。

或见揉眉挖鼻,吮指磨牙,食欲减退。

或善食易饥、大便下虫。

或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

舌质偏淡,苔淡黄而腻,脉濡细而滑。

多见于本病之中期。

  9.2.3干疳:

极度消瘦,皮包骨头,呈老人貌,皮肤干枯有皱纹,精神萎靡,啼哭无力,无泪。

或可见肢体浮肿。

或见紫癜、鼻衄、齿衄等。

舌淡或光红少津,脉弱。

多见于本病之晚期。

  9.3疗效评定

  9.3.1治愈:

体重增加,接近正常健康小儿体重,各种症状消失。

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

  9.3.2好转:

体重有所增加,精神、食欲与其他症状改善。

  9.3.3未愈:

症状与体征均无变化。

  10水肿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水肿是由外感风邪或邪毒入侵,导致肺、脾、肾功能失调,水道不利,水湿溢于肌肤而致全身水肿。

多见于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10.1诊断依据

  10.1.1阳水

  10.1.1.1浮肿多由眼睑开始,逐渐遍与全身,以上身肿为甚,皮肤光亮,尿量明显减少,甚至尿闭。

部分患儿可出现肉眼血尿。

常伴有血压增高。

  10.1.1.2严重病例可出现头痛,呕吐,抽风,或面色青灰,烦躁,气急等症。

  10.1.1.3病程短,发病前常有急性乳蛾、脓疮等病史。

  10.1.1.4小便常规镜检有大量的红细胞,尿蛋白阳性,并可见到透明、颗粒管型。

  10.1.1.5血沉增快,抗链球菌溶血素"

O"

往往增高。

血尿素氮与肌酐在尿少期可增高,二氧化碳结合力可降低。

  10.1.2阴水

  10.1.2.1全身明显浮肿,呈凹陷性,尤以腰以下肿为甚。

皮肤苍白,甚至伴腹水胸水。

  10.1.2.2病程长,反复不愈。

  10.1.2.3小便常规镜检,尿蛋白定性+++~++++,尿蛋白定量大于100mg/24h,偶见少量红细胞与管型。

血浆白蛋白可明显降低,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

血胆固醇增高,活动期血沉可加快。

  10.2证候分类

  10.2.1风水相搏:

眼睑浮肿,继则全身浮肿,肢节酸痛,尿少。

或伴发热咳嗽,舌苔薄白,脉浮。

  10.2.2湿热内蕴:

肢体浮肿,小便短赤,或肉眼血尿,发热神烦。

或有皮肤疮毒。

舌苔黄腻,脉略数。

  10.2.3脾虚湿困:

肢体浮肿,面色萎黄,疲乏无力,胸闷腹胀,纳少便溏,小便短少,舌质偏淡,苔白滑,脉濡。

  10.2.4脾肾阳虚:

全身高度浮肿,或有胸水、腹水,面色淡白或灰暗,神疲畏寒,四肢欠温,脘腹胀满。

甚至咳逆上气,不能平卧。

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10.2.5肺脾气虚:

面肢浮肿、淡白无华,神疲乏力,动则自汗。

易于感冒,感冒后常咳嗽不沐,伴有痰声,纳谷不馨,大便偏溏,溲清。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10.3疗效评定

  10.3.1阳水

  10.3.1.1治愈:

浮肿与全身症状消失,血压正常,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10.3.1.2好转:

浮肿与症状改善,小便常规仍有少量蛋白与红、白细胞。

  10.3.1.3未愈:

浮肿等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无改变。

  10.3.2阴水10.3.2.1治愈:

浮肿与全身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10.3.2.2好转:

浮肿减退,小便常规与其它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10.3.2.3未愈:

浮肿等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均无变化。

  11麻疹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麻疹指由感受麻疹疫毒所致,以发热咳嗽,泪水汪汪,唇内颊"

麻疹粘膜斑"

与满身布发红疹为特征,好发于冬春季节的乙类传染病。

  11.1诊断依据

  11.1.1初起有发热,咳嗽,喷嚏等类似感冒的表现,但发热渐高,眼红多泪,口腔颊粘膜近臼齿处可见,"

