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气候学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04151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气候学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气象气候学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气象气候学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气象气候学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气象气候学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象气候学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

《气象气候学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气候学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象气候学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

(3)普通野外装备用品:

电筒、电池、雨具、胶鞋等。

五、实习内容:

利用仪器测量不用覆盖地的温度(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地面温度、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不同深度的的温)、湿度、降水量、蒸发量和风向、风速。

并进行对比,分析造成变化和差异的原因。

 

六、实习方法

1、仪器安装方法:

(1)地温表的安装:

地面三支温度表水平地平行安放在地面上,从北向南依次为地面普通、地面最低和地面最高,相互间隔5cm,温度表感应球部朝东,球部和表身一半埋入土中,一半漏出地面。

(2)曲管地温表安装在地面最低温度表的西边约20cm处,按5、10、15、20cm深顺序由东向西排列,感应部分朝北,表间相隔10cm,表身与地面成45度的夹角。

安装时,先挖一段45cm的沟:

沟的北壁垂直向下,与东西向的南壁成30度角,南壁随深度挖成与北壁成45度交角的斜坡面。

再沿南壁量出各地温表的水平位置,在北壁量取所需深度,并在该深度处作出一水平小洞穴,然后分别把地温表放入沟内,使感应部嵌入北壁的小洞,并检测深度是否准确,最后小心用土将沟填平。

2、观测方法:

(1)、温度的观测

温度表的观测:

常规地面气象观测中,温度在每天02、08、14、20时(北京时)进行观测,称为定时观测。

本次实习按每2小时观测一次,12次/天进行观测。

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每天观测一次,在20时进行,读数后要对最高和最低温度表进行调整。

(2)、空气湿度的观测

阿斯曼的观测:

观测前先把仪器悬挂好,离地面高度视观测目的而定;

在读数前4-5分钟用滴管湿润湿球,然后上好风扇发条,读数时要迎风站立,从下风向接近仪器,迅速读数,注意复读、记录,做器差订正;

读数时要先读干球后读湿球,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当风速大于4m/s时,应将防风罩套在风扇迎风面的缝隙上,若风险转速减慢或停转,应重新上弦,两分钟后再读数;

将测得的干、湿球温度值代人湿度查算表,求出各种湿度值。

(3)、风速与风向的观测:

三杯轻便风向风速表的观测:

观测者在下风方向手持仪器,垂直地将其举过头顶,风速表刻度盘与当时风向平行,将方位盘的制动套管向下拉并向右转一角,方向盘就可按地磁子午线方向稳定下来,注视风向指针约2分钟,记录其最多风向。

在观测风向的同时,待风杯旋转约半分钟,按下风速按钮,风速指针恢复零位,松开启动杆后,指针开始走动,1分钟后指针自动停转,读出指针所示数值,以这个数值从风速检定曲线图中查出实际风速(取一位小数),即为所测之平均风速。

七、实习主要过程:

43-45分钟观测云状、云量、日光情况,45-47分钟观测水,47-09分钟观测干、湿球温度,09-11分钟观测地面温度,11-16分钟观测风向、风速,16-19分钟观测蒸发,19-21分钟观测气压。

八、实习目的及意义:

地理观测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气象与气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基本技术训练课程。

因此,气象观测实习是《气象与气候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也是培养学生诸多地理能力和锻炼学生良好科研品质的重要途径。

作为未来的中学地理教师,通过《气象与气候学》的学习,除了能胜任中学地理教学中有关气象、气候部分的教学任务外,还应能带领中学生进行课外气象观测等课外气象活动。

因此,气象观测实习可以培养学生进行课外气象活动的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

九、气候调查的数据及分析:

1、各个实习观测点的调查结果:

A组:

静湖东南角湖心岛

观测点环境:

观测点位于静湖东南角的湖心岛凉亭西侧,东离湖岸约3米,周围树木生长较为茂密,观测装置安放于两棵高为12米的柳树之间,地表为较松散的土壤,有部分植被覆盖。

岸边水深约1米,湖内有荷花莲花等水生植物生长,较茂密,几乎覆盖水面。

天气状况:

7月1日14:

00—16:

00大雨

7月1日19:

30—20:

00小雨

7月1日20:

00—7月2日10:

00阴云量8—10

7月2日10:

00—12:

10中雨转大雨

7月2日12:

10—20:

00晴

观测数据和结果:

