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秤使用说明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0391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带秤使用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皮带秤使用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皮带秤使用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皮带秤使用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皮带秤使用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皮带秤使用说明书Word格式.docx

《皮带秤使用说明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带秤使用说明书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皮带秤使用说明书Word格式.docx

3.1服务和修理………………………………………………9

3.2日常维护(机械部分)……………………………………………9

3.3日常维护(电器部分)……………………………………………10

3.4故障排除………………………………………………11

附:

6001B皮带秤积算器使用手册

1皮带秤的组成、结构、原理

30、20、17、14系列皮带秤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称重桥架、速度传感器、和积算器。

装有载荷传感器的称重桥架,安装于输送机的纵梁上,称重桥架支撑的称重托辊,检测皮带上的物料重量,产生一个正比于皮带载荷的电压输出信号。

速度传感器直接联接在从动滚筒上或大直径的托辊上,提供一系列脉冲,每个脉冲表示皮带运行的单位长度,脉冲频率正比于皮带速度。

积算器从载荷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接受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经微处理器运算,得到累计总量和瞬时流量、皮带速度等参数。

称重桥架

ICS-14称重桥架为全悬浮结构,四只称重传感器。

ICS-17称重桥架为双杠杆结构,二只称重传感器。

ICS-20称重桥架为单杠杆结构,一只称重传感器。

ICS-30称重桥架为单托辊结构,一只称重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直接联接在从动滚筒上或大直径的底部托辊上。

速度传感器产生的脉冲信号的频率正比于皮带机的实际速度。

积算器

皮带秤积算器包括现场安装型和面板安装型。

采用微处理器控制,处理称重传感器的重量信号和皮带速度信号,计算流动物料的流量和累计量,显示在仪表上,并提供远程脉冲计数输出。

可外加通讯板使用RS-232或RS-485接口和上位机通讯。

2皮带秤的安装调试

2.1皮带秤安装位置的选择

皮带秤应该安装在皮带张力和张力变化最小的地方,由于这个原因,秤最好是安装在输送机靠尾部的地方,称重托辊应安装在距离装料点不小于5m处(ICS-20,ICS-30)或9m处(ICS-17,ICS-14),但距尾部导料栏板不少于3个托辊间距(ICS-20,ICS-30)或5个托辊间距(ICS-17,ICS-14);

皮带秤不要安装在输送机角度大于16度的输送机上。

同时要遵守以下准则:

1.称量系统要安装在坚固的输送机上,否则必须增加支撑;

2.皮带秤不应设置在距给料机、漏口、导料栏板3米以内的地方;

3.秤不能装在凹形或凸形曲线的输送机上;

4.秤不能装在输送机因超速或倾斜而使物料滑动的地方;

5.秤应装在防风雨最好的地方;

6.在装有皮带秤的输送机上不应联结或装有任何震动装置。

2.2皮带秤的现场安装

2.2.1 ICS-14型皮带秤的安装

2.2.1.1现场确定皮带秤在输送机上的安装位置后,按下列要求准备现场1.在安装部位配置支撑和支撑腿,以加固输送机机架,构架的偏差应保持在0.4mm以内。

2.秤的区域内,输送机架的夹板应和输送机架焊在一起。

3.要把负4到正4间的托辊在输送机的横向用水平尺调平。

4.全部称重域的托辊应在制造、样式、规格等方面应相同,具有转动灵活及良好的机械性能。

2.2.1.2在完成了对皮带秤安装位置的选择和准备工作以后,可以按下列步骤安装皮带秤秤架

1.为方便吊挂钢丝和安装设备,应举起或移开皮带秤范围内的输送皮带,其距离至少需要从负5到正5之间。

2.将安装秤架部位的四组托辊拆掉,去掉连接脚板,改装为称重托辊.

