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二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9076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二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二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二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二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二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二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二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二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二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二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聊城市2019年高三年级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理综-化学试题

(解析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0-16Fe-56Cu-64

第Ⅰ卷

1.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爆发氦闪”(3HeC),人类飞离太阳系的艰辛历程.太阳质量中氢占71%,氦26%,氧、碳、铁等元素占2%左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素的中子数比电子数多2

B.上述元素除氮之外仅能形成6种单质和4种氧化物

C.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糖类物质均可发生水解

D.上述元素组成的草酸亚铁(Fe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核素的中子数为2个,电子数为2个,中子数等于电子数,故A错误;

B.由于某些元素能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如氧元素能形成O2、O3两种同素异形体,碳元素能形成金刚石、石墨、C60等多种同素异形体,则上述元素除氮之外能形成的单质不止6种,故B错误;

C.碳、氢、氧元素组成的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故C错误;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上述元素组成的草酸亚铁(FeC2O4)中铁元素为+2价,氧元素为-2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故D正确。

答案选D。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中所含阴离子数均为NA

B.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6.4g,则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0.2NA

C.4.6gC2H6O的分子中含有C-H键数目一定为0.5NA

D.1mol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电子数为2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没有告诉Na2O和Na2O2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含有阴离子数目,故A错误;

B.电解过程中,活泼性较强的杂质铁、锌等金属先放电,则阳极减少6.4g时,转移的电子不一定为0.2mol,转移电子数不一定为0.2NA,故B错误;

C.4.6gC2H6O的物质的量为0.1mol,若为乙醇则含0.5NA的C-H键,若为二甲醚则含0.6NA的C-H键,故C错误;

D.1mol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镁元素由0价升高到+2价生成Mg2+,1molMg失2mol电子,数目为2NA,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难度不大,解题时特别注意C选项,C2H6O存在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不同含有的C-H键数目不同。

D选项无论镁燃烧最终生成什么物质,均转化为Mg2+,1molMg均失2mol电子。

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X、W在同一主族,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Z的氧化物来制备Z单质,Y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Z>W>X>Y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W>X

C.X的单质与W的氧化物反应可以制备W的单质D.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可以生成盐和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X应为第二周期元素符合电子排布规律,则最外层电子数为4,X为C;X、W在同一主族,W为Si;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Z的氧化物来制备Z单质,Z为Al;Y的单质是空气的最主要成分,Y为N,

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Z>W>X>Y,故A正确;

B.非金属性X>W,则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X>W,故B错误;

C.X的单质为C,W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硅,高温下反应生成Si、CO,故C正确;

D.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硝酸、氢氧化铝,二者反应生成硝酸铝和水,故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解题时注意原子半径大小比较时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微粒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较时,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4.将下列反应所得气体通入溶液中,实验现象能够支持实验结论是

选项

气体

溶液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蔗糖加入浓硫酸搅拌产生的气体

溴水

橙色变为无色

蔗糖经浓硫酸脱水后产物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CO2

B

碳酸钠固体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

硅酸钠钠溶液

出现白色浑浊

酸性:

硫酸 > 碳酸 > 硅酸

C

Cu 与浓硫酸加热 450 ℃产生的气体

BaCl2 溶液

大量白色沉淀

SO2 可与 BaCl2 发生反应

D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产生的气体

KBr 和 KI 的混合溶液

无色逐渐变为棕黄色

氧化性:

Cl2>Br2 >I2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详解】A.蔗糖经浓硫酸脱水后产物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SO2,二氧化硫有还原性,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之褪色,故A错误;

B.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由现象可知酸性为硫酸>碳酸>硅酸,故B正确

C.二氧化硫与氯化钡不反应,不能生成沉淀,故C错误;

D.氯气可氧化KBr、KI,则不能比较Br2、I2的氧化性,故D错误。

【点睛】本题是关于实验方案评价。

解题时需注意A选项蔗糖经浓硫酸脱水后产物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SO2,二氧化硫有还原性,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之褪色,D选项中氯气可氧化KBr、KI,此实验可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Br2 、I2,无法证明Br2 和I2的氧化性强弱。

5.化合物环丙叉环丙烷()具有特殊结构,倍受化学家关注.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D.生成1molC6H14至少需要3mol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环丙叉环丙烷的分子式为C6H8,苯的分子式为C6H6,两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二氯代物:

、、,超过了两种,故B项正确;

