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doc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01464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31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五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十一五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十一五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十一五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十一五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一五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docWord文件下载.docx

《十一五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doc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五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docWord文件下载.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一五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docWord文件下载.docx

3.中国城镇化是信息时代“五流”交汇的网络节点

4.中国城镇化是培育科技竞争力的创新源头

5.中国城镇化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先导中心

6.中国城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操作关键

(二)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内容框架

1.技术路线

本研究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实现多学科协同作战:

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现代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工程学等,提出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

运用比较分析法,研究、借鉴世界和国内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有益经验和教训,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避免走弯路;

进行案例解剖(见研究附件典型案例分析报告),选择省内若干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地区提出相应的分类指导措施。

2.内容框架

(三)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

1.课题前期准备阶段(2004年4-5月)

(1)编制“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公开招标申请书

(2)中标后,与省发改委签订合同书

2.调查研究阶段(2004年6月)

(1)制定《安徽省“十一五”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大纲

(2)收集整理基础资料,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调查分析

3.研究大纲编制阶段(2004年7月)

4.课题初步成果研究阶段(2004年8月初到2004年9月中旬)

2004年9月15日前提交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5.初步成果深化及最终成果研究阶段(2004年9月中旬到2004年10月底)

2004年10月下旬召开课题研究报告咨询论证会,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向省发改委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一、“十五”以来安徽城镇化战略实施效果评估

(一)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01—2010年)简述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01—2010年)是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不断提高我省城镇化水平,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制定的。

《纲要》从安徽省情出发,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有益经验,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提出“十五”期间推进我省城镇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政策和重点工作,是全省城镇化战略的深化和具体化,它既是正在实施的省“十五”计划纲要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扣“加快发展,富民强省”这一主题,围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有序推进,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增强城镇要素集聚和辐射功能,全面实施城镇化战略,提高城镇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加快全省城镇化进程。

2.基本原则

(1)现代化导向的原则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城镇化和工业化相互促进的原则

(4)科教兴皖的原则

(5)改革推动、开放带动的原则

(6)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 

3.发展目标

(1)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到2005年,全省城镇人口达200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34%,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发展;

到2010年,全省城镇人口达270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40%左右。

(2)城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3)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4)科学文化建设明显加强;

(5)城镇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6)基本形成完善的城镇体系。

4.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政策

(1)实行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切实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措施;

(2)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充分利用好城镇土地资源;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不断深化改革,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

(5)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6)努力增加财政投入,实行重点扶持政策。

5.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工作

(1)科学完善省城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道路;

①进一步优化省域城镇空间布局,②优先发展省会城市,③重点发展省辖市,④积极发展县级市和县城,⑤加快发展中心建制镇 

(2)切实加强和改进城镇规划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集聚功能;

(4)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镇辐射带动功能;

(5)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高城镇文明程度;

(6)切实加强领导,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

(二)“十五”城镇化发展主要成就

1、城镇人口增长较快,城镇化水平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十五”前三年是城镇化正常发展的时期,也是安徽省城镇化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的跨越期。

从2000年的城镇化水平28%提高到2003年底32%,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城镇化速度年均增长约1.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

表1-1“十五”安徽省城镇化进程和城乡人口增长情况

年份

城镇人口(万人)

乡村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比重(%)

城镇人口

增长率

(%)

乡村人口增长率(%)

城镇人口增长规模(万人)

乡村人口增长规模(万人)

2000

1757

4520

28

8.96

-1.56

144.54

-71.54

2001

1853

4471

29.3

5.43

-1.07

95.39

-48.39

2002

1955

4413

30.7

5.51

-1.3

102.06

-58.06

2003

2051

4359

32

4.9

-1.24

95.72

-54.72

2003年底,安徽省共有城镇992个,其中设市城市22个(包括县级市5个),县城56个,县属镇914个。

城镇体系框架进一步完善;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镇化水平以年均约1.3个百分比的速度提高,超快实现了《纲要》确定的城镇化发展目标。

2、城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镇经济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

《纲要》实施以来,全省注重发挥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集散、辐射、管理、服务和创新功能,大大促进了城镇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其中作为城镇经济主体部分的城市经济比较活跃,增长强劲,占全省经济的比重持续提高。

据《安徽省统计年鉴2004》统计,2003年底,仅占全省133561平方公里陆域面积0.67%的城市建成区,却有全省26%的人口生活、工作,并产出巨大的土地利用效益。

省域单位土地工农业总产值28491元/公顷,而城市市区土地却达到202万元/公顷,是前者的71倍;