3.对皮带宽度超过1000mm的皮带秤,托辊要有足够强度的支撑,

其支撑在侧翼托辊和底部的托辊架之间,以使托辊在重载下不变形。

4.在负4到正4间所有中间输送辊的中心位置上划刻线或冲上标记,对带宽超过一米的输送机,需用同样步骤完成两侧翼托辊。

5.定负4到正4托辊之间的尺寸,并把它们用垫片垫高6mm.。

把负4和正4托辊调整为矩形,其对角线误差不大于±

3mm。

6.在输送机的两边分别从负4到正4托辊之间等距离地划上记号。

7.把皮带秤秤架放入输送机架,秤架的中心线要和输送机的中心线吻合注意,14型皮带秤的纵向两拉杆始终处于拉力状态,不可以处于压力状态,详细安装方向见附图。

8.确定输送机的中心线,最后要注意在每一步测量中都必须参照此中心线。

9.从正5到负5拴一根直径为0.5mm的细钢丝,使其通过正4到负4及称重域中间托辊的中心记号,使钢丝张紧并保持恒定的张力。

10.检查托辊与钢丝之间的距离,如果需要,在负3到正3托辊下增加垫片,保证托辊到钢丝的距离不大于0.8mm。

11.为固定秤架,在输送机架上先确定秤架安装孔的位置和尺寸,然后开孔。

12.将秤架放在输送机架已经确定的位置上,用水平尺校正秤架水平,根据情况加垫片,最后穿入固定螺栓,并紧固螺栓。

13.拆去秤架上称重传感器的保护装置,在保证称重传感器处于自由受力状态下张紧拉杆螺丝,使称重传感器不能摆动。

2.2.1.3称重域托辊的安装

以负4为基准,安装与称重桥相临的称重托辊,其两边的距离偏差不大于0.8mm,以此称重托辊为基准依次分别定位负1、负2、负3、和称重托辊2、称重托辊3、称重托辊4、正1、正2、正3。

两相临托辊的距离应一致且误差不大于1mm。

复查无误后紧固螺栓,再复查中间托辊与钢丝的距离,确定正常后拿开所有钢丝线,把输送机带返回。

这样就完成了称重桥架和秤称重域的托辊的安装。

注意:

如果皮带秤安装好而输送带没安装,则应在称重托辊和机架之间用木块垫实或不安装称重传感器。

2.2.2 ICS-17型皮带秤的安装

2.2.2.1现场确定皮带秤在输送机上的安装位置后,按下列要求准备现场

1.在安装部位配置支撑和支撑腿,以加固输送机机架,构架的偏差应保持在0.4mm以内。

2.2.2.2在完成了对皮带秤安装位置的选择和准备工作以后,可以按下列步骤安装皮带秤秤架

1.方便吊挂钢丝和安装设备,应举起或移开皮带秤范围内的输送皮带,其距离至少需要从负5到正5之间。

2.将安装秤架部位的四组托辊拆掉,去掉连接脚板,改装为称重托辊。

3.对皮带宽度超过1000mm的皮带秤,托辊要有足够强度的支撑,其支撑在侧翼托辊和底部的托辊架之间,以使托辊在重载下不变形。

5.测定负4到正4托辊之间的尺寸,并把它们用垫片垫高6mm.。

7.把皮带秤秤架放入输送机架,秤架的中心线要和输送机的中心线吻合注意,确定输送机的中心线,最后要注意在每一步测量中都必须参照此中心线。

8.从正5到负5拴一根直径为0.5mm的细钢丝,使其通过正4到负4及称重域中间托辊的中心记号,使钢丝张紧并保持恒定的张力。

9.检查托辊与钢丝之间的距离,如果需要,在负3到正3托辊下增加垫片,保证托辊到钢丝的距离不大于0.8mm。

10.为固定秤架,在输送机架上先确定秤架安装孔的位置和尺寸,然后开孔。

11.把皮带秤主秤架放入输送机架,主秤架定位并固定后,再安装副秤架;

主秤架和负秤架之间的联结簧片安装时应处于自由垂直状态,不能弯曲变形;

注意17秤的安装方向为物料先过主秤架(装称重传感器的秤架)、再过副秤架。

12.拆去秤架上称重传感器的保护装置,使称重传感器处于自由受力状态且秤架不能摆动。

2.2.2.3称重域托辊的安装

以负4为基准,安装与称重桥相临的称重托辊,其两边的距离偏差不大于0.8mm,以此称重托辊为基准依次分别定位负1、负2、负3、负4和称重托辊2、称重托辊3、称重托辊4、正1、正2、正3、正4。