C.环丙叉环丙烷中含有碳碳双键,根据乙烯中与碳碳双键两端碳原子相连的原子处一个平面上,则环丙叉环丙烷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故C正确;

D.环丙叉环丙烷的分子式为C6H8,由C6H8生成C6H14,多出6molH,至少需要3molH2,故D正确。

答案选A

6.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H4NO3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H4+和NO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工作一段时间后,在两极区均得到副产品NH4NO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极为电源负极,b极为电源正极

B.c膜是阴离子交换膜,d膜是阳离子交换膜

C.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NO3-+12H++10e-=N2+6H2O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5.6LO2生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题图装置可知,工作一段时间后,在两极区均得到副产品NH4NO3,则Ⅱ室中的阳离子NH4+、H+向Ⅰ室移动与Ⅰ室中的稀硝酸反应生成了硝酸铵,则c膜为阳离子交换膜,Ⅰ室中石墨为电解池阴极,a极为电源负极,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Ⅱ室中的阴离子NO3-、OH-向Ⅲ室移动与Ⅲ室中的稀氨水反应生成硝酸铵,则d膜为阴离子交换膜,Ⅲ室中石墨为电解池阳极,b极为电源正极,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根据上述分析A正确,BC错误;D选项中没有给出标准状况下,无法用气体摩尔体积公式计算体积,则D错误。

答案选A。

7.常温下,向1L1nol/L某一元酸HR溶液中滴加一元碱BOH溶液,混合溶液的与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线表示随pH的变化B.BR溶液呈碱性

C.若温度升高,两条线均向上平移D.常温下,0.1mol·L-1NaR溶液的pH=10

【答案】C

【解析】

【详解】A.对于一元酸HRH++R-,当温度不变时,Ka=不变;pH越大,c(H+)越小,则越大,则越大,对比图像可知应为N曲线表示随pH的变化,故A错误;

取N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如pH=5时,c(H+)=10-5mol/L;lg=0,=1;Ka=10-5。

B.曲线M为lg与pH变化的关系图,取曲线M上的一点计算,如pH=8时,c(OH-)=10-6mol/L;lg=0;Kb=10-6;由于Kb

C.温度升高时,酸碱的电离程度都会变大,、都变大,故二条线都会上升,C正确;

D.对于NaR溶液:

  R-+H2OHR+OH-

 起始:

      0.1    0  0

 平衡:

     0.1-x 0.1  x  x  

水解常数K==10-9;=10-9,计算可得x=10-5mol/L,c(H+)=10-9mol/L,pH=9,故D错误。

答案选C。

第Ⅱ卷

8.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俗称摩尔盐.硫酸亚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但与硫酸铵反应生成摩尔盐后较稳定.模拟工业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先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煮沸铁屑(含少量油污、铁锈等),再用清水洗净.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按如图连接好装置,经检验气密性良好后加入相应的药品,打开K1、K2,关闭K3,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Fe+2H+=Fe2++H2↑B.2Fe+6H+=2Fe3++3H2↑

C.Fe203+6H+=2Fe3++3H2OD.2Fe3++Fe=3Fe2+

铁屑快反应完时,打开____________,关闭____________,装置B中的溶液会流入装置A,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将反应后的溶液放置一段时间,瓶底将结晶析出硫酸亚铁铵.为了测定晶体中Fe2+的含量,称取一份质量为4.0g的硫酸亚铁铵晶体样品,配成溶液.用0.1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为20.00mL.反应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计算晶体中Fe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使油污发生水解而除去

(2).锥形瓶(3).ACD(4).K3(5).K1、K2(6).装置B中产生H2,是压强大于大气压(7).溶液恰好变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8).14%

【解析】

【分析】

(1)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油污在热碱中水解,热碱煮沸起到去油污的作用,根据仪器的构造特点分析仪器a的名称;

(2)本小题考查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3)将滴定实验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相结合;据此解答。

【详解】

(1)饱和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油污在热碱性条件下水解,则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煮沸的目的是使油污发生水解而除去;仪器a的名称为锥形瓶。

本小题答案为:

使油污发生水解而除去;锥形瓶。

(2)铁屑中含有铁锈(Fe2O3)等,都与硫酸反应,反应后的产物Fe3+与Fe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CD正确,B错误;铁屑快反应完时,打开K3关闭K1、K2,装置B中的溶液会流入装置A,是因为装置B中产生H2,是压强大于大气压。

本小题答案为:

ACD;K3;K1、K2;装置B中产生H2,是压强大于大气压。

(3)用KM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