城市人均GDP达到9600元(相当于1157美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55倍),比2000年提高1886元,较高的人均水平足以继续吸引人口向城市集聚;

城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3.1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8.37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升3.35个百分点,说明工业经济进一步向城市集聚。

3、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五”以来,按照《纲要》的要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城镇供水、供气、供电、通讯、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批道路、机场、环卫、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相继建成。

2003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1044平方公里,比2000年增加158平方公里;

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18.12平方米,比2000年的14.76平方米增加3.36平方米;

城市道路总长达到6931公里,比2000年增加977公里;

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到3.65万公顷,比2000年增加0.36万公顷;

城市自来水用水普及率达到79.93%;

燃气普及率达到62.32%。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竞争力得到增强,也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003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778元,比2000年的5294元增加1484元,年均增长8.6%。

“十五”以来,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一批重点区域性基础设施已建或正在建设中。

徽黄、界阜蚌、合安高速建成通车;

沿江、蚌宁、合肥——六安——阜阳高速正在建设中;

沪蓉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正在抓紧推进中。

4、城镇建设市场化步伐加快,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03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0.9亿元,是2000年(4.15亿元)的2.6倍,年平均增长37%;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被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大大增强了城镇功能,也为城镇化的发展拓充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

5、城镇规划工作得到加强,规划的指导作用日益显现

城镇规划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是关系城镇化战略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工作。

《纲要》对城镇规划工作做了较详细的布置,要求认真实施《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抓好城镇密集地区城镇群或城镇带规划,加快市、县域城镇体系和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城市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编制工作。

此外,还要求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和城市行政、商贸、体育、文化中心等的规划设计实行多方案竞选。

经过近年努力,全省完成了大量的城镇规划编制工作。

截止到目前为止,17个地级市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大都通过评审,进入审批程序;

县(市)域城镇体系 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全面铺开,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县(市)已经完成了县(市)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并进入审批程序;

新一轮的乡镇规划也在加紧编制之中。

为了切实能够解决跨行政区域的基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环境共保、区划调整等问题,在省建设厅的主持下,《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调整工作已经展开,预计今年将完成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各地还开展了大量的城市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如城市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城市防洪、排水工程等专项规划和一系列的控制性规划。

这些规划对引导城市发展、改善城市面貌发挥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6、有关城镇化的政策措施落实较好,政策导向作用显著

为加快城镇化的发展,《纲要》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关人口迁移、土地利用、社会保障、投融资、组织领导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此外,各地、各部门还相应制定了有关的配套办法,这些政策措施和配套办法的出台大大促进了我省的城镇化步伐。

如,省政府办公厅于2001年4月16日下发《关于调整部分中心建制镇的通知》明确调整后的中心建制镇数量为200个。

省公安厅于2001年6月20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户籍管理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见》,规定凡在改革实施范围内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可根据本人意愿登记城镇常住户口;

进一步放宽引进人才户口迁移管理限制,如规定凡自愿来我省工作的各类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全部放开接纳,暂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先落户,后找工作;

全面实行在城市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人员登记户口的政策等,对于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省政府办公厅在200个中心建制镇的基础上,于2003年6月23日下发了《确定肥西县三河镇等63个镇为全省重点中心建制镇的通知》,对于引导生产要素向重点城镇集聚、做大做强有潜力的城镇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于2003年9月2日下发的《关于做好全省乡镇区划调整工作的通知》掀起了我省新一轮乡镇区划调整的序幕,明确提出以县城和200个中心镇为基础,撤并规模较小的乡镇,调大调强县城、中心镇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增强其聚集和辐射效应,推进城镇化 

的快速发展。

省政府办公厅于2001年4月20日转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不仅促进了我省城乡规划水平的提高,也通过高质量的城乡规划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十五”城镇化发展特点

1、城镇化的阶段性:

进入城镇化第二阶段前期

2003年,安徽城镇化率达到32%,对照世界发展模型(如下图),可以看出,目前全省刚迈入城镇化第二阶段的前期(城镇化率超过30%)。

这与用人均GDP判断的经济发展阶段基本一致。

图1-2世界发展模型――工业化与城镇化阶段性对应关系图

城镇化率曲线城镇化第三阶段

60工业化率曲线  城镇化第二阶段

  前期后期

40后工业化时期

城镇化第一阶段

20工业化后期

10工业化初期阶段

这一阶段是城镇化的加速阶段,城镇化率每年提高的幅度较大(一般可达1.5个百分点),经济社会结构处在转轨、大变革时期。

这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经过资金、技术的积累后,开始加速,人均GDP进入800美元门槛,并大踏步地向3000美元迈进,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

