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课时
一、视频导入
1.看一看:
老师知道大家非常喜欢看动画片,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古代少年的故事,好吗?
(观看视频《聪明的王戎》)
2.讲一讲:
刚才同学们看得真认真呀!
谁来讲一讲你刚才看到的故事?
(指名复述故事)
3.过渡:
你的故事讲得真好!
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中的《王戎不取道旁李》。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确,读出节奏
1.自由读,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试试能否读正确。
2.检查几个字词的朗读:
王戎 诸小儿 多子折枝 取之,信然
3.读小古文不仅要读好,更重要的是能读出节奏。
一句话中该如何停顿呢?
自由读,试一试。
4.指名读,其余生认真听,说说停顿准确的地方。
5.教师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课文,学生练读。
6.齐读。
三、精读课文,读明白,读出韵味
1.简要说说王戎做了什么智慧之举。
2.逐句朗读,理解。
(1)师出示第一句,指名读。
A.理解:
尝(曾经) 诸(众多)
B.感悟古文的简洁。
(“诸位同学”,可以是“诸生”就解决了,那么“诸位老师”怎么说?
)
C.出示: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________。
(学生尝试填空)
D.练读,体会王戎和孩子们自由自在玩耍的快乐。
(2)出示第二句。
A.自由读,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B.这是一棵怎样的李树?
学生尝试描述李树的样子,在描述中领会“多子折枝”的意思。
C.理解“竞走”,诸小儿竞走取之时心理是怎么想的?
怎样读好这句话?
(学生说,练读)
D.王戎也跑过去了吗?
理解“唯戎不动”。
E.王戎静静地站在那里看,小朋友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交流看法)
(3)出示第三句。
A.指名读。
你若在场,会怎么问王戎呢?
(先用现代文说,而后尝试用小古文的方式来表达)
B.指名读王戎的回答,读出他判断的那份笃定:
此必苦李!
C.思考:
王戎是随便猜的吗?
请你说说他是如何推断的。
D.评价一下你心目中的少年王戎。
(4)出示第四句。
A.小伙伴们开始信不信王戎的话?
后来为什么又信了呢?
B.你若在场,会怎样称赞王戎?
(先用现代文说,而后尝试用小古文的方式来表达)鼓励多种表达。
四、通读,检测
1.有滋有味地朗读这则小古文,比赛读。
2.小检测。
古文语言很简洁,在不影响意思的前提下,文中往往会省略一些词语。
请你看看下列句中都省略了什么。
(1)(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 )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
(3)( )取之,信然。
五、背一背
1.自己试背短文。
2.指名背短文。
3.齐背短文。
六、剧本表演
下面我们一起来演一演这个故事。
四人一组,一人演王戎,其他人演小伙伴。
七、拓展延伸
1.《世说新语》,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写的,它在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书中有许多小故事,历经千年,依然鲜活生动。
“孔融让梨”“王戎识李”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小故事。
2.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小故事吗?
请同学们和家长们在网上搜集更多的《世说新语》的故事或视频,感受经典文学的魅力。
王戎不取道旁李
唯戎不动
↓
善于观察、缜密思考
刚开始上这一课时,我也知道要想让学生顺利地接受小古文,读准读通读懂,就是个门槛,孩子们跨过这个门槛就能进入古文的境界,跨不过就进入不了。
可是我在处理读这一环节时,方法太单一,形式太枯燥乏味,不管我怎么强调读得重要性,学生也不太买账。
在同学的启发下,我懂得读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设计要有层次,还要把读得方式处理得轻松而且巧妙一些。
比如,让学生自读后再由同学间互相纠正,或者由读得好的同学带大家读,老师引读,同学间比赛读,老师和同学比赛读,打着拍子读,模仿古人摇头晃脑地读等各种各样的方式。
除了方式要多样,还要注意朗读方法的教授、停顿,比如重音等,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有成功的信心,才能越读越有趣。
26 西门豹治邺
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管理邺县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迅速发展的阶段,对所有新奇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探究性强,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个性体现,对于本课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的情节,学生们一定会感兴趣。
为了指导学生学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叙述故事的表达顺序,可设计“初读——熟读——精读”的环节。
另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主人公的足智多谋,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表现主人公言行的句子去默读体会、朗读感悟。
通过自读自悟和小组交流来逐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主人公的言行巧妙之处。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根据提示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和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经过。
在学习本文时可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先粗后细的教学方法,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不露痕迹、不动声色的绝妙办法。
另外,教给学生找关键词语的方法:
一是找与前后内容不相一致的词;
二是找表面看似乎多余的词;
三是找描写人物异常表现的词。
为让学生学习利用人物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还可以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当时的实景。
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和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经过。
老师:
制作多媒体课件。
了解西门豹的为人、搜集战国时期的背景资料。
2课时
第一课时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学会质疑。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读中感悟,读中质疑。
一、课文题目导入
1.(出示题目)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西门豹治邺》。
2.老师解题:
“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的人。
3.读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西门豹是干什么的?
