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革命老区政府扶持政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9855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革命老区政府扶持政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革命老区政府扶持政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革命老区政府扶持政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革命老区政府扶持政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革命老区政府扶持政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革命老区政府扶持政策文档格式.docx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革命老区政府扶持政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革命老区政府扶持政策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革命老区政府扶持政策文档格式.docx

同时,要动员革命老区嘎查村农牧民群众参与老区嘎查村村级规划的编制、实施、评估验收和后续管理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农牧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凸显革命老区嘎查村农牧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6、扩大公益性、增加长效性原则。

在安排革命老区发展项目时,要尽可能安排公益性大、发挥效益时间长的项目,尽可能扩大项目的覆盖受益面,并使项目更长久地发挥效益。

7、允许适当调整原则。

中远期规划是一个纲领性和指导性的文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上级拨付的扶持资金规模以及各规划村实际情况的变化,可以对不适宜的规划村或规划项目及其规模做适当调整,以保证项目安排更切合实际,扶持效果更加明显。

三、规划目标

老区项目嘎查村农牧民人均收入增幅要高于当地农牧民人均收入增幅,根据实际提出在特色增收产业、生产设施、农牧民健康生活水平、综合素质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规划目标,并量化成具体指标,落实到建设项目中。

总之,通过《老区规划》项目的实施,努力使规划内的革命老区嘎查村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的建设要求。

第二章 

《老区规划》的范围和内容

一、《老区规划》的范围

国家备案的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认定的革命老区旗县,以革命老区嘎查村为基本单元。

二、《老区规划》的内容

《老区规划》包括《革命老区移民扶贫规划》、《革命老区整村推进规划》、《革命老区产业发展扶贫规划》以及《转移支付支持革命老区建设专项发展资金项目规划》等几方面的内容。

第三章 

老区产业发展扶贫规划

第一节 

老区产业发展扶贫项目嘎查村的选定

一、革命老区基本情况

(一)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西北部,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是兴安盟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地理座标为东经119°

28'

--121°

23'

,北纬46°

39'

--47°

,是全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辖区总面积7408.7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9389人,占人口总数的16.8%,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聚集区。

阿尔山市下辖白狼、五岔沟、天池三个镇和温泉、新城、林海三个街道办事处,共有18个行政村。

东邻呼伦贝尔市所辖扎兰屯市和兴安盟扎赉特旗,南至兴安盟科右前旗,西与蒙古国接壤,北和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自治旗毗连。

中蒙边境线长93.531公里,是典型的边境地区。

阿尔山市是于1996年由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市。

2009年财政投入6020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3120元,农牧民贫困人口14787人,贫困人口人均收入不足1100元。

由于机构管理体制复杂、建市较晚、发展历史短等原因,自主财力不足,支出增长迅速,债务负担沉重等问题,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难点,也严重制约我市各项事业的发展,是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特殊类型的贫困地区。

阿尔山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

2007年11月份阿尔山市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老区。

(二)社会经济情况

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5亿元,增长20.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8亿元,增长29.9%;

工业增加值达到0.33亿元,增长30.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5亿元,增长21.7%;

财政收入完成6020万元,增长0.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增长9.1%;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842元,增长8.1%;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

人口出生率控制在5.8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30‰以内。

(三)农业

农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4552公顷,比去年增加1705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028公顷,比去年增加1512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已达43708吨,比去年增加32910吨。

全市年度牲畜总头达220161头(只),比上年增长41.9%。

森林植被恢复66公顷。

机耕面积25万亩、机播面积18.8万亩。

(四)工业和建筑业

2008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52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完成8710万元,比上年增长54.4%。

施工房屋面积11.8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7万平方米。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完成113674万元,比上年增长175.6%,第一产业投资520万元,比上年下降91.1%,第二产业投资7897万元,比上年增长102.5%,第三产业投资105257万元,比上年增长234.4%。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5218万元,比上年增长20.2%。

