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复习重点.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9067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复习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儿科复习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儿科复习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儿科复习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儿科复习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复习重点.doc

《儿科复习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复习重点.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科复习重点.doc

2015儿科重点

一、名词解释

1、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为止,共40周

2、新生儿期: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

3、婴儿期:

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是生长发育第一高峰

4、幼儿期:

自一岁至满三周岁之前

5、学龄前期:

自三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

6、学龄期:

自入小学开始(6~7岁)至青春期前

7、青春期:

年龄范围一般从10~20岁,是儿童的体格生长发育第二高峰。

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

8、生长:

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可有相应的测量值来表示其量的变化

9、发育:

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10、生理性体重下降:

出生一周内由于奶量摄入不足,水分的丢失,加上胎粪的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

约在3~4天达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至出生后的7~10应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11、低渗脱水血钠:

血清钠低于130mmol/L

等渗性脱水血钠:

血清钠在130~150mmol/L之间

高渗性脱水血钠:

血清钠大于150mmol/L

高钾血症:

血钾浓度大于等于5.5mmol/L

低钾血症:

血钾浓度小于3.5mmol/L

12、计划免疫(主动免疫):

是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而制订的免疫程序,通过有计划地使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13、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

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14、围生期:

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个特定时期,自妊娠28周(胎儿体重约1000g)至生后7天

15、早产儿:

指出生时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196~259天)

16、足月儿:

指出生时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259~293天)的新生儿

17、过期产儿:

指出生时胎龄满42周(294天)及以上的新生儿

18、小于胎龄儿(SGA):

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十百分位下

19、大于胎龄儿(LGA):

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九十百分位以上

20、低出生体重儿(LBW):

指出生一小时内体重不足2500g者

21、高出生体重儿(巨大儿):

指出生体重大于4000g者

22、呼吸暂停:

是指呼吸停止大于20秒伴心率小于100次每分伴发绀

23、高危儿:

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监护的新生儿

24、新生儿:

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

25、正常足月儿:

指胎龄大于等于37周和小于42周,出生体重大于等于2500g和小于等于4000g,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26、中性温度:

是指机体维持体温正常所需的代谢率和耗氧量最低时的最适环境温度。

对新生儿至关重要。

27、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

28、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肺透明膜病(HMD):

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呼气末肺泡萎缩,致使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

多见于早产儿

29、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

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典型的表现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

30、风湿热:

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炎症性疾病,是儿科常见的危害学龄儿童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是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炎、游走性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和皮下小结,可反复发作,心脏炎是最严重的表现。

31、秋季腹泻:

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多发生在6~24个月的婴儿。

经粪口途径传播,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带少量黏液

32、差异性紫绀:

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在后期肺动脉压超过主动脉压时,左向右分流明显减少或停止,肺动脉血流逆向分流入主动脉,出现差异性紫绀。

表现为下半身青紫,左上肢轻度青紫,而右上肢正常

33、艾森曼格综合症:

室间隔缺损时,当右室收缩压超过左室收缩压时,左向右分流逆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而出现紫绀

34、法洛四联症:

婴儿期后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病理解剖出现:

右室流出道梗阻;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

35、阵发性缺氧发作:

表现为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突然昏厥。

原因是法洛四联症患儿由于在肺动脉漏斗部狭窄的基础上,突然发生该处肌肉痉挛,引起一时性肺动脉梗阻,脑缺氧加重所致

36、少尿:

学龄儿童每日少于400ml/m2,学龄前儿童每日少于300ml/m2,婴幼儿少于200ml/m2

37、无尿:

每日尿量少于50ml/m2

38、肾病综合症(NS):

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导致血浆大量蛋白质自尿中丢失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症候群。

临床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水肿为其特征

39、生理性贫血:

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降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40、贫血:

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血红蛋白在新生儿期<145g/L,1~4个月<90g/L,4~6个月<100g/L为贫血

41、骨髓外造血:

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

出生后,尤其是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同时外周血中,可能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

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感染及贫血纠正后即恢复正常

42、脱水:

是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脱水时除丧失水分外,尚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

43、新生儿:

系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

44、胎龄:

是从最后1次正常月经第一天起至分娩时为止,通常以周表示

45、早期新生儿:

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也属于围生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整个新生儿期最高,需要加强监护和护理

46、晚期新生儿:

出生后第二周至第四周末的新生儿

47、新生儿窒息:

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48、Apgar评分系统:

1953年由麻醉医生Apgar提出的一种简易的、临床上评价刚出生婴儿情况和复苏是否有效的可靠指标。

内容包括:

皮肤颜色、心率、对刺激的反应、肌张力和呼吸五项指标;每项0~2分,总共10分,分别于出生后1分钟、5分钟、10分钟进行,如婴儿需复苏,15、20分钟仍需评分

50、新生儿黄疸:

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

若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即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51、罗伯逊易位:

染色体总数为46条,其中一条是额外的21号染色体的长臂与一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长臂形成的易位染色体,即发生于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相互易位

52、苯丙酮尿症PKU: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先天性氨基酸代谢障碍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因患儿尿液中排出大量苯丙酮酸代谢物而得名

53、风湿小体:

风湿热增生期形成的,小体中央为胶原纤维素样坏死物质,外周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大的多核细胞(风湿细胞)

54、川崎病:

曾称为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约15~20%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亚裔人发病率高。

55、原发综合征:

由肺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结病变和两者相连的淋巴管炎组成

56、腹泻病:

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儿发病率高,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57、肠毒素性肠炎:

各种产生肠毒素的细菌引起的分泌性腹泻,如霍乱弧菌、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等,排出大量水样便,导致患者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58、侵袭性肠炎:

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的渗出性腹泻,如志贺菌属、侵袭性大肠杆菌等。

患儿排出含有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的菌痢样粪便,也可发生水样腹泻

59、生理性腹泻:

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

60、肺炎:

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油类或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是婴儿时期重要的常见病

61、肺门舞蹈征:

房间隔缺损X线表现,透视下可见肺动脉总干及分支随心脏冲动而一明一暗的现象

62、缺铁性贫血IDA:

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

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严重危害小儿健康

63、血清铁:

正常情况下,与血浆内1/3转铁蛋白结合的铁量

64、血清总铁结合力:

血浆中剩余2/3的转铁蛋白仍具有与铁结合的能力,在体外加入一定量的铁可使其成饱和状态,所加的铁量即为未饱和铁结合力。

血清铁与未饱和铁结合力之和称为~

65、转铁蛋白饱和度:

血清铁在总铁结合力中所占的百分比

66、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

是由于维生素B12或(和)叶酸缺乏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

主要临床特点是贫血、神经精神症状、红细胞的胞体变大、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用维生素B12或(和)叶酸治疗有效

67、化脓性脑膜炎:

简称化脑,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临床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

68、郝氏沟:

严重佝偻病小儿胸廓的下缘形成一水平凹陷,也称肋隔沟

69、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以胸腔内肿大淋巴结为主,肺部原发病灶或因其范围较小,或被纵隔影掩盖,X线片无法查出,或原发病灶已被吸收,仅遗留局部肿大的淋巴结,故在临床上诊断为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70、马牙:

口腔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有黄白色、米粒大小的颗粒,是由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积留形成,数周后可自然消退

71、螳螂嘴:

两侧颊部各有一隆起脂肪垫,有利于吸吮乳汁

72、乳腺肿大:

男女新生儿生后4~7天均可有乳腺增大,如蚕豆或核桃大小,2~3周消退,切忌挤压,以免感染,为来自母体的雌激素中断所致

73、假月经:

部分女婴生后5~7天阴道流出少许血性分泌物,或大量非脓性分泌物,为来自母体的雌激素中断所致

其他:

骨龄、部分母乳喂养、脑膜刺激征、缺氧发作、肋骨串珠、4:

3:

2液、蹲踞、结核全效杀菌药、低钙惊厥、Trousseau征

二、填空题

1、心脏的胚胎发育在胎儿期的下述时间内完成3~8周

2、等渗性脱水小儿补液时应选择下列哪种最合适含钠液2:

3:

1液

3、引起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最常见疾病是过敏性紫癜

4、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出现明显神经症状时治疗用VitB12肌注

5、生理性贫血发生的时间生后2~3月

6、中等脱水小儿第一次补液总量应选择为120~150ml/kg

7、下列哪项不是支气管肺炎的常见并发症胸膜炎

8、下列哪项不是腺病毒肺炎的特点全身中毒症状重,易喘憋,肺部体征出现较晚

9、房缺、室缺手术最适宜年龄为4~5岁

10、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有效,网织红细胞数升高一般在3~4日

11、脑膜炎患儿早期有性格改变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12、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常属于酶和肝细胞功能低下

13、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最可靠且快速的依据是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糖降低,淋巴细胞占优势

14、小儿原发性肺结核常见胸片有支气管淋巴结核

15、下列哪项最具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特点合并脓气胸

16、注射抗毒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属于I型超敏反应

17、小儿饮食由蛋白、脂肪、碳水化物供给热卡的合理分配比例为15:

35:

50

18、人乳蛋白质中含量较高的蛋白为乳白蛋白

19、在血清中浓度最高的补体成分是C3

20、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病原菌是溶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