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
)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
(2)借助字典及自学生字的方法,认清字形,注意汉字的书写。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4)标注自然段序号,解决问题:
西门豹是干什么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汇报自学成果。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读准字音。
注意:
①“扑腾”在句中读轻声。
②读准“麻烦、收成、跪下”的轻声。
(2)认清字形。
三、细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管理邺县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
2.文章着重讲西门豹做了哪几件事呢?
(第一件:
与老大爷谈话,调查邺县田地荒芜原因。
第二件:
西门豹惩办巫婆和官绅头子。
第三件:
西门豹带领百姓兴修水利。
3.你能把西门豹做的每一件事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吗?
(调查摸底,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4.自由读课文,根据事件的发展顺序,你能将文章划分层次吗?
(起因:
第1~9自然段,调查摸底。
经过:
第10~15自然段,破除迷信。
结果:
第16自然段,兴修水利。
5.分组朗读,你认为文章的哪些内容是重点内容?
谈谈理由。
(文章的起因与经过是重点内容。
由于调查清楚,摸清了情况,才有了西门豹巧妙破除迷信的办法。
四、引出下节课学习内容
西门豹如何摸清底细,采用什么办法破除迷信将是我们下节课研究的重点。
西门豹治邺
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第二课时
1.知道西门豹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之处。
2.了解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了解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以小标题的方式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
今天我们来深入地学习,进一步了解西门豹这个人物。
2.通过初读课文,你认为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呢?
西门豹是(一位好官;
一位不迷信的人;
一位善于观察、了解民情的人;
一位敢于同迷信斗争的人……)。
3.现在我们要自主探究,看看细读课文后,你们对他又会有哪些认识。
二、自主探究,感悟人物品质
1.探究调查摸底。
(1)自由朗读第1~9自然段,你认为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
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学生分组学习,深入思考。
(3)汇报学习成果。
(西门豹是一个善于调查研究的人。
他向老大爷进行了精心的调查,从而摸清了底细,胸有成竹地想出了好办法。
(4)追问:
西门豹是怎样向老大爷进行调查的?
他的调查结果又如何?
(小组讨论)
小组一:
西门豹经过调查,弄清了四个问题:
①邺县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河伯娶媳妇闹的。
)②谁要给河伯娶媳妇?
(巫婆和官绅。
)③新娘从哪儿来的?
(哪家有年轻的女孩子,巫婆就到哪家选。
没钱的人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孩被拉走。
因而有女孩的人家纷纷逃走,人口越来越少。
)④漳河发过大水没有?
(漳河从没发过大水,倒是年年闹旱灾。
小组二:
西门豹的调查弄清楚了邺县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①巫婆和官绅头子以河伯娶媳妇为借口骗取百姓钱财,使得有女没钱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
②邺这个地方年年闹旱灾。
(5)点拨:
面对着自己掌握的情况,西门豹并没有马上揭穿事情的真相,也没有立即采取措施,他是如何说的,如何想的,如何做的呢?
(他说:
“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
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西门豹表面上赞同给河伯娶媳妇,实际上他已识破巫婆和官绅骗取钱财的诡计。
(6)小组朗读西门豹的话,感悟人物品质。
你能用成语来评价西门豹吗?
(将计就计,明察秋毫,明察暗访)
质疑:
西门豹是被派到邺县的官员,他明明知道巫婆和官绅的骗局,为什么不直接把他们抓起来杀掉,而要参加“婚礼”呢?
过渡:
下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西门豹用什么办法惩办巫婆和官绅的以及这样做的妙处。
2.探究破除迷信。
(1)出示自学要求。
①默读第10~15自然段,想想西门豹是怎样一步步揭穿骗局,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的。
②找到描写他是怎么说的句子,你能体会出什么呢?
③你认为他的办法妙在哪里?
是否还有更妙的办法?