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0299万元,增长21.8%,餐饮业零售额9049万元,增长21.3%,其他行业零售额5870万元,增长11.2%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卫生

1、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8年我市继续整合辖区内教育资源,坚决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努力在全市营造出尊师重教的良好气氛。

全市设有各类学校9所,幼儿园2所,教职工673人,其中专任教师488人,在校生3684人。

2、积极发展卫生科技事业,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进一步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巩固。

2008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0个,其中:

乡镇卫生院4个。

各医疗单位病床503张,卫生技术人员249人,其中:

医生130人。

老区产业发展项目嘎查村的确定

阿尔山市已经确定了10个村为“十二五”老区产业发展扶贫规划项目嘎查村,分别是:

天池镇的阿尔山村、伊尔施村、苏河村、桑都尔村,白狼镇的林俗村、鹿村,明水河镇的西口村、明水村,五岔沟镇的牛汾台村、五岔沟村。

并填写了“革命老区十二五扶贫规划老区嘎查村分类表”(附表4),对全市所有革命老区嘎查村进行分类,并按贫困程度进行了排序。

重点A、B级贫困嘎查村有4个,分别是鹿村、桑都尔村、苏河村、阿尔山村。

C级革命老区嘎查村3个,分别是西口村、五岔沟村、牛汾台村。

D级革命老区嘎查村有5个,分别是伊尔施村、杜拉尔村、林俗村、蛤蟆沟村、明水村。

F级革命老区嘎查村有2个,分别是南沟村、好森沟村。

第二节 

编制老区产业发展扶贫规划项目嘎查村实施进度计划

对按标准筛选出的革命老区嘎查村,以集中统一发展、分片实施为原则,按照实施项目的紧迫程度和难易程度,本着先紧后缓、先难后易的原则,具体确定“十二五”期间每年实施的革命老区嘎查村,编制了“革命老区十二五扶贫规划项目村实施进度表”(附表5),确定了实施顺序,填写了“革命老区十二五扶贫规划项目村基本情况表”(附表6)。

第三节 

老区产业发展扶贫项目的选定

一、老区产业发展扶贫项目的选定范围和原则

阿尔山市老区产业发展扶贫规划的项目为能够直接促进革命老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到户生产发展类项目,重点是种植、养殖业产业化扶贫项目。

老区产业发展扶贫规划扶贫项目的选定坚持下列原则:

1、紧密结合当地的优势产业的原则。

优势产业能够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降低市场风险。

2、扩大覆盖受益面原则。

选择投资相对较少、在同等投资条件下覆盖面广、带动辐射能力强的项目。

3、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

选择发挥效益时间快、经济效益好、增收幅度大的项目。

4、发挥效益时间持久原则。

贫困问题往往是一个持久的社会问题,不是凭一朝一夕发一笔小财就能彻底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选择项目时一定要考虑项目的持久性问题,要选择发挥效益稳定、发挥效益持久的项目。

5、简便易行、便于实施原则。

要选择在技术方面易于群众接受、操作相对简单、便于群众掌握、方便群众实施的项目。

6、群众参与、尊重群众意愿原则。

要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在广泛征求项目嘎查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大多数群众意愿的项目。

7、创新原则。

要广泛应用新技术,积极推进“农牧户+合作社+公司”的产业发展扶贫模式,创新资金使用机制,推行老区专项资金滚动使用。

二、老区产业发展扶贫规划项目的选定方法

老区产业发展扶贫规划项目的确定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在充分征求项目嘎查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遵照项目的选定原则并按照一定的项目选择程序择优确定;

二是在充分征求项目嘎查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从项目嘎查村村级规划确定的生产发展类项目中直接选择。

选定老区产业发展扶贫规划项目后,编制了“革命老区十二五扶贫规划项目计划表”(附表7)。

具体项目情况及年度安排如下:

2011年实施两个革命老区嘎查村,分别是白狼镇林俗村林蛙养殖项目和鹿村旅游园区建设项目。

林俗村林蛙养殖项目总投资210万元,建设内容和规模为技能培训500人次,投入资金5万元;