时间

风向

(°

指示风速m/s

实际风速m/s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相对湿度

%

地面温度℃

地面最高温度℃

地面最低温度℃

地中

5

cm温度℃

地中10

地中15

地中20

水温℃

12

330

0.5

0.7

24.2

23.3

93

21.6

19

18

17.6

22.4

14

120

1.0

3.0

23.4

92

22.0

17.5

17.1

16

250

0.4

1.1

22.8

21.4

88

22.5

19.2

17.7

340

1.7

2.0

22.2

21.8

95

21.0

19.5

17.4

23.2

20

30

21.9

96

18.0

27.5

18.5

22

19.9

19.4

18.6

19.3

17.8

23.1

24

18.2

17.9

15.2

18.7

17.0

2

18.8

4

17.2

100

22.1

6

0.6

19.0

15.1

8

0.95

81

20.0

16.4

10

20.85

20.8

20.5

17

16.8

22.3

21.2

20.4

91

22.9

220

0.2

19.7

60

23.8

28.4

300

0.8

24.1

22.7

23.5

21.1

29.1

23.0

备注:

7月1日20:

00数据为20:

30补测

B组:

东北师范大学学林

观测点位于学林北侧距道路约10米,距西侧道路约15米处,周围以高大乔木为主,每4米种植一棵,地面为草地但不完整,其中高大乔木以油松为主,黄花落叶松等分布其间。

树高约15米。

7月1日14:

00大风暴雨

19:

00小雨

20:

00—24:

00阴,云量为8—9

7月2日0:

00—10:

00晴朗

10:

10中转大雨

12:

24.15

22.15

84

21.5

17.3

30-60

0.38

0.58

24.0

230-240

21.82

20.04

83

18.1

20.004

20.1

25.5

18.9

18.4

16.7

130-140

19.8

19.6

18.-240

20.3

地中20cm温度计埋得较浅

C组:

环科楼东侧小土丘

土丘位于环科楼东侧,高约20米,上有较密的落叶、植被覆盖。

00大雨、雷阵雨

14:

24.8

20.7

18.3

20.2

27.0

21.7

26.0

26.7

D组:

生科院外草坪

观测点位于生科院外草坪,东距道路约5米,西距广场约20米,南距生科院15米,北距道路25米,该观测点东部为茂密的树林,南北西为空旷地,该草坪草密度小,且矮小,范围也小。

天气概况:

00大风、暴雨

30—24:

00阴云量为7—9

7月2日4:

10:

00中转阵雨

12:

110

34

50

0.9

1.3

23.7

35.1

26

24.5

90

0.3

23.6

29.5

21.3

265

20.6

25.0

24.3

44.0

13.3

15.5

16.9

20.9

240

1.2

33.5

33.0

25.8

25.4

24.7

34.6

12.7

E组:

图书馆前裸地:

观测点位于图书馆前的裸地,观测点的东北方有一棵树,距观测点约10米,其余周围较空旷。

00—20:

00阴云量为6—7

7月2日0:

00—6:

00晴朗微风

00时温度较低

45

87

1.8

2.2

25.1

31.0

23.9

85

40

80

42.0

350

190

345

0.02

0.22

26.5

170

0.78

1.6

165

1.35

270

1.4

1.5

35

86

30.0

12.4

7月1日12点、14点和16点的数据由于换泥换沙可能出现误差。

2、地面温度对比及分析:

裸地和学林地面温度对比:

两处温度均为17摄氏度以上,大部分时间里,相同时刻裸地温度高于学林的温度,学林地面温度趋于平稳,变化不是很大,中午和下午的温度偏高,夜里温度偏低;

裸地的地面温度变化较明显,在14点到16点温度出现最高值,夜里温度较低,在12点至16点时,两个观测点温差较大,相差将近10摄氏度左右。

午夜温度基本相似,温差达到最小。

地面温度对比分析:

七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昼长夜短,日照时间长,接受太阳辐射时间长,接太阳能比较多,两处温度都比较高。

裸地基本上没有什么植被覆盖;

学林有树木和草地等植被。

所以在强烈的太阳辐射下,裸地的地面温度变化较明显;

学林有植被对太阳辐射的减弱,温度变化不是很明显,且温度一直不是很高。

草坪、湖心岛观测点地面温度对比:

这两处观测点地面都有草地覆盖。

生科院外的草坪这个观测点只有东部有茂密的树林,而南北西都是空旷地;

湖心岛周围有较茂密的树木。

12时至16时太阳辐射较强烈,两处观测点的温度相差较大。

从1日下午18时至2日的早上8日,两处地面温度差别不是很大。

由于湖心岛周围有茂密的树木和草地为植被,这些植被减弱强烈的太阳辐射,地面温度变化不是很明显,且地面温度较低。

由于草坪只有东侧有茂密的树木,所以在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时,减弱太阳辐射,温度较低,且变化不是很明显,然而在10时开始直到太阳落山,树木没有对太阳辐射起任何减弱作用,所以草坪地面温度很高,变化很大。

3、地中温度变化对比:

湖心岛地中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