(2)学生间讨论交流。
“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西门豹是为了找理由把巫婆投到河里,他这样说是故意装着认真的样子,用这些话作为惩治巫婆的借口。
“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还不回来”并不是西门豹认为巫婆真的能回来,而是故意这样说。
“麻烦”表面上是客气话,实际上是要严惩这个官绅头子,要把他也投进漳河里去。
官绅们见巫婆和官绅头子没有回来,西门豹又说让他们去催催。
他们磕头求饶,西门豹没有立刻放过他们,而是说“再等一会儿”。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真的要惩办他们吗?
(“再等一会儿”,对官绅们的震慑可想而知了,制服了他们,达到破除迷信的目的。
小组三:
西门豹利用假戏真做的办法惩办了巫婆和官绅头子及官绅们。
这个做法很巧妙,巧妙之一,安排周密;
巧妙之二,不动声色;
巧妙之三,假戏真做;
巧妙之四,讲究策略,区别对待。
3.西门豹一开始调查摸清底细,并没有把巫婆、官绅们抓起来杀掉,而采用这种将计就计、假戏真做的办法。
你们知道他的用意吗?
再默读这一部分,在读中感悟。
(彻底破除迷信,关键还是在于让老百姓们从这件事中真正明白迷信的危害。
巧妙地惩办,深刻地教育,这才是西门豹真正的目的所在。
4.自由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看老百姓们有什么变化。
(老百姓在西门豹的带领下,兴修水利,年年都有好收成,再也不迷信了。
5.在西门豹破除迷信的过程中,你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他?
(机智过人,胸有成竹,不露声色……)
三、总结全文,整体理解
1.在西门豹一步步实施惩办巫婆和官绅们的过程中,西门豹胸有成竹、不露声色地实施了惩办恶人、教育百姓、破除迷信的预定计划,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谋略。
2.你此时最想对西门豹说什么?
(你的办法真妙。
真的很佩服你。
我也要向你学习做事要有策略。
……)
四、发散思维,角色体验
1.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办法很巧妙,但并不是唯一的办法,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办法吗?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进行角色表演。
(1)以课文为主要内容,注意要有层次。
(2)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如给文中没有描写语言的其他人物(如官绅等)加上语言。
(3)注意表现出不同人物的特点,有恰当的表情。
3.小组表演。
4.小组汇报演出。
5.小组间评议:
最佳表演组,最佳人物创新奖……
根据课文的特点,我把西门豹是怎样利用送新娘的办法破除迷信的这部分内容作为重点,并以西门豹的言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研读。
西门豹破除迷信的过程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惩办巫婆和教训官绅是主要部分。
尤其是惩办巫婆的部分,西门豹的语言十分重要,他用了一个借口,将计就计。
教学中我抓住课文中西门豹说的三个重点句,让学生先找到这些句子,读懂意思,再进行语言的转换练习,然后各自根据自己的水平和习惯反复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并借助准确、有感情地朗读把各自研究学习的收获告诉大家。
27* 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讲述了蔡桓侯讳疾忌医,最终不治而亡的故事,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纪昌学射》讲述了纪昌拜飞卫学射箭,苦练基本功,最终成为射箭能手的过程,告诉我们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打好扎实的基础。
学生对寓言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对于纪昌、扁鹊这样的历史人物缺少深入了解,因此课前可以让有条件的同学查阅有关纪昌、扁鹊的资料。
学生对于同一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见解,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如纪昌学射的成功固然是因为他有扎实的基本功,但也与他学习的态度、恒心、毅力和老师的指导有方分不开;
再如,学生对蔡桓侯的评价,也应该见仁见智。
可以谴责蔡桓侯自以为是,可以给他讲病须及早医治,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还可以指出蔡桓侯左右之人的阿谀奉承,不加劝谏等。
本文教学中可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线,进入到课文的情境,抓住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品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
然后分角色朗读和表演,把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1.认识本课生字。
2.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生先后顺序的词语,再简要复述这两个故事。
3.读懂故事内容,体会到讳疾忌医的危害,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懂得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的道理。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从寓言中受到教育,明白一定的道理。
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生先后顺序的词语,再简要复述这两个故事。
读懂故事内容,体会到讳疾忌医的危害,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
搜集寓言故事,了解有关的寓言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简要复述“扁鹊治病”的故事,体会到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找出文章中表先后顺序的词语,复述故事。
体会到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生病的时候一般都会怎样做?
那你们去看病的时候,医生让你们什么时候吃药、药该怎样吃,是不是都照医生的话去做了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跟医生有关的故事,故事叫做《扁鹊治病》。
(板书:
扁鹊治病)
二、品读体验,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扁鹊既然是名医,那蔡桓侯为什么死了呢?