水利工程建设投资25万元;

种植业投资50万元;

养殖业投资130万元。

鹿村旅游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330万元,建设内容及规模为技能培训500人次,投入资金5万元;

种植业投资210万元;

养殖业投资90万元。

2012年实施两个革命老区嘎查村,分别是天池镇桑都尔村野猪养殖项目和天池镇苏河村黑木耳种植项目。

桑都尔村野猪养殖项目总投资220万元,建设内容和规模为技能培训500人次,投入资金5万元;

水利工程建设投资20万元;

种植业投资55万元;

养殖业投资140万元。

苏河村黑木耳种植建设项目总投资180万元,建设内容及规模为技能培训500人次,投入资金5万元;

水利工程建设投资30万元;

种植业投资45万元;

养殖业投资100万元。

2013年实施两个革命老区嘎查村,分别是天池镇阿尔山村肉羊养殖项目和天池镇伊尔施村农家乐旅游项目。

阿尔山村肉羊养殖项目总投资240万元,建设内容和规模为技能培训500人次,投入资金5万元;

养殖业投资160万元。

伊尔施村农家乐旅游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建设内容及规模为技能培训500人次,投入资金5万元;

种植业投资140万元;

养殖业投资35万元。

2014年实施两个革命老区嘎查村,分别是明水河镇西口村种苗基地建设项目和明水河镇明水村蔬菜大棚建设项目。

明水河镇西口村种苗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160万元,建设内容和规模为技能培训500人次,投入资金5万元;

养殖业投资80万元。

明水河镇明水村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总投资260万元,建设内容及规模为技能培训500人次,投入资金5万元;

水利工程建设投资40万元;

种植业投资195万元;

养殖业投资20万元。

2015年实施两个革命老区嘎查村,分别是五岔沟镇牛汾台村有机种苗繁育基地项目和五岔沟镇五岔沟村舍饲牛羊建设项目。

五岔沟镇牛汾台村有机种苗繁育基地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建设内容和规模为技能培训500人次,投入资金5万元;

水利工程建设投资75万元;

种植业投资120万元。

五岔沟镇五岔沟村舍饲牛羊建设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水利工程建设投资150万元;

种植业投资70万元;

三、革命老区嘎查村村级规划的制定和发展项目的选择

革命老区嘎查村是老区产业发展扶贫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最基础单元,老区产业发展扶贫规划中的所有项目、数据、结论都基于老区产业发展扶贫规划项目嘎查村而产生。

为使老区产业发展扶贫规划的项目、数据、结论更加切合实际,也为使每个老区产业发展扶贫规划项目嘎查村所选项目符合大多数群众的意愿,真正能够切实改善项目嘎查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项目嘎查村群众增收致富,加快项目嘎查村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迈进步伐,老区产业发展扶贫规划项目嘎查村应按一定程序编制村级发展规划——《革命老区嘎查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老区村规划》)。

《老区村规划》的制定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老区村规划》的准备阶段

1、有规划任务的革命老区村要成立由村长、村民小组组长、党员、贫困户、妇女等各方面的代表组成的规划编制工作小组。

主要负责入户调查,召开村民大会确定贫困户,查找致贫原因,确定扶贫项目,填写有关表格等项工作。

2、《老区村规划》制定的宣传和动员。

《老区村规划》的制定强调农牧户参与。

通过多种方式地宣传和动员,调动农牧户积极参与到规划的制定过程中来。

对于自然村之间比较分散或者是农牧户规模较大的嘎查村,可以采取村民代表大会的形式进行,然后由村民代表向普通农牧民进行宣传。

对于自然村比较集中或者农牧户数量较少的嘎查村,可采取全体村民会议的形式进行。

第二阶段 

《老区村规划》的制定阶段

1、贫困农牧户的识别。

村级规划的目的之一就是保障和促进贫困农牧户的生存和发展,对贫困农牧户的识别非常重要,一方面有助于明确项目扶持对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对扶贫规划的实施进行效果评估。