发热3~4天则出疹,从颜面开始,逐渐遍与全身,皮疹出齐后,热渐退,疹渐回。

邪毒深重者,可合并肺炎喘嗽、喉痹、昏厥等危象。

  11.1.2在流行季节,有麻疹接触史。

  11.1.3血白细胞总数可减少,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几乎相等。

  11.1.4麻疹前期时,口腔粘膜或鼻咽拭子涂片找到多核巨细胞,有助诊断。

  11.2证候分类

  11.2.1顺证:

病程有明显的阶段性。

  11.2.1.1疹前期(初热期):

从开始发热到出疹3天左右。

热势渐升,咳嗽,流涕,目赤畏光,泪水汪汪.汪。

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11.2.1.2出疹期(见形期):

皮疹从见点到透齐3天左右。

发热不退,咳嗽加剧,疹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与头面,胸背、腹部、四肢,最后手掌足底见疹,即为出齐。

疹色呈暗红色的斑丘疹。

舌质红,苔黄,脉洪数。

  11.2.1.3疹回期(收没期):

从疹点透齐至收没3天左右。

发热渐退,咳嗽减轻,疹点依次渐回。

疹退处皮肤呈糠状脱屑,留有色素沉着。

舌质红,少津,苔少,脉细弱或细数。

  按上述三期发展,疹点均匀,色泽红,疹子透齐后即顺序消退,同时热退咳减,无合并症发生。

  11.2.2逆证:

热毒炽盛者,可出现下列严重证候:

  11.2.2.1热毒闭肺:

高热烦躁,咳嗽气促,鼻翼煽动,喉间痰鸣,疹点紫暗或隐没,甚则面色青灰,口唇紫绀。

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而干,脉数有力。

  11.2.2.2热毒攻喉:

身热不退,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或咳声重浊,状如犬吠,喉间痰鸣,甚则呼吸困难,面色发紫,烦躁不安。

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有力。

  11.2.2.3毒陷心肝:

高热,烦躁,谵语,皮肤疹点密集成片,色紫红,或见鼻衄,甚则神昏抽搐。

舌绛起刺,苔黄糙,脉数。

  11.3疗效评定

  11.3.1治愈:

麻疹如期回没,咳嗽消失,体温恢复正常。

有逆证者,症状、体征均获消失。

  11.3.2好转:

麻疹虽回,但发热未清,咳嗽未除。

有逆证者,症状、体征改善。

  11.3.3未愈:

麻疹透发不顺,高热不退,出现逆证恶化者。

  12风痧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风痧指外感风痧时毒,蕴于肺脾,发于肌肤而出现的淡红色斑丘疹,症状轻浅。

好发于5岁以下小儿,相当于丙类传染病的风疹。

  12.1诊断依据

  12.1.1本病初起类似感冒,发热1~2天后,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从头面开始,一日后布满全身。

出疹1~2日后,发热渐退,疹点逐渐隐退,疹退后脱屑,无色素沉着。

  12.1.2一般全身症状轻。

耳后与枕后淋巴结肿大。

  12.1.3本病在流行期间有接触史。

  12.1.4须与麻疹、奶麻区别。

  12.2证候分类

  12.2.1邪郁肺卫:

发热恶风,喷嚏流涕,咳嗽,疹色浅红,先起于头面,继与于身躯各部分,分布均匀,稀疏细小,2~3日后消退,有痒感。

舌苔薄黄,脉浮数。

  12.2.2邪热炽盛:

高热口渴,心烦不宁,疹色鲜红或紫暗,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舌质红,苔黄厚或黄糙,脉数有力。

  12.3疗效评定

  12.3.1治愈:

疹回热退。

  12.3.2未愈:

发热不退,出现并发症。

  13丹痧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丹痧由丹痧疫毒感染,以肌肤布有弥漫性鲜红细小皮疹若丹,咽喉肿痛或有腐烂,口唇苍白为特征的传染病。