关于这一点扁鹊是怎么解释的?
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扁鹊所说的话。
(采取多种形式读)
3.蔡桓侯的病情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的?
(皮肤上→皮肉之间→肠胃→骨髓→病死)
4.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就能治好的病,蔡桓侯却是怎么对待的呢?
是哪个自然段讲的?
理解“毫不在意”。
5.扁鹊对待治病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说明了什么?
(站了一会儿→又来拜见→再一次来拜访→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6.你认为蔡桓侯病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他隐瞒疾病,害怕医治,不接受他人劝告)
7.蔡桓侯是怎样对待扁鹊的劝告的?
(不高兴→很不高兴→非常不高兴→奇怪→派人去请)
8.你觉得蔡桓侯是怎样的一个人?
(不听劝告、自以为是、固执己见)
三、巩固延伸
1.假如蔡桓侯现在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2.有病不医,只是危及自身;
一国之君,如果不善于听良言,则会亡国。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蔡桓侯这样的事呢?
举例说一说。
3.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现在我们找三位同学来表演这个故事。
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另外两位同学分别扮演蔡桓侯和扁鹊,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表演。
(表演时注意人物的动作和神态)
2.简要复述“纪昌学射”这个故事。
3.懂得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默读课文,简要复述“纪昌学射”这个故事。
体会寓言的寓意。
一、激趣导入
1.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羸吗?
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是一个有敏锐观察力和判断力的人。
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他们是谁呢?
箭法又如何呢?
(板书课题)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生字词。
三、精读课文
1.纪昌学射箭的过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分?
哪些自然段?
2.比较异同,探究“练眼力”。
(1)写纪昌“练眼力”的这两个自然段,其实有很多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今天也来练练大家的眼力,看谁找得快,找得多。
(2)“提要求”部分。
①指名读飞卫的话。
飞卫的意思我明白,可能纪昌还不明白,你读课文时,能不能把意思强调出来?
指名1~2名读,齐读。
②第二次提要求,谁能把飞卫的要求读得更清楚?
指名读,齐读(突出极小和很大)。
都是飞卫对纪昌的要求,但是——要求不同。
(3)“练习过程”部分。
①比较纪昌练眼力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从哪些字词感觉出来的?
你听出来没有,他特别强调了“盯住”“不能眨一眨”,那是怎样地看啊?
②创造情境,展开对话。
纪昌的妻子,看在眼里,心里一定有很多话想对纪昌说。
(提示:
可能是妻子对丈夫的劝阻,可能妻子很支持丈夫,她怎么说?
纪昌会怎么回答?
(4)“结果”部分,理解破折号。
①“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你是怎么理解“到家了”的?
(本领强,本领高,本领好)
你觉得纪昌看虱子的本领到不到家?
谁能够来具体解释一下?
②“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
你读了这句话有一种怎样的感觉?
(惊喜的,惊奇的,出乎意料的)
③纪昌三次去找飞卫,说明了什么?
说明他虚心听从指导,并且持之以恒,直到老师认可。
3.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后,纪昌是怎么做的?
飞卫又是怎么做的?
一起读读第四自然段。
(1)理解“百发百中”。
(2)功夫不负有心人,纪昌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你眼中的射箭能手是怎样的人?
(射出多少箭,箭箭都能射中目标,这叫“箭无虚发,百发百中。
”这样的人是最厉害的射箭能手。
四、引导质疑,揭示寓意
1.我们知道学射箭,拉弓、放箭也非常重要,为什么课文写练眼力部分写得那么具体,而没有具体写纪昌练开弓,练放箭呢?
学生回答寓意。
2.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一个深刻的道理。
你还能从这则寓言中读懂什么?
3.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你能想到什么?
从纪昌练习的态度,你有什么启发?
(练眼力是学射箭的基本功。
任何本领都需要基本功,而练基本功需要有——恒心和毅力。
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了射箭的基本功是眼力,那么我们学习的基本功是什么呢?
指名学生回答。
同学们,我们也要练好基本功,为我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纪昌学射
向飞卫学习
↙ ↓ ↘
练习不眨眼 把小东西看大 练习开弓射箭
↘ ↓ ↙
百发百中
这两则寓言分别告诉我们要有恒心和毅力;
要防微杜渐,不讳疾忌医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多读多感悟,同时,我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现自身价值,并体会寓言的深意,从而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口语交际:
讲历史人物故事
这次口语交际是以“讲历史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