贫困农牧户的识别需要召开由村委会成员、村民小组组长、贫困户、党员、妇女等各方面代表参加的村民代表大会共同讨论,将嘎查村中需要扶持的贫困户名单确定下来。

在进行贫困户识别时,尤其要考虑有残疾人的家庭、大病患者家庭、单亲家庭、孤寡老人家庭以及教育支出庞大的家庭等。

对识别出的贫困户在老区规划项目设计中尽可能多地通过项目进行覆盖。

2、贫困原因分析。

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每个贫困户的贫困原因、特征以及可扶持的方法进行讨论和分析;

二是对项目村总体贫困原因进行分析,同样也是要邀请村民代表对该村发展不足的原因以及发展面临的困难进行罗列和归类,最后归纳形成限制该村发展的主要原因。

3、革命老区嘎查村发展需求分析。

老区嘎查村需求的评估是《老区村规划》的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扶贫开发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需求的调查包括村级需求调查和农牧户需求调查。

村级需求调查主要用于了解村庄公共项目建设等,农牧户需求调查主要用于了解农牧户生产、生活资料需求。

老区嘎查村需求调查结束,开始汇总评估,进行第一轮的项目筛选。

对汇总后的项目内容进行逐一的讨论,征求村民代表的建议,如果还有没考虑到的项目内容,可以再增加上。

4、老区嘎查村发展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对发展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应在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指导下,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5、发展项目所需支持分析。

老区嘎查村发展项目所需的支持包括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物资支持、人力支持等各个方面。

在各项支持中,最为关键的是资金支持,资金支持要建立在详细的项目预算的基础上。

预算后资金需求量可能相当大,可能会超出政府和社会所能支持的范围。

因此要对已有的发展项目再做一次优先序列的选择,从新的排序得出可能的预算的额度,再与可能支持的额度对接,从而形成一个村级发展项目的预算。

6、《老区村规划》的编制。

嘎查村规划小组将需求、评估的结果作为基础信息和背景材料,然后根据选择的发展项目确定规划的长远和近期的目标,并根据村民提出的要求形成所需要的必要的政策、技术方面的支持的建议,将上述三部分形成文字材料,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讨论、确定。

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的长远目标、近期目标、相应的政策以及技术方面的支持,再加上已有的项目、活动、预算、安排等,按规定的格式进行编制,形成《老区村规划》的蓝本。

第三阶段 

《老区村规划》的论证阶段

《老区村规划》文本编写完成以后,由嘎查村村民委员会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或上墙公示的办法对其具体内容进行公示,再次征求群众的意见,在无异议的情况下,规划小组将《老区村规划》交村民委员会进行核查和确认,并加盖村民委员会公章,报送市扶贫办(老区建设办公室),由市区扶贫办(老区建设办公室)协调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老区村规划》进行审核,通过后最终形成《老区村规划》正式文本。

第四节 

老区产业发展扶贫规划的项目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一、投资概算

阿尔山市老区产业发展项目共需投入资金2300万元,其中,革命老区产业发展扶贫资金800万元,自筹资金140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

2011年投入540万元,其中,老区产业发展资金投入160万元,自筹和相关部门配套资金380万元。

2012年投入400万元,其中,老区产业发展资金投入160万元,自筹及相关部门配套240万元。

2013年投入440万元,其中,老区产业发展资金投入160万元,自筹及相关部门配套资金280万元。

2014年投入资金420万元,其中,老区产业发展资金投入160万元,自筹及相关部门配套资金260万元。

2015年投入500万元,其中,老区产业发展资金投入160万元,自筹及相关部门配套340万元。

二、资金来源

1、老区专项资金800万元;

2、群众自筹1400万元。

3、地方配套100万元;

