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仪器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9746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科仪器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针灸科仪器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针灸科仪器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针灸科仪器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针灸科仪器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灸科仪器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x

《针灸科仪器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科仪器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针灸科仪器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x

5.严禁隔找衣物照射

6.告诉患者以温热感觉为好,光照过热时不要强忍。

要依患者的感觉及时调整“输出功率”或“输出模式”,以免造成烫伤

7.对糖尿病引起的趾坏死患者或刚做完神经阻滞的患者,因患者患处感觉障碍,B型治疗头“输出功率”不要过大

骨质增生药物电泳治疗仪

一.使用前的准备

1.首先将仪器“电源开关”关闭,将“能量调整”旋钮逆时针方向旋回“0”位

2.将“电热切换开关”置于“关”位

3.将电源线插头插入仪器“电源插口”中,另一端接通220v电源

4.旋转并且打开仪器上盖,内有电疗、电热输出插口

5.仪器定时功能说明:

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频率指示灯闪烁,开始自动计时,20min后,电疗、热疗同时停止,蜂鸣器鸣响提示。

若需继续治疗,则关闭电源开关,重新将“能量调整”旋钮逆时针方向旋回“0”位,重新开启

二.热疗

1.将“电热垫”插头插入仪器“电热输出”插口中

2.电热垫方垫放入电热垫固定套内,根据治疗部位的不同将电热垫放在患者接受热疗部位(贴身衣物不易过厚),用固定带捆扎固定,不易固定部位建议用自备沙袋压覆。

3.将“电热切换开关”切换至“强”档,电热指示灯来那个,电热垫开始升温,根据患者耐受情况,电热垫达到合适温度后可将“电热切换开关”切换至“弱”档,是电热垫保持一定温度进行热疗

4.热疗20min后自动停止。

若需继续治疗,则关闭电源开关后重新开启

三.电疗

1.将棉布垫用温水浸透,轻轻挤出多余水分

2.将浸湿的棉布垫平铺在患者皮肤上,上面依次放置电极板,外部用固定带捆扎固定

电极板导电面(黑色)朝向皮肤,棉布垫紧贴皮肤,使电极板雨皮肤无直接接触

对于不易用固定带固定的穴位和部位(如:

颈部、肩部等位置)应自备沙袋压覆固定。

3.将“电极板”插头插入仪器“电疗输出”插口中

4.顺时针方向徐徐旋转“能量调整钮”,患者身体与电极接触部位产生锤击感,随着输出能量逐渐增大,锤击感逐渐增强,知道患者能耐受后将“能量调整钮”回旋当前刻度的1/3进行电疗,治疗20min后自动停止;

若需继续治疗,则关闭电源开关后重新开启。

五.治疗结束

1.将“能量调整钮”反旋至“0”位

2.将“电热切换开关”、“电源开关”关闭

3.将电热垫、电极板取下,棉布垫、革垫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4.一般每天治疗一次,每10次为一个疗程,各疗程之间应休息3-5天。

急性期患者可一天治疗两次,3-5天为一个疗程。

禁忌症

心脏病或心脏起搏器植入者;

对电流不耐受或不自愿者;

癫痫患者或精神严重障碍者;

治疗部位皮肤破损、局部炎症、体内有金属异物以及皮肤感觉异常者;

孕妇及10周岁以下儿童。

电脑中频治疗仪

1.开启电源,输出旋钮应在零位,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施治部位,冬季应注意保暖;

2.选好电极、衬垫,确定放置方法,先将衬垫用水浸湿,金属板极不可直接接触患者皮肤;

3.缓慢增加电流,至患者最大耐受量为止;

4.治疗中根据患者适应程度,可逐渐增减电流强度,至患者耐受量;

5.治疗完毕,缓慢将电流降至零,关闭电源,取下电极板,整理好设备,摆放整齐,擦拭干净,备用。

1.治疗前应检查机器、电极、衬垫、导线是否完好,是否能正常运转;