农业劳动力急剧减少,工业产值占工农业产值的比重迅速上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十分稳固。

技术进步明显加快,新的技术如化学技术、医药技术、电子技术等得到普遍采用。

轻纺工业的地位受到挑战,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大行其道。

这时期的城镇化加速发展,传统城镇得到改造,城镇功能更加齐备。

城镇职能特别是其经济职能和其集聚人口、技术创新的职能继续得到拓展,同时,其人性化的居住职能进一步体现。

城镇建设开始进入以完善功能、塑造品牌、提供人性化的居住环境方向演变,逐步与工业化的推进和人们对物质文化增长的需要相适应。

2、城镇规模等级特点:

大致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等级序列

《纲要》实施以来,全省结合新一轮的行政区划调整,加大了撤乡并镇力度,一批规模小、特色不突出、发展潜力不大的乡镇相继被撤并。

由此,城镇数量有所减少,乡镇数由2000年的1841个减少至2003年的1739个,城镇规模有所扩大,一些中心镇的集聚、辐射能力得到增强;

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其它省辖市为骨干,县城(含县级市)为纽带,中心建制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

2003年底,安徽省共有城镇992个(不含乡集镇),其中设市城市22个(包括县级市5个),县城56个,县属镇914个。

其中,城镇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1个,即合肥市;

低于100万、超过50万的大城市有4个,依次是淮南、芜湖、淮北、蚌埠市;

少于50万、超过20万的中等城市有9个,依次是马鞍山、阜阳、安庆、铜陵、六安、宿州、亳州、滁州、巢湖市;

少于20万、超过10万的小城市有8个,依次是宣城、池州、黄山、界首、天长、明光、桐城、宁国市。

按规模等级来划分,50万以上的城市有5个,10万至50万的城市有17个,县城非农人口多在2万至10万之间,只有涡阳县城和舒城县城非农人口超过10万人,建制镇非农人口多在2万人以下。

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建制镇个数比大致是1:

3.4:

11.2:

183,城镇规模等级序列呈现出“金字塔”式的分布特征,大体与城镇发展的阶段性要求相适应,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较为合理。

不过,应该看到,与周边省份相比较,缺少非农业人口200万以上的超大型城市,另外,金字塔的“基座”城镇,即建制数仍显较多。

3、城镇职能分工特点:

职能较为明确,分工较为清晰

安徽是全国少数几个地域分异比较显著的省份之一,受此影响,全省主要城镇的职能分工比较清晰,职能组合各具特色。

通过对影响本省城镇行政、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职能的众多因素的定性分析,结合定量研究,可将全省城市分成8种职能类型。

(1)省域中心城市——合肥

省会的行政职能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目前合肥已发展成为省级综合性经济中心,具有明显的科教优势,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

(2)省级交通枢纽和加工工业城市——芜湖、蚌埠

芜湖、蚌埠2市省内跨地区的水陆交通枢纽职能非常突出。

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加工业、商贸的集聚。

(3)工矿城市——淮南、淮北、马鞍山、铜陵

皆立足于本省煤炭、铁矿、铜矿等优势的矿产资源而迅速崛起,其专业化工业职能非常突出,是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4)地区级综合型中心城市——安庆、滁州、宿州、六安、巢湖、滁州、宣城、亳州。

皆是地级市驻地,市辖县的管理体制带动了地方工业、交通、商贸、科教事业的发展。

安庆是省级石油加工业基地,滁州的电子工业、巢湖的建材在全省占有一定位置。

其他各市为农副产品加工业、支农工业基地。

8市都是相应区域的商贸中心和文化中心。

(5)风景旅游城市——黄山、池州

全省旅游职能显著的城市,其他职能相对次之。

(6)铁路枢纽城市——阜阳

全国六大编组站所在地之一,京九线等5个方向铁路汇集城市,也是阜阳市域的行政、经济中心。

(7)县级综合型城市——界首、天长、明光、桐城、宁国等5个县级市和56个县城

它们既是所在区域的行政中心,又是经济和文化中心,一些城市还兼有旅游等职能。

(8)多种类型的小城镇——建制镇

大多数建制镇均为县内一定区域行政、商贸、服务中心和乡镇企业基地,属综合型城镇,少数属典型的工矿型、商贸型、旅游型城镇。

从以上分析可知,本省城镇职能分工比较明确,基本上建立在全省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基础上。

整体看来,以行政和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占多数,经济中心的职能普遍不强,特别是缺少能带动全省的、强大的经济中心城市;