第五节 

老区产业发展扶贫规划的项目效益分析与评价结论

一、规划项目效益分析

本规划共选择了水利工程、种植业、养殖业等生产发展和适用技术培训能力建设4大类,项目覆盖了4个镇10个嘎查村,占全市行政嘎查村总数的55.6%。

项目如期实施后,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

通过规划项目的实施,项目区经济增长将得到快速增长,可创产值1374万元,利润820多万元,人均增收1928.5元。

2、社会效益

规划项目直接覆盖10个贫困嘎查村1488户4278人,项目实施后,可使1300户2564个贫困农牧民直接受益,同时还可间接带动项目区周边农牧民群众发展相关产业增收致富,进一步缩小贫困人口之间的差距。

同时,水利、通电、道路等工程项目的实施,可使贫困嘎查村的农牧业基础条件显著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保障;

房圈舍项目的实施,可使受益农牧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适用技术培训等项目的实施,可使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得到有力保障,科技、文化素质显著提升。

规划项目的实施,还可使项目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有了可靠的产业依托,使项目嘎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生态效益

规划项目的实施,生态效益也是十分明显的。

特别是通过房舍建设的圈舍建设项目的实施,使原来从事常规养殖的农牧户,集中发展舍饲养殖业,可有效降低对草牧场的破坏,再加上种苗基地项目、水利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可有效改善我市生态环境。

二、规划与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和结论

由规划专家组对规划及规划项目进行审核和评价,从规划及规划项目实施技术的可操作性、经济增长的持久性、促进增收的稳定性、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环境保护的无风险性等几方面进行评价和评估,重点对规划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通过评价和评估最终作出规划及规划项目的可行性结论。

第六节 

老区产业发展扶贫规划的实施管理

一、建立健全管理组织

成立市级《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由市分管领导亲自挂帅。

成员有财政、发改、扶贫、审计、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土地、民政等部门。

领导小组职责是负责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市级规划的实施工作,确定当年实施规划的贫困嘎查村,筹措、落实规划实施所需资金,组织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参与规划的实施管理工作。

市扶贫办要协调相关部门搞好嘎查村村级规划的实施,组织和指导招标和物资采购,协调落实各类资金的使用管理,审查报账资料,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问题。

编制年度和阶段性项目实施计划,组织项目实施;

有效合理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

组织对村民的技术培训;

严格执行公告公示制度。

市财政局负责财政扶贫资金拨付,审核报账资料,规范资金管理,监资金使用。

市有关业务部门落实规划实施所需资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配合搞好培训和质量监测、检查验收。

各镇都要以嘎查村为单位成立《规划》实施小组,成员由村委会代表、贫困户、妇女等弱势群体代表和其他村民代表组成。

嘎查村级实施小组在市规划实施管理机构的领导下,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规划实施管理。

二、项目执行

(一)制定实施计划

按照“统一评估,统一论证,一次批准,分年实施,分期投入”的规划原则,首先由村规划实施小组按照一次规划两年实施的要求,根据具体项目的轻重缓急、群众意愿,编制上报年度项目实施计划,经镇级规划实施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后报市级规划实施管理机构。

由市级规划实施管理机构组织有关部门综合评审后逐级上报,列入自治区扶贫开发计划逐级下达,组织实施。

(二)执行项目

在项目计划下达后,由市扶贫办村规划实施小组按照规划要求和批准的项目计划,组织项目的施工、经营、验收和运行维护。

实施管理的工作程序是:

选定项目实施单位→培训→落实项目实施计划→组织投工投劳→落实资金→验收。

农牧户是扶贫开发的主体,只有通过农牧户主动参与规划实施管理和项目建设,积极投工投劳,才能通过项目建设形成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强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可持续性,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三、项目管理

(一)实施管理

项目实施管理是从项目组织、设计、施工操作、监测、验收和运行维护的全过程管理。

项目的实施,必须遵循规定的程序,有步骤的进行。

对水利工程项目实施的工作程序,不但要落实项目实施单位,制定项目实施计划,而且要确定项目实施单位,然后进行物资准备,施工前准备,最后进行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