2.2.3 ICS-20型皮带秤的安装

2.2.3.1现场确定皮带秤在输送机上的安装位置后,按下列要求准备现场

3.要把负2到正2间的托辊在输送机的横向用水平尺调平。

2.2.3.2在完成了对皮带秤安装位置的选择和准备工作以后,可以按下列步骤安装皮带秤秤架

1.方便吊挂钢丝和安装设备,应举起或移开皮带秤范围内的输送皮带,其距离至少需要从负3到正3之间。

2.将安装秤架部位的对应托辊拆掉,去掉连接脚板,改装为称重托辊。

3.对皮带宽度超过1000mm的皮带秤,托辊要有足够强度的支撑,其支撑在侧翼托辊和底部的托辊架之间,以使托辊在重载下不变形。

4.在负2到正2间所有中间输送辊的中心位置上划刻线或冲上标记,对带宽超过一米的输送机,需用同样步骤完成两侧翼托辊。

5.测定负2到正2托辊之间的尺寸,并把它们用垫片垫高6mm.。

把负2和正2托辊调整为矩形,其对角线误差不大于±

6.在输送机的两边分别从负2到正2托辊之间等距离地划上记号。

7.把皮带秤秤架放入输送机架,秤架的中心线要和输送机的中心线吻合。

20秤的安装方向为料流先通过耳轴,再过称重桥。

9.从正3到负3拴一根直径为0.5mm的细钢丝,使其通过正2到负2及称重域中间托辊的中心记号,使钢丝张紧并保持恒定的张力。

10.检查托辊与钢丝之间的距离,如果需要,在负1到正1托辊下增加垫片,保证托辊到钢丝的距离不大于0.8mm。

2.2.3.3称重域托辊的安装:

以负2为基准,安装与称重桥相临的称重托辊,其两边的距离偏差不大于0.8mm,以此称重托辊为基准依次分别定位负1、负2和正1、正2、。

2.2.4 ICS-30型皮带秤的安装

2.2.4.1现场确定皮带秤在输送机上的安装位置后,按下列要求准备现场

2.2.4.2在完成了对皮带秤安装位置的选择和准备工作以后,可以按下列步骤安装皮带秤秤架

1.便吊挂钢丝和安装设备,应举起或移开皮带秤范围内的输送皮带,其距离至少需要从负3到正3之间。

2.对皮带宽度超过1000mm的皮带秤,托辊要有足够强度的支撑,其支撑在侧翼托辊和底部的托辊架之间,以使托辊在重载下不变形。

3.在负2到正2间所有中间输送辊的中心位置上划刻线或冲上标记,对带宽超过一米的输送机,需用同样步骤完成两侧翼托辊。

4.测定负2到正2托辊之间的尺寸,并把它们用垫片垫高6mm.。

5.在输送机的两边分别从负2到正2托辊之间等距离地划上记号。

6.把称重桥放入输送机架,桥架的中心线要和输送机的中心线吻合。

确定输送机的中心线,最后要注意在每一步测量中都必须参照此中心线。

7.3到负3拴一根直径为0.5mm的细钢丝,使其通过正2到负2及称重域中间托辊的中心记号,使钢丝张紧并保持恒定的张力。

8.托辊与钢丝之间的距离,如果需要,在负1到正1托辊下增加垫片,保证托辊到钢丝的距离不大于0.8mm。

9.固定称重桥架,在输送机架上先确定桥架安装孔的位置和尺寸,然后开孔。

10.拆去秤架上称重传感器的保护装置,使称重传感器处于自由受力状态。

2.2.4.3称重域托辊的安装

以负2为基准,安装称重托辊,其两边的距离偏差不大于0.8mm,以此称重托辊为基准依次分别定位负1、负2和正1、正2、。

如果皮带秤安装好而输送带没安装,则应安装托运支架,以免受力过载而损坏。

2.3皮带秤电器部分的安装

1.将称重桥架上安装称重传感器的支撑板取下,紧固关节轴承的固定螺栓。

2.把关节轴承旋入称重传感器(标签正向),关节轴承螺杆端部和称重传感器中间部分要留有一定的间隙。

用扳手锁紧螺母,同时保证称重传感器和上固定板长边平行且方向一致(注意:

锁紧时不能夹传感器的中间部分和另一端,只能夹住与关节轴承联接部分);

将拉杆螺栓旋入传感器另一端,并紧固锁紧螺母(锁紧时不能夹传感器的中间部分和另一端,只能夹住与拉杆螺栓联接部分)。

3.将传感器线及传感器小心装入横梁,并把传感器线从横梁一端取出,引入接线盒,保证传感器不与横梁接触;

在称重桥架下面能自由晃动拉杆螺栓;

然后安装球面垫(两个球面垫的凸、凹面应接触),将两螺母相互紧固。

注意应将导电带与秤架相连。

1.测速滚筒安装:

选好位置,离开秤体但不需远离秤体。

保证测速滚筒横向和输送机的纵向成垂直状态,防止回程皮带跑偏;