2.电极板应均匀接触皮肤;

3.两电极间无电阻时不可相碰,以防短路;

4.对烧伤疤痕,电极板可放置在瘢痕两侧;

5.如治疗部位有皮肤破损,应避开或处理后进行治疗;

6.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有的感觉,如有灼痛等不适情况,要及时告知工作人员,立即将电流减小或停止治疗;

1.急性湿疹2.出血倾向性疾病3.恶性肿瘤4.急性炎症5.局部金属异物6.植入心脏起搏器7.孕妇下腹部

氧气瓶

使用前的准备和检查:

使用前必须到法定的医用氧气站充装氧气。

检查氧气储量、打开气瓶开关,观察氧压表的指示即可知储氧瓶内的储氧量,如压力氧量小于0.05-0.1MPa时应补充医用氧气。

加湿器的使用

1.使用时拧下上盖,往加湿器中加入蒸馏水或冷开水至上下水位标线之间,拧紧上盖,水位低于下标线时及时补加水。

2.按加湿器上部的标记,将供氧器出氧管接到加湿器的供氧嘴上,将吸氧管接到加湿器的出氧嘴上,切勿接反。

3.使用前仔细检查导氧管、吸氧管、加湿器、是否清洁。

4.当氧气通过加湿器时,可以看到杯内有气泡出现,表示加湿器工作正常。

吸氧

1.缓慢打开气瓶开关,根据需要调节至适当流量再将输氧鼻塞插入鼻前庭部位即可输氧。

2.吸氧完毕先拔出鼻塞关闭气瓶开关,待压力降至0时再关闭流量调节阀。

1.充装氧气必须到法定的医用氧气充装站。

2.加湿器严禁倾斜。

3.使用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

4.气瓶开关,开启与关闭应缓慢,不要用力过猛。

5.供氧器应严禁沾染油污,严禁碰撞、扔摔、远离热源、火种及易燃易爆物品,避免强日光直接照射,不得粘贴橡皮膏。

6.非使用期间,气瓶开关必须处于关闭状态。

7.气瓶内氧气压力不得低于0.05MPa。

8.产品出现故障不能继续使用,也不得随意拆卸,及时和经销商或厂家联系。

9.按瓶肩部钢印时间,每三年送具备法定资格的检验单位进行检验。

10.缺氧性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氧流量大小。

11.第一次向氧气瓶内充氧时应进行医用氧置换。

熏蒸治疗机

操作步骤:

1.素质要求:

仪表端庄,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熏蒸治疗机操作步骤

2.评估:

患者发病部位、症状、相关因素、既往史及心理状态等

3.物品准备:

中药熏蒸床检查,药液、盛放药液容器,水温等。

4.患者准备:

核对姓名,诊断部位,做好解释,关闭门窗,屏风遮挡,取适宜体位,暴露熏蒸部位。

5.定位:

再次核对,确定熏蒸部位,病根据不同疾病准备不同药物。

6.熏蒸:

将中药倒入容器,根据不同部位按要求熏蒸。

7.观察:

定时观察熏蒸床运作情况,病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8.熏毕:

清洁局部皮肤,擦干。

9.整理:

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卧位,整理床单,用物清洗整理好,归还原处,洗手。

10.评价:

体位及皮肤情况,药液温度,患者感受等。

11记录:

记录并签名

空气压力波治疗仪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功能与动静脉脉冲压力治疗功能(动静脉足泵)两种治疗功能集于一体,单独控制,可根据病情自行选择,适应范围更广

◆压力循环治疗功能4种治疗模式,根据病情自行选定

◆脉冲压力治疗功能完全模仿人体“生理足(手)泵”方

◆压力设定范围:

压力循环治疗:

5-25kPa;

脉冲压力治疗:

6.67-26.7kPa(50mmHg-200mmHg)

◆治疗时间0-99分钟连续可调

◆可同时连接两个充气治疗气囊或两个充气垫

◆高清晰液晶显示

◆实时压力监测系统,自动报警功能

◆设计合理、结构坚固、噪音低、振动小工作原理: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功能:

通过多腔体充气气囊有次序有节律的进行充气膨胀挤压、放气、形成对肢体组织的循环压力,达到促进静脉回流、加强动脉灌注、改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电脑骨折愈合仪

1、插电源线,开机,显示公司名称;

2、按治疗需要连接好电极;

3、按动“选择”键,选定治疗模式,按“设置”键设置输出参数:

(1)显示内生电模式下,按“设置”键,光标在TIME行,按上下键可设时间,再按“设置”键,显示闪动的RUNNING图案,机器工作;

再按“设置”键,光标在R处,按上下键可调电流,以病人舒适为度,同法设置W值;

再按“设置”键,光标消失,机器按设定工作。

(2)选定高压模式下,按“设置”键,设定时间,再按“设置”键,则有输出,按“高”“低”“中”键选定输出档。

(3)干扰电流模式供有兴趣的临床医生实践中科研开发。

4、治疗结束,蜂鸣器自动报警指示灯灭,回本模式初始状态。

5、中断治疗可按“选择”键或按“设置”键,使R,W为0,移开电极后再切断电源。

常见故障提示及处理:

1、电击人:

输出线,电极不良或患者反应不同所致。

2、无输出:

输出线暗断,其他。

3、乱屏:

高压电极端有剩余静电所致或液晶坏,其他

4、按键失灵:

面板坏

阿是超声波治疗仪

应用:

适用于人体的颈肩部、腰背部和四肢部位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

热效应:

在超声波的作用下,物质的分子产生震动,互相摩擦而生热。

治疗头:

将电能转换为声能。

1.打开电源

2.设定时间

3.选择治疗部位

4.对患者治疗部位进行治疗

1.勿将治疗枪输出端面长时间禁止置于患者同一部位治疗,否则会造成该部位的严重伤害

2.治疗透声窗必须避免尖锐物件戳刺或锋利的片体划割,每次治疗前必须检查该部位是否完好。

治疗枪透声窗必须消毒使用,使用完毕后擦拭清洗干净

3.操作者不要随意碰触治疗枪透声窗,以免在误按开关的情况下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4.仪器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切断电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1.硬膜囊或神经根受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2.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或胸廓出口综合症

3.肿瘤、血栓、局部急性感染

4.局部皮肤有皮肤病

5.局部有严重手术或外伤性瘢痕

6.瘢痕体质的病人

7.合并全身严重的骨质疏松

8.局部皮肤有感觉障碍

9.有出血倾向或脓肿患者

10.使用心脏起搏器或心肺功能异常的患者

11.急性炎症或出血48小时内的患者

12.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

13.妊娠期的患者

14.眼部、睾丸部位

经络导平治疗仪

功能和用途适用范围:

1.导平治疗仪是根据传统中医针灸理论,通过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而疾病的方法,采用高电压,低电流,通过对病理经络进行强制性疏导平衡,使病理经络的生物电流迅速达到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疾病。

2.适用范围:

代替针灸针,用高电压低频脉冲进行人体穴位进行导平治疗。

操作方法:

1.打开电源开关

2.选穴位,扎电极,插两端导线

3.选择强度、频率和极性

4.调节强度

5.自增控制分调各穴位的平衡

1.带有心脏起搏器等植入式电子装置的病人和除颤时家用

2.对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骨折初期及化脓急性期,局部禁止取穴。

3.对活动期高血压和活动期心脏病患者,不宜采用,对一般心脏病患者,心前区禁止取穴。

4.对非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无明显活动性内出血者,局部可选作主穴。

在急性期,在损伤局部同肌肉上不宜选配穴,可按对应配穴法远端取穴。

5.不得用于皮肤破损处。

6.对眼科病人,若在头部取穴时,凡高度近视或可能视网膜脱落者禁用。

1.本仪器与高频设备严禁同时使用在同一个患者身上

2.应远离其他高频设备

3.靠近胸部使用会增加心肌纤颤

4.对极度虚弱病人,应采用补法,但功率不宜过强

5.慢性病人每天治疗一次,每周六次,每次30分钟到60分钟,20次为一个疗程。

6.对急性或急性发作病人,可每天治疗1-2次,每次30-60分钟。

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

目的:

减轻及缓减临床症状。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针刺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身体状况。

用物准备:

电针议,治疗盘(备各型号的银针,棉签,镊子,干棉球,皮肤消毒液,弯盘),屏风。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遵照医嘱。

选择腧穴,进行皮肤消毒。

3.有得气的感应后,将电针输出电位器调至“0”,再将电针议的导线分别连接在肢体的银针柄上。

4.开启电针议的电源开关,选择适当波型,慢慢旋转电位器的小至大逐渐调节输出电流到所需量值,(患者有酸麻感,局部肌肉有抽动,即为所需的强度)。

5.电针完毕后,将电位器拨回到“0”位,关闭电源,拆出输出导线,将针慢慢提至皮下迅速拔出,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6.操作完毕后,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安排舒适的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着装整齐→准备用物→评估病人及环境→核对病人→解释→患者合理体位→针刺穴位→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1.电针是否正常运行,

2.通电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在调节电流量时,由小到大,慢慢调,

3.颈项,脊柱两侧及心前区等部位的针刺时,不能横贯通电,避免电流回路通过脊髓和心脏。

4.同侧肢体1-3对穴位(即是用1-3对导线)为宜。

磁振热治疗仪

1.连接电源线,将治疗仪配备的电源线一端插入治疗仪电源接口中,另一端插入标准的良好接地的电源插座中。

2.连接治疗垫:

把治疗垫连线的插头插入主机的插座中,并旋紧螺帽。

3.检查插头、治疗垫连线是否连接良好。

4.接通电源开关,时间显示为30,如果数码管显示不正常或操作有误,可关闭电源,稍等片刻重新启动操作。

5.医师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垫和治疗模式(M1为又热模式,M2为无热模式)。

6.调节时间升降健,将时间调至治疗方案中的数值,一般为30分钟。

7.按下启动键,相对应的数字下面的指示灯亮,时间开始倒计时,此时,输出下面的指示灯一闪一闪,仪器正在进行检测,10秒钟后,输出下面的指示灯亮,此时可用检磁器了解治疗垫释放的磁场强度。

8.调节温度调节按钮,把温度调至患者舒适耐受为宜,对于治疗部位感觉迟缓者,应采用低温进行治疗。

9.治疗完毕,治疗仪自动复位至初始状态,有蜂鸣报警声,若10s内无人按下停止键,10s后报警自动停止。

10.从患者身上取下治疗垫,放置在预定地方,关闭电源,结束治疗。

电脑疼痛治疗仪

适宜症:

1.各种痛症(面痛、腰痛、神经痛、关节痛、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

2.皮肤病(疱疹、斑秃、伤口不愈合、皮炎)

3.妇科(盆腔炎、附件炎、痛经)

2.设定功率(10—15)

3.设定时间(15—30)

4.对疼痛部位进行照射,每穴位5分钟

治疗模式:

0模式:

开始为2模式,30秒后自动转换为1模式

1模式:

照射1秒停1秒,不能单独使用,与2模式配合使用

2模式:

照射2秒停2秒,集射头使用

3模式:

照射1秒停三秒

4模式:

属连续照射,散射头大面积照射时用

5模式:

照1秒停1秒,可以单独使用,照射功率为15—20,时间为20—30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

1.禁对眼睛、性腺部、孕妇腹部进行照射;

2.对关过敏者,出血性疾病患者;

3.新生儿,婴儿;

4.恶性肿瘤,安有心脏起搏器者。

牵引床

操作程序:

颈椎牵引:

多采用枕颌带牵引

①患者取坐位,颈肩部放松,下巴微内收。

②将四头带套好,调整松紧度,以患者舒适为度。

③牵引角度采用略前倾10-15°

角。

④牵引采用间歇牵引,重量宜在3-10kg;

采用持续牵引的,重量宜在2-5kg,以患者忍受程度及不出现不良反应为原则。

牵引时间为20-30分钟,一般10-15天为一个疗程。

⑥牵引结束后放开牵引带,轻柔按摩放松颈部肌肉。

腰椎牵引:

①将腰椎牵引带两片分开,分别与牵引床两头的带子连接固定。

②患者平躺在床上,将两片牵引带分别系牢固定在腰部(包裹骨盆,上缘卡于髂前上棘以上)、胸部以下(包裹腰腹部,上缘卡在肋下缘以下),向两头将牵引带拉紧。

③牵引体位以平躺为主,如有必要,可适当腰部微前屈(用枕垫置于小腿部,保持髋膝关节于微屈曲位)

④牵引以间歇牵引为主,重量一般在自身体重的一半左右为宜,初次牵引者或年老体弱的患者适当减轻,以患者忍受程度及不出现不良反应为原则。

⑤牵引时间为20-30分钟,一般10-15天为一个疗程。

⑥牵引结束后,松解牵引带,嘱患者卧床休息5-10分钟,以保证牵引效果。

牵引后若有酸困不适、疼痛等感觉,待卧床休息症状缓解后方可起身。

脊髓疾病、腰椎结核、肿瘤、有马尾神经综合征表现的腰椎管狭窄症、椎弓断裂、重度骨质疏松、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出血倾向等。

骨质疏松治疗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症状及骨密度改善。

1.为了方便患者上床,治疗前先将环状治疗器移动至接近床尾端,患者仰卧平躺在治疗床上,医生可将环状治疗器移动至任意治疗部位进行治疗。

治疗结束时将治疗器轻轻移至床尾,方便患者离开治疗床;

2.根据患者病情设置治疗方案。

年老体弱者强度选择低一些(1—2档)。

当患者病情一般时,可将强度调至中档位(2或3档),当患者病情严重时,可将强度定高一些(3—4档)。

3.当内固定患者治疗时,强度选择1档,治疗2-3次以后强度可以选择2档。

如果病人出现不适,可将强度降低进行治疗。

4.一般治疗每日一次,每次治疗30~4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

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追加一个疗程治疗,可根据以前的疗效确定治疗计划。

5.治疗结束时蜂鸣器自动提示医生治疗结束。

多功能艾灸仪

适应症:

1.各种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肩周炎、静脉炎、末梢神经炎、关节炎、腰腿痛、中风、腹泻等。

2.内、外、妇、儿、五官科、神经系统、泌尿等各科,凡适合传统灸法的一切病症均可使用。

1、插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2、将专用隔热垫(内含艾绒)置入艾腔内按实,应用绷带固定于治疗部位。

并将连接灸头的插头,插入主机插座中。

4、按下“启动”开关,连接输出的指示灯变亮。

5、调节输出枢纽,先以低档开始,5--10分钟后,旋转“测温转换”观察每组输出温度(指示表显示0℃—100℃),以患者耐受为度(感觉正常患者),治疗时间机器自动定时。

6、主机发出“嘀嘀”响声,治疗结束,依次调节输出枢纽为0位,关掉主机电源开关,解去绑带收回艾灸头,最后关掉总电源。

紫外线消毒车操作规程

可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1、打开保护门;

2、用手托住灯臂往上抬至需要位置;

3、插上电源,打开带灯开关;

4、根据需要设定时间;

5、使用完毕将按钮摁到底,同时另一手托住灯臂慢慢将灯管放进灯箱内关上保护门。

1、在对床单位进行消毒时,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应先用隔离帘将病床进行隔离减少对旁边患者的影响,待紫外线消毒车关闭后方能拉开。

2、紫外线灯管有使用寿命,在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时需要更换灯管。

3、 

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4、 

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