工矿城市结构比较单一,对周围地区经济带动作用比较薄弱。

4、城镇空间分布特点:

单极中心打破,“二线三片”空间布局形态进一步完善

区域城镇空间格局反映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的城镇在空间上的组合形式,它是地区自然条件、资源分布、生产力布局,特别是工业、交通运输网布局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按照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发展四阶段模式(低水平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集聚——扩散阶段,高水平——网络化阶段)的划分,本省目前则处于极核发展阶段,省域和次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集聚效应仍然大于扩散效益,预计少数几个城市如合肥市、芜湖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表现出较强的扩散效应。

城镇空间分布较均衡,城镇间的联系主要是以上下等级间的行政、商业及其他服务性活动为主,同级城镇缺乏较密切的横向经济联系。

随着区域政策和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安徽省城镇空间结构和布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改革开放后,合肥逐渐成长为省域中心城市,并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成为了全省的单极中心城市,与省域的其他城市之间的关系属于绝对的核心-边缘结构。

但随着马鞍山和芜湖市与长三角经济联系的日益加强,近年来,两市在经济上已基本融入长三角,从而逐渐打破了以合肥市为单极中心的结构,以合肥市和芜湖——马鞍山共同体为核心的双核结构正在逐步形成。

与此同时,本省城镇现已初步形成“两线三片”的空间格局轮廓。

“二线”,即皖江城镇带和京沪铁路城镇带,这两个城镇密集带的经济发展明显加速,尤其是皖江城镇带已经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最强劲的经济区域;

“三片”,即皖中城镇群、皖西北城镇群、黄山旅游城镇群,这些城镇群的特色经济日益突出,尤其是皖中城镇群在中心城市合肥市的带动下出现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态势,黄山旅游城镇群则借助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正向世界级的旅游胜地迈进。

5、城镇化动力模式的特点: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共同发展

自上而下的城镇化是指政府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运用计划手段发展若干城市并安排落实城市建设投资的一种政府包办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

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则是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农民家庭或个人等民间力量发动的一种由市场力量诱导的自发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它是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80年代以前,安徽省的城镇化是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80年代以来,随着安徽省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民间发动型的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在城镇化的发展中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并日益成为安徽省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基本动力。

由于自下而上模式缺乏政府的宏观指导,遍地开花式的农村城镇化浪费了大量资源,过于分散的小城镇对农村人口吸引力也不强,使安徽省城镇化推进的速度依然缓慢。

90年代中期以后,在对“自下而上”发展模式反思的基础上,安徽省城镇化模式转变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共同发展的城镇化格局,表现为由政府积极主导与地区自发增长相结合的特征。

另外,外资也成为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力,一个多元化动力型的城镇化道路正在形成。

6、城镇密集区发展特点:

城乡一体化初见端倪

在马芜铜城镇群、合肥都市圈、京沪铁路城镇、蚌(埠)淮(南)、相(淮北市)宿(州)等城镇密集区,由于在城市的拓展和乡村城镇化的双向作用下,城乡一体化发展初见端倪。

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共同作用下,城镇密集区的产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加快流动,生产力在城乡之间逐渐合理布局,城市建成区不断向外扩张,密集区中的小城镇和集镇不断壮大,以发展小城镇、集镇为重点的乡村城镇化快速推进,而且城镇密集区中的乡村地区也逐步开始城镇化。

城镇密集区形成了大中小城镇相结合、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总体上看,城镇密集区中城市和乡村在政治、经济、人口、文化、空间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和差距的日益缩小的一体化趋势初见端倪。

7、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布特点:

差异显著,发展不平衡

用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分析安徽省各地级以上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可以发现全省城镇化水平波动较大,发展很不平衡,地域差异明显(见图1-3)。

注:

根据安徽省统计局编《2003年安徽省情》中数据分析计算得到

全省城镇化水平地域差异的特征为:

(1)马芜铜地区是本省城镇化水平较高区域,是皖江城镇带的领跑者。

(2)以蚌埠、淮北、宿州、淮南等市为中心,以京沪铁路和合徐高速公路为依托的京沪铁路城镇带城镇化水平较高。

(3)安庆市、滁州市、巢湖市、阜阳市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十五”城镇化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安徽省城镇化在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中心城市总体竞争力较弱,迫切需要做大做强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对我国200个主要城市进行了竞争力排名。

我省有15个城市进入到排名榜。

就全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表现来看,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三大都市圈的代表城市仍然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其中,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苏州、杭州、天津、宁波、南京、温州排名前十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