测速滚筒和回程皮带间要有一定的压力,以保证测速滚筒和皮带同步运行不失速;

测速滚筒两端的轴承要安装到位,防止测速滚筒沿轴向窜动。

定好轴承孔位后,划线并割孔,固定测速滚筒。

2.把测速传感器和测速滚筒联接起来,制作防转臂支架并安装,安装防转臂及拉簧。

1.壁挂式仪表:

选好地点,尽量远离干扰源及震动源;

以适合操作为准定好安装高度并安装仪表。

嵌入表:

推入安装口,把两侧定位螺丝上紧。

2.当仪表和秤体的距离不大于100米时,称重传感器信号电缆用4芯屏蔽线,超过100米用6芯屏蔽线。

铺设称重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的信号线时要和动力电缆分开敷设。

仪表电源最好是照明电,并且电压稳定。

3.确定称重传感器的激励和信号线,接激励电源的两根线之间的电阻一般为380或420欧姆左右,线的颜色一般为红和黑,红的接激励+,黑的接激励-;

信号线之间的电阻为350±

1Ω,线的颜色一般为绿和白,绿的接信号+,白的接信号-,屏蔽线根据接线图单端接地,接线要整齐美观。

称重传感器电缆线不得截短!

2.3.4标定:

1.建立测试周期:

测试周期应不小于3周或不低于6分钟且应取整数圈。

测量皮带一周长度,精确到毫米。

在皮带上做一显著标识,开启皮带并以最大速度运行,当标识通过某一参考点时,用秒表开始测量皮带整数圈的运行时间,将皮带一周的长度、选择的运行圈数及运行圈数所用的时间输入仪表,并进行一次倒计时,倒计时结束即完成了测试周期的建立。

2.零点调试前让皮带运行至少半小时,再开始调零,零点校准至少要进行5次,以观察零点稳定性,正常后记录零点值。

3.间隔校准前应先选择间隔标定的方式。

标定方式一般选择挂码标定、链码标定、实物标定

1)挂码标定:

a)挂码位置的确定:

(1)30,20-1秤砝码挂在称重托辊上。

(2)20-2,17-2秤砝码挂在两称重托辊中间位置。

(3)17-4秤砝码分别挂在主、付秤架上两称重托辊的中间位置

(4)14秤砝码均布悬挂。

2)挂码量计算:

(1)皮带上每米物料量(公斤/米)P=Q/(3.6*V)

(2)达到皮带秤满量程所需挂码重量=M*P*D

(3)校验常数=挂码重量/(M*D)*N*L

Q=秤容量(吨/小时),

V=皮带速度(米/秒);

D=托辊间距(米)

M=称重托辊数

L=皮带周长(米)

N=测试周期内皮带运行圈数

3)将仪表标定方式选为挂码,输入挂码重量,检查标定常数是否正确,挂好砝码;

操作仪表进行间隔标定,标定结束记录间隔

4)移去砝码投入使用。

3.2链码标定:

1.每条链码都有规格,单位为公斤/米,

链码标定常数=链码重量*N*L,

2.将链码固定,固定链码要求链码把+1到-1之间的托辊全部覆盖上(包括+1和-1托辊),

3.开启皮带,观察链码运行情况,保证链码成一条直线,

4.操作仪表进行标定,达到所允许的误差范围后再连续标定三次,以观察其重复性,记录标定结果和间隔值。

5.移去链码,投入使用。

3.3.实物标定:

准备标准重量的物料,物料重量不小于最大秤容量的2%,启动皮带调好零点后,操作仪表并将标准重量的物料从秤体上通过且须在测试周期内将物料放完,重复做3到4次以观察其重复性,如误差超出标准,则应检查秤体的机械部分和输煤系统是否正常,找出影响精度的原因并排除,重新标定;

如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记录标定结果和间隔值。

皮带秤即可投入使用。

实物标定要注意:

准备物料时把好称量关!

物料通过皮带秤前保证没有洒料,存料现象!