相当于猩红热。

  13.1诊断依据

  13.1.1起病急,突然高热,咽峡红肿疼痛,并可化脓。

  13.1.2在起病12~36小时内,开始出现皮疹,先于颈、胸、背与腋下、时弯等处,迅速蔓延全身,其色鲜红细小,并见环口苍白圈和杨梅舌。

  13.1.3皮疹出齐后1~2天,身热、皮疹渐退,伴脱屑或脱皮。

  13.1.4血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增高。

  13.1.5咽拭子培养有溶血性链球菌。

  13.2证候分类

  13.2.1邪侵肺卫:

畏寒发热,咽红肿痛,皮疹隐隐。

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13.2.2邪人气营:

高热,烦躁不安,口渴欲饮,咽部红肿疼痛,甚则溃烂,皮疹成片,猩红若丹。

若热毒内陷,出现高热昏迷,烦躁谵语,或有抽风。

皮疹呈紫红色,或伴有瘀点。

舌绛起刺,苔剥,脉数有力。

  13.2.3疹后阴伤:

身热渐退,皮疹渐消,继则脱屑退皮,咽部赤烂疼痛渐减,午后或有低热。

舌红有刺,脉细数。

  13.3疗效评定

  13.3.1治愈:

疹回热退,症状消失,血象恢复正常。

  13.3.2好转:

疹回热退,其他症状得到改善。

  13.3.3未愈:

病情未能控制或出现合并症。

  14水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水痘指由感染时行病毒,蕴于肺脾,发于肌肤,皮肤出现红色丘疹,中有水疱的传染病。

  14.1诊断依据

  14.1.1初起有发热,流涕,咳嗽,不思饮食等症,发热大多不高。

在发热的同时,1~2日内即于头、面、发际与全身其他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较多,四肢部位较少。

疹点出现后,很快变为疱疹,大小不一,内含水液,周围有红晕,继而结成痂盖脱落,不留疤痕。

  14.1.2皮疹分批出现,此起彼落,同时丘疹、疱疹、干痂往往并见。

  14.1.3起病2~3周前有水痘接触史。

  14.2证候分类

  14.2.1风热犯表:

发热轻微,鼻塞流涕,偶有喷嚏与咳嗽,疹色淡红而润,疱浆清亮,点粒稀疏,躯干为多,二便如常。

舌苔薄白,脉浮数或略数。

  14.2.2热毒炽盛:

壮热烦渴,面赤唇红,便秘溲赤,痘大而密,疹色红赤或紫暗,疱浆较混,根脚较硬,口、眼等处亦见疱疹或溃疡。

舌苔黄糙而于,脉数。

  14.3疗效评定14.3.1治愈:

疱疹全部结痂,干燥,体温正常,无合并皮肤感染。

  14.3.2未愈:

发热不退,或有合并皮肤感染。

  15痄腮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痄腮是由风温邪毒引起,以发热、耳下腮部肿痛为主症的急性传染病,相当于流行性腮腺炎。

  15.1诊断依据

  15.1.1起病时可有发热,1~2天后可见以耳垂为中心漫肿,边缘不清,皮色不红,压之有痛感与弹性感,通常先见于一侧,然后见于另一侧。

  15.1.2腮腺管口或可见红肿。

腮腺肿胀约持续4~5天开始消退,整个病程约1~2周。

  15.1.3病前有痄腮接触史。

  15.1.4血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稍有增高和降低,淋巴细胞可相对增加。

  15.1.5并发脑膜炎或脑炎者,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氯化物、糖正常,蛋白轻度增高。

  15.1.6尿和血淀粉酶可增高。

  15.2证候分类

  15.2.1温毒袭表:

发热轻,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肿大,压之疼痛有弹性感。

  15.2.2热毒蕴结:

壮热,头痛,烦躁,腮部漫肿,疼痛拒按。

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15.2.3毒陷心肝:

腮部肿胀,高热不退,嗜睡,颈强,呕吐,甚则昏迷,抽风。

舌质红绛,苔黄糙,脉洪数。

  15.2.4邪窜肝经:

腮部肿胀,发热,男性睾丸肿痛,女性少腹痛。

舌质偏红,苔黄,脉弦数。

  15.3疗效评定

  15.3.1治愈:

体温正常,腮肿完全消失,无并发症。

  15.3.2好转:

腮肿与诸症减轻。

  15.3.3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