最后应详细认真地填写皮带秤的现场调试报告。

3皮带称的维护

3.1服务和修理

本手册中的维修信息将满足你的要求。

若需要技术支持,请拨+86-516-87797313。

为了迅速满足你的要求,请仔细写下你的机器型号和有关参数。

3.2日常维护(机械部分)

A.清洁:

保持装载岩石、粉末等物料的皮带表面的清洁。

B.润滑:

称重托辊应该每年润滑1到2次,称重托辊润滑以后,可能改变皮重,因此在润滑以后应进行零点校准。

C.皮带调整:

在空载及符合运行的情况下,在整个秤的范围内,皮带必须被调整到与托辊的中心线对齐,当有偏载时,要对载荷整形。

当空载时皮带不跑偏,负载时皮带跑偏的情况下,要求校准校验期间皮带至少在称量段内不跑偏。

D.皮带拉紧:

皮带张力始终保持恒定是很重要的,因此在所有皮带称系统的输送机上建议使用重锤式张紧装置。

没有恒定的拉紧装置,当皮带张力有变化及拉紧装置要调整时需要从新校准。

E.皮带载荷:

由于物料流量为仪表量程的125%时引起的过载情况下(这是必须避免得),任何大于额定容量的负载不能被测量。

皮带载荷应进行调整使之保持在仪表量程之内。

F.皮带粘料:

物料可能形成一个薄层粘在皮带上,连续粘在皮带上一周而掉下来。

当物料潮湿或者运输细粒物料时,这种情况常常发生,使用皮带清扫器可以改变这种情况。

如果不将薄层除去,则必须调整零值,皮带上粘着的物料发生任何变化,都必须对皮带作进一步调整。

G.导料挡板和外罩:

导料挡板不应该安装在+3或-3称重托辊以内,在计量段内如果需要设置导料栏板或外罩,它们必须不施加任何附加的力的在秤上。

在空载的情况下,皮带通过导料板进行清理,当输送机运行时,物料要塞满或滑落在板和皮带之间,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可能引起较大误差。

3.3日常维护(电器部分)

经常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可以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如果确实出现了问题,请按下面的故障检修步骤进行检查。

(1)检查电源

A.检查保险丝。

B.检查电源开关是否打开并给仪表送电。

(2)检查接线

A.检查所有端子是否可靠。

B.检查显示板和键盘接口连接是否牢固。

C.检查远程计数器和可选的输入输出模块是否接插牢固。

D.检查系统中元件间相应的内部接线,全部接线都必须按照现场接线图的规定进行。

E.接点松动,焊接不可靠,有短路和短路现象,以及不按照要求接地的情况发生时,会产生读数错误及称重读数的不稳定。

F.检查所有的屏蔽电缆是否按现场接线图的要求仅在规定的部位进行。

(3)仪表的清洁

仪表只需很少的维护就能正常工作。

前面板可以用湿布擦干净,如需要也可使用中性的清洁剂(不能使用碱性的清洁剂)定期检查所有接线,插接件和电路板连接无松动。

保证仪表密封良好,防止灰尘进入。

3.4故障排除

当仪表显示的示值和用户实际用料相差较大时,应对皮带称系统进行检查。

1.零点漂移与输送系统有关,当发生零点漂移时,会随之发生间隔漂移。

A.零点漂移的一般原因:

a)称重桥架上积尘积料

b)石块卡在称重桥架内

c)输送机皮带的粘料

d)输送机皮带的不均匀

e)由于物料的温度特性,输送机环形皮带的增长

f)电子测量元件的故障

B.间隔漂移的一般原因:

a)输送机皮带张力的改变。

b)测速传感器滚筒增大或滑动。

c)秤的调速。

d)载荷传感器的严重过载。

e)电子测量元件的故障。

2.仪表有故障自诊断的能力。

大量的问题可以被自动检测并在屏幕上显示相应的信息。

具体请参考主菜单3中的诊断信息。

当产生报警时,报警信息由右边的软件查询。

报警信息和报警灯同时亮起,按复位键清除报警;

只有当引起报警的原因不在存在时,才可清除报警。

报警列表

1.除法错误

2.AD转换器故障

3.高流量报警

4.低流量报警

5.控制偏差报警*

6.外部报警1

7.外部报警2

仪表所有报警功能可编程设定为如下形式

报警产生报警信息,提示用户,如设定报警输出功能,输出可复位报警输出,直到报警复位或故障排除。

停机产生报警信息,如设定停机输出功能产生不可复位的停机输出信号,直至故障排除。

无该报警功能被屏蔽

其中,高流量报警和低流量报警可编程报警点和延时时间

3.称重传感器的激励和信号电压的测量

A.测量仪表端子1和2之间激励电压应为10VDC±

5%

B.测量传感器接线盒传感器激励电压也应为10VDC±

C.测量仪表端子3和4信号电压应为0-30MV

D测量传感器接线盒传感器信号电压也应为0-30MV

毫伏输出信号直接与重量有关,随着重